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4492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3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docx

第四章练习题总汇

习题P72

1.原电池是一种。

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极上发生,是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极上发生,是极。

2.用铜和硫酸铜溶液、银和硝酸银溶液设计一个原电池,这个原电池的负极是,电极反应式是;正极是,电极反应式是。

3.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

若a、b相连,a为负极;c、d相连,c为负极;a、c相连,c为正极;b、d相连,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4.锌铜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阳离子()。

A.移向Zn极,阴离子移向Cu极

B.移向Cu极,阴离子移向Zn极

C.和阴离子都移向Zn极

D.和阴离子都移向Cu极

5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

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使反应加快

6.根据下式所表示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

Zn(s)+Fe2+(aq)=Zn2+(aq)+Fe(s)

(1)装置可采用烧杯和盐桥,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图

(2)注明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3)注明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

(4)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

习题P78

1.碱性锌锰电池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根据电池的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Zn为负极,MnO2为正极

B.Zn为正极,MnO2为负极

C.工作时电子由MnO2经外电路流向Zn极

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MnO2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2.铅蓄电池充电时,PbSO4()。

A.在阳极生成B.在阴极生成

C.在两个电极上生成D.在两个电极上除去

3.镉镍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2NiOOH+2H2OCd(OH)2+2Ni(OH)2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是()。

A.Cd(OH)2B.Ni(OH)2C.CdD.NiOOH

4.写出铅蓄电池在放电、充电时两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试述燃料电池的优越性,设想它的发展远景。

习题P83

1.下列关于电解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槽的阴极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槽的阴极

C.在电解槽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槽的阴极

2.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锌铜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C.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

D.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纯铜作阳极

3.原电池与电解池在原理上有什么差异?

试举例说明(可从电极名称、电子流方向、电极反应和能量转化等方面进行比较)。

4.试分析电解精炼铜与电镀铜有何相似之处,并写出电解精炼铜的电极反应式。

5.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时,从阴极析出1.42L氢气,问从阳极析出什么气体?

析出多少升?

(在标准状况下)

6.用铂作电极电解某金属的氯化物(XCl2)溶液,当收集到1.12L氯气时(标准状况),阴极增重3.2g,求:

(1)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2)电路中有多少电子通过?

习题P88

1.钢铁表面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发生腐蚀时,铁是极,电极反应式为,杂质碳是极,电极反应式为。

2.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有NaCl),不久便会因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

试回答:

(1)铁锅的锈蚀应属于,腐蚀的原因是。

(2)铁锅锈蚀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正极。

正负极反应产物会继续发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为。

3.在下列装置中(都盛有0.1mol/LH2SO4溶液)Zn片腐蚀最快的是()。

4.下列装置中(杯中均盛有海水)能使铁受到保护不被腐蚀的是()。

5.为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使它与()。

A.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B.铜板相连

C.锌板相连

D.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6.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质物品久置表面变暗

7.什么叫化学腐蚀?

什么叫电化学腐蚀?

举例说明金属腐蚀的危害。

8.钢铁的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有哪些区别?

9.现有一块镀锌铁板(俗称白铁)和一块镀锡铁板(俗称马口铁),你能否预测哪种铁板更耐腐蚀?

选择必要试剂验证你的假想。

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中,正极就是阳极,负极就是阴极B.形成原电池时,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D.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

2.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3、用锌片、铜片和硝酸银组成的原电池,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A、2H++2e-=H2B、Zn-2e-=Zn2+

C、2H2O+4e-=4OH-D、Ag+e-=Ag

4、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2OH--2e-=ZnO+H2O石墨1/2O2+H2O+2e-=2OH-据此判断锌片是

A、负极并被氧化B、负极并被还原C、正极并被氧化D、正极并被还原

5.在用Zn、Cu片和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

C.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减少D.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6.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A

B

C

D

正极

Zn

Cu

Zn

Fe

负极

Cu

Zn

Ag

Zn

电解质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CuCl2

7.以Mg片和Al片为电极,并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片作负极,电极反应:

Mg-2e-=Mg2+

B.Al片作负极,电极反应:

Al+4OH--3e-=AlO2-+2H2O

C.电子从Mg电极沿导线流向Al电极

D.Mg片上有气泡产生

8.下列方法能验证Al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的是()

