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6992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docx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真题2009年3月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B}}选择题{{/B}}(总题数:

58,分数:

60.00)

1.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一般由五大功能部件组成。

其中有一个部件与其它四个部件之间都有控制信号传输线路,该部件是

(分数:

1.00)

 A.存储器

 B.控制器 √

 C.运算器

 D.外围设备

解析:

[解析]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控制部件,它控制计算机各部分自动协调地工作,完成对指令的解释和执行。

2.万兆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分数:

1.00)

 A.100Mb/s

 B.1000Mb/s

 C.10Gb/s √

 D.10Mb/s

解析:

3.软件系统一般分为两类,即应用软件和

(分数:

1.00)

 A.系统软件 √

 B.操作系统

 C.编译软件

 D.编辑系统

解析:

4.下列可以为用户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和各类信息服务的是

(分数:

1.00)

 A.TCP

 B.ISP √

 C.WWW

 D.IP

解析:

[解析]Internet服务提供者(ISP)是用户接入Internet的入口点。

一方面,它为用户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另一方面,它也为用户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5.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外界刺激即可使计算机病毒活跃起来,这种特性是计算机病毒的

(分数:

1.00)

 A.破坏性

 B.潜伏性

 C.可传染性

 D.可激发性 √

解析:

[解析]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有传染性、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可激发性。

其中,可激发性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外界刺激可使病毒活跃起来。

6.网络中的信息安全保密主要涉及的两个环节是

(分数:

1.00)

 A.信息存储和信息传输 √

 B.信息存储和信息处理

 C.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

 D.信息传输和信息发布

解析:

[解析]网络中的信息安全保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信息存储安全与信息传输安全。

7.一般认为,产生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与软件开发所使用的方法有关,另一个是

(分数:

1.00)

 A.软件生产本身存在复杂性 √

 B.软件生产成本高

 C.需求定义易偏离用户需求

 D.软件可维护性差

解析:

[解析]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对软件的需求;另一方面是难以满足对已有的欺件系统的维护需要。

软件危机的出现,促使人们寻找产生危机的内在原因。

人们发现其原因可归纳为两个:

一个原因是软件生产本身存在着复杂性;另一原因却与软件开发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有关。

8.结构化方法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

其中,建立软件系统结构、子系统划分、确定软件结构图的阶段是

(分数:

1.00)

 A.需求分析

 B.总体设计 √

 C.详细设计

 D.问题定义

解析:

[解析]问题定义:

确定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即进行系统功能分析,分析人员在与用户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软件系统目标、范围与功能说明。

需求分析:

确定用户对软件系统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全部需求,并以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形式表达。

总体设计:

建立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子系统划分,并提出软件结构图。

详细设计:

确定软件结构图中每个模块的内部过程和结构。

9.在分层数据流图中,子图对父图的某个加工进行详细描述,因而子图的输入输出应该与父图相应加工的输入输出相同。

这个特点叫

(分数:

1.00)

 A.均匀分解

 B.细节隐蔽

 C.图的平衡 √

 D.数据守恒

解析:

10.结构化分析方法具有某些特点,以下不属于其特点的是

(分数:

1.00)

 A.需要书写大量文档

 B.强调分析数据流

 C.有很强的人机界面表达能力 √

 D.需要早期冻结需求

解析:

[解析]在结构化分析方法的特点中,结构化分析方法在表达人机界面方面的能力较差。

所以选项C的叙述错误,其他选项的叙述正是结构化分析方法的特点。

11.软件设计者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形成若干设计准则,以下不属于其设计准则的是

(分数:

1.00)

 A.深度宽度适当

 B.模块作用范围要大 √

 C.模块规模适度

 D.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解析:

[解析]选项B的叙述不属于设计准则,因为设计时要使模块的作用范围保持在该模块的控制范围内,而不能任意地过大或过小。

12.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以下不属于测试阶段任务的是

(分数:

1.00)

 A.预防软件发生错误

 B.发现并改正程序错误

 C.提供软件错误诊断信息

 D.证明程序的正确性 √

解析:

[解析]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阶段,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

其任务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预防软件发生错误、发现改正程序错误、提供错误诊断信息。

