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7337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docx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初二期末物理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著名物理学家发现的运动三定律和定律,为近代物理学和力学尊定了基础.时至今日,当我们进行航天发射和人造卫星运行轨道的计算时仍然以他的这些重大发现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

2.宁安高铁于2021年12月6日正式通车,宁安高铁线路东起江苏省南京市,途经安徽省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等长江南岸沿江地带,西至安庆市,线路全长258公里,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50公里.列车平均速度约为m/s,将安庆到南京的行程缩短了约1.5h,合min,大大拉近了沿线城市与长三角地区各中心城市间的时空距离.

3.手机的铃声可以根据人们使用的需要选择不同音量,改变铃声音量实际上是改变了声音的特性;接听电话时听到熟悉的声音就知道对方是谁,这是根据声音的特性进行判断的.

4.减少噪声主要在消声、吸声和隔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生活中常见:

①在录音室的墙面上贴泡沫材料;

②给汽车的排气管加装消音管;

③在道路两旁加装玻璃墙.

上述例子对应减少噪声的措施分别是:

①;②;③.

5.汽车车窗外的后视镜属于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属于镜.

6.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

3,则速度之比是,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

3,则速度之比是.

7.质量是10kg的冰,全部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kg,体积是m3,其密度将比冰要(选填“大”或“小”).

8.图1所示的小女孩站在毛玻璃前看不清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图2所示的是透过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容器看到图案变形的领带,这是光的现象.

9.暴风雨来临之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

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的______发生了改变;使落叶的______发生了改变。

10.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在明确了测力计量程和分度值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二、作图题

11.画出图中光线从空气斜射至水面上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_______)

12.如图所示,将物重为1N的木块放在被压缩的弹簧旁边,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画出释放弹簧前木块所受重力和弹力的示意图.

三、单选题

13.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A.课桌高80cmB.人步行的速度是5m/s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手托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14.如图所示,是班上几个同学送小明乘火车回家时的情景示意图.当火车徐徐开动时,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那么,小明不可能选择的参照物是()

A.火车B.同学

C.小明D.火车内其他乘客

15.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下面哪句说法是正确的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1s内物体运动5m,2s内物体运动10m,3s内物体运动15m,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不随路程的长短或时间的多少而变化

16.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A.1∶2B.2∶1C.4∶1D.8∶1

17.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B.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8.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真空能传播声音

B.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秋天,蝉趴在树上某个地方也能发出声,说明发出声音时物体不需要振动

D.人们利用声呐技术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9.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铅笔好像“断”了

B.

平面镜成像

C.

影子游戏

D.

雨后彩虹

20.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21.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手套表面有凸点

B.

给齿轮加润滑油

C.

运动鞋底有鞋钉

D.

用力握紧球拍

22.航天员要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能锻炼,下列活动可采取的是

A.用弹簧拉力器健身B.在跑步机上跑步

C.举哑铃D.引体向上

四、实验题

2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器材:

带底座的玻璃板、自纸、笔、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

(2)在竖直的玻璃板放点燃的蜡A,未点燃的站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4)当蜡烛A像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蜡烛A和B可以放在刻度尺上通过前后移动来观察像的大小情况,实验中使用刻度尺,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

A.观察能否成像B.观察像的大小C.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D.观察像的虚实

(6)实验中,仔细观察像的位置,会看到平面镜中有两个像,请你分析产生两个像的原因:

___.

24.小明同学按照以下步骤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③;

④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1)请补充步骤③的内容.

(2)为了记录相关数据,他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将表格中第一行所缺的项目补充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g量筒内盐水的质量/g盐水的密度/(g•cm﹣3)

(3)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4)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②接着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后,测出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2′;③再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两位同学所测的密度中(选填“ρ”或“ρ′”)更为准确,造成密度测量不准确的原因是.

25.小宇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之后,认为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于是他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1)为完成本实验,需要自己制作木块,他制作的木块应选择下列选项中的

A.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正方体

B.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

C.各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正方体

D.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

(2)本实验中,该同学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

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1所示.

方案二:

木块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通过细绳水平拉动木板,如图2所示.

①用方案一时,应该拉动木块作运动.由的原理可知,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②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更易于操作的是(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3)若小宇用方案一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他接下来要进行的操作是.

五、综合题

26.26.以下是三则物理学习案例,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在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实验中,测量3次的实验数据分别是25.98cm,25.99cm,26.00cm,请计算出物理课本的长度.

