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631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

基建一区

工程处

钻探公司

保卫科

救护队

批 准

总工程师

审批意见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矿计划在10月份矿井停产检修结束后进行通风系统调整。

届时,中央风井改为进风井,东风井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矿井通风方式改变。

为确保中央风井风机停运后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期间的通风安全,特编制本措施及应急预案。

一、系统调整后矿井需风量

根据矿井10月份的采掘接替计划,全矿有2个工作面和1个收作面:

东翼1采1收、北翼1采,即10410工作面、1071工作面和1061收作面;

19个掘进工作面:

西翼3个、北翼8个和东翼8个;

13个硐室。

根据风量分配细则计算,2014年10月份矿井需风量为20256m3/min。

二、系统调整组织机构

1、为确保通风系统调整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矿成立以矿长为总指挥,总工程师、机电矿长为副总指挥的通风系统调整指挥部,指挥中心设在矿办公楼二楼信息中心。

总指挥:

毕善军

副总指挥:

马岩刘春生

组员:

刘石松王小勇朱发和陈长岭董京阁吕勇刚刘伟矿山救护队队长

指挥中心:

矿二楼调度室

2、指挥部设以下工作组:

1)系统调整组组长:

刘石松

副组长:

吕勇刚、陈长岭、刘伟

李仲科、孙善进、张生、王艳强及通风区测风员、救护队员,负责通风系统调整及调整后系统检查工作,负责安排测定各测点的风量,观察各地点的风流方向,观测数据汇总及汇报工作。

本组共分5个测定小组:

井底车场组、东(北)翼进风组、中央风井组、东风井组、东总回组,测定人员由测风员和救护队员组成,5个测定小组由井下系统调整小组统一指挥,并严格执行井下系统调整小组的命令。

(具体人员及责任分工见附表3)

2)中央风井组组长:

朱发和

张梨影、郜中华

王虎、丁尧及保运一区相关人员,负责关闭中央风井风机和安全通道风门及后续数据记录,当出现采区进风量不足,瓦斯涌出异常时由指挥部下达命令后负责开启中央风井风机。

3)东风井组组长:

王小勇

董京阁、徐爱国、彭天润及保运一区相关人员组成,负责调风时负责记录调风操作时间和风机运行参数、负压、风量等数据。

4)电气组组长:

刘明涛

金祖广、金明明

机电科及保运二区相关人员,负责调风前后全面检查井下供电系统、控制系统的完好情况;

负责调风前后井下停、送电指挥协调工作。

5)调度组组长:

薛冰

宛新平、沈世成、段长标

组员:

信息中心成员,负责清点落实调风前升井人员及调风期间入井人员情况,以及调风期间调度协调工作。

6)通讯、监测组组长:

张新彦

崔同林、何胜其、史迎松

信息中心相关人员负责井上下电话畅通;

通风区人员负责矿井监控系统正常运行,调风期间利用监控传感器观察各地点瓦斯情况,何胜其负责记录井下调整通风系统期间风机及风量数据情况。

7)救护组:

由救护队员组成,负责井下灾害救助、协助数据观测和瓦斯排放工作,下井救护队员在副井下口调度站待命。

8)后勤组:

由刘洪纲、王庆芳、张孝亮等组成,负责调风期间物资供应,另安排一辆救护车备用,负责医药品配备,负责调风期间主井、副井、中央风井井口秩序的维护工作。

三、系统调整方案

根据安徽理工大学对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模拟结果,拟定采用东翼采区回风从东翼回风大巷回到东风井,北翼和西翼采区回风从107采区总回风巷回至东风井的系统调整方案,模拟风量20472m3/min,负压3577Pa;

本次通风系统调整分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前,先做好通风系统调整准备工作;

