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9005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7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docx

小学语文学案全集

1神鸟

教案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2、学习本课,掌握生字新词,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会用它造句。

    3、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案时间:

三课时

    教案过程:

    课前预习:

    一、字词大本营

    1、【我会认】认读会认字,为易错的会认字注音。

    2、【我会写】为生字组词。

    3、【我会积累】采集词语。

<四字词)

    4、【我会用】a、多音字b、理解词语<近义词、造句、绘画等)

    二、有感而发

    1、主要内容。

    2、感受或收获。

    三、不懂就问

    第一课时

    【教案目标】

    1、学会13个一类字,三个多音字。

会认7个二类字。

理解“伶俐、婉转、吩咐、寒暄、粗枝大叶”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结构,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单元导读,明确训练重点。

    2、导入:

同学们从小就爱听故事,爱读故事书,尤其喜欢童话、神话、民间故事。

我们要学习的第一单元就是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在流传中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基体修改和加工。

它们长期在民间流传,但无确定的作者。

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流传于蒙古族人民中间的故事《神鸟》。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回顾预习内容。

    2、分组学习生字。

    A轮读会认字,认读会写字词。

    B交流多音字。

    C理解词语。

    三、达标检测,汇报交流:

    【出示课件】

    ①、我会读:

伶俐淙淙包袱

    ②、我会组词。

    伶<)婉<)唉<   )

    铃<) 碗<)挨<   )

    玲<   )

    噪<   ) 澈<   )

    贼<   )  燥<   )  撤<   )

    绒<   )躁<   )咐<   )

    附<   )

    ○3多音字

    mēn(> gēng(>mán(>

    闷更埋

    mèn(>gèng(>mái(>

    

    ○4听写重点词语:

婉转、捉贼、口干舌燥、清澈、

    ○5理解词语。

<找出句子读一读,再解释)

    伶俐、婉转、吩咐、寒暄、粗枝大叶、

    四、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从前,有一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神鸟。

许多国家的荒地、大臣、富翁都想得到它,但都没有成功。

依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都被它用讲故事的方法逃脱了。

    2、课文讲述了几个故事?

试加以概述。

    <三个:

猎人错杀忠实的狗、尽职的猫被农妇错杀、阿尔拜错杀善良的乌鸦的事)

    3、有表情的朗读你喜欢的故事。

指生朗读。

    4、回顾全文,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方式来讲述故事的?

    提示:

依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神鸟却用讲故事的方法三次逃脱了,这是课文中的大故事。

在这个大故事中,又隐藏了三个小故事。

    因此这篇文章采用了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的结构来讲述故事。

使得故事情节完整,让人一口气读完故事,并且内容更加丰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小组合作探究>

    分两部分:

<先总后分)

    一、<1——3)从前,有一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神鸟。

许多国家的国王、大臣、富翁都想得到它,但都没有成功。

    二、<4——结束)依尔特戈尔可汗决心要把神鸟捉住,但三次捉到神鸟,都被它用讲故事的方法逃脱了

    五、质疑不懂的问题。

<小组合作相互释疑,解决简单的问题)

    六、出示目标:

<或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1、学会13个一类字,三个多音字。

会认7个二类字。

理解“伶俐、婉转、吩咐、寒暄、粗枝大叶”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结构,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板书设计:

神鸟

    忠实的狗

    三个故事尽职的猫

    善良的乌鸦

    

    文章结构:

大故事套小故事

    

    【布置作业】:

    1.读课文三遍,签字。

思考书后1、2题,在书上做旁批。

    2.听写课后生字词。

    3.完成《作业本》上相应的字词题。

    

    第二课时

    【教案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会用它造句。

    教案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故事情节。

并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鸟”。

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吗?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从前,有一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神鸟。

许多国家的皇帝、大臣、富翁都想得到它,但都没有成功。

依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都被它用讲故事的方法逃脱了。

    2、理清文章结构。

<即分段)

    2、小组质疑上节课未解决的或有价值的问题,师梳理总结。

    二、出示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会用它造句。

    三、合作学习,小组讨论。

    1、指名读1—3自然段。

    <1)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

    <2)想象着神鸟聪明伶俐的样子,自己读一读。

    2、默读课文<4——16),想一想:

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

<组内互相说一说)

    抓住要点:

    <1)、有约定。

神鸟老老实实让可汗捉住,又约定“既~~也~”<指导朗读,并试用此关联词造句)

    <2)、讲的故事中狗、猫、乌鸦的遭遇都令人惋惜与同情;

    <3)、可汗被打动,叹了气;

    <4)、神鸟逃脱。

    3、除了神鸟,课文还写了哪些人物、动物?

你对他们有什么样的想法?

文章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愿?

