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877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

《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明确任务,狠抓落实,通过项目建设凸显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特色,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得到普及和发挥特色作用,提升全区中医药服务水平。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中医医疗和保健的需求。

  二、工作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建立健全全区城乡中医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城乡社区卫生“六位一体”服务功能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中医药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充实中医药服务内涵,城乡居民中医药服务和知识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大幅提高。

全区中医药服务占医疗服务的比重有较大提升。

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80%的中药房建设达到标准,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能提供5种以上中医药治疗方法。

区、镇、村医疗机构及相应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强化培训覆盖率和使用率均达100%。

创建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

启动省级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创建工作。

  三、主要任务

  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要求修定城乡中医药服务考核评价指标,加强城乡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的评估和监管。

将中医药业务开展情况和制定鼓励开展中医药服务的激励机制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将接受中医药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

争取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和人员培训的投入。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调整中医诊疗收费标准,适当提高中医诊疗技术服务价格。

协调落实在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适当降低中医药服务饮片、诊疗等项目报销起付线,并比相应机构的西医诊疗报销比例再提高不少于10%,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健全城乡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

将中医药参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总体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健全以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以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等其他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

同时,开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真正把中医药服务融入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

  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须设置一级中医科,可根据需要设置中医诊室、针灸室、推拿室、理疗室、康复室、养生保健室等中医科的二级临床科室,有特色专科的可设中医病房;

中心要按《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药房建设基本标准》要求建设中药房,设立中药煎药室,配备250种以上的中药饮片、60种以上的中成药,配齐常用的中医药诊疗设备。

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设有中医诊室,有条件的设置康复室、养生保健室和中药房和煎药室。

也可采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上级单位统一配送和代煎。

服务站要配备30种以上中成药,或一定数量的中药饮片,根据需要配置针灸器具、火罐、刮痧板、颈腰椎牵引、中药熏蒸及理疗等常用的中医药诊疗设备。

中医临床科室布局、设施、风格建设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规定执行。

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任的中医类别医师数应占医师总数的20%以上,保证每个中医诊室配备至少1名中医类别医师;

其中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中医诊室数量配置中医类别医师,没有中医诊室的,应有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的临床类别医师。

从事中药饮片调剂工作的药剂人员应具有中药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

  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按照中医药工作质量和数量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制度,鼓励应用中医药服务。

要有较完备的相关服务制度和工作机制,在门诊、病房、出诊、家庭病房等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辩证论治处理常见病、多发病,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刮痧、按摩、中药熏蒸、敷贴、穴位注射、热敷、药熨、敷脐、耳压、点穴、雾化吸入等在内5种以上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社区中医护理要在辨证施护的基础上,开展慢性病、心理、母婴、临终护理和护理咨询指导以及家庭护理等专项中医护理服务。

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逐年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特色服务内容的知晓率和满意率分别不低于90%和85%。

100%的居民健康档案要有中医药内容和特色,并进行动态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