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94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C.经济作物开始广泛种植D.江浙地区出现产业转型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清代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在清朝乾隆年间,浙西的所产的米不足供应本地人吃,而根据所学知识,在南宋朝时期经济重心就完成了难移(包括浙江),故A项错误;

材料仅仅体现了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接济,但不能体现出苏州是交通枢纽,故B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但体现不出开始,故C项错误;

江浙地区出现产业转型,粮食作物的种植减少,经济作物增加,故D项正确。

【答案】D

27.明朝思想家李贽认为: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材料表明李贽(  )

A.全面否定程朱理学B.带有唯物主义色彩

C.主张正确看待孔子D.努力追求个性解放

【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思想主张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李贽主张对孔子应该正确的看待,但并没有全面否定孔子,只是说对孔子不能迷信,故A项错误;

材料与唯物主义无关,故B项错误;

李贽主张正确看待孔子,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故C项正确;

材料与个性解放无关,故D项错误。

28.中英《南京条约》中有“领事报关”的条款,规定:

洋船至,将船牌、舱口单、报单等件,送交口岸本国领事,领事以此通知海关,于卸货、装货时,“公同查验”,交纳船钞税银,海关即发完税红单,领事凭红单,发回船牌等件,然后出口。

这项条款(  )

A.表明中国海关主权丧失B.有助于中国海关制度进步

C.促进中英贸易迅速增长D.使在华洋人取得治外法权

【考点】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中国的关税趋于程序化,海关自主权的丧失主要指的是对于关税税额的双方约定,故A项错误;

中国海关关税趋于程序化,有助于中国海关制度的进步,故B项正确;

材料与中英贸易的增长无关,故C项错误;

材料与在华洋人取得治外法权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29.1911年11月20日,天津《大公报》举行“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征文活动,在16篇获奖文章中,主张君主立宪的有11篇,主张民主立宪的有2篇,未表明态度的有3篇。

这表明(  )

A.多数民众仍然主张保留君主B.民主观念并不为大众所接受

C.预备立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D.《大公报》具有进步政治倾向

【考点】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报刊发展

【解析】材料仅仅表明获奖文章多数主张保留君主,但并不能说明多数民众仍然主张保留君主,故A项错误;

君主立宪也是民主观念,此材料不能显示民主观念不为大众所接受,故B项错误;

1911年11月20日,此时预备立宪已经宣告了破产,故C项错误;

此次征文活动为《大公报》所举行,获奖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报刊的政治倾向,而获奖文章中有13篇都和民主有关,所以其有进步政治倾向,故D项正确。

30.1939年,中华民国政府重新调整中国抗战军队的战斗序列,划分为12个战区,军队的1/3用于正面战场,1/3进入敌后开展游击战,1/3在后方整训。

这一变化表明国民政府(  )

A.仍以正面战场为主B.保存实力准备反攻

C.重新调整抗日策略D.转入战略防御阶段

【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国民政府仅1/3军队用于正面战场,不能体现以正面战场为主,故A项错误;

国民政府仍将2/3用于作战,说明不是在保存实力,战略反攻阶段为(1944.1—1945.8),故B项错误;

材料表明国民政府将军队不是集中正面战场,而是分为三部分,即正面、敌后游击战和敌后整训,国民政府调整了抗日策略,故C项正确;

战略防御阶段为1937.7到1938.10,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31.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

“如果无知、笨拙的人开出的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命的毒物,这就不可能称之为医生的药方;

同样,一个民族的任何法规也不能称之为法律,即使该民族不管这是一个毁灭性的规则而已接受了它。

”作者意在说明(  )

A.“恶法非法”是古罗马的立法原则B.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弱者

C.法律的合理与否决定国家兴衰D.法律的制定应该遵循自然理性

【考点】罗马法

【解析】“恶法非法”并不是古罗马法的立法原则,故A项错误;

材料与法律的目的无关,更与保护弱者无关,故B项错误;

法律的合理与否决定国家的兴衰是正确的,但是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故C项错误;

此题重点在讲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故D项正确。

32.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对民主深恶痛绝,1787年宪法签字人和执笔人之一的莫里斯说:

“我们见识过民主终结时的喧闹。

无论何处,民主都以独裁为归宿。

”汉密尔顿更是直接指出:

“民主是一种疾病。

”这一现象说明(  )

A.民主不代表人类发展方向B.美国不适合建立民主政体

C.美国人倾向于建立共和政体D.民主制度必然带来专制独裁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解析】材料表明美国的开国元勋对当时社会存在的民主政体存在一种谨慎的态度,并不同意建立类似的制度,但并不表明民主不代表人类的发展方向,故A项错误;

材料只是说不赞同建立类似于英国式的民主政体而不是说不适合建立民主政体,故B项错误;

