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2661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docx

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

 

余杭宏达铸造有限公司

煤气发生炉烟气脱硫除尘工程

(钠钙双碱法脱硫除尘)

 

设计方案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江苏江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

一总论

1.1工程概述

Ø本方案适用于6台煤气发生炉煤气燃烧产生烟气脱硫项目;

Ø本方案根据目前掌握的相关技术资料编制,在已知技术资料以及现场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对本方案进行调整。

Ø本方案拟采用钠-钙双碱法脱硫除尘工艺,;采用一套脱硫装置及一套脱硫液再生沉淀系统。

1.2设计参数

1.2.1设计参数

Ø烟气量:

80000m3/h

Ø二氧化硫含量:

1500mg/Nm3)

Ø烟气温度:

150℃

Ø二氧化硫排放要求:

≤200mg/Nm3

1.2.2气象条件:

当地气象条件

1.2.3场地条件(甲方提供)

1.3脱硫系统主要技术参数保证值

序号

参数名称

参数值

1

设计烟气脱硫效率

≥87%(实际运行可以达到90%)

2

脱硫系统出口烟气中SO2含量

≤200mg/Nm3

脱硫系统出口烟气温度

≥70℃

3

脱硫系统出口水分含量

≤75mg/Nm3

1.4主要设计原则

Ø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切实有效的烟气治理工艺。

Ø设备运行可靠、阻力小,不产生对窑炉运行工况的影响。

Ø具有足够的脱硫效率,保证达标排放,并能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

Ø为降低运行费用,脱硫剂来源可靠,副产品处置合理。

不外排不产生二次污染。

脱硫水循环利用。

Ø充分考虑场地要求,使整套脱硫系统结构紧凑,减少占地面积。

Ø尽量利用厂内已有设施和资源,以减少投资。

Ø运行操作简便,维护方便,过程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采用PLC进入DCS系统控制操作。

Ø采取适当措施避免脱硫系统结垢和堵塞的发生。

Ø使用寿命长,噪音小,必须设有可靠防腐措施。

Ø施工工期短。

Ø脱硫装置布局合理、操作维护简单、不结垢、不堵塞,与窑炉同步运行率100%。

Ø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烟道对接在窑炉转换期间,不影响电厂的正常生产。

二工艺介绍

2.1钠钙双碱脱硫工艺

钠钙双碱法脱硫工艺(Na2CO3/Ca(OH)2)是在石灰石/石膏法基础上结合钠碱法发展起来的工艺,它克服了石灰石/石膏法容易结垢、钠碱法运行费用高的缺点。

它利用钠盐易溶于水,在脱硫除尘塔内部采用钠碱吸收SO2,吸收后的脱硫液在再生池内利用廉价的石灰进行再生,从而使得钠离子循环吸收利用。

该工艺综合石灰法与钠碱法的特点,既解决了石灰法的塔内易结垢的问题,同时又具备钠碱法吸收效率高的优点。

2.2工艺特点

与石灰石或石灰湿法脱硫工艺相比,双碱法原则上有以下优点:

Ø用钠碱脱硫,循环水基本上是[Na+]的水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均无腐蚀与堵塞现象,便于设备运行与保养;

Ø吸收剂的再生和脱硫渣的沉淀发生在塔外,这样避免了塔内堵塞和磨损,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操作费用;

Ø钠基吸收液吸收SO2速度快,故可用较小的液气比,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一般在90%以上;

Ø对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而言,可提高石灰的利用率。

2.3工艺流程介绍

脱硫系统由SO2吸收系统、烟气系统、脱硫剂供给系统、脱硫副产物处理系统、工艺水系统、仪表自控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详见工艺流程附图)。

窑炉产生的烟气首先由引风机正压沿切线送入旋流板脱硫除尘塔内(烟气进口设置在脱硫除尘塔中下部),在脱硫除尘塔的入口处设置了予降温脱硫系统,经过降温后的烟气进入脱硫除尘塔。

