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9576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第5单元教案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识字5

教时

第一课时

日期

月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四会字,6个二会字。

认识3个偏旁。

2、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诵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农村夏夜的情趣。

重点

难点

1.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2.诵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乡村夏夜的情趣。

教学过程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古诗积累

学生自主背诵古诗

 

 

 

一、谈话导入

夏天到了,天多热呀!

老师带同学们随着小向导萤火虫去农家的小院里乘乘凉,好吗?

一起和老师进入情境

认真倾听

二、图文结合,学字音

 1.图上的老爷爷说呀,你们先要读准萤火虫向导提来的生字,才可以去他们家的小院。

请小组长拿出词卡带同学们学习。

2.说说词中哪些字的读音你要提醒大家注意。

3.开火车读生字词。

4.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已经顺利地把生字装上了车,坐好,马上出发了,呜……

1.小组长拿出词卡带同学们学习。

2.交流:

“星、丁”是后鼻音。

“扇”的声母是翘舌音。

“奶、女”的声母有鼻音。

“爷爷、奶奶、小丁丁”最后一个字都要念成轻声。

3.开火车读生字词。

认读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

三、朗读词串,积累词汇

1.好,小火车到站了,你们瞧,谁已经先到了?

2.他们在干什么呢?

3.这两行词语,就构成了农家小院里安静、优美的夜晚,你们听老师读。

4.让我们和丁丁一起听爷爷讲故事,抬头仰望,你看到了什么?

5.爷爷讲了哪些星星的故事?

有同学知道它们的故事吗?

说给我们听听。

6.配上音乐再读。

1.爷爷奶奶小丁丁

2.指名读第三行词语

3.自己练一练。

指读,评讲,再齐读。

4.试试看,把画面上的夜晚繁星亮晶晶3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

5.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星星的故事

6.自读词串,齐读词串

看图说话

认真倾听老师的读

仔细看图,连词说话

自读课文

补充牛郎织女的故事。

追问:

再读韵文,你有什么发现?

补充:

一、二、四行的末尾注意了押韵,我们以前就学过,这叫押韵。

拓展

延伸

总结

提升

学习生字

1.观察生字:

星/爷/奶/扇/丁/女/斗

2.认读生字。

3.观察“星”。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你会给它组词吗?

4.学习写字。

5.打开《习字册》,描写生字“星”、“奶”

1.认读生字,看笔顺表,记忆生字的笔顺。

2.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3.用生字组词

4.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交流识字的方法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临写

板书设计

识字5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识字5

教时

第二课时

日期

月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扇女斗”3个生字,能背诵课文。

2、认识新的偏旁:

“户字头”。

3、能够在课堂上背诵课文,积累词语,体会到了乡村夏夜的情趣。

重点

难点

1、学会本课“扇女斗”3个生字,能背诵课文。

2、认识新的偏旁:

“户字头”。

教学过程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古诗积累

学生自主背诵古诗

 

 

 

一、复习旧知

1、卡片示生字:

星爷奶扇织女斗

2、认读词语:

爷爷奶奶小丁丁

夜晚繁星亮晶晶

3、书空“星、奶、丁”的笔顺。

1、认读生字:

星爷奶扇织女斗

2、认读词语:

爷爷奶奶小丁丁

夜晚繁星亮晶晶

认读生字

书空笔顺

二、学习

1、在这美丽的夏夜,小丁丁一家在干什么呢?

谁能看图说一句话,用上这3个词语?

2、对呀,爷爷正笑眯眯地给小丁丁讲故事呢,爷爷手里拿着的扇子就叫——蒲扇、爷爷坐的椅子是竹子做成的,就叫——竹椅

3、爷爷坐在竹椅上,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给小丁丁讲故事,奶奶笑眯眯地坐在一旁,小丁丁入神地听着,连墙角的萤火虫都被吸引过来了。

4、指名读第3行。

5、他们坐在竹椅上乘凉,爷爷一边摇着蒲扇,一边指着天上的星星,他会说什么呢?

6、讲述牵牛和织女的故事。

7、天上的星星,你还知道哪些?

