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1754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docx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教学案专项2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

【必备考点指要】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过程;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2、战争进程

〔1〕1914年:

西线发生马恩河战役,东线俄军打败奥军。

〔2〕1915~1916年:

西线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海上发生日德兰海战。

〔3〕1917~1918年:

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1917年俄国退出大战;1918年德国签订停战协定。

立国际联盟。

〔3〕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加速了新技术的发展;促使政府职能的转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考点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构成:

①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和约》、《圣日耳曼条约》、《纳伊条约》、《色佛尔条约》。

②华盛顿体系: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及《九国公约》。

〔2〕实质:

帝国主义国家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3〕内在矛盾:

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这一体系的不稳定性。

〔3〕局限性:

列强借助“保留条件”,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3、国际联盟

〔1〕成立:

1920年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2〕主要活动:

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和裁军;加强国际合作。

〔3〕历史地位:

①促进了各国的交往和联系。

②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

考点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4〕胜利:

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德国和日本投降。

3、影响

〔1〕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绥靖政策加速了战争的进程;落后就要挨打;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2〕主要表现:

①美国:

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组织。

②苏联: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组建华约组织。

〔3〕特点:

二战后美苏间进行了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

在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未见热战,但局部热战并未避免。

2、七八十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的启示

〔1〕缓和是可行战略。

〔2〕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

考点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4、印巴战争:

二战后通过蒙巴顿方案,印巴分立,造成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居民之间的冲突;印巴发生三次战争。

5、两伊战争:

1980年至1988年两伊进行了八年战争,不仅造成两国经济的全面倒退,也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1〕相同点:

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都反映了战后世界要求和平的共同愿望;都是普遍性的国际组织;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其宗旨都宣称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2〕不同点:

①国联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产物;而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

②联合国比国联更具有普遍性,不仅成员国多于国联,而且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③国联强调全体一致原那么;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那么。

④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方面毫无建树;联合国在这方面那么发挥了重大作用。

〔3〕意义:

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揭穿了战争谎言,推动了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依据

〔1〕随着生产力发展和全球化,世界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

〔2〕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3〕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优先发展经济成为时代潮流。

〔4〕维持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人类共同愿望。

【高考方向预测】

1、本选修部分的内容与20世纪以来的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当今世界时事热点联系紧密,是2、今后的高考中,一战爆发的原因及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稳定性、国际联盟都是考查的重点。

3、在高三复习中,适当关注二战爆发的原因及教训、冷战局面的形成及影响等。

4、从高考命题趋势看,以后的高考会将朝鲜、中东等国际热点问题与联合国的作用等历史问题相联系,会把二战后局部战争的原因与当今世界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等相结合,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

【规律方法总结】

2、运用表格法掌握一战的进程

阶段

时间

主要战役

说明

第一阶段

【来源:

全,品…中&高*考*网】

【来源:

全,品…中&高*考*网】

第二阶段

【来源:

全,品…中&高*考*网】

第三阶段

3、复习二战及两格格局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1929—1939年是由局部战争走向世界大战的10年。

〔2〕1939—194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扩大、转折、胜利的6年。

〔3〕1946—1991年是两极格局形成、演变及瓦解的近半个世纪。

4、运用比较法掌握两个国际关系体系及相关概念

〔1〕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等内容进行比较归类。

〔2〕联系世界格局的相关理论和一般常识,弄清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热战”等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和区别。

5、联系时代背景归纳联合国作用的变化及其曲折发展历程

时期

国际形势

历史作用

1945至20世纪60年代前期

两极形成;冷战开始;争霸形成

美国控制、美国争夺的场所

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

一大批亚非拉国家加入联合国

第三世界伸张正义的讲坛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来源:

全,品…中&高*考*网】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重要组织

〔3〕性质不同:

一战从总体上来看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从整体上看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4〕危害不同:

二战的规模更大,给世界带来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更大。

2、二战历史的易混知识

〔1〕二战中的轴心国和同盟国不以社会制度来划分,而是以是否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来划分。

〔2〕二战的性质:

不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而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3〕不能过多肯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要明确苏联的“中立自保”策略和大国强权的烙印。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1〕相同点:

①背景:

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②实质:

都是大国间军事、经济实力对比均势下妥协的产物,都是大国主宰世界国际关系新格局、新秩序;③特点:

都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④结局:

都由于体系内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而趋于瓦解。

〔2〕不同点:

①前者表达英法美多个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后者表达了美苏两国的意志;②前者是帝国主义大国间的妥协,后者那么是帝国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③前者在大战结束后两年内形成,后是战争临近结束和战争初期形成的;④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后者打破了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⑤前得影响的时间没有后者长,影响的范围不及后者广;⑥前者是建立在对战败国的掠夺基础之上的,必然随着德国的崛起而瓦解,后者是两个战胜大国之间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

〔3〕形成不同点的原因

①建立基础不同:

国际联盟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的产物;联合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

②组织方式不同:

国际联盟排除了苏俄等国,为帝国主义大国所操纵;联合国那么具有广泛代表性。

③国际形势特点不同:

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极大变化。

是:

①从战争起因看,交战双方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②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争夺霸权和瓜分领土,明显表现出战争的侵略性和掠夺性;③战争的结果也不是正义和公理的胜利,而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

2、国际联盟的活动及其影响

〔3〕消极活动及影响:

国联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那么,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国联的许多裁军计划,事实上成为空谈。

20世纪30年代,由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日本、意大利、德国的侵略扩张持姑息纵容的态度,最终没有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2〕具体原因:

①德国、日本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被惩治受遏制的地位不满。

②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③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侵略,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气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④苏联实行中立自保的政策,客观上也促进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1〕根本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2〕具体原因:

各反法西斯战场的努力与协调。

如以中国人民艰苦抗战为主的亚洲大陆反法西斯战场,以苏联为主的欧洲反法西斯主战场,英军在北非顽强抵抗,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美军在太平洋上对日本作战的战场,以及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国际会议的协调作用。

〔3〕客观原因:

法西斯势力是极端反动势力,违背了民主、和平这一世界潮流。

〔2〕不能持久的原因:

①它是一战后战用国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的产物,构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②这一体系是极不稳固的,它隐含了许多矛盾:

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激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③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决定了它不会长久存在。

〔4〕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

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均势的基础之上,它是美、苏、英等大国长期妥协的产物,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5〕积极作用:

①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和平、民主的原那么,说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②使世界顺利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

③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

④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6〕消极作用:

①表达了大国强权政治。

②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人口大量迁移。

③维护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④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的根源。

到协调,并分别签订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而结成伙伴关系。

〔3〕英德矛盾还是新老世界殖民体系之间矛盾的核心。

老的世界殖民体系以英国为中心,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从争取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

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为新旧两种殖民体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高考真题选编】〔2018年高考历史真题精选精析〕

1、〔2018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22〕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

这反映出丘吉尔

A、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B、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C、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D、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答案】:

C

【解析】:

二战前及二战初期,丘吉尔站在反苏的立场上,“恶魔”指当时的苏联。

丘吉尔要在下院为苏联说几句好话,说明他主张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这是因为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德国法西斯的扩张威胁到英国的利益,从维护英国利益出发,英国做出政策调整,由反苏到联苏。

2、〔2018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10〕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

“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

随后不久,美国

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B、通过了《租借法》

C、与英国共同发表了《大西洋宪章》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宪章》;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

3、〔2018高考文综重庆卷21〕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

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

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2018高考文综浙江卷22〕右边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

【答案】:

A

【解析】:

运用此题的时间限制:

1943年。

1943年7月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1943年5月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1944年6月“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因此A项不能读出阶级政权,为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指明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

5、〔2018高考历史上海卷24〕“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

”宣言中“野蛮和残暴的力量”指的是

A、德、日、苏B、德、意、日C、德、苏、奥D、德、意、奥

6、〔2018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培育,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趱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9分〕

7、〔2018高考文综山东卷37〕〔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而且也是徒劳的。

———保罗•肯尼迪《联合国过去与未来》

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西欧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

〔10分〕

要求:

①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答案】:

8、〔2018高考历史海南卷31〕〔12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如仍继续交战,那么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

如此,那么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

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8月14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的历史背景。

〔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的辩解。

〔7分〕

〔1〕可以分别将1945年8月的三个反法西斯主战场〔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的情况进行总结,简答其历史背景。

〔2〕认真阅读此题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但要重点揭穿其回避事实、美化战争、掩盖本质、推卸责任、歪曲狡辩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