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3126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5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

丽水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推动经济开发区持续、健康建设发展,科学合理指导经济开发区东扩区块的开发建设,进而加快特色制造业基地的形成,实现与中心城区(北城)互动,强化中心城市接受辐射的能力,推动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1.0.2条规划围位于市区南部,南至大梁山脚规划中的丽龙高速公路,西邻水阁工业区快速干道,北至南明山脚。

用地围面积约35平方千米,金丽温高速公路将它分成东北和西南两大片区。

其中东北片区(富岭组团)约10平方千米,西南片区(七百秧工业组团)面积约25平方千米。

第1.0.3条本规划围的任何建设活动与下层规划设计均应符合本文本的规定和要求。

第1.0.4条本文本与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二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第1.0.5条本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后,解释权属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第1.0.6条本文本未涉与的控制指标与技术规定应符合国家、省与市相关技术管理规定。

第1.0.7条规划依据为:

1.《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1990.4.1)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6.8)

3.《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GB40180-93)

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GB50220-95)

6.《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GB50282-98)

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GB50318-2000)

8.《城市电力规划规》(GB50293-1999)

9.《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10.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

11.有关的国家、省、市颁布的标准、规、规定

12.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委托书

第1.0.8条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为指导,与现状用地条件相结合,与周边区域相协调,注重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第二章发展规划

第2.0.1条充分利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机和山区用地优势,以担当经济增长中心为目标,从扩大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高度两个方面同时入手,进一步加快南城的发展步伐。

第2.0.2条利用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抓住国际产业和区域产业转移的时机,引导企业落户开发区,促进南城健康发展。

第2.0.3条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管制体制,优化南城软环境,同时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提高对周边城市的产业吸引力和辐射力。

第2.0.4条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南城的可持续发展。

第2.0.5条结合山地地形条件,最大可能减少工程投资。

第2.0.6条适应市城市总体发展的需要,引导第二产业的有序发展,集聚市外企业,吸引区域产业转移,形成高标准、高起点、具有一定高新技术含量的工业园区,促进第二产业上一个新的台阶,打造特色制造业基地。

第2.0.7条功能定位为浙西南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集聚中心,工贸业综合发展与人居环境优越的城市新区。

第三章规划结构与布局

第一节总体布局

第3.1.1条规划形成“一心、二带、二片”的结构与总体布局形式。

其中“一心”:

指城市南部地区中心,位于水阁东侧南北向干路和金丽温高速公路之间,七百秧组团(工业区东扩区块)北部,配置有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务等服务与管理设施;“二带”为丽龙高速公路与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形成的防护景观林带;“二片”指以中一路七百秧组团(工业区东扩区块)与金丽温高速公路为界形成的南、北各一个功能片,其中北侧功能片以富岭组团为主,为居住片;南侧为以七百秧组团(工业区东扩区块)为主,形成工业片。

其中七百秧水库公园以现状七百秧水库为基础,保留主要水体,并加以改造。

仓储区位于交通枢纽东北角,功能独立,结合高速公路接口可作为物流区。

第3.1.2条规划区居住人口17.0万人,就业人口12.3万人。

第3.1.3条规划用地总面积3528.05万平方米,其中居住用地619.07万平方米,公共设施用地141.34万平方米,道路广场用地411.04万平方米,工业用地1220.57万平方米,物流用地54.30万平方米,市政设施用地58.25万平方米,绿化用地794.04万平方米(含保留山体与边坡绿化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92.59万平方米。

具体见附表。

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第3.2.1条规划公共设施分两大片,金丽温高速公路以西,以开发区行政中心为核心,形成一个面向工业园区整体的公共设施中心。

主要安排行政管理中心、开发区商务中心、商业购物中心、文化娱乐休闲设施。

以行政中心广场为核心,结合水系、绿地形成开放空间,并作为南城中心;金丽温高速公路以北,结合富岭居住组团,形成一个公共服务中心,为整个富岭居住组团服务,主要设置商业中心以与其他配套设施,在该中心西侧布置综合医院、体育中心等大型配套设施,为整个组团服务。

中心布置结合中心公园,形成开放空间,创造公建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形成整体有序的空间效果。

第3.2.2条在金丽温高速公路西侧布置开发区行政管理中心,占地9.60万平方米,行政管理中心南侧设置行政广场。

第3.2.3条在行政用地周边集中布置商业、金融业用地,形成为开发区服务的公共中心。

第3.2.4条在富岭居住组团两个公共服务中心,布置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包括大型超市等用地。