材料仅表明美国的开国元勋不赞同建立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式的民主政体,说明他们在探索建立一种新的民主政体形式,即共和政体,故C项正确;

民主制度是遏制专制独裁而不是引起专制独裁,故D项错误。

33.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中农业发达的地区,在1932~1933年却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饥荒”。

下表为苏联官方发表的1926~1939年人口统计资料(单位:

千人)。

对此次饥荒分析正确的是(  )

国家

1926年人口

1939年人口

人口增长数

增长率%

苏联

147,028

170,577

+23,529

+16.0

俄罗斯

77,791

99,591

+21,800

+28.0

白俄罗斯

4,739

5,275

+536

+11.2

乌克兰

31,196

28,111

-3,084

-9.9

A.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了乌克兰B.反映农业集体化问题严重

C.乌克兰经济落后于其它地区D.说明斯大林模式积重难返

【考点】“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

【解析】乌克兰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成员国之一,其他成员国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小,乌克兰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的可能性很小,故A项错误;

由于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重视工业,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农业的发展受到冲击,故B项正确;

乌克兰经济落后于其他地区,材料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

此时斯大林模式仍然以积极作用为主,故D项错误。

34.历史学者沈志华对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每年数百个讨论的问题及做出的决议进行粗略统计发现,其中直接涉及中国或中共的议题,1945~1948年每年只有4~5个,最多时也没超过7个,而1949年便陡然增加到70个。

这说明(  )

A.亚洲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冷战的焦点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已开始生效

C.中国在苏联国际战略中地位不断提升

D.美苏争霸呈现出美攻苏守的基本态势

【考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的焦点主要是在欧洲,故A项错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于1950年2月,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材料表明了苏联对中国的重视,体现了中国在苏联国际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故C项正确;

材料与美攻苏守无关,故D项错误。

35.1958年,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后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谈。

阿登纳强调:

“法国和德国必须进入一个经常对话的时代。

”此后四年中,阿登纳与戴高乐之间的通信达40余次,会晤15次,总计进行了100多个小时的会谈。

这一系列举动(  )

A.推动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B.消除了法德之间的意见分歧

C.提高了法德两国的国际地位D.促进了欧洲一体化发展趋势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

【解析】欧洲统一市场指的是指欧洲经济共同体内部没有经济边界,商品、人员、劳务、资本完全自由流通的市场,欧共体成立时间是1967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只能说这一系列的交往有利于消除法德的意见分歧,但并不能说明其消除了意见分歧,故B项错误;

题干讲的是法德之间的交往,体现不出其国际地位的提高,故C项错误;

法德之间交往的频繁,有利于消除分歧,促进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福泽谕吉(1835~1901年)生于下层武士家庭,13岁才入村塾学习《论语》、《孟子》,后进入“适塾”改学西学。

他苦学英语,两度访美,游历欧洲,以启迪国民为己任,立志“在远东建立一个新文明国,使日本与英国并驾齐驱,东西遥遥相对”。

他一生不做官,只从事翻译、著书、教育工作,创办庆应义塾(今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出版思想巨著《劝学篇》。

代表明治维新思想主流的《劝学篇》,“以提供民众读本和小学课本为目的”编写,共发行340万册(当时日本人口3500万)。

该书反对传统儒学,提倡实学(即写信、算账、物理、地理、历史等);

反对政府专制,提倡四民平等、男女平等;

提出“人人独立,国家就能独立”,培养国民“文明的精神”;

主张国与国平等,批评中国妄自尊大,并预言要“将中国导向文明之国,唯有推翻满清政府,此外别无他途。

——摘编自范福潮《福泽谕吉的预言》

材料二张之洞(1837~1909年)出身官宦之家,13岁中秀才,26岁考取进士第三名(探花),仕途亨通,位极人臣。

他一生办实业,使武汉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办新式教育,创立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派数百人赴日本留学。

1898年,张之洞的《劝学篇》出炉,目的是为申明自己与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区别,以防变法失败殃及自身,最初只印了300册送往北京,进呈光绪帝,分送部分官员,在民间影响甚微(按当时中国人口计算,150万人中才可能有一人读过此书)。

该书推崇儒学为正宗,固守“三纲五常”,津津乐道于“中体西用”,视平等、民权、独立、自由等一切有损君权、官权、儒教的变法思想为异端邪说。

但他不会想到,他开办的新式学堂成了民主思想的摇篮,训练的湖北新军成了武昌起义的民军,建的枪炮厂为革命制造军火,设计推动的新政加速了清朝覆灭,他成为大清王朝变相的掘墓人。

——摘编自范福潮《清末新政的设计师张之洞》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福泽谕吉、张之洞二人变法思想的异同。

(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两本《劝学篇》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10分)