13.白箱测试与程序内部结构有关,以下不属于白箱测试技术的是

(分数:

1.00)

 A.等价分类 √

 B.语句测试

 C.分支测试

 D.路径测试

解析:

[解析]等价分类法属于黑箱测试。

14.软件测试包括多个测试阶段,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分数:

1.00)

 A.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 √

 B.单元测试、验收测试、集成测试

 C.集成测试、验收测试、单元测试

 D.验收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

解析:

[解析]软件测试的先后顺序是单元测试(模块测试)、集成测试、有效性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15.软件维护是在用户使用软件期间对其所做的补充、修改和增强。

以下错误的说法是

(分数:

1.00)

 A.维护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程序清单和文档

 B.程序和文档应同步进行修改

 C.修改软件时要保持功能的完整性和风格一致

 D.维护人员一定不是原有参加程序开发的人员 √

解析:

16.数据库系统中,要提高数据查询效率时主要借助于

(分数:

1.00)

 A.索引 √

 B.视图

 C.游标

 D.排序

解析:

[解析]创建索引(index)是加快表的查询速度的有效手段。

可以根据需要在基本表上建立一个或多个索引,从而提高系统的查询效率。

SQL语言支持用户根据应用的需要,在基本表上建立一个或多个索引,以提供多种存取路径,加快查找速度。

17.DBMS包含多项功能,其中借助于事务日志文件完成的功能是

(分数:

1.00)

 A.完整性控制

 B.安全性控制

 C.并发控制

 D.数据库恢复 √

解析:

[解析]数据库的恢复机制涉及的两个关键问题是:

①如何建立冗余数据;②如何利用这些冗余数据实施数据库恢复。

建立冗余数据最常用的技术是数据转储和事务日志文件。

18.数据库设计可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其中存储方法和访问方法设计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分数:

1.00)

 A.需求分析

 B.概念设计

 C.逻辑设计

 D.物理设计 √

解析:

[解析]存储方法设计和访问方法设计属于物理设计阶段的内容。

19.SQL语言集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等功能于一体,以下命令动词中属于其数据定义方面功能的是

(分数:

1.00)

 A.ALTER √

 B.SELECT

 C.UPDATE

 D.GRANT

解析:

[解析]数据定义语句有ALTER、CREATE、DROP。

SQL语言的数据操纵功能包括SELECT、INSERT、DELETE和UPDATE四个语句。

数据控制语句有GRANT和REVOKE。

题基于如下两个关系:

学生和专业

                         学生(学号,姓名,专业号,年龄)

学号

姓名

专业号

年龄

201

张山

02

20

110

王宏

01

18

101

赵敏

05

25

301

李燕

02

21

                             专业(专业号,专业名)

专业号

专业名

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2

软件工程

0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4

电子商务

(分数:

3.00)

(1).学生关系中违背参照完整性规则的元组是(分数:

1.00)

 A.(′201′,′张山′,′02′,20)

 B.(′110′,′王宏′,′01′,18)

 C.(′101′,′赵敏′,′05′,25) √

 D.(′301′,′李燕′,′02′,21)

解析:

[解析]选项C中“05”字段在专业表的专业号中无此记录,所以违背了参照完整性规则。

(2).学生关系的外码是(分数:

1.00)

 A.学号

 B.姓名

 C.专业号 √

 D.年龄

解析:

[解析]专业号是专业表的主码,是学生表的外码。

(3).执行下列SQL语句:

SELECT学号,姓名FROM学生WHERE专业号IN(SELECT专业号FROM专业WHERE专业名=′软件工程′)则其执行结果中的元组数是(分数:

1.00)

 A.1

 B.2 √

 C.3

 D.4

解析:

[解析]在专业表中“软件工程”对应“02”专业号。

在学生表中有2条记录的专业号是“02”。

故满足SQL语句的有2个元组。

20.设计数据库模式结构时应首先确定数据库的

(分数:

1.00)

 A.外模式

 B.子模式

 C.内模式

 D.概念模式 √

解析:

[解析]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数据库模式即全局逻辑结构,是数据库核心与关键,它独立于数据库的其他层次。