    <一)提示:

<1)默读3个小故事,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动物。

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2)这样的狗、猫、乌鸦为什么被猎杀?

    <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汇报:

<1)、分别谈谈你对猎人、农妇、阿尔拜,以及对狗、猫、乌鸦的看法。

    A猎人<守信、不贪别人钱财)——杀——狗<忠实)错

    B农妇——打死——猫<轰苍蝇、赶蚊子、追赶、咬死老鼠:

忠于职守)错

    C阿尔拜:

——打翻毒水、找到泉水——被打死-----冤

    <2)、这样的狗、猫、乌鸦为什么被猎杀?

    <明理:

如果遇事不经过仔细的调查,弄清事情的真相,那么,善良的人也会办错事,甚至会伤及无辜,伤害忠良)

    <3)练习朗读:

同桌三人分角色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故事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要体现出人物的特点。

<抽一组读)

    <二)文章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愿?

    A①表达了对聪明伶俐的神鸟的喜爱之情。

    ②表达了对狗、猫、乌鸦忠于职守,勇于救人的品质的赞美之情。

    ③表达了对可汗富有同情心、善良之心的赞扬。

    B是怎么表达的?

    通过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通过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来表达的。

    4、齐读最后一段。

    “唉,算了吧,确实没办法捉回它了”可汗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就回家了,与课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

为什么这么说?

这个结尾你看出了什么?

<组内交流)

    <1)、可汗也富有同情心。

    <2)、神鸟确实聪明,它知道凡是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这样的故事打动,一定会发出同情的叹息声的。

    <3)、告诉人们:

要做善良的人。

    

    四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能结合全文说说神鸟聪明在哪儿吗?

    要点:

①人们捉不到它②捉到后与人们的约定③用惨遭错杀的故事打动人心,使人违背约定④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打动,一定会叹息。

    2、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什么教育?

    总结:

神鸟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头。

这是贯穿全文的大故事。

而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却是课文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3、请你向文中的人物说一句话,或赞美,或批评,或劝诫~

    

    五、布置作业:

    1、《作业本》中相应的理解题。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3、小练笔:

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

以ⅹⅹ我想对你说为题或自拟题目。

    

    板书设计:

神鸟

    

    忠实的狗猫的尽职乌鸦的善良

    <道理:

告诉人们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良)

    教案反思: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回顾课文,交流总结。

    1、说说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课文的结构是什么?

    ①、如果遇事不经过仔细的调查,弄清事情的真相,那么,善良的人也会办错事,甚至会伤及无辜,伤害忠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②、总——分结构先总写神鸟聪明伶俐,然后用事实写它真的聪明。

    2、完成课后练习。

    <1)、读句子,想想“既~也~”在句子里表示什么意思。

    <2)、选词填空。

    既~也~既~又~

    ①、这棵老槐树<)高大< )粗壮。

    ②、要完成这项任务<  )要有周密的计划,<  )要有切实的措施。

    ③、这个机器人<  )可以招待客人,<  )可以和人谈话。

    <3)、用“既~又~”造句。

    <4)、填关联词,再用这个关联词说一句话。

    好厉害的鸟哇,都说谁也捉不住它,我<)把它捉住<)。

    3、完成课后带★号的选做题。

    <明确:

故事不仅仅是使人知道神鸟是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鸟,它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包含在小故事里的。

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4、抄写优美词语。

    聪明伶俐枝叶繁茂唉声叹气闷头不语粗枝大叶口干舌燥滴滴答答婉转地啼叫裂缝

    三、拓展训练:

    1、各小组派代表朗读小练笔内容,评议。

    2、补充习题,口头练习。

    3、拓展阅读《马头琴的故事》,谈见解。

<见教案P7)

    四、练习巩固:

完成《作业本》相应的题。

    五、布置作业:

    预习第二课

2.*格萨尔王的故事

  教案目标:

    1、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学会“酥、陌、犊、妥、缴、蹬、靴”7个会认字,一个多音字“哈”。

理解”“酥油、陌生、牛犊、妥党、交纳、马靴“等词语。

    3、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初步了解藏族传说中的神灵和英雄——格萨尔王,了解藏族的民间文化。

    教案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

    教案时间:

2课时

    教案过程:

    

    第一课时

    【教案目标】

    1、读通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7个会认字,一个多音字“哈”。

理解”“酥油、爱戴、驰骋、咬噬、饥馑、旷野荒郊、神采飞扬、富丽堂皇”等词语。

    教案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格萨尔王: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那么你们知道其中五大主要民族吗?

<汉、满、蒙、回、藏)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藏族绚烂而神奇的传说,听听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故事吧。

    二、出示目标

    1、读通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7个会认字,一个多音字“哈”。

理解”“酥油、爱戴、驰骋、咬噬、饥馑、旷野荒郊、神采飞扬、富丽堂皇”等词语。

    三、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1、小组内读一读7个二类字。

给多音字“哈”组词。

    2、交流理解的词语。

    四、汇报交流.