(2)某同学估算了从家中步行到学校的时间为10min,请估算他家到学校的路程.

(3)在学校体检报告中某同学看到自己的质量是40kg,请计算他的体重是多少?

六、计算题

27.物理学上,为了测某一容器的质量(或某一液体的密度),除了用天平称质量,用量筒测体积之外,还可以采用的方式将该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后分别称量其总质量,这种方法称为“重复称量法”.

某一容器,其质量为m0,装满水(水的密度为ρ水)后其总质量为m1,将容器中的水倒掉改装酒精(酒精的密度为ρ酒精),装满酒精后其总质量为m2,试推导:

m0=

参考答案

1.牛顿;万有引力

【解析】

试题分析:

了解牛顿在力学中的伟大成就,以及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即可正确解答

解:

牛顿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他在前人基础上创立了牛顿三定律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近代物理学和力学尊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牛顿;万有引力.

【点评】对于著名科学家要了解其主要贡献,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2.69.4;90

【解析】

试题分析:

1km/h=m/s;1h=60min,据此解答即可.

解:

列车平均速度为v=250km/h=250×m/s≈69.4m/s;

1.5h=1.5×60min=90min.

故答案为:

69.4;9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的理解和掌握,知道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

3.响度;音色

【解析】

试题分析:

声音的特性包括:

音调、响度(也叫音量)、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考点:

声音的特性

4.吸声;消声;隔声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噪声的产生减弱噪声的措施是消声;从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措施是隔声;从噪声的接收处减弱噪声的措施是吸声.

解:

①在录音室的墙面上贴泡沫材料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此措施是吸声;

②给汽车的排气管加装消音管可以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此措施是消声;

③在道路两旁加装玻璃墙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此措施是隔声;

故答案为:

吸声;消声;隔声.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

5.凸面;凹透

【解析】

试题分析:

解决此题要知道凸面镜具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具有发散作用.

解:

汽车车窗外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利用了对光发散的原理,可以扩大视野,从而更好地注意到后方车辆的情况;

近视眼是把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需要把光线在发散些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所以利用凹透镜进行纠正;

故答案为:

凸面;凹透.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根据各种镜子的工作原理,结合生活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6.2:

3;3:

2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v=,时间相同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路程相同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解:

(1)由v=知,相同时间内,速度和路程成正比,因为路程之比是2:

3,所以速度之比也是2:

3;

(2)由v=知,路程相同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因为时间之比是2:

3,所以速度之比是3:

2.

故答案为:

2:

3;3:

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7.10;0.01;大

【解析】

试题分析: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会随着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据此求水的质量;利用V=求水的体积;

冰化水,体积变小,再根据密度公式分析密度变化.

解:

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虽然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是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其质量不变,则水的质量m水=m冰=10kg;

由ρ=得水的体积:

V水=

=

=0.01m3;

由于冰化水,体积变小,质量不变,由ρ=可知密度变大.

故答案为:

10;0.01;大.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只要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其质量就不会改变.此外还要熟练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

8.漫;折射

【解析】

试题分析:

(1)光滑镜面的反射是镜面反射,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发生的反射是漫反射.

(2)光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

透明物质可以制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物体置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

①反射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光在毛玻璃表面发生漫反射,所以看不到小女孩的像;只有在镜面反射时才能成像;

②圆柱形玻璃杯盛满水,圆柱形玻璃杯中的水中间厚边缘薄,形成水凸透镜,领带放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领带反射的光线经空气斜射入水,经水斜射入空气,发生了折射现象.

故答案为:

漫;折射.

【点评】水、玻璃、水晶、冰等透明物质,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和凹透镜,虽然材料不同,对光线的作用相同,成像性质相同.

9.形状运动状态

【详解】

[1][2]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树发生了形变,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说明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10.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校零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前注意事项.

解:

(1)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或者说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2)使用之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校零,也就是将零刻线对准指针的位置.

故答案为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或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校零.

【点评】

(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要澄清两个关键词:

一是“在弹性限度内”,如果超过弹性限度,弹簧的伸长长度就不与拉力成正比了,而受弹簧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二是“伸长的长度”而不是“长度”,即弹簧后来长度与原来长度的差.

(2)使用前还要拉动几下挂钩,避免弹簧、指针和外壳卡住;测量时拉力方向要弹簧测力力轴线方向一致,避免指针、弹簧与外壳摩擦过大,影响读数准确性.

11.