在脱硫除尘塔内首先设置一层吸收旋流板--烟气与脱硫剂混合反应层,烟气由下而上与喷淋浆液逆流接触,两者充分混合;在吸收旋流板上下设置二层高效雾化系统,在该区段空间充满着由雾化器喷出的粒径为100~300μm的雾化液滴,烟气中SO2与吸收碱液再次反应,脱除90%以上的二氧化硫。

喷雾系统的合理选型及科学布置,使该雾化区形成无死角、重叠少的雾状液体均匀分布的雾化区段,烟气较长时间内在雾化区中穿行,烟气中SO2有了充足的机会与脱硫液接触,并不断与雾滴相碰,其中SO2与吸收液进行反应,从而被脱除,同时残留烟尘被带上“水珠”,质量增大,落入脱硫除尘塔底部。

在二层高效雾化喷淋层上方设置一层除尘旋流板及水膜溢流槽,用以提升除尘效果。

脱硫除尘后的液体由脱硫除尘塔底部流入反应池与石灰浆液进行再生反应,反应后的浆液流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再生,再生后的上清液(钠碱)溢流入清液池,在清液池内适当补充一定量的碱液后经循环泵再次送入喷淋系统中。

经脱硫后的烟气通过塔顶旋流板除雾器时,利用其导向作用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将烟气中的液滴分离出来,达到同时除尘除雾的效果。

洁净烟气最终达标排放。

2.4工艺原理

钠钙双碱法[Na2CO3/Ca(OH)2]采用纯碱启动,钠钙吸收SO2、石灰再生的方法。

其基本化学原理可分脱硫过程和再生过程:

Ⅰ、脱硫过程

Na2CO3+SO2→Na2SO3+CO2

(1)

2NaOH+SO2→Na2CO3+H2O

(2)

Na2CO3+SO2+H2O→NaHSO3(3)

(1)式为吸收启动反应式;

(2)式为主要反应式,pH>9(碱性较高时)

(3)式为当碱性降低到中性甚至酸性时(5<pH<9)

Ⅱ、再生过程

2NaHSO3+Ca(OH)2→Na2SO3++CaSO3↓+2H2O(5)

Na2SO3+Ca(OH)2→2NaOH+CaSO3↓(6)

在石灰浆液(石灰达到饱和状况)中,中性(两性)的NaHSO3很快跟石灰反应从而释放出[Na+],随后生成的[SO32-]又继续跟石灰反应,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钙以半水化合物形式慢慢沉淀下来,从而使[Na+]得到再生,吸收液恢复对SO2的吸收能力,循环使用。

脱硫除尘副产物为亚硫酸钙或硫酸钙(氧化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副产品进行处理。

2.5烟气脱硫系统描述

本烟气脱硫系统包括SO2吸收除尘系统、烟气系统、脱硫剂供给系统、脱硫副产物处理系统、工艺水系统、仪表自控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

2.5.1SO2吸收除尘系统

在脱硫除尘塔内,经雾化的脱硫剂与从烟气中捕获的SO2、SO3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等物质。

脱硫并除尘后的净烟气通过除雾器除去气流中夹带的雾滴后排出脱硫除尘塔。

SO2吸收除尘系统包括以下内容:

脱硫除尘塔、脱硫除尘塔浆液循环、脱硫液排出、烟气除雾等几个部分,还包括辅助的放空、排空设施。

(1)脱硫除尘塔

1)设计原则

脱硫除尘塔内所有部件能够承受最大入口气流及最高进口烟气温度的冲击,高温烟气不会对任何系统和设备造成损害。

脱硫除尘塔选用的材料适合工艺过程的特性,并且能承受烟气飞灰和脱硫工艺固体悬浮物的磨损。

所有部件包括塔体和内部结构设计考虑腐蚀余度。

脱硫除尘塔材质为8mm厚的优质Q235-A钢板卷制圆柱形塔,塔体内壁衬35mm花岗岩,中间用耐酸胶泥粘结,能适应-20~200℃的温度,耐酸碱腐蚀、耐磨损、抗剥离强度高、使用寿命在30年以上。