8、我们再去感受一下,拿着书读一读这篇课文。

1.用三个词语结合图片说话。

2.认真看老师一边读一边指的东西,并听清楚老师的读音。

3.朗读课文第三行。

4.发挥想象,猜想在那种情境之下爷爷说的话。

5.听老师讲牵牛织女星的故事,认真听里面说到的星星,并回答问题。

6.说说自己了解的其他的星星名称。

7.齐读课文。

看图,用三个词语练成说话

朗读课文

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话

交流自己了解的其他星星。

齐读课文

朗读词串,积累词汇

1、打开书,读一读这些词串,把字音读准。

2、归类朗读词串。

1、打开书,读一读这些词串,把字音读准。

2、归类朗读词串。

朗读词串

拓展

延伸

总结

提升

学习生字

1.学习新偏旁:

“户字头”。

3.学生在书上描红“扇、女、斗”。

4.说说怎样记住这3个字。

5.学生完成《习字册》上“扇、牵、织、女、斗”的书写。

1.认读生字,看笔顺表,记忆生字的笔顺。

2.认识新的偏旁。

3.分析字形,说说注意点。

交流识字的方法

 

板书设计

识字5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识字6

教时

第一课时

日期

月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通过看图会意的形式,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3、朗读儿歌,理解第一首儿歌的意思,初步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重点

难点

识字、写字。

理解谚语“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

教学过程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古诗积累

学生自主背诵古诗

 

 

 

一、故事导入

1.《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大概):

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条死去的大青虫,去搬,搬不动。

又来了一只,也搬不动。

后来,又来了三只、四只……最后,一大群蚂蚁终于把比它们体积大上千倍的大青虫搬回洞里。

2.讨论:

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倾听故事

 

讨论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教师讲,学生听

指名说一说:

1.你听到了什么?

2.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交流

(一)导入:

1、认读熟字:

人、工、心。

2、板书课题。

(二)初次看图,自渎生字词1、看书上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读准字音,想一想课中哪些生字与图有关?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三)看图学习生字词1、出示左图

(一)

2、图上画了谁?

小朋友在干什么?

(走路)

3、他走路的姿势像什么字?

(出示)人“二人”是干什么的?

4、左图

(二)(三)教法如上。

5、小结:

刚才我们边看图边学习了哪几个生字新词?

想想,这些与图有什么关系?

(四)看图学习短文1、自由读短文

2、检查自学情况:

3、反馈儿歌朗读情况

4、读懂儿歌:

“二人从”是什么意思:

“三人众”是什么意思?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

认读,齐读

仔细看图

自由拼读

图文对照

说说图意

思考回答

自由拼读

个别读,集体评价正音

理解儿歌内容

联系故事说一说

背儿歌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指导看图,说说图意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同伴合作,相互纠错、

回顾交流

学生按要求自由读

教师检查,组织交流

指名读,思考交流

 

引导理解谚语含义

回顾故事,引导补充拓展:

什么时候,我们也

可以用上“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这句话?

回顾刚才的“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

三、识字写字

1、认读生字词2、按笔顺描红

3、学新偏旁:

“众”:

人字旁

4、认真书写,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个别读,集体评价,适时纠正、补充

认识新偏旁

描红仿写

重点:

众:

人要盖住从,从的左捺要写成一点。

成:

第四笔斜钩要写舒展,略有弧状

板书设计

识字6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识字6

教时

第二课时

日期

月日

教学目标:

1、学习剩余6个生字,其中2个只识不写。

2、理解第二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诵读短文。

重点

难点

识字、写字。

理解谚语”、“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的含义。

教学过程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古诗积累

学生自主背诵古诗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背诵第一则短文。

开火车读、齐读

背短文

复习生字,口头组词

背诵谚语,说说含义

二、看图学习字词

1、请同学们认真看图,再读一读图旁的词语,说说明白了什么。

2、讨论交流,适当点拨。

(1)图1画了一棵树,是树的总称,就叫“树木”。

(2)两棵树合在一起,就是“林”字,“林”表示树木很多,也叫“树林”,很多松树长在一起,就叫“松林”。

(3)三棵树排的样子,就像“森”字,“森林”表示很多的树,多得一眼望不到边。

仔细看图

讨论交流

根据问题思考交流

 

布置自学

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注意图文对照

根据学生回答作以上点拨,并相机出示生字词,指导读准生字字音。

平舌音:

森、丝;

前鼻音:

单、线

三、看图学习短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儿歌,要求:

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反馈儿歌朗读情况。

3、讨论交流:

这则儿歌你读懂了哪句?

说一说。

自由朗读儿歌

有感情地读、背课文

理解短文意思

布置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倾听

指名读,集体倾听评价

引导体会谚语含义

拓展

延伸

总结

提升

四、识字写字

1、认识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用“单、丝、金、变”口头组词。

3、在书上描红“单、丝”。

4、习字册上书写。

自由识记

口头组词

描红仿影

学生认读识记

口头组词

教师示范临写

描红仿写

板书设计

识字6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识字7

教时

第一课时

日期

月日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本课4个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认识1个偏旁。

2、让学生利用字族文识字的特点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3、发展学生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

难点

让学生利用字族文识字的特点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教学过程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古诗积累

学生自主背诵古诗

 

 

 

一、复习旧偏旁,学习新偏旁

1、出示偏旁“氵、日、目、讠、虫”

  老师这里有一些我们学过的偏旁部首,看看谁能大声地读出它,说说它们都跟什么有关系?

