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地理港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0973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位置地理港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位置地理港湾.docx

《位置地理港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位置地理港湾.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位置地理港湾.docx

位置地理港湾

印度洋地震海啸阅读材料

一、背景材料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面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席卷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震级中国测是8.7级,美国测是8.9级。

由于地震发生在海域所以引发了海啸,目前已经造成人员伤亡达到8万多人,这次海啸波及的范围非常广,震级大,波及范围广,到现在为止波及七个国家,灾难非常大,这至少是四十年以来最大的海啸。

这次海啸发生在印度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使板块运动聚集巨大的能量,当这个能量超过岩石强度的时候,岩石就发生破裂,造成海底突然沉降,突然下沉或者隆起,就可以造成海水发生上下颠簸,就形成了海啸。

海啸向外扩展,每小时大约700-800的速度扩展,传播的速度非常之快。

周围的印度洋相对太平洋来说范围比较小,所以很快扩展到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国,再往西一直到了东非的海岸索马里那一带,这次海啸相当巨大的,主要是地震引起来的。

此次地震释放能量相当于6000多枚原子弹的爆发量。

位于苏门答腊岛西南岸外的地震震中恰处在欧亚板块的南缘,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板块)沿印度洋东北缘的爪哇海沟俯冲于苏门答腊、爪哇等岛屿之下,其下潜速度只比一个人手指甲生长的速度稍快,约为6厘米/年,照理不会惹是生非。

然而,地球上海沟俯冲带的性质并非千篇一律,有的海沟俯冲带,如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板块沿其比较顺利地下插至西面的菲律宾海板块之下,这里就很少发生强烈地震;而苏门答腊西南缘海沟俯冲带的“脾气”却不大一样。

印度洋板块向北偏东方向斜插下去,它与上覆的欧亚板块之间的接触带是一条向东北方向倾斜的巨型断层带。

如果二板块沿这条断层自由地缓缓滑动的话,本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

不幸的是,在深约5~50公里的一段断层带,上、下两侧板块紧紧地耦合在一起;尽管印度洋板块在缓慢下潜,但这一段被称为发震带的断层却被死死卡住了。

断层上方的苏门答腊西南缘一带在北移的印度洋板块挤压下,年复一年,积聚起越来越大的应变能,以至于上覆板块前缘遭受向下牵引而弯曲拱起(图二,上)。

当应变积累、岩石弯曲程度增大到岩石无法承受时,这段被锁住的断层终于突然断开,发生错动,苏门答腊西南缘地块反弹回到原来的位置,这就意味着一场可怕地震的降临(图二,下)。

二、相关知识: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

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

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移动了上万公里仍不减雄风,足见它的巨大威力。

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

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催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

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

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

地震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巨大的。

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控制它们的发生。

地震研究部门在报道某地区发生的地震时,往往要冠以发生了XX级的地震,烈度达到X度等等。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并不是一回事。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

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

烈度一般分为12°,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震级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8.9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

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以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

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

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是烈度。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根据发生原因的不同,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

构造地、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

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振动。

火山地震一般影响范围较小,发生得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数的7%。

  陷落地震

  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例如,当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振动。

这类地震更少,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的破坏也较小。

有关地震的几个概念

  震源: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也称震源区。

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

  震源深度:

如果把震源看成一个点,那么这个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就为震源深度。

  震中:

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称为震中区。

  震中距:

在地面上,从震中到任一点的距离叫做震中距。

地震的深浅、震中距、地震波

  地球上发生地震的地方有深有浅,从地下几千米至数百千米,均有地震发生。

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浅,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越重。

按照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划分为如下几类:

  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地震;也称为正常深度地震。

世界上大多数地震都是浅源地震。

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为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为60~300千米的地震。

  深源地震:

震源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

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深的地震,震源深度约为700多千米。

有时也将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统称为深震。

  地方震:

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

  近震:

 震中距为100~1000千米的地震。

  远震:

 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

  同样大小的地震,在震中距越小的地方,影响或破坏越重。

  地震波

  地震发生在地下深处,地表为什么会振动?