设备内部麻石采用机械切割加工,垂直度、内弧面光滑度及成型都能达到最佳要求,对水膜的形成和洗涤都有很大的提高。

在脱硫除尘塔内安装脱硫设备,即喷雾系统、吸收旋流板、除(尘)雾旋流板、反冲洗装置及其它辅助设施。

塔上安装维修人孔、供水管道及维修平台及爬梯等。

2)喷雾系统

包括管线、喷嘴、支撑、加强件和配件等。

浆液喷淋系统的设计使喷淋层的布置达到所要求的喷淋浆液覆盖率,使吸收溶液与烟气充分接触,从而保证在适当的液/气比(L/G)下可靠地实现所要求的脱硫效率。

喷淋组件及喷嘴的布置设计成均匀覆盖脱硫除尘塔的横截面。

一个喷淋层由环形母管、支管和喷嘴组成。

旋流板的应用,使整个脱硫除尘塔相比常规喷淋塔,具有更紧凑的效果,喷淋层将脱硫液喷在旋流板的各个叶片上,脱硫液被导流旋转的气流(7~8m/s)进一步喷散,单位液体表面积增加了2600倍。

液滴随气流旋转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塔的内壁,形成沿塔内壁旋转向下流动的水膜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烟尘甩至塔的内壁上,烟尘被润湿,质量增加,随水膜一起向下流动。

从叶片直至塔底,液体以细滴状态穿过气相与气体接触,进行SO2和脱硫液的气液传质过程,传热、传质强度较大。

图1旋流板塔盘上气液接触模型

喷嘴采用由国外进口,材质为不锈钢或陶瓷材料组成,实心球形喷雾,雾径为50~150μm,雾化效果好,雾化角度1200;耐腐蚀,不堵塞,全面雾化,不滴流,喷嘴及进液管设置花岗岩保护套。

2.5.2烟气系统

(1)引风机

该方案的特点是:

在脱硫除尘塔前增设风机,属于正压操作,可以避免风机的腐蚀问题。

(2)烟道

烟道根据可能发生的最差运行条件(例如:

温度、压力、流量、污染物含量等)进行设计。

脱硫除尘塔出口至主烟道的净烟道采用内衬玻璃鳞片。

烟道设计能够承受如下负荷:

烟道自重、风雪荷载、地震荷载、灰尘积累、内衬和保温的重量等。

烟道最小壁厚至少按5mm设计,并考虑一定的腐蚀余量。

烟道内烟气流速宜不超过15m/s。

烟道能够承压为±5000Pa。

烟道具有气密性的双面焊接结构,所有非法兰连接的接口都进行连续焊接。

烟道的布置能确保冷凝液的排放,不允许有水或冷凝液的聚积。

因此,烟道要提供低位点的排水和预防冷凝液的聚积措施,任何情况下膨胀节和挡板都不能布置在低位点。

烟道外部要充分加固和支撑,以防止颤动和振动,并且设计满足在各种烟气温度和压力下能提供稳定的运行。

所有需防腐保护的烟道仅采用外部加强筋。

烟道外部加强筋统一间隔排列。

加强筋使用统一的规格尺寸或尽量减少加强筋的规格尺寸,以便使敷设在加强筋上的保温层易于安装,并且增加外层美观,加强筋的布置要防止积水。

烟道保护层材料为彩色压型钢板,厚度为0.6mm。

烟道的设计尽量减小烟道系统的压降,其布置、形状和内部件(如导流板和转弯处导向板)等均进行优化设计。

2.5.3脱硫液供给系统

(1)脱硫除尘塔循环系统

脱硫除尘塔再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管道阀门及热控仪表系统、喷淋组件及喷嘴或旋流板。