【考点】明治维新——福泽谕吉思想主张;

中体西用思想——张之洞思想主张

【解析】

(1)第一小问相同点,根据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民族危机方面考虑,和向西方学习都是认识到了西方的进步性,具体在学习内容上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教育方面回答;

第二小问不同点,从材料一、二所给的内容及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从指导思想、变法目的、教育侧重点等角度回答。

(2)根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及变法目的、《劝学篇》针对群体和历史传统等方面进行考虑。

【答案】

(1)同:

都基于严重的民族危机;

都认识到西方的进步性;

都主张发展教育。

(6分,任答2点即可)

异:

福泽谕吉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张之洞坚持中体西用;

福泽谕吉重实学,张之洞重传统;

福泽谕吉关注民众,张之洞关注上层;

福泽谕吉以教育培育国民精神,张之洞以教育培育技术人才。

(9分,任答3点即可)

(2)福:

目的在于发展民权,启蒙民众;

作为民众读本和小学课本;

日本善于学习利用外来文化。

张:

目的在于维护皇权,反对变法;

在统治阶级上层流传;

中国儒学、科举根深蒂固。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图8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一幅政治宣传画——《人民公社好》(芮光庭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信息并加以解读。

(要求:

至少提取两项信息,由表及里解读)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由导言1958年及图片信息中提到“红旗人民公社”,可以将该图片反映的信息定位为人民公社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这个时期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大跃进,具体表现为大炼钢铁农业大跃进等,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等,将图片信息与以上信息相结合,再进行相关解读,解读可以理解为对相关事件和现象的评价和认识等。

【答案】答案示例:

信息一:

土法炼钢,出现很多小高炉。

解读:

反映了大跃进运动中全民炼钢的景象。

土法炼钢严重脱离实际,造成结构失衡,人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导致严重的经济困难,并影响生态环境。

信息二:

粮食满囤,庄稼种植很密集。

不符合历史的真实。

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也是急于求成的“左”的情绪的反映。

宣传画本身也反映出当时党组织发动群众进行经济建设的特点。

信息三:

画中出现公共食堂、图书馆、医院、幸福院(敬老院)、幼儿园、百货商店等机构。

一方面在客观上说明人民公社重视社员的生活质量提升;

但另一方面,宣传画带有政治色彩,不一定能反映真实状况。

(一条信息2分,解读4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东南沿海地区被日军占领,中国政府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税收,军费开支剧增,财政状况极为窘迫。

中国108所高等院校中,91所遭日军轰炸,25所院校被迫停办。

一些人力主实施战时非常教育或国防教育,主张中断一切正规教育,停办高中及大专院校。

国民政府提出“战时应作平时看”,“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尤其当国家临到存亡断续的关头,成为绝对的需要,这是一个国家最强韧、最可靠的生存力量”。

政府有计划地将沦陷区90%的高级知识分子和37所高校转往大后方,教育部长以个人名义建立贷金制度,为来自沦陷区学生提供生活资助,后改为公费制,对大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共资助学生128000余人,其中包括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等一批日后闻名世界的科学家。

对海外留学生给予救济,并继续派遣留学生赴海外学习。

抗战期间,全国专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员增加了3623人(48%),学生增加了41575人(99%)。

学龄前的儿童入学率从战前的43.4%上升到了胜利前的76%,初等学校学生数量几乎是战争爆发前的2倍。

在职业教育方面进步更加明显,在校学生人数由战前的7000人增长到了25000余人。

抗战期间教育经费在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中仅次于军费,居政府财政支出的第二位。

——摘编自侯杨方《不绝的薪火:

抗战时期的教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教育改革的影响。

(6分)

【考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教育改革

(1)由材料“国民政府提出‘战时应作平时看’,‘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尤其当国家临到存亡断续的关头,成为绝对的需要,这是一个国家最强韧、最可靠的生存力量’。

”可以看出抗战时期更加重视教育;

由第二段材料可以看出,发展公益教育,免费教育;

规模和数量,在扩大;

将发展教育与救国和民族复兴结合起来。

(2)从改革对教育、对抗战、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对文化传承、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等角度考虑。

(1)特点:

具有前瞻性,更加重视教育;

扩大免费范围,发展公益教育;

将教育与救国和民族复兴结合起来;

规模、数量增长迅速。

(2)影响:

促进教育大发展;

有利于推动抗战的胜利;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国民素质;

有利于中国学术文化传承;

有利于中国科学技术进步;

为未来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6分,任答3点即可)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从理论上说,英国下院选举制看起来很“完美”。

按照规定:

年满18岁的英国公民,不分种族、性别、贫富、职业,不受资格限制,都有选举下院议员的权利,选举实行一人一票,匿名投票。

因此从形式上看,下院选举表达了平等、普遍、公正的原则,所有国民都参加到国家的政治进程中来了,体现着民主的特征。

但理论与实践却会脱节,英国选举是个极好的案例。

民主制要求少数服从多数,恰恰在这一点上,形式与事实脱钩了。

问题出在运作过程中。

选举实行单一选区制,依照这个制度全英国划分为600多选区,每个选区选一名议员,由这些人组成下院。

从理论上说,任何人符合法律规定都可参与竞选。

可是在一个选区中如果有几个候选人同时参选,如何决定选举结果?