这是震源地方的岩石破裂时产生的弹性波,在地球内部和地球表面传播的结果;就像在水中投入石于,水波会向四周扩散一样。

这种发生于震源,并向四外传播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

  地震波是由好几种波组成的。

经历过地震都知道,地震来临的时候,往往是先感到上下颠动,然后才是前后或左右晃动。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震源同时发出两种类型的地震波。

其中引起上下颠动的那种波振动比较弱,但度比较快;引起晃动的那种波振动比较强,但速度比较慢;所以你就会感到先颠后晃,而且晃总比颠来得明显。

  那个跑在前面的叫纵波,跑在后面的叫模波;它们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各种复杂情况,还会形成其它的波。

所以,地震波的组成是很复杂的。

  地震波从震源发出后,随着传播距离越来越远,振动也会越来越减弱。

就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越远声音就越小一样。

板块与地震

    全球绝大多数地震都分布在板块边界上,可见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撕裂、推挤、摩擦错动等)是地震的基本成因。

    板块边界有三种类型:

A.生长边界,相当于大洋中脊(或称中央海岭);B.消亡边界,包括洋缘的海沟和大陆碰撞带;C.转换断层。

    从地震发生的情况还可以看出,地震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像我国的西藏和台湾、日本等邻近板块边界地区,常常会遭遇地震的袭击,而英国、非洲西部、西伯利亚等板块内部地区却几乎可以高枕无忧。

    板块内部一般地震活动较弱,惟有中国大陆属于例外。

我国东面有向西推移的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西南面有印度板块向北东推挤。

日本海东缘一条挤压性板块边界使得日本东北部归属于北美板块,我国东北、华北地区遭受来自北美板块(日本东北部)向西偏南方向的压应力。

    前几年,中、日两国学者合作,测得上海与东京之间正以每年2厘米的速率相互靠拢,这一结果有力地支持了两地分属于不同板块、二者之间存在着挤压性板块边界的观点。

这样,中国大陆处在西南(印度板块)、东南(菲律宾海板块)、东北(北美板块)三面夹击之中,这一全球独一无二的构造环境,使得中国大陆成为板内地震最活跃的地区。

但板块活动很少波及的湖南、江西西部、浙江中部等地,仍属于比较安全的地区。

板块的威力 

    你是否感觉到了板块的运动威力?

事实上,那毁灭人类生命财产的火山和地震、给人类带来利益的矿产资源的形成、海陆的变迁、山脉的形成、河流的布局、生命的演化……,地球上很多宏伟的自然现象,都与板块活动有关。

    要是大西洋初生时的裂谷稍稍偏西一点,纽约和华盛顿这些地方就将位于大西洋彼岸的撒哈拉大沙漠西缘。

要是印度次大陆的漂移改道而行,它旅行的目的地不是亚洲大陆主体,那么,巍峨的喜马拉雅山就不复存在,世界最高峰将不知在何处呢。

正是因为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主体碰撞,才形成了当今的世界屋脊,也才奠定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貌大势,发育了源远流长的黄河和长江。

    板块活动甚至可以使河水倒流,世界最长的河流——亚马孙河可能就是一例。

亚马孙河目前向东注入大西洋,其源头一直伸到南美洲的西缘(靠近太平洋),差不多横贯整个南美洲。

据说,当大西洋尚未出世、南美洲与非洲相连的时候,亚马孙河发源于非洲,那时它向西注入太平洋。

后来大西洋逐渐张开,特别是在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下,安第斯山于第三纪时急剧隆起,南美洲西端抬升,亚马孙河于是向东倒流,注入大西洋。

    在风化剥蚀作用下,大陆将其表层碎屑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洋底。

然而,由于板块的活动,大陆却不会永久地失去这些物质。

随着洋底板块向两侧扩展移动,岩石碎屑物质终究要被洋底这个不息的传送带运回到大陆边缘地区,或者潜入到大陆边缘地底下。

    让我们设想一下,要是板块曾在几亿年前停止活动的话,那么,山脉将不再升起。

在千百万年风雨流水的剥蚀作用下,高山将被夷平,高原将逐渐降低,陆地将慢慢变得像海面一样平,最后整个世界都可能被无情的海水所吞没。

在地球上就只剩下水生生物,那就根本谈不上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可见,一个没有板块活动的地球将是不可思议的。