1、在西总回内构筑一组风门(西翼回风巷与中央风井连通的巷道内),风门暂不关闭,待通风系统调整时关闭风门。

2、在西翼回风绕道内构筑一道挡风墙。

3、拆除东风井下口挡风墙,并在107采区总回内打设风障。

4、拆除107采区总回挡风墙。

5、启用106采区总回风巷,实现106采区与104采区分区通风。

在启用106采区总回风巷之前,在106采区总回内(1065机抽巷回风道与106采区总回三岔门处)构筑一道挡风墙。

拆除106采区总回上口挡风墙,在10416机抽巷回风道内构筑一道挡风墙。

6、在北翼总回风巷(北翼抽采泵站后门)构筑一组风门,并设置调节风窗,风门暂不关闭,待通风系统调整时关闭风门。

第二个步骤:

通风系统准备工作完成后,按以下程序进行通风系统调整。

1、通风系统调整前,将东风井备用风机风叶角度调整至40°

2、开启东风井备用风机,关闭中央风井风机,同时关闭西总回风门及北总回风门,并拆除107采区总回风障。

四、通风系统调整流程

1、系统调整定于矿井检修之后一天,即拟定2014年10月15日。

系统调整前,要成立指挥部并召开专门系统调整会议,安排调整期间具体事项。

2、系统调整前,要将矿井风量情况、中央风井风机和东风井风机运行参数,及东风井备用风机调整角度情况汇报指挥部。

3、系统调整半小时前,各小组人员到位,井下负责关闭、开启风门的人员要达现场(具体见风量测定及分工附表),并汇报指挥部。

4、以上工作完成后,各小组组长向总指挥部汇报,调度员做好记录,一切工作准备完毕后,总指挥部下达调整命令,保运一区开启东风井备用风机,停止中央风井风机,同时关闭中央风井安全通道风门。

5、系统调整小组立即安排,系统调整人员迅速关闭西总回风门及北总回风门,并拆除107采区总回风障。

6、风机运行稳定后,系统调整小组安排对井下通风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矿井主要进回风巷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并将汇总结果及系统调整情况汇报指挥部。

五、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安全技术措施

(一)、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停电、撤人的要求:

(1)停电,由保运一区、保运二区负责从各自分管的变电所停止井下(除局扇、监控设备及通信本质安全电气设备外)所有电气设备电源,并在各采区变电所内留设一名电工负责停送电工作。

(2)撤人,系统调整期间,除参与系统调整人员、变电所电工、局扇司机、测气员、安监员、炸药库库管员,全矿其他人员全部升井。

2、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前一天,各单位要将调整通风系统当天下井人员名单报送矿安全生产信息中心。

3、排水,系统调整前,下井各单位要确保将各分管范围内的水仓、水窝等易积水区域的水排尽。

4、局扇看管,系统调整期间井下各单位安排好局扇司机看管局扇。

5、系统调整时,通风区监测机房人员密切关注各采掘工作面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6、调整通风系统前,运输区要认真检查各采区电机车防爆情况,东翼采区、西翼采区内的电机车必须停放在采区主要进风巷道中,北翼采区电机车停放在主要进、回风巷道内,电机车司机在升井前必须切断所有电机车电源。

7、系统调整结束,恢复供电前,机电科、保运二区必须全面检查所有电器设备,符合规定后,方可送电。

8、系统调整期间,出现局扇掉电情况时,送电前要确保局扇附近20米范围内瓦斯不超过0.5%,方可送电。

9、系统调整期间,若出现局扇吸风量不足,出现循环风等现象,造成巷道瓦斯积聚时,测气员在巷道口设置警戒,系统调整完毕后,瓦斯浓度在1%至3%时,由矿自行组织人员进行瓦斯排放,瓦斯浓度超过3%时另行编制措施由救护队排放。

10、参与调整系统人员,下井前要确保自己随身携带的便携仪时间一致,5个小组严格按照系统调整小组指定时间去执行命令。

11、系统调整命令下达后,根据任务分工,通风设施的调整有相应的负责人安排执行,执行完毕后汇报系统调整小组,待命下一步工作。

12、调整结束后,由系统调整组负责人向总指挥汇报瓦斯及风量情况,总指挥根据井下风量及瓦斯情况下达恢复生产命令。

(二)、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1、通讯准备工作

系统调整前,由安全生产信息中心负责在以下地点安设电话:

①104边界巷回风道与东翼回风大巷交叉点处;

②东翼轨道与北翼轨道三岔门处;

③107采区总回拨门处(靠近北翼回风大巷侧);

④东翼回风大巷与北翼回风大巷三岔门处;

⑤西翼回风联巷风门处;

北翼2#抽采泵站后门处;

⑦106采区回风大巷上口挡风墙前。

以上各地点通讯电话安设完毕后必须确保其他各地点的电话通畅。

2、电气管理

机电科、保运二区负责在通风系统调整前对井下变电所及供电设备进行全面巡查,确保变电所停送电正常,井下电气设备完好,无失爆现象。

3、监测监控管理

通风区负责安排人员在通风系统调整前对井下监测监控设备进行安全巡查,确保井下各种传感器完好,悬挂正确,显示正常,地面机房监控正常。

六、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应急预案

(一)通风系统危险分析: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可能出现通风系统危险、通风设施危险、局部通风危险、电器失爆引起瓦斯爆炸危险。

1、通风系统危险:

东风井备用风机开启后,矿井风量未达到预期。

a、井下部分巷道可能出现瓦斯超限现象。

b、局部通风机发生循环风。

c、东风井备用风机开启后,矿井风量正常,但由于10416机风巷、10412风巷封闭墙处于负压区域,墙内瓦斯向外渗透,导致瓦斯超限。

2、通风设施危险:

通风系统调整期间,由于通风设施不牢固,导致通风系统紊乱,造成井下部分巷道瓦斯超限。

也可能造成部分巷道形成无风或微风区域,导致人员窒息事故。

3、局部通风危险:

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局部通风发生循环风;

掘进工作面风筒脱节造成瓦斯超限。

4、电器失爆引起瓦斯爆炸危险:

以上危险出现后,如电器失爆则可能会导致瓦斯爆炸事故。

(二)事故预防措施

1、保运一区在开启东风井备用风机前,必须认真检查风机各部件是否稳定、可靠,同时认真核对风叶角度是否满足要求。

通风区对封闭墙加强管理,在系统调整前对负压区域封闭墙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漏风的墙体采取喷注浆处理。

2、通风区在系统调整前对全矿井通风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排查,确保通风设施稳定、可靠,对存在问题的通风设施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通风区负责对全矿井所有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进行一次专项检查,确保风筒吊挂平、直、稳,风筒各接头连接牢固。

4、机电科、保运二区负责对全矿井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井下无电气失爆。

(三)应急救援措施

1、东风井风机开启、中央风井风机停运后,矿井风量未能到达预期,则立即开启中央风井风机和东风井倒风机,恢复系统调整前通风系统。

待查明原因,解决问题后再进行调整。

2、对出现瓦斯超限的巷道,由井下系统调整组负责在巷道入口设置警戒网,严禁人员进入。

3、井下发生灾变,井下系统调整人员立即撤离到副井下口,救护队员在侦查灾区无瓦斯爆炸危险后,立即修复被破坏的通风设施,恢复正常通风。

4、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井下所有人员立即升井。

5、另附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七、附图表

附表1:

矿井风量测定表

附表2:

东风井风机运行情况表

附表3:

人员分工及风量测定表

附图4:

中央风井风机停运通风系统调整示意图

附表1矿井风量汇总表

矿井总进

地点

风量m3/min

总风量

备注

北翼轨道大巷(北总进)

井底车场绕道

西翼轨道大巷

主井检修斜巷

北翼胶带大巷

东风井回风

104采区总回风巷

107采区总回风巷

106采区回风大巷

东翼总进

东翼轨道大巷

东翼胶带大巷

东翼配风巷大巷

104边界巷

北翼总进

北翼轨道大巷

西翼总进

附表2东风井风机运转情况

名称

东风井风扇

主扇型号

主扇转速,r/min

主扇叶片运转角度,

主扇风量m3/min

主扇风压(Pa)