第3.2.5条在金丽温高速公路与丽龙高速公路立体交叉东北端,布置一处物流用地。

第3.2.6条结合七百秧水库公园布置两块商业设施用地,面积为4.64万平方米。

第3.2.7条在工业区块中,结合工业邻里中心布置4处商业设施用地,布置商业和企业职工宿舍,总面积16.28万平方米。

第3.2.8条结合行政管理中心、中心广场与公园,在行政用地北侧安排大型游乐用地,占地4.49万平方米。

第3.2.9条在富岭居住组团中部布置综合性医院一所,占地10.48万平方米。

第3.2.10条在医院东部布置一块体育用地,占地7.64万平方米,为整个富岭居住组团提供体育活动场所。

第3.2.11条主要公建项目见表3-1。

主要公建项目一览表

表3-1

用地分类

项目名称

数量(处)

占地面积(万平方米)

行政办公用地

开发区行政中心

1

9.60

非市属办公中心

1

4.02

商业金融用地

商务中心

2

7.53

宾馆酒店

2

6.08

购物中心

5~6

/

文化娱乐设施

文化娱乐中心

1

8.82

南城影视城

1

3.44

体育设施

分区体育中心

1

7.64

社区健身中心

1

4.15

医疗卫生用地

综合医院

1

10.48

专科医院

1

1.71

第3.2.12条建设控制指标见表3-2。

各类用地主要控制指标

表3-2

用地类别

容积率

最大建筑密度(%)

最大建筑高度

(m)

最小绿地率

(%)

停车泊位

(车位/百平方米建筑)

行政办公用地(C1)

1.5

35

50

35

1.0

商业金融用地(C2)

2.4

45

60

25

0.6

文化娱乐用地(C3)

1.5

40

30

35

0.6

体育用地(C4)

1.0

35

20

35

0.6

医疗卫生用地(C5)

1.5

35

20

35

0.4

第3.2.13条设计引导上,开发区的公共建筑总体风格应体现经济开发区的现代化风貌,形式与功能性质相吻合,体现当代设计理念,标志性建筑与节点建筑要富于变化,创造有机的建筑空间,提高开发区的空间环境效果。

第三节居住用地规划

第3.3.1条居住用地基本集中在金丽温高速公路以北的富岭居住片,在行政办公用地的周围布置少量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类型为普通城市住区、农村安置住区、高级生态住区、职工宿舍。

不同的居住用地类型形成不同的居住组织结构。

第3.3.2条在富岭居住组团东北部沿绕城公路两侧与七百秧水库周边布置高档住宅和高级公寓,面积为80.06万平方米,高级生态住区的小区或街坊中心布置时应突出休闲设施。

第3.3.3条普通城市住区采用“居住区——街坊或邻里——组团”三级结构组织形式,结合用地规模、城市道路与自然界线,形成五个居住社区。

主要配置商业、金融、宾馆、酒店、娱乐中心、休闲会所等,便于为居民创造、舒适、安全、便捷、优美的环境与空间。

第3.3.4条规划每个居住区由二个以上街坊或邻里组成,街坊或邻里主要配置小学、幼儿园、卫生站、健身馆、便民店、商服设施、会馆等。

第3.3.5条农居安置用地在区解决,依据就近安置的原则,以公寓式安置为主。

主要包括富岭、大坑口、朱弄、齐村、垵等村,本着“集中布置,便于管理”的原则,形成几个相对独立的街坊或组团,配套的公建设施采用市场化运作,实现公建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3.3.6条结合工业邻里中心布置职工宿舍,为外来打工人员提供住宿,改变传统的各企业自己配备职工宿舍的状况。

第3.3.7条居住用地构成和分区控制见表3-3、3-4。

居住用地构成

表3-3

住宅类型

主要性质

适宜人群

用地面积

(万平方米)

高档住宅与高级公寓

以低密度、高绿化率的低层独立、联立式住宅为主,有少量精品多层公寓公寓。

富裕家庭

80.06

普通公寓

环境较好的多层公寓

一般城市居民

431.94

安置住宅

环境较好的住宅

城市安置居民

56.96

职工宿舍

结合工业邻里用地布置

外来打工人员

-

居住用地分区控制表

表3-4

分区

指标

中心居住社区

西部

居住社区

中部

居住社区

东部

居住社区

高档住宅社区

居住用地面积(万平方米)

62.54

176.16

96.66

189.93

69.1

商住用地面积(万平方米)