英国采用“领先者获胜”的办法,也就是得票多的人当选。

但“得票多”不意味着必须超过半数,而是只要超过其他候选人就可以:

假设一个选区有5位候选人,总共有100个选民,投票结果是:

候选人A得20票,B得20票,C得20票,D得21票,E得19票,结果就是D当选,因为他得票最多。

这当然也是一种“多数当选”,但并不是“少数服从多数”。

这种选举方式最大的好处是简便,一次投票就产生结果,不会出现反复投票而投不出来的情况;

并且,通过一次全国性大选一般都会产生一个“多数党”,由这个党组建政府,地位一般比较稳固,不像其他一些西方国家议会中小党林立,席位分散,很难产生稳定的政府。

——钱乘旦《“说”与“做”的悖论——英国议会选举与政党政治解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议会选举制度安排上的优缺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选举制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

【考点】英国议会选举制度

(1)第一小问优点,由所给材料的开始几句可以看出其形式平等,由最后几句话可以得出,其简单易行;

有利于政治稳定;

第二小问缺点,由所给材料的中间部分可以看出,在实践过程中,扭曲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

“多数党”政府可能建立在少数人支持的基础上;

影响选举的公平性。

(2)根据材料,说明制度本身设计存在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民主制度的完善是个逐步的过程;

现实政治环境的变化。

(1)优点:

形式平等;

简单易行;

有利于政治稳定。

(5分,任答2点即可)

缺点:

扭曲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

“多数党”政府可能建立在少数人支持的基础上(民意基础较为薄弱);

(4分,任答2点即可)

(2)原因:

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民主制度的完善是逐步的过程;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苏联军进驻朝鲜之后,金日成等朝鲜共产主义者们受到苏联支持开始掌握实权,并开始建立专制体制的基础。

与此同时,他们开始肃清民族主义者,并对民族主义理念进行镇压,很快完成了对朝鲜的共产化。

1946年2月,金日成成为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通过颁布土地改革法令、重要产业国有化法令等,强化了共产主义体制的基础,并在1948年9月建立了朝鲜共产政权。

朝鲜共产政权与苏联秘密签订军事协定,增强军事实力,为入侵大韩民国做准备。

但当时韩国由于各地发生骚乱和罢工等,社会还没有完全恢复稳定,而且政党和社会团体也是各为其事,政界同样一片混乱。

朝鲜一方面加快为南侵做准备,另一方面在表面上希望与韩国和平相处,以掩藏其南侵的意图。

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越过三八线,开始南侵。

——韩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国史·

大韩民国的建立·

“6·

25战争”的背景》

(注:

韩国称朝鲜战争为“6·

25战争”)

材料二

——朝鲜中学教材中有关“6·

25战争”的目录和部分内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国在战争爆发背景叙述上的差异。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差异的原因。

(7分)

【考点】朝鲜战争

(1)由材料一分析韩国对战争爆发背景的阐述,由材料二分析朝鲜对战争爆发背景的阐述,从两者阐述的区别上来归纳概括。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此问实际上是影响对战争背景认识差异的因素有哪些一问题的回答,从主客观、国内国际环境等角度回答。

(1)韩国:

朝鲜受苏联扶持;

镇压统一力量,积极扩军备战;

释放和平烟幕,玩弄两面手法;

韩国国内局势混乱。

朝鲜:

“南朝鲜”受美国扶持,积极扩军备战;

实行法西斯统治,镇压革命力量;

进行武装挑衅。

所处立场不同;

受到冷战思维影响;

双方处于敌对状态;

尽力推卸战争责任。

(7分,任答3点即可)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杨度(1874~1931),字皙子,湖南湘潭人。

在中国近代的政治舞台上,杨度是一个相当活跃的人物。

早年师从湘乡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参加公车上书,后两度留学日本,确立了他的君主立宪思想,回国后积极参与策划洪宪帝制,失败后被通缉。

晚年思想发生转变,并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候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杨度在洪宪帝制中起了明显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袁氏上台之后,杨度就一再强调:

“去伪共和,行真君宪,设内阁,准人民之程度以定宪政,名实相符,表里如一。

——摘编自黄昊《杨度研究述评》

(1)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