吸收液循环泵符合对“泵”的基本要求外,并满足循环泵及驱动电机适应户外露天布置的要求。

脱硫除尘塔循环系统的设计要求是使喷淋层的布置达到所要求的喷淋浆液覆盖率,使吸收溶液与烟气充分接触,从而保证在适当的液/气比(L/G)下可靠地实现所要求的脱硫效率。

(2)脱硫液系统

清液池内的脱硫液加钠碱搅拌后经脱硫泵泵入脱硫除尘塔内与二氧化硫充分接触、反应后,流入反应池,与石灰进行再生反应。

2.5.4脱硫副产物处理系统

反应池内的废液,与石灰(含90%Ca0)浆液反应置换生成可利用的脱硫剂。

滤液经过沉淀池进入清液池,作为脱硫剂循环使用,返回吸收液循环系统。

部分钙盐在沉淀池内快速沉淀,沉淀池设置两座,一座沉淀物集满后,切换至另一座,并对此沉淀沉淀物进行清理。

经过使用过的水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不会有外排。

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包括:

反应池、沉淀池等。

2.5.5工艺水系统

所有水系统用材为UPVC管道、阀门,泵类使用耐腐蚀、耐磨损、耐酸碱材质,紧密管道与泵连接处使用膨胀节,管道设计为保温架空敷设。

2.5.6电气、热控仪表系统

(1)热控系统

1)概述

系统由人员直接控制操作,以现场控制为主。

(2)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主要是对脱硫系统中的脱硫剂循环泵、引风机等设备进行控制,以现场控制为主。

在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的设计选型和价位上,本着电气产品要性能高、质量好、价位低的原则。

电气系统主要包括供配电系统、电气控制与保护、照明及检修系统、电缆和电缆构筑物。

三供货范围及内容

3.1设计范围

本项烟气脱硫系统的工程范围为:

自窑炉引风机出口处至原烟囱入口之间的脱硫系统全部设备。

包括脱硫脱硫除尘塔设备、吸收液循环系统、烟气系统、脱硫副产物的处理系统的整套设计、施工及调试、验收。

(1)工程设计包括:

设备制作和采购、电气仪表控制、安装调试和试运行;

(2)试验和检查;

(3)包装和运输;

(4)对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3.2设计及供货内容

(1)烟气脱硫系统

包括脱硫除尘塔及内件(喷淋系统、旋流板、反冲洗装置)、脱硫副产物处理系统等;

(2)管道系统

界区内管线的仪表、阀门、法兰、垫片、螺栓、螺母、管道、管件及安装材料等,与界区外交接的水、空气等管道,由供方提供至使用设备第一法兰;

(3)电气

烟气处理装置及辅机配套的电机、电控所需的电气设施;

(4)钢结构

系统设备的钢结构、爬梯、平台、栏杆等;

(5)保温及外装饰保护层

设备、管道的保温及外装饰层;

(6)防腐或油漆

按现行国家或行业规定对所承包范围内装置进行防腐或油漆;

(7)门孔类

各种人孔、手孔、检查孔(观察孔)、预留孔、吹灰孔、渣孔、测试孔等门孔杂件;

(8)一年运行所需易损消耗件;

(9)系统内电缆沟、土建、设备基础施工由业主负责;

(11)要求业主提供符合系统要求的空气、水、电源等动力能源,并接至使用设备第一个法兰(电源接至动力柜端子)。

3.3主要设备清单(估算值)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脱硫吸收系统设备

1.1

脱硫除尘塔

Φ2700×15000

1

1.2

吸收旋流板

1

1.3

喷嘴

18

1.4

除(尘)雾旋流板

2

脱硫液系统

2.1

清液池

1

土建工程

2.2

反应池

1

土建工程

2.3

沉淀池

1

土建工程

2.4

反应池搅拌器

N=5.5kw

2.5

脱硫循环泵

2

N=22kw

2.6

连接管道、阀门

1

2.7

钠碱溶解罐

1

2.8

虹吸罐

1

仪控系统

3.1

电缆

1

3.2

控制柜

1

3.3

pH计

1

3.4

热电阻

2

其它

4.1

平台、爬梯

4.2

保温岩棉

按实际保温面积

4.3

防腐和油漆

按实际计算面积

四脱硫系统各项性能参数

4.1主要技术参数

性能和设计数据

单位

数据

1.一般数据

1.1脱硫除尘塔总压力损失

Pa

1500

其中:

脱硫除尘塔

Pa

1200

总烟道(自引风机出口到烟囱进口烟道)

Pa

300

1.2循环液气比

L/Nm3

1.9

1.3SO2脱除率

%

≥87(可达90%)

1.4出口SO2浓度

mg/Nm3

≤200

1.5出口烟气温度

>70

2.消耗(--台炉)

---石灰(90%CaO)

kg/h

50

---其他助脱硫剂(Na2CO3)

kg/h

2.2

---工业水(规定品质)

m3/h

2

---电力(BMCR工况设备耗电量)

kW.h

23

3.脱硫除尘塔

---设计压力

Pa

±5000

---BMCR时烟气流速

m/s

4

---脱硫除尘塔直径

m

Φ2.7

---脱硫除尘塔高度

m

15

---脱硫除尘塔壁厚

mm

δ=8

---脱硫除尘塔本体材质

Q235-A+内衬花岗岩

4.2脱硫系统年运行费用分析

取Ca(OH)2纯度为90%,Ca/S取1.05,系统年运行时间以8000h计,烟气净化系统年运行费用见表4-1。

 

序号

名称

消耗量

单价

小计

年费用(万元)

1

Ca0(90%)

50kg/h

0.3元/kg

15元

12

2

NaCO3

2.2kg/h

1.5元/kg

3.3元

2.64

3

2t/h

1元/吨

2元

1.6

3

23kwh

0.5元/kwh

11.5元

9.2

4

合计

4.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1

2

处理烟气量

80000m3/h

3

窑炉出口烟气温度

150℃

4

进口二氧化硫含量

1500mg/Nm3

5

二氧化硫排放浓度

≤200mg/Nm3

7

烟气设计脱硫效率

≥87%

8

电耗

23kwh/h

9

系统压降

1500Pa

10

年工作小时数

8000小时

11

年脱除二氧化硫量

537吨

12

耗水量

2t/h

13

石灰消耗量(90%)

50kg/h

14

年耗水量

16000吨

15

年石灰消耗量

400吨

16

年直接运行费用

25.44万元

五脱硫渣的处理

灰渣的主要成份为亚硫酸钙,脱硫时的产物亚硫酸钙以半水合的状态结晶出来。

产生的脱硫渣,置于堆灰场与灰渣一起运出厂区。

  采用石灰作为脱硫液再生剂,同时它还有促进沉淀物沉淀的作用。

由于石灰的絮凝作用,悬浮于水中的悬浮微粒可得到沉淀分离,同时这些悬浮微粒还可作为脱硫渣亚硫酸钙的结晶晶核,增强亚硫酸钙的沉淀效果,达到相互促进的沉淀作用,大大加快沉淀速度。

由试验分析,脱硫渣亚硫酸钙与粉煤灰沉淀时间约为20min,现设计在沉淀池内停留时间在1小时以上,完全可达到沉淀、澄清的目的。

根据以往的使用经验,亚硫酸钙脱硫渣是一种良好的铺路地基材料,可用于建造高速公路等。

由于亚硫酸钙常温下不分解,且钙本身即为自然界中常见的矿物质,不存在直接的污染源问题。

六结垢堵塞问题

管路结垢主要是晶相结垢;即沉淀物在管路及吸收设备内饱和结晶,并形成晶核,逐渐晶体扩大,产生结晶堵塞。

  钠钙双碱法采用易溶性的钠碱进行循环吸收,为清洁吸收,吸收产物均溶于水。

脱硫渣亚硫酸钙在循环池内经充分沉淀后,进入塔体的脱硫吸收液主要为钠盐(亚硫酸钠),在塔内吸收SO2后,亚硫酸钠转化成溶解度更大的亚硫酸氢钠,不会在塔内形成结晶、结垢。