因此设计数据库模式结构时应首先确定数据库的逻辑模式。

21.学生与课程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m:

n关系。

按照规则,将其转化为关系模式的数目应是

(分数:

1.00)

 A.1

 B.2

 C.3 √

 D.4

解析:

22.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可按应用划分若干层次,其中面向战术层的功能为

(分数:

1.00)

 A.数据处理

 B.数据分析

 C.数据管理 √

 D.宏观调控

解析:

[解析]管理信息系统按其应用层次可分为:

①面向基层的操作层的数据处理。

②面向中层的战术层的数据管理。

③面向高层的战略层的宏观调控。

23.系统分析包括目标分析、环境分析、业务分析和数据分析等,其中,影响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内容是

(分数:

1.00)

 A.业务分析

 B.目标分析 √

 C.环境分析

 D.数据分析

解析:

24.在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导致开发失败,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是

(分数:

1.00)

 A.经济因素

 B.技术因素

 C.社会因素 √

 D.设备因素

解析:

25.在办公信息处理中,公文的收发、归档属于

(分数:

1.00)

 A.确定型事务处理 √

 B.非确定型事务处理

 C.混合型事务处理

 D.决策型事务处理

解析:

[解析]确定型的事务处理属日常工作,有明显的规律可循。

它可按确定的规程进行,处理的是确定的例行事务,如公文的收发、归档、打字、复印、会议记录、日程安排等。

26.企业各管理层次对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以下属于战略层需求的信息是

(分数:

1.00)

 A.人员结构安排

 B.周期性库存综合报表

 C.销售订单信息

 D.生产设备的最优配置 √

解析:

[解析]选项A、D内容属于管理层需求的信息,选项C内容属于执行层需求的信息。

27.决策支持系统具有某些特点,以下不属于其特点的是

(分数:

1.00)

 A.提倡交互式处理

 B.代替用户决策 √

 C.体现决策过程动态性

 D.支持半结构化决策问题

解析:

28.数据字典的编制属于信息系统开发哪个阶段的任务

(分数:

1.00)

 A.系统分析阶段 √

 B.系统设计阶段

 C.可行性分析阶段

 D.系统实施阶段

解析:

29.在市场交易的数据分析中,能发现一组数据项之间的密切度的数据挖掘方法是

(分数:

1.00)

 A.趋势分析

 B.关联分析 √

 C.分类分析

 D.偏差分析

解析:

[解析]关联规则描述了一组数据项之间的密切度或关系。

关联分析用于发现项目集之间的关联。

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中,通常给出了置信度和支持度两个概念,对于置信度和支持度均大于给定阈值的规则称为强规则,而关联分析主要就是对强规则的挖掘。

30.在信息系统开发中,进行全局数据规划的主要目的是

(分数:

1.00)

 A.达到信息的一致性 √

 B.加速系统实施速度

 C.便于领导监督控制

 D.减少系统开发投资

解析:

31.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有许多特征,其中不属于其特征的是

(分数:

1.00)

 A.面向主题

 B.与时间无关 √

 C.集成的

 D.相对稳定

解析:

[解析]数据仓库就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的集合,用以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

32.系统实施阶段有多项彼此配合可同步进行的工作,以下不属于这些工作的是

(分数:

1.00)

 A.模块的划分 √

 B.设备的安装

 C.软件的测试

 D.数据的准备

解析:

[解析]从概念上划分,系统实施阶段有四项彼此配合同步进行的工作,即设备的安装,软件的开发,操作人员的培训以及数据的准备。

33.信息系统开发时项目控制涉及众多因素,为保证每项任务的质量,杜绝返工的重要手段是

(分数:

1.00)

 A.进度控制

 B.计划调整

 C.审核批准 √

 D.资源保证

解析:

[解析]审核批准:

按照计划和进度已完成的项目必须有必要的审核和实施批准的手续,以保证每项任务的质量,从而杜绝事后返工并影响后续工作正常进行的事情发生。

34.关于信息系统开发初步调查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

1.00)

 A.初步调查的最佳方式是与企业高层主管座谈

 B.初步调查最好能访问主要业务部门领导

 C.初步调查还应与企业信息部门负责人座谈

 D.初步调查时必须详细收集管理信息 √

解析:

35.关于信息系统开发中数据分析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

1.00)

 A.数据分析是系统分析的主体内容

 B.数据分析中不应包含非数值型数据 √

 C.数据流程图是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

 D.数据流程图内容用数据字典定义

解析:

[解析]现代信息系统的数据形式具有多样性。

但这些不论外部形式如何表示的数据,都是经过数字化后再进入计算机的。

而且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当前也主要是面对数值数据。

36.信息系统分析的目的是建立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以下不属于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是

(分数:

1.00)

 A.系统流程图 √

 B.系统总体结构图

 C.数据流程图

 D.数据概念结构图

解析:

[解析]信息系统逻辑模型主要有系统总体结构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数据概念结构图。

系统流程图是物理模型。

37.将所有数据和程序都装载和运行在宿主计算机上的计算结构属于

(分数:

1.00)

 A.C/S结构

 B.集中式结构 √

 C.B/S结构

 D.分布式结构

解析:

[解析]集中式结构早期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它采用集中式分时处理模式。

所有的数据和程序都装载和运行在宿主计算机上,它们一般都是大型和中型计算机系统,除硬件本身外,还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和应用软件以及其他的辅助软件。

38.信息系统开发中程序编写的直接依据是

(分数:

1.00)

 A.数据流程图

 B.数据字典

 C.数据结构图

 D.模块描述 √

解析:

[解析]模块描述有大量的细微的工作量,它繁琐但却是程序编写的唯一依据。

39.企业系统规划(BSP)方法指出,一个信息系统必须支持企业的

(分数:

1.00)

 A.资源需求

 B.战略目标 √

 C.管理要求

 D.数据规范

解析:

40.自下而上地开发企业的信息系统,最终将导致所提供的信息难以保证其

(分数:

1.00)

 A.准确性

 B.完整性

 C.真实性

 D.一致性 √

解析:

41.应用BSP方法,一般将企业资源划分为三类,但其中并不单纯强调

(分数:

1.00)

 A.计划、控制资源

 B.产品、服务资源

 C.技术性资源 √

 D.支持性资源

解析:

[解析]定义企业过程的三类主要资源:

计划和控制、产品/服务、支持性资源。

42.BSP方法将进行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分为若干步骤,首先进行的是定义

(分数:

1.00)

 A.企业过程 √

 B.系统信息结构

 C.数据类

 D.信息资源

解析:

43.实施BSP方法有其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其具体目标是

(分数:

1.00)

 A.提高企业部门作用

 B.实现分布数据管理

 C.实现数据资源管理 √

 D.促进新技术应用

解析:

44.定义企业过程是实施BSP的重要步骤,企业过程是指企业的

(分数:

1.00)

 A.经营过程和活动

 B.控制和使用数据的过程

 C.管理人员实施管

 D.逻辑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 √

解析:

[解析]企业过程定义为在企业资源管理中所需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

45.实施BSP方法的最终技术成果是要

(分数:

1.00)

 A.确定对系统的要求

 B.分析现存系统的支持 √

 C.评价信息资源管理

 D.定义企业信息总体结构

解析:

46.按BSP方法的流程,最终形成的文件是

(分数:

1.00)

 A.系统实施方案 √

 B.系统总体结构

 C.开发计划建议书

 D.信息资源评估

解析:

47.JamesMartin方法给出的企业信息工作技术模型中,最基础的工作是

(分数:

1.00)

 A.信息资源规划

 B.建立企业模型 √

 C.确定主题数据库

 D.确定应用数据库

解析:

48.JamesMartin方法强调,企业信息工程的实施应以

(分数:

1.00)

 A.业务为中心

 B.数据为中心 √

 C.应用为中心

 D.报表为中心

解析:

49.JamesMartin方法指出,建立的企业模型应具有若干基本特性,这些特性应包括

(分数:

1.00)

 A.可变性

 B.先进性

 C.灵活性

 D.完整性 √

解析:

[解析]企业模型的特性:

完整性、适用性、持久性。

50.建立企业模型是JamesMartin数据规划方法的步骤之一,以下哪个属于建立企业模型的首要内容

(分数:

1.00)

 A.确定主题数据库

 B.确定企业实体

 C.确定企业职能范围 √

 D.企业实体分析

解析:

[解析]企业模型的建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逐步精化:

①开发一个表示企业各职能范围的模型。

②扩展上述模型,使它们表示企业各处理过程。

③继续扩展上述模型,使它能表示企业各处理过程。

51.下述有关主题数据库的论述,正确的是

(分数:

1.00)

 A.主题数据库依赖于具体的应用

 B.主题数据库会增加数据的冗余

 C.主题数据库独立于具体的应用 √

 D.主题数据库由文件系统组成

解析:

[解析]主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独立于当前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物理实现过程,这样能保持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主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仍然有效。

主题数据库的建立基本上独立于具体应用,数据的设计和存储独立于它们的应用功能。

52.在JamesMartin方法执行过程中,需对企业的实体进行分析,其中确定实体的人员应是

(分数:

1.00)

 A.数据库管理员

 B.企业管理人员

 C.业务用户分析员 √

 D.资源规划人员

解析:

53.有关主题数据库的相关概念中,下述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

1.00)

 A.一个主题数据库只对应一个应用

 B.一个应用只对应于一个主题数据库

 C.一个主题数据库可对应多个应用 √

 D.多个应用只对应于一个主题数据库

解析:

[解析]许多应用项目可以共同使用同一个主题数据库。

当然,有些应用项目也可以使用多个主题数据库。

54.JamesMartin方法体现了对信息系统自顶向下规划和自底向上设计的过程,其中自底向上设计是一个

(分数:

1.00)

 A.数据模型的细化过程 √

 B.实体图的分解过程

 C.关键成功因素分析过程

 D.实体组合分析过程

解析:

[解析]自底向上的设计是数据模型的细化过程,该过程导致了物理数据库设计和子程序的建立。

55.应用原型化方法是一种定义系统需求的策略,它是对结构化方法的一种

(分数:

1.00)

 A.否定

 B.补充 √

 C.细化

 D.优化

解析:

56.原型化方法的实施应具备某些条件,其中不是其必须的条件是

(分数:

1.00)

 A.有快速建造系统的工具

 B.有供用户参与的系统模型

 C.系统必须通过原型予以完善 √

 D.有可预先明确说明的需求

解析:

57.如软件开发企业能积累众多的原型系统,这将有利于软件产品开发中实施

(分数:

1.00)

 A.软件重用

 B.文档重用

 C.人员重用

 D.资源重用 √

解析:

二、{{B}}填空题{{/B}}(总题数:

20,分数:

40.00)

58.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1网、环状网、星状网。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总线)

解析:

[解析]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把网络分为总线网、环型网、星型网等。

59.中断的实现需要硬件和软件结合完成。

其中硬件部分称为中断装置,软件部分称为中断1程序。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处理)

解析:

60.可以从不同角度给软件工程以定义,但其核心内容都是以1化的方式组织软件的生产。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工程)

解析:

[解析]人们曾从不同的角度给软件工程以定义,但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以工程化的方式组织软件的开发”,其中涉及软件计划、开发和维护各个阶段。

61.软件工程中,软件结构是对软件1之间关系的表示。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模块)

解析:

[解析]软件结构是软件模块间关系的表示,软件模块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多种,如调用关系、包含关系和嵌套关系等。

62.软件文档是软件可维护性的重要因素,它主要分为系统文档和1文档两类。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用户)

解析:

[解析]软件文档是影响软件可维护性的重要因素。

软件系统的文档可以分为用户文档和系统文档两类。

用户文档主要描述系统功能和使用方法,并不关心这些功能是怎样实现的。

系统文档描述系统设计、实现和测试等方面的内容。

63.SQL中的数据定义语言提供了创建表、修改表、删除表等操作,“DROPTABLE”语句可完成其中的1操作。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删除表)

解析:

64.关系数据库中的视图对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中的1模式。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外)

解析:

[解析]视图是数据库用户能看见的和使用的,属于外模式。

65.数据库设计分为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其中,E-R图是用于1设计的常用工具。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