A、常温下将铝和铜用导线连接组成原电池放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常温下将铝和铜用导线连接组成原电池放入到稀盐酸溶液中

C、与氯气反应时,铝失去3个电子,而铜失去2个电子

D、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而铜不发生钝化

9.有A、B、C、D四种金属,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

E2-+2e-=E,B-2e-=B2+则A、B、D、E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B﹥E﹥DB、A﹥B﹥D﹥E

C、D﹥E﹥A﹥BD、D﹥A﹥B﹥E

10、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

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

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正极

11.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

①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一般是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的金属或能的非金属为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电流是由流向;电子流动方向是

由极流向极。

③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流动方向。

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的极是极,阴离子移向的极为极。

④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

原电池的负极总是电子发生反应,其正极总是电子发生反应。

12.近年我国首创以Al──空气──海水为能源的新型电池,以海水为电解液.靠空气中的氧使铝不断氧化而产生电流.其工作时电极总反应式为:

4Al+3O2+6H2O=4Al(OH)3;请判断:

(1)原电池的负极是______;

(2)工作时原电池的两极反应:

A.负极______;B.正极______;

(3)工作时原电池正极附近pH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13.如下图所示,烧杯中都盛有稀硫酸。

(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中的电极反应:

Fe:

、Sn:

(3)中被腐蚀的金属是、其电极反应式为。

比较

(1)、

(2)、(3)中纯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拓展练习】

1、如图所示

(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

两极反应式为:

正极;

负极。

总反应方程为。

(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则负极为,总反应方程为。

2、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

Cu+2Fe3+=Cu2++2Fe2+

设计成原电池。

你有哪些可行方案?

负极:

电极;电极反应方程式

正极:

电极;电极反应方程式

电解质溶液:

若是采用烧杯和盐桥装置图,采用的电解质溶液又是什么?

试画出原电池的装置简图。

【巩固练习】:

1.日常所用的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碳棒和锌皮,以糊状NH4Cl和ZnCl2作电解质(其中加入MnO2氧化吸收H2),电极反应可简化为:

Zn-2e-==Zn2+;2NH4++2e-=NH3+H2,根据上述叙述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电池中锌为正极,碳为负极

B.干电池工作时,电子由锌极经外电路流向碳极

C.干电池长时间连续工作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用电器

D.干电池可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和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3.据报到,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因为锌电池容量大,而且没有铅污染。

其电池反应为:

2Zn+O2=2ZnO原料为锌粒,电解液和空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反应B负极反应为Zn-2e-=Zn2+

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解液肯定不是强酸

4.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锌锰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H2O(l)=Zn(OH)2+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5.锰锌干电池在放电时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Zn(s)+2MnO2+2NH4+=Zn2++Mn2O3(s)+2NH3+H2O

在此电池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ZnB.碳C.MnO2和NH4+D.Zn和NH3

充电

6.锌银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

放电

2Ag+Zn(OH)2======Ag2O+Zn+H2O此电池放电时,被氧化的物质是()

A.AgB.Zn(OH)2C.Ag2OD.Zn

7.铅蓄电池:

总反应方程式如下式:

Pb(s)+PbO2(s)+2H2SO4(aq)

2PbSO4(s)+2H2O(l)

其放电时,负极为()

APbBPbO2CPbSO4DH2SO4

8.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OH)2+2Ni(OH)2Cd+2NiO(OH)+2H2O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A.Cd(OH)2B.Ni(OH)2C.CdD.NiO(OH)

9.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

B、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

C、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e-=MnO2–

D、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2e-=Li2+

10.银锌碱性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总反应式为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Ag极接电源的负极

B、充电时,溶液中阴离子向阴极移动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

D、放电时,当电路上有0.02mol电子通过时,消耗负极材料2.32g

11.对于锌一铜一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①锌片溶解了32.5g②锌片增重32.5g

③铜片上析出lgH2④铜片上析出1molH2

A.①和④B.①和③C.②和③D.②和④

12.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

其电池反应为:

2CH3OH+3O2+4OH—2CO32—+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CH3OH-6e-+8OH-=CO32—+6H2O

D.充电时每生成1molCH3OH转移6mol电子

13.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填表

 

现象

金属A不断溶解

C的质量增加

A上有气体产生

正极反应式

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巩固练习】:

1.日常所用的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碳棒和锌皮,以糊状NH4Cl和ZnCl2作电解质(其中加入MnO2氧化吸收H2),电极反应可简化为:

Zn-2e-==Zn2+;2NH4++2e-=NH3+H2,根据上述叙述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电池中锌为正极,碳为负极

B.干电池工作时,电子由锌极经外电路流向碳极

C.干电池长时间连续工作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用电器

D.干电池可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和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3.据报到,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因为锌电池容量大,而且没有铅污染。

其电池反应为:

2Zn+O2=2ZnO原料为锌粒,电解液和空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反应B负极反应为Zn-2e-=Zn2+

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解液肯定不是强酸

4.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锌锰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H2O(l)=Zn(OH)2+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5.锰锌干电池在放电时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Zn(s)+2MnO2+2NH4+=Zn2++Mn2O3(s)+2NH3+H2O

在此电池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ZnB.碳C.MnO2和NH4+D.Zn和NH3

充电

6.锌银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

2Ag+Zn(OH)2======Ag2O+Zn+H2O此电池放电时,被氧化的物质是()

A.AgB.Zn(OH)2C.Ag2OD.Zn

7.铅蓄电池:

总反应方程式如下式:

Pb(s)+PbO2(s)+2H2SO4(aq)

2PbSO4(s)+2H2O(l)

其放电时,负极为()

APbBPbO2CPbSO4DH2SO4

8.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OH)2+2Ni(OH)2Cd+2NiO(OH)+2H2O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A.Cd(OH)2B.Ni(OH)2C.CdD.NiO(OH)

9.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

B、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

C、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e-=MnO2–

D、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2e-=Li2+

10.银锌碱性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总反应式为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Ag极接电源的负极

B、充电时,溶液中阴离子向阴极移动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

D、放电时,当电路上有0.02mol电子通过时,消耗负极材料2.32g

11.对于锌一铜一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①锌片溶解了32.5g②锌片增重32.5g

③铜片上析出lgH2④铜片上析出1molH2

A.①和④B.①和③C.②和③D.②和④

12.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

其电池反应为:

2CH3OH+3O2+4OH—2CO32—+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CH3OH-6e-+8OH-=CO32—+6H2O

D.充电时每生成1molCH3OH转移6mol电子

13.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填表

 

现象

金属A不断溶解

C的质量增加

A上有气体产生

正极反应式

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巩固练习】:

1、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

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D、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2、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C、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

3.在铁制品上镀上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A.锌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B.铂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C.铁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D.锌用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4.在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为了增强导电性,常常要加入一些电解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A、NaOHB、HClC、NaClD、CuSO4

5.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池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2:

3B、3:

2:

1C、6:

3:

1D、6:

3:

2

6.在外界提供相同电量的条件下,Cu2+或Ag+分别按Cu2++2e-==Cu或Ag++e-==Ag在电极上放电,若析出铜的质量为1.92g,则析出银的质量为()

A、1.62gB、6.48gC、3.24gD、12.96g

7.下列关于电解法精炼粗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粗铜作阳极,纯铜片作阴极,CuSO4(aq)作电解液

B、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发生的反应为:

Cu2++2e-==Cu

C、粗铜中所含Ni、Fe、Zn等金属杂质,电解后以单质形式沉积槽底,形成阳极泥

D、电解铜的纯度可达99.95%~99.98%

8.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电极为阴极

B、原电池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都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

D、电解时,电解池的阳极一定是阴离子放电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可以通过电解实现

B、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C、电解池和原电池中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电解、电离、原电池均需要通电

10.银锌碱性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总反应式为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Ag极接电源的负极

B、充电时,溶液中阴离子向阴极移动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

D、放电时,当电路上有0.02mol电子通过时,消耗负极材料2.32g

11.在①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②电解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③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通过电解的原理实现;⑤任何物质被电解时,必导致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这五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⑤B.②③⑤C.③④D.①②③④

12.以铜棒作阳极,在铁棒(与铜棒质量相等)表面镀铜,用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若电镀结束时两极质量差为128g,则此时在铁棒上析出铜的质量是()

A.8gB.16gC.32gD.64g

13.可以将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

①Br2+2e=2Br-②2Br-—2e=Br2③Zn-2e=Zn2+④Zn2++2e=Zn

其中表示充电式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A.②和③B.②和①C.③和①D.④和①

14.电解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