运行过程关键在于保持所需的钠离子浓度与及时利用脱硫剂对脱硫液进行再生。

  在塔盘空隙较小的部位增加一定的持液量(脱硫液的保有量)。

有意识地增加此处的气速,以加大自清洗的作用;在塔内操作工况的设计上,不单单追求单一的效率,而是求得效率与稳定操作的平衡,结垢与冲刷磨损的平衡;工艺上进行优化,实现真正的双碱法工艺,较好的控制Ca2+进塔浓度,避免结垢。

塔顶设置高压冲洗装置,定期冲洗,减少结垢堵塞。

七技术标准及规范

所提供货物的材料、设备、工程、设计、安装、试运行等将全部按相关的中国标准及规定执行,如采用外国标准则是提供该标准文本,并确认该标准不低于相关中国国家标准。

本系统所有设备噪声、废弃物、劳动和卫生等均符合国家标准。

以下法规、标准和规定将在烟气除尘脱硫系统中应用。

1环境保护标准

GB9078-1996《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2材料

GB699-88《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711-85《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技术条件》

GB710-88《优质碳素结构钢薄钢板和钢带技术条件》

GB3087-82《碳钢焊条技术条件》

3设备标准

ZDLT-QB-2000《烟气净化装置加工验收标准》

JB1620-83《锅炉钢结构制造技术条件》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JB1615-83《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

GBJ17-91《钢结构设计规范》

SHJ43-91《石油化工企业设备与管道涂料防腐设计与施工规范》

4安装调试

DL5031-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DL5007-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

SDJ279-9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GB50205-95《钢结构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TJ231

(一)-75《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一)

TJ231(四)-7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四)

TJ231(五)-7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五)

TJ231(六)-7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六)

ZDLT-DS-T-2001《循环悬浮式半干法调试手册》

GB50221-95《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93-86《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31-90《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8566-88《计算机控制软件的设计、编程规范》

GBJ235-82《工业管道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气施工和验收规范》

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J232-8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RK-95-51《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PL5000-94《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

NDGJ16-89《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

HJ/T179-2005《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DL/T5196-2004《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

Q/320282BNE001-2005《江苏龙源除尘脱硫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八项目实施及进度安排

8.1项目实施条件

本公司将积极配合用户,提供最佳的全方位技术服务,确保该工程的顺利实施。

8.1.1公司承诺

Ø工程进度、质量、投资满足合同要求

Ø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率:

100%

Ø顾客满意度:

98%以上

Ø系统符合联动试车:

一次成功

Ø重大安全事故率为“零”

8.1.2项目实施

Ø精心组织设计、施工、调试

Ø设备运行稳定可靠,达到设计要求

Ø让用户满意、让用户放心

Ø严格按照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实施

Ø提供一流的调试、运行培训服务

Ø提供全套的图纸、施工记录、调试方案、调试记录、运行操作规程等技术资料

8.1.3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Ø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现场设专职安全员

Ø严格遵守国家、业主的安全操作规程,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施工意识

Ø认真做好安全生产,不违章作业

Ø各专业负责人在做好技术交底的同时必须做好安全交底

Ø专职安全员和各级负责人必须深入现场,积极预防,及时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对违反安全操作有权令其停工整改

Ø认真做好安全记录

8.1.4售后服务

Ø免费为用户培训设备运行操作及管理人员

Ø负责工程设计、设备安装、运行调试期间的一切技术交底、技术服务工作,直至设备安装、调试完毕,投入正常运行后一年

Ø以优惠价格长期、即使提供各种备件,并予以技术指导

Ø接到需方反映的质量问题信息后,再4小时之内作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