电机型号

电机转速,r/min

电机输入功率(KW)

3、风量测定及人员分工表

组别

测定人员

电话

备注

井底车场组(负责人:

吕勇刚)

吕勇刚、任龙和2名救护队员

1、测风行走路线:

北翼轨道大巷→主井检修斜巷→井底绕道车场→西翼轨道大巷。

2、调风后负责井底车场附近调风设施检查工作。

东翼、北翼组(负责人:

孙善进)

孙善进、周俊亚和2名救护队员

东翼轨道大巷→东翼配风巷→北翼轨道大巷→北翼胶带大巷(1#联巷向外)→北翼胶带大巷(1#变电所向里)→东翼胶带大巷

2、负责调风后北翼采区通风设施检查工作。

东翼配风巷

北翼胶带大巷(1#联巷向外)

北翼胶带大巷(1#变电所向里)

北翼回风大巷组(负责人:

李仲科)

北翼回风大巷

李仲科、汪杰、徐伟、朱宝荣和2名救护队员

107采区总回风巷→北翼回风大巷。

2、拆除107总回风障(汪杰、徐伟负责)。

3、关闭北翼总回风门(朱宝荣负责)。

中央风井组(负责人:

王艳强)

西翼回风大巷

王艳强、朱峰、和2名救护队员

西翼回风大巷→风井北门→风井南门→东翼回风大巷→104边界巷回风道。

2、关闭西翼回风巷风门(朱峰负责)。

3、调风后负责中央风井附近调风设施检查工作。

风井下口两侧

104边界巷回风道

东翼回风大巷(104边界回风道交叉处)

东风井组(负责人:

张生)

张生、赵轲、和2名救护队员

104采区总回风巷→106采区总回风巷。

2、调风后104、106采区通风设施检查工作。

106采区总回风巷

救护队安排2个小队参加调风,除上述参加系统调整的救护队员外,其余救护队员在副井下口调度站待命。

杨柳煤业中央风井风机停运通风系统调整期间瓦斯

排放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矿计划在10月份矿井停产检修结束后进行通风系统调整,通风系统调整期间万一发生意外造成部分巷道瓦斯积聚,为确保安全、快速的处理巷道瓦斯积聚,特编制该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

一、瓦斯排放前准备工作

1、瓦斯排放期间必须保证主要通风机运转正常。

2、矿井主要通风机运转正常后,通风区监测机房人员向指挥部汇报各掘进工作面探头数据,指挥部安排通风区管理人员、瓦检员、机电工、安监人员、救护队员到达现场,并按程序排放瓦斯。

3、指派到现场的通风区管理人员为现场瓦斯排放的负责人,机电工负责局部通风机开关的送电工作。

4、瓦斯排放前,检查各局扇开关附近20m范围内的瓦斯浓度,在确定瓦斯浓度小于0.5%时,采区变电所方可恢复各局扇“三专”电源。

二、瓦斯排放措施

1、安监处负责排放瓦斯措施的落实,并对通风系统状况和控制风流排放瓦斯情况等现场进行监督。

2、启动局部通风机前,须先检查瓦斯,当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放可开启局部通风机向掘进工作面送入有限风量,并在开启局扇前,将进入掘进工作面前的风筒接头断开送电,严禁“一风吹”。

3、排放瓦斯时,采取控制风量,逐级逐段降低浓度排放的原则,严禁“一风吹”,采用限量供风控制瓦斯浓度方式,将进入掘进工作面前的风筒接头断开,改变风筒接头对接空隙的大小,控制风流,限制瓦斯流量。