    威力无比的板块活动,移动着大陆,撕开或关闭了大洋,升起了山脉,扩展着陆地。

换句话说,板块的活动可以造洋、造山、造陆;而海陆的变迁和山系的形成又会促使气候以致生物环境发生变化。

板块活动实际上控制了整个地质、地貌、气候和生物环境的演化,从而最终规定了当今世界的自然地理面貌。

    在北美板块西缘、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地区,太平洋东北部的胡安·德富卡板块向东俯冲于北美板块之下。

上世纪90年代,通过大地测量业已发现这里的地面正处于弯曲拱起、积累应变状态(相当于图二上图的情景),地震学家早在数年前已警告说,在温哥华、西雅图附近地区,一场大地震正日益迫近。

但研究者尚无法提出地震发生的确切时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大地震发生的时间推得越晚,积蓄的能量就越大,不但地震发生的几率增加了,而且所发生地震的强烈程度也将更大(最近已有学者再度发出警告)。

    一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新一轮大洋钻探计划已经作出战略部署,将选择一列板块俯冲带,从海底打一口深钻井,直抵发震断层带,同时在钻井内设置传感器,以长期监测发震带的动态,这对于了解板块间如何耦合,地震如何发生,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远洋船只缘何平安无事

    海啸波在深海远洋中传播时,波高不大,波陡也小,常不易察觉,因而海啸一般并不对大洋中的船只造成威胁。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

印度洋海啸惨痛的经历不由令人担忧:

我国东、南沿海地带会否遭遇海啸的袭击?

    海啸主要由强烈的海底地震引发,这类海啸的发生包含两项基本条件,一是地震须发生在海底,二是地震要有足够的强度,以导致一定规模的海底移位和错动。

下图标出了上一世纪发生的42次大于8级的俯冲逆断层型地震的分布,它们均与大洋周边的海沟分布(图三)息息相关。

事实上,全球所有地震能量的90%以上是由俯冲带地震释放的;历史上引发海啸的海底大地震,大多发生在板块俯冲边界,即大洋板块俯冲的海沟附近,正是这一地质构造环境,才足以满足以上两个基本条件。

    回顾历史,1896年6月15日日本三陆外海的海底地震(7.6级),发生在日本海沟西缘,系由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所引发。

这次地震本身未造成重大损失,而引发的海啸吞没了27122人。

1960年5月22日智利奥索尔诺附近的大地震(9.5级),位于智利海沟东侧海底,与太平洋东南部的纳兹卡板块向东俯冲有关。

这次地震激起的海啸几乎波及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海啸从太平洋东南边缘横跨整个太平洋,抵达西北缘的日本,导致万里以外的日本112人丧生。

海啸波在深海远洋中传播时,波高不大,波陡也小,常不易察觉,因而海啸一般并不对大洋中的船只造成威胁(这次印度洋大海啸也未对远洋运输造成重大影响)。

当海啸波传至近岸,由于水深急剧变浅,特别是在港湾、河口内,能量集中,波高骤增至10米以上,构成一堵“水墙”,汹涌直扑海岸低地,造成触目惊心的深重灾难。

    我国沿海是否面临海啸威胁

    南海深海底的大洋型地壳沿马尼拉海沟向东俯冲于菲律宾吕宋岛之下,已导致皮纳图博火山大爆发。

一旦在这里触发海底地震引起海啸,那么,我国海南、广东、福建、台湾沿海便会受到海啸威胁。

密切关注和监测马尼拉海沟,应列为我国海啸预警的重点。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初看起来易于遭遇海啸的袭击,但有史以来却少有确切的海啸记录。