    1、出示会认字词认读:

酥油陌生牛犊妥当缴纳

    足蹬马靴爱戴旷野荒郊昂首挺胸神采飞扬

    2、多音字:

hā<哈欠)

    哈hà(哈什蚂>【蛙类的一种】

    hǎ<哈达)

    3、根据词义概括词语。

    对前辈或是长的敬爱和拥护。

<)

    指意外的不幸事件。

<)

    奔驰。

<)

    饥馑、饥荒的意思。

<)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领主所占的土地。

<)

    不熟悉,或没见过。

<)

    装饰得很华丽,很气派。

<)

    什么味道都有。

<)

    昂着头挺着胸,指很神气。

<)

    冷落偏僻,人烟稀少。

<)

    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

格萨尔王是谁?

课文讲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在小组内说一说。

    2、试给课文分成三段,说一说每一段都讲了什么?

<组内讨论统一答案)

    六、汇报交流:

    1、我知道课文讲了什么。

    格萨尔王子名叫觉如,是藏族传说中的神灵和英雄。

他按天神的旨意从岭部落来到玉隆,消灭恶魔,杀死强盗,使那里的商人生意兴隆。

有一年,岭部落遭遇连年不停的大雪,人畜很难存货,觉如答应岭部落迁移玉隆,是岭部落的百姓在哪里开始新的生活。

觉如也成了他们的英雄。

    2、各小组汇报分段情况。

    第一部分:

<①)概括介绍格萨尔王是藏族传说中的神灵和英雄。

    第二部分:

<②)简略地写格萨尔王按天神的旨意从岭部落来到玉隆,消灭恶魔,杀死强盗,使那里的商人生意兴隆。

    第三部分:

<③——⒗)详写有一年,岭部落遭遇连年不停的大雪,人畜很难存货,觉如答应岭部落迁移玉隆,是岭部落的百姓在哪里开始新的生活。

月入也成了他们的英雄。

    七、有感情的朗读你喜欢的语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2、朗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读读嘉察的唱词,说说他唱“野牛”“老虎”是想说明什么。

    教案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一读二类字:

    哈达酥油汁陌生牛犊妥当缴纳蹬上马蹬马靴

    2、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分为几段,段意是什么?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2、朗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读读嘉察的唱词,说说他唱“野牛”“老虎”是想说明什么。

    4、积累优美词句。

    三、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内容,再简要复述课文。

    师指导:

A、默读的技巧:

    <1)、理解;<2)、速度;

    <3)、识记,即在一定的速度下,默读一篇文章后,能够较好的复述。

    B、理内容(见板书设计>

    C、同桌两人练习复述

    2、再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你认为格萨尔王是个怎样的人?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画出相关语句,旁批感受,后在三人组内说一说)

    【勇敢、善良、热爱百姓、爱憎分明。

为民除害,造福百姓。

随机指导朗读】

    3、读读嘉察的唱词,说说他唱“野牛”“老虎”是想说明什么。

<指导朗读)

    4、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现出一位藏族人民心中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英雄形象。

    5、积累优美词句。

<先自己收集,然后小组内互相补充)

    四、汇报交流,达标检测:

    1、填空:

    旷野<)<)山坡<)<)平原<)<)

    神威<)<)昂<)挺<)震<)欲<)

    长<)百<)妖<)鬼<)富丽<)<)

    百味<)<)喜气<)<)神采<)<)

    <)智<)谋

    2、近义词:

    陌生——生疏妥当——得当

    3、反义词:

陌生——熟悉

    五、完成相应的题<《作业本》)。

    六、读《同步读本》中的《觉如巧用计,岭地欲赛马》,《幸福鸟》。

    板书设计:

    消灭地鼠恶霸勇敢、为民除害

    杀死强盗

    格萨尔王保护商人

    同意领地部落迁移到玉隆善良、造福百姓

    分配领地b5E2RGbCAP

3冬不拉

教案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认识“筹、禀、匕、剁、酱、冥”6个生字;会写“萨、筹、狡、骏、置、蔽、捅、赐、剁、葬、冥、凄、恋、器”15个生字;掌握“一筹莫展、狡猾、骏马、安置、隐蔽、匕首、安葬、冥思苦想、凄凉、依恋、乐器”等词语。

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案重点:

通过阅读体会故事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人民群众鲜明的爱憎和对勇敢、善良、勇于牺牲的品德的赞美之情。

    教案时间:

三课时。

    教案过程:

    第一课时

    【教案目标】:

    1.认识6个会认字,会写14个会写字。

理解“一筹莫展、自告奋勇、禀告、坐卧不宁、冥思苦想、视死如归、如泣如诉”等词语。

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的意思。

    2、理解文章层次,了解课文内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案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谈话:

通过预习,你们知道“冬不拉”这个名字指的是什么吗?