  2、指名认读,相机鼓励。

  3、用红色写的是新偏旁,谁认识?

1.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偏旁部首,回忆学过的内容,认识“氵、日、忄、讠、虫”。

2.认识新偏旁“目”

仔细观察,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独立完成作业,全班交流

二、学习形声字:

清、晴、睛、请、情、蜻,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1、编故事引出生字:

  老师手里的这六个偏旁是好朋友,一天,它们觉得晴朗,就约好一块儿去郊外玩,它们来到池塘边,遇见了一只大青蛙,很快它们成为了好朋友。

青蛙说:

你们都是偏旁,是汉字的一部分,那我也变成一个字来跟你们玩吧。

青蛙的话刚说完,就变成了一个工工整整的“青”字,青宝宝和偏旁们跳起了圆圈舞。

这个时候,奇迹出现了,青蛙每和一个偏旁跳舞,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汉字(边说边转动转盘)。

你看到青宝宝和谁跳舞?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7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相同点和不同点)

  

(1)都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都是左窄右宽

  

(2)都有韵母ing,但声调不同

  (3)右边都是“青”,左边的偏旁不同

  (4)除“睛”的声母是j,其他声母都是q

1.学习形声字“清、晴、睛、情”

2.听老师说故事。

 

3.分别观看老师出示的不同偏旁和“青”组合后的字。

找出生字并以多种形式读准字音

4、观察,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

这7个字都含有一个字娃娃就是“青”所以它们读的时候都是后鼻韵母ing,但是我们仔细看就可以发现有6个字的部首都不同,所以他们的意思也就不相同了,我们一定要注意区分。

拓展

延伸

总结

提升

巩固练习

天气(),池水(),小()蜓,大眼(),飞来飞去捉蚊虫。

完成练习

独立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识字8

天气(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飞来飞去捉蜻蜓。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识字7

教时

第二课时

日期

月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

2、复习巩固生字词。

重点

难点

理解儿歌,能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过程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古诗积累

学生自主背诵古诗

 

 

 

一、指导看图,学习儿歌

观看课文上插图,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呢?

1.完成小黑板练习

(1)天气()、池水()

小()蜓、大眼()

飞来飞去捉蜻蜓

(2)指名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边读边想、池塘环境的优美和小蜻蜓忙着捉蚊虫的景象。

3完成练习:

出示:

1.看图回答(说话要完整)

2.看图,填儿歌。

(1)四人小组讨论完成。

(2)个别读,齐读。

(3)朗读儿歌

(边读边想象)

3、词语延伸

看黑板,自己想想横线上

应该填上哪个字,并说说理由。

齐读词语

仔细看图,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朗读诗歌

独立完成作业,全班交流

青、清、晴、睛、情、蜻、请

—坐、—蜓、—天

—香、—采、眼—

心—、邀—、事—

军—、山—水秀

目不转—

二、认真写字

1.观察:

请、晴、睛、情

2.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要注意左窄右

(1)宽。

(2)学习“眼目旁”

3.学写“飞”

范写

4.学习书写“清、晴、睛、情”

(1)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描口。

(2)认识“眼目旁”

5.学写“飞”

3、完成《习字册》

教师指导学生认字

 

教师范写

学生书空、描红

拓展

延伸

总结

提升

巩固练习

天气(),池水(),小()蜓,大眼(),飞来飞去捉蜻蜓。

完成练习

独立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识字8

天气(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飞来飞去捉蜻蜓。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识字8

教时

第一课时

日期

月日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本课4个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认识1个偏旁。

2、让学生利用字形识字的特点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3、发展学生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

难点

让学生利用字形识字的特点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教学过程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古诗积累

学生自主背诵古诗

 

 

 

一、复习旧偏旁,学习新偏旁

1、出示偏旁“氵、日、目、讠、虫”

  老师这里有一些我们学过的偏旁部首,看看谁能大声地读出它,说说它们都跟什么有关系?

  2、指名认读,相机鼓励。

  3、用红色写的是新偏旁,谁认识?