4、严格控制瓦斯浓度。

瓦斯排放期间应经常检查局扇开关地点附近10米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一旦发现瓦斯超限或局部通风机循环风,必须立即摘掉风筒接头,停止排放瓦斯工作,并迅速向指挥部汇报,采取处理办法。

5、排放时要在排放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设置甲烷报警仪,排放瓦斯期间必须确保排放回风流与全风压风流出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

6、排放方法:

采用限流排放,分采区从外向里逐段排放。

三、瓦斯排放注意事项

1、瓦斯排放原则:

当瓦斯浓度在1~3%之间或瓦斯浓度超过3%、巷道长度不足30m的,由矿组织排放;

当瓦斯浓度超过3%、巷道长度大于30m的,必须由救护队进行排放,所有排放工作应按瓦斯排放措施进行限量排放。

2、排放顺序。

东翼采区内部恢复通风或排放瓦斯顺序(按风流方向由外到里的顺序进行):

1048机抽巷→10410外段风巷→10410中段风巷→10410风巷高位钻场→1061风巷高位钻场→1063机巷→1065机抽巷。

北翼采区内部恢复通风或排放瓦斯顺序(按风流方向由外到里的顺序进行):

1073机巷车场→北总回里段→1073机抽巷→1073风抽巷→北总回外段。

西翼采区内部恢复通风或排放瓦斯顺序(按风流方向由外到里的顺序进行):

西翼轨道上山→西翼运输上山→西翼胶带上山。

3、瓦斯排放路线:

1048机抽巷→1048机抽巷回风道→东翼回风大巷→东风井→地面

10410外段风巷→10412机巷回风道→东翼回风大巷→东风井→地面

10410中段风巷→10412机抽巷→10412机巷回风道→东翼回风大巷→东风井→地面

10410风巷高位钻场→10412机抽巷→10412机巷回风道→东翼回风大巷→东风井→地面

1061风巷高位钻场→1061风巷→1061风抽巷→106回风大巷→东翼回风大巷→东风井→地面

1063机巷→106回风大巷→东翼回风大巷→东风井→地面

1065机抽巷→106回风大巷→东翼回风大巷→东风井→地面

1073机巷车场→北翼轨道大巷里段→107泄水巷→1071底抽巷→北翼回风大巷→107采区总回风巷→东风井→地面

北总回里段→107泄水巷→1071底抽巷→北翼回风大巷→107采区总回风巷→东风井→地面

1073机抽巷→107泄水巷→1071底抽巷→北翼回风大巷→107采区总回风巷→东风井→地面

1073风抽巷→1071风抽巷→北翼回风大巷→107采区总回风巷→东风井→地面

北总回外段→北翼回风大巷→107采区总回风巷→东风井→地面

西翼运输上山→西翼胶带大巷→西翼回风大巷→北翼回风大巷→107采区总回风巷→东风井→地面

西翼轨道上山→西翼绞车房回风道→炸药库回风道→西翼回风大巷→北翼回风大巷→107采区总回风巷→东风井→地面

西翼胶带上山→西翼回风大巷→北翼回风大巷→107采区总回风巷→东风井→地面

四、瓦斯排放后恢复通风措施

1、瓦斯排放结束后,必须有排放现场负责人和一名测气员(超过3%时需一名救护队员)同行,由外到里全面检查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只有当瓦斯浓度低于0.5%,CO2浓度低于1.5%,且均无异常变化后,经排放负责人同意并汇报指挥部后方可恢复正常供风。

2、被高浓瓦斯(大于3%)淹没区域的电器设备在瓦斯排放结束后,要把电器设备开关打开,排除开关内部积聚的瓦斯后,方可人工复电。

3、瓦斯排放全面结束后,瓦检员检查变电所瓦斯情况,瓦斯、CO2浓度均符合规定后,并汇报指挥部后,方可恢复停电区域的非本质电气设备供电。

4、恢复生产:

瓦斯排放结束后,各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瓦斯管理交由当班测气员负责,由地面总指挥下达恢复生产命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