【详解】

过入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

如图所示:

12.

【解析】

试题分析:

力的示意图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在画力的示意图时,若需要画出物体受到的多个力的示意图时,要将这几个力画成共点力.

解:

释放弹簧前木块所受弹力即水平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因为支持力与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支持力的大小为1N,支持力的方向上竖直向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都画在木块的重心上,且作图时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点评】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

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

解:

A、课桌的高度一般为80cm,这样符合学生身高的一半,故答案A合理;

B、人步行的速度是1m/s,故答案B不合理;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左右,故答案C合理;

D、2个鸡蛋的质量:

m==

=0.1kg=100g,则一个鸡蛋的质量为50g,这与一个鸡蛋的实际质量比较接近,故答案D合理.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能力,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物理量单位、大小有所认识,此题就会得到正确答案.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

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解:

若以火车、小明,或火车内其他乘客为参照物,几个同学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同学是运动的,所以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当以这些同学为参照物时,他们之间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同学是静止的.那么小明会觉得自己不断地向前运动,而不可能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所以不可能选择同学为参照物.也就是说如果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不能选择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的.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需要根据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15.D

【解析】

试题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根据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分析答题.

解:

AB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是一个定值,它取决于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与路程及时间无关,故AB错误,D正确;

C、1s内物体运动5m,2s内物体运动10m,3s内物体运动15m,只能说明在几种情况下的平均速度相同,但不能说明每个时刻的速度相同,所以物体也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6.D

【详解】

由图可知:

物质甲的密度

,乙的密度

,所以

,故D正确为答案.

17.A

【解析】

试题分析:

用硬卡片拨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发声,木梳齿振动越快,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

用硬卡片快速拨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快、频率大,音调高;慢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慢、频率小,音调低,所以快拨和慢拨木梳齿是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故选A.

【点评】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声音的三个特征,探究音调时,控制音色和响度不变;探究响度时,控制音色和音调不变;注意本实验中不变的量是材料和用力的大小,振动快慢发生了改变.

18.D

【解析】

试题分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物质,真空不能传声.

(2)温度不同声音传播速度不同.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4)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B、声音在15℃时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趴在树上的蝉是靠摩擦片互相摩擦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的.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

用声呐技术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B超等等.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条件达到理解、对噪声的识别、对声波传递信息和能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掌握情况,有较强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只要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19.C

【解析】

试题分析: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

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

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彩虹等.

解:

A、透过玻璃看铅笔好像“断”了,这是因为光经过玻璃时发生了折射,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

C、手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被手挡住后在墙壁上出现一片光照射不到的区域,这就是手影.此项符合题意.

D、彩虹是太阳光经空气中的小水滴折射后产生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具体生活实例,需要利用生活和物理之间的联系进行判断;能否区分三种光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20.B

【解析】

试题分析:

(1)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2)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正立、等大的虚像.

(3)凸透镜成像特点:

①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③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

A、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不符合题意.

B、虚像是正立的.平面镜的虚像是正立的,但是左右相反;凸透镜的虚像是正立的、左右是一致的.符合题意.

C、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不符合题意.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缩小的、等大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1)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2)掌握分别实像和虚像的方法.

21.B

【解析】

试题分析: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解:

A、手套表面有凸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B、给齿轮加润滑油,是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符合题意;

C、运动鞋底有鞋钉,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用力握紧球拍,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问题,学以致用,充分体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22.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太空舱中,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应根据运动时是否受到重力的影响来分析解答此题.

解:

A、在完全失重状态下,拉弹簧拉力器仍需要较大的力,可以通过拉弹簧拉力器来健身,故A正确.

B、没有重力时,对跑步机就没有压力,也就没有摩擦力,无法在跑步机上跑步,故B错误.

C、当没有重力时,人可以用很小的力举哑铃,起不到锻炼的作用,故C错误.

D、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人可以用很小的力做引体向上,得不到锻炼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对人的影响.在没有重力时,用弹簧拉力器健身时,所用的力是不变的.

23.

(1)刻度尺;位置;

(2)前;等效替代法;

(3)虚;

(4)不变;

(5)C;

(6)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因为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所以成两个像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实验要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与像的大小关系等平面镜成像规律,要用到测量工具;

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4)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这是关键.

(5)实验中刻度尺的用途是可以测量物体和像与平面镜的距离.

(6)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成像,所以仔细观察时,会发现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

解:

(1)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距离,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

像与物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