    ——王子的名字

    ——一种哈萨克族弹拨乐器的名字【出示图片】

    2.谈话:

以前老师也认为冬不拉是一种乐器,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关于冬不拉还流传着一个令人感动的悲壮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内容。

    1、自读课文,回顾预习内容。

交流理解的词语。

    2、检查预习效果:

    出示课件:

    1.我会读:

<指小组轮读,再齐读)

    一筹莫展禀告匕首跺成肉酱冥思苦想哈萨克族狡猾骏马隐蔽捅伤赏赐埋葬凄凉依恋乐器剁肉视死如归自告奋勇如泣如诉坐卧不宁泪如雨下雄浑激昂疑惑不解

    2、形近字:

<分组爬黑板、3号)

    俊<)捅<)恋<)冥<)

    骏<)桶<)峦<)瞑<)

    峻<)暝<)

    3、听写:

匕首<匕的笔顺)隐蔽<蔽的笔顺)安葬

    冥思苦想凄凉

    4、交流理解的词语。

<重点是课后的成语)

    三、理清顺序,了解文章结构。

    1、速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学生归纳,师板书:

a瞎熊伤害人畜b王子除害牺牲

    C琴声讲述故事)

    2、试给课文分成三段,并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桌互相说一说)

    <一)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课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

<①)在萨哈克族人生活的地方经常有一只瞎熊出没,伤害人畜。

    第二段:

<②——⑩)王子不顾国王的阻拦去除瞎熊,在搏斗中和瞎熊同归于尽。

    第三段:

<11——17)写一位叫阿肯的牧民用琴声向国王讲述了王子杀死瞎熊,牺牲自己的悲壮故事。

从此哈萨克族牧民用王子的名字给这个乐器命名为“冬不拉”。

    <二)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哈萨克族民间传说:

乐器“冬不拉”的来历。

相传在很久以前,一位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奋勇为人民除掉了瞎熊,自己也牺牲了。

一个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声把这件事告诉了国王。

为纪念王子,人们把这种乐器叫“冬不拉”。

    三、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文中最打动你的是哪部分内容?

为什么?

    2、练习朗读:

<1>、自读<2>、小组轮读<3>、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

    四、学生小结学习收获,落实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

    五、布置作业:

    a>朗读课文三遍,签字。

    b>听写词语,积累成语。

    c>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的字词题。

    板书设计:

    

    1、瞎熊伤害人畜

    

    冬不拉2、王子除害牺牲

    

    3、琴声讲述故事

    

    

    第二课时

    【教案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生背诵15、16自然段。

    教案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

同学们,请齐读课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你说一说“冬不拉”指的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要细读课文,看一看这种乐器得名的由来。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够背诵15、16自然段。

    三、回忆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填空:

本文先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这是按照<)的顺序记叙的。

(可板书>

    2、能根据板书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四、抓住重点,朗读理解,体会情感。

    1、默读2-10自然段,思考:

你认为王子冬不拉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哪儿看出来的,边读边画批。

    2、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从哪一点切入都可以,教师最后梳理顺序)

    A要点一:

不顾个人安危<2自然段)

    出示文字片

    ①“自告奋勇”一词什么意思?

    ②联系上文想想为什么王子自告奋勇去除掉瞎熊?

    <联系第一自然段及国王的表现,理解“一筹莫展”、“心急如焚”、“愁眉苦脸”等词语的意思。

明白任务艰难,危险性大,别人无法完成,替父分忧,为民除害这几个意思。

    B要点二:

胆大心细,不辞辛苦<5、6自然段)

    ①先读一读

    ②王子是怎样找黑熊、布置兽夹的?

把描写他动作的词语找出来,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不畏艰辛的为民除害,他决心坚定,胆大心细。

    ③写黑熊的这一自然段删去可以吗?

为什么?

    <不可以。

这部分写出了黑熊的狡猾,可以看出下面王子与瞎熊的搏斗时危险万分的。

    C要点三:

勇敢无畏,不怕牺牲<7自然段)

    ①王子与瞎熊是怎样搏斗的?

读一读

    ②指名朗读,大家评一评。

    ③你感到这场面怎么样?

    3、小结:

    冬不拉是怎样的一个人?

再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加深体会。

    四、想象画面,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冥思苦想”什么意思?

人们深思什么,苦想什么,为什么这样冥思苦想?

<指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词义:

王子牺牲了,而国王又日夜盼望儿子平安归来,整日都坐卧不宁,怎么把这个噩耗告诉他,又不知于是他过于悲痛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