这可能与我国几个海域外侧有数道岛链环绕围护有关。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

有必要对我国海域外围地震海啸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作出具体分析和评价。

    日本东侧日本海沟一带为地震海啸频发地区,但通常难以越过日本列岛抵达我国大陆东岸。

琉球诸岛之间有相对开阔的水道,其外侧琉球海沟附近若发生强烈的地震海啸,就有可能波及我国海域。

所幸的是,琉球海沟类似于马里亚纳海沟,为低应力俯冲带,所以发生逆断层型强震的可能性较小。

台湾处在岛弧-大陆碰撞边界上,其东侧缺失海沟俯冲带。

但自台湾南端向南延至菲律宾吕宋岛西侧,由岛弧-大陆碰撞带逐渐过渡为马尼拉海沟俯冲带。

笔者认为,就中国的海啸预警而言,最值得关注的当是这一段板块边界。

至于更南面的菲律宾海沟,以及造成这次大海啸的爪哇(或称巽他)海沟俯冲带,由于岛屿的阻隔,在那里引发的海啸通常难以对我国海域造成重大影响。

沿近南北向的马尼拉海沟,南海深海底的大洋型地壳(属欧亚板块)向东俯冲于菲律宾吕宋岛(属菲律宾海板块)之下,这一俯冲激起了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比如1991年的皮纳图博火山大爆发。

地质构造分析表明,马尼拉海沟俯冲带不同于琉球海沟等低应力俯冲带;更重要的是,它并非如一般海沟那样位于菲律宾群岛的东侧,而是坐落在西侧的南海东缘。

一旦在这里触发海底地震引起海啸,那么,海南、广东、福建、台湾沿海便会毫无遮拦地暴露于海啸波涛的威胁之下。

海啸波的传播速率常在每小时700~800公里左右,自地震发生至海啸抵达一般有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差,而海啸声波又比海啸本身更早到达,因而,海啸灾害并不是不可防备的。

例如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海啸时,及时发布的警报使伤亡大为减少。

只要建立起海啸预警系统,严密监测有关地区海底地震的发生,利用布设在海域的探测器接收海啸传播的信息,及时、畅通地发布准确的警报,就可以避免或大大减轻海啸带来的损失。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重点关注和监测马尼拉海沟至台湾南侧的海底地震,优先在马尼拉海沟西北侧布设海啸探测

器,并通过国际性协作组织,建立联合的海啸预警和警报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透视”潜入地球内部的板块 

    近年来兴起的地震层析技术,就像检查身体用的CT技术,可以描绘地球内部的三维结构。

右图就是由此得出的一幅图像。

可以清晰地看到,原在地球表面,因而温度较低的太平洋板块,其西端已斜插入地球内部。

由于岩石的热传导效率极低,进入地幔的大洋板块内部在一定时期仍能保持较低的温度,相应地,其地震波的传播速率较高,从而能在图像中将它鉴别出来。

由此可以认为,我们已经“看”到了潜入地球内部的板块。

从地球断面上的地震层析图像还可以看出,太平洋塔希提岛下方存在着大范围高温区,在那里有超级地幔柱从地幔-地核边界向上涌升,而在日本群岛附近下潜的冷板块在700公里的上、下地幔界面处可能层层相叠,然后一起快速沉落至地幔最深处。

这种下降的冷地幔柱与上涌的热地幔柱之间,构成了地球内部大规模的物质对流运动。

正是这种对流,驱动着地球表面的刚性岩石圈板块东奔西突,激起了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地震、海啸和火山活动。

    太平洋西南缘汤加海沟下地震波速度成像,可见到右侧太平洋板块约以45度俯角向西下潜至600多公里深处

得到共识的大地构造板块学说认为:

全球可划分为七大板块和若干面积较小的板块。

板块并不是平板状,特别是那些大型板块,宏观上呈球面状,有点像形状不规则的西瓜皮。

球面帽盖状的板块贴伏在地幔软流圈上,沿着球面滑动,因而板块运动可以运用球面几何学的方法加以描绘。

通过计算,已经定量获得全球各板块运动的速度值。

板块的运动速率相当缓慢,以至于我们通常难以觉察到板块或大陆在移动。

一些板块的移动速率大致相当于一个人手指甲的生长速率,即每天0.1毫米(3.65厘米/年)。

运动速度较慢的板块(一般是带有庞大大陆的板块,如欧亚板块),其速度与脚趾甲的生长速度相近,仅为手指甲生长速度的一半或三分之一。

移动得特别快的板块,如太平洋板块,其速度可与头发的生长速度相比,约为手指甲生长速度的3倍。

同一板块内部的两点,如北京与上海之间的距离不会随时间发生显著变化;而不同板块上两点之间的距离,通过重复测量应发现有明显的变化。

上海与太平洋中夏威夷岛之间,北京与印度新德里之间的距离都会不断缩短,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汇聚型边界。