说说这个偏旁和什么有关。

1.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偏旁部首,回忆学过的内容,认识“氵、日、忄、讠、虫”。

2.认识新偏旁“铁字旁”

仔细观察,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独立完成作业,全班交流

二、学习形声字:

铁、钉、铜、铃,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1、编故事引出生字:

  大象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就是我们刚刚看到的铁字旁,小狗、小兔、小刺猬还有小猪带来了自己的好朋友,他们可以和大象老师的好朋友一起变魔术,小朋友们看。

  2、指名找出生字并以多种形式读准字音  3、全班齐读生字一遍

  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4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相同点和不同点)

  

(1)都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都是左窄右宽

  

(2)部首都是一样的。

  5、小结:

这4个字都含有一个字娃娃就是“铁”所以它们都是和金属有关的。

,但是我们仔细看就可以发现有4个字的声旁都不同,所以他们的读音也就不相同了,我们一定要注意区分。

6.学习形声字“铁,钉,铜,铃”

7.听老师说故事。

 

8.分别观看老师出示的不同声旁和“铁字旁”组合后的字。

9、观察,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4个字都含有一个字娃娃就是“铁”所以它们都是和金属有关的。

,但是我们仔细看就可以发现有4个字的声旁都不同,所以他们的读音也就不相同了,我们一定要注意区分。

 

拓展

延伸

总结

提升

巩固练习

读一读儿歌

读准字音

诵读儿歌。

板书设计

识字8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识字8

教时

第二课时

日期

月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

2、复习巩固生字词。

重点

难点

理解儿歌,能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过程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古诗积累

学生自主背诵古诗

 

 

 

一、指导看图,学习儿歌

1.观看课文上插图,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呢?

出示课文中的儿歌

(1)指名读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边读边想、小宁宁在家愉快地玩耍。

1.看图回答(说话要完整)

2.看图,填儿歌。

(1)四人小组讨论完成。

(2)个别读,齐读。

(3)朗读儿歌

(边读边想象)

仔细看图,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朗读诗歌

独立完成作业,全班交流

二、认真写字

4.观察:

叮、吓、跑

5.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要注意左窄右宽。

6.学写“跑”

范写

1.学习书写“叮、吓、跑”

(3)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描红。

2.学写“跑”

3、完成《习字册》

教师指导学生认字

 

教师范写

学生书空、描红

拓展

延伸

总结

提升

巩固练习

铁钉

铜铃

完成练习

独立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识字8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5

教时

第一课时

日期

月日

教学目标:

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字。

2、通过表示动物叫声的拟声词,感受汉字(形声字)构字的巧妙。

2、读读背背:

读背成语,读背诗歌。

重点

难点

学和用,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古诗积累

学生自主背诵古诗

 

 

 

一、按笔顺写字

1.依次认读生字

2.说说易错字的笔顺

3.教师示范描红

2、学和用

(1)学习第一题

1.审清题目

2.借助拼音读拟声词,教师补充拟声词概念

3.看图学小动物的叫声

4.将拼音或汉字填在相应的气泡里

 

(2)学习第二题

1.审题

2.为什么表示动物叫声的字多用“口”做偏旁?

3.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字吗?

 

(3)学习第三题

1.审题

2.填一填小动物的叫声

1.开火车依次认读生字

2.指名说说易错字的笔顺

3.学生描红,强调写字姿势

 

1.审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借助拼音学习拟声词,先自己读,再同桌互读

3.看图学习小动物的叫

4.将拼音或汉字填在相应的气泡里

1.审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指名回答

3.说说拟声词:

哇哇、哈哈、喳喳、嘎嘎······

 

1.指名读题目

2.填空,全班交流

 

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学生读题

各种形式练读

 

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全班讨论交流

 

懂得形旁表示人或动物的发声与口有关

 

交流填空

三、读读背背

(一)、读背成语

1.师谈话激趣:

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

2、反馈。

(1)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3、教师小结。

(二)、读背诗歌《伞花》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停一停吗?

2、映示诗歌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揭示古诗《伞花》,明确初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2、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3、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4、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1、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诗歌。

2、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学生独立练习

 

学生练读诗歌

教师范读

再次练读

板书设计

练习1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日积月累温故知新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5

教时

第二课时

日期

月日

教学目标:

1、写字有方:

写好带竖提的字。

2、口语交际:

大家来讨论。

能说出自己平时的读书姿势还有哪些不到位的。

正确的看书姿势应该是什么样的。

重点

难点

写字有方,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古诗积累

学生自主背诵古诗

 

 

 

一、写字有方

1、审题。

2、认真临写。

(1)复习以前学过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今天,我们学写字,看看这些有竖提的字怎么写好。

(3)出示:

铁钉请眼

3.练习。

4.小结。

1、练读题目,明确要求。

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1)认读生字。

(2)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师范描红。

(3)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

(4)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3、学生练习写字。

学生读题

教师指导书写

学生书空、描红、写字

二、口语交际:

大家来讨论。

(一)审题

1.个别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图一)王洪是怎样看书的?

2.(图二)李良是怎样看书的?

3.(图三)张海是怎样看书的?

4.(图四)韩小是怎样看书的?

5.分成四人小组讨论:

谁的姿势正确呢?

(三)拓展训练

1.请三按图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们如果你看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2.组织学生发言。

3.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