纽约与伦敦之间的距离却在增加,因为两者之间展布着生长边界(大西洋中脊)。

大陆(或板块)是不是真的在漂移,大地测量成果拥有最终的裁决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运用甚长基线干涉仪测量几千公里长的距离,误差仅几个毫米。

布设两个测点同时接收来自特定星体发出的射电波,根据到达两地极微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经过若干年的重复测量,便可以得出距离的变化。

现已测出,夏威夷与日本之间正以每年8厘米以上的速率相互靠拢(二者所在板块之间分布着俯冲带),美国马里兰与英国的测站之间则以每年1.7厘米的速率相互分离。

全球定位系统也测出全球不同板块之间正以每年1~12厘米的速率发生相对位移。

有人说,我们仿佛亲眼见到了大陆漂移。

大陆(或板块)漂移已是活生生的事实。

三、相关链接:

1、中国专家解读印度洋地震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6日上午8时发生强烈地震。

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多个国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美国地质调查局已经根据震级把此次地震列为有纪录以来的第五大地震。

为什么会突然发生震级如此之强、波及面如此之广的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说这次地震是发生在板块边缘的逆冲型地震,它所释放出的能量在近几十

年来是较大的。

逆冲型地震的成因是地层断层的上部上移。

苏门答腊以北地区位于印度板块边缘,板块边缘的一个长距离破裂带通过长时间积累,蓄积了巨大能量,最后这些能量在26日集中释放出来,这就是此次大地震的直接原因。

虽然此次地震震级很高,使周边地区都有震感,但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这次地震引起的海啸。

在这次地震中,斯里兰卡东部和南部、泰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南部地区等都受到海啸的侵袭。

地震中的绝大部分人员伤亡都与海啸有关。

  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次地震中断层移动导致断层间产生一个空洞,当海水填充这个空洞时产生巨大的海水波动。

这种波动从深海传至浅海时,海浪陡然升到十几米高,并以每秒200米的速度传播。

海浪冲到岸上后,造成重大破坏。

据26日晚的统计,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强烈地震已造成6300多人死亡。

  张晓东回答了此次大地震后人们关注的三个问题:

  首先,今年全球大地震未见增加,但印度板块运动有增加迹象。

除了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强烈地震,24日澳大利亚与南极洲之间的海底发生了里氏8.1级地震,26日印度尼科巴群岛西南海域也发生了7.5级地震,这些地震的发生地点全部在印度板块的边界上。

但张晓东指出,8级以上的大地震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少见,一般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多时一年还会发生几次,今年全球地震的次数还略少于历年的平均水平。

  其次,减少海啸危害依赖预报。

目前一些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做得不错。

当地震发生后,有关部门将地震的位置、震级和类型输入电脑,即可分析出它是否会造成海啸、海水波动程度及其传播方向,然后就可尽快向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发出预警,通知居民撤离。

另外,在易受海啸侵袭的沿岸地区可提前构筑能阻挡海浪的防护设施,以减少损失。

  第三,由于发生此次地震的海域与中国之间有陆地相隔,因此海啸不会波及到中国。

另外,由于中国大陆以东有一系列岛屿组成的天然地理屏障,可阻挡海啸,因此太平洋地区的海啸对中国大陆沿岸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2、50年来全球3次大海啸

  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严重的海啸事件,大海啸卷起的海浪高达几十米,人们把它叫做杀人浪。

半个世纪以来发生的三次大海啸。

  1960年5月22号,智利沿海地区发生大8.4级地震。

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