35.79

/

4.67

3.70

/

地块开发强度(容积率)

0.5~2.5

1.0~2.0

1.0~2.5

0.8~2.5

0.5~12

居住人口(万人)

2.0

5.0

3.5

6.0

0.5

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平方米)

54

35

38

36

120

绿地率(%)

30

30

30

30

35~50

建筑密度(%)

30

25~30

25~30

25~30

20

建筑高度(米)

15~24

局部30~40

15~24

局部30~40

15~24

局部30~40

15~24

局部30~40

15

第3.3.8条规划布局小学5所,用地面积3.5~4.0万平方米/所,班级规模为36班/所,合计占地18.8万平方米;初中3所,用地面积5.0~6.0万平方米/所,合计占地约15.74万平方米,班级规模为60班/所(共计小学180班,初中180班);普通高中一所,面积为8.82万平方米,规模60班;职业高中一所,面积6.75万平方米,规模60班。

第3.3.9条建设控制指标按表3-5引导。

居住用地控制

表3-5

用地类别

容积率

绿地率(%)

层数

建筑密度(%)

一类居住用地

0.3~1.0

35-50

2~3

20

二类居住用地

1.0~2.5

30

5~6

30

第3.3.10条环境设计引导:

区居住建筑以多层住宅为主,局部可考虑低层住宅,采用传统住宅建筑风格,屋顶采用坡顶。

小区部结合水体、绿化、组织各居住组团,营造具有山地特色的居住氛围,通过绿地组织小区游步道系统,创造良好的环境景观效果。

第四节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第3.4.1条与规划发展原则与规划目标相适应,创造富有特色的工业区用地组织结构,并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布局,形成高品质的环境。

第3.4.2条强调开发强度,在保持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高效利用土地。

第3.4.3条灵活划分工业地块,可分可合,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要求,增加适应性。

第3.4.4条设定产业门槛,严格控制对城市有影响的污染行业进区,提高土地产出率。

第3.4.5条规划布局高新技术工业片区、管委会东部工业片区、七百秧中部工业片区、七百秧东部工业片区、七百秧南部工业片区等五个工业片区。

第3.4.6条高新技术工业片区布置高新技术企业用地和企业研发用地,规划工业用地面积124.85万平方米。

第3.4.7条管委会东部工业片区布置一、二类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234.69万平方米,主导产业为无污染或少量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3.4.8条七百秧东部和中部工业片区以二类工业用地为主,七百秧中部工业片区沿南七路布置少量二、三类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分别为269.53万平方米和355.34万平方米,该片区主要为服装、日用品加工等二类工业以与少量三类工业。

严格控制耗水型企业与水污染严重企业进区。

第3.4.9条七百秧南侧工业片区布置二、三类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236.26万平方米,主要安排机械、轻工等产业。

第3.4.10条结合工业区块设置工业邻里,工业邻里包括绿地、商业服务、市政服务、职工宿舍等用地,配建货车停车场地,并根据保留山体位置作适当调整。

第3.4.11条工业用地的开发与地块划分以分类集中为基本原则,小规模企业集中开发,大规模企业单独成团。

第3.4.12条启动区块的开发可分为地块整体开发和分块出让的两种模式。

第3.4.13条大中型企业,采用400~500m×400~500m左右的地块进行工业单元式的整体开发。

第3.4.14条对地块进行细分出让,可增加下一层次道路,但是划分的地块必须有一面临道路,小地块可以灵活地合并为5~10公顷的块进行出让。

第3.4.15条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工业地块可设置部分行政管理、辅助生产、仓库等建筑,但生产面积不得小于总建筑面积的60%。

第3.4.16条工业地块开发控制指标见表3-6。

地块开发控制指标

表3-6

用地类别

容积率

最大建筑密度

(%)

绿地率

(%)

高新技术工业(M/C)

1.5~2.0

40

30

一类工业用地(M1)

1.2~1.5

40

30

二类工业用地(M2)

1.0~1.5

40

30

三类工业用地地(M3)

1.0~1.5

40

30

第3.4.17条工业区环境景观设计与建筑布局中,要体现工业的高效、洁净环保与开放,重要景观地段与主要干路建设高质量的工业厂房与标准化厂房,注重厂区绿化的对外开放性,建筑体量上以多层、低层厂房为主。

第3.4.18条在金丽温高速公路与丽龙高速公路交叉口东北侧布置一处物流用地,主要为城市对外物流与区工业服务,规划用地54.30万平方米。

第3.4.19条仓储物流用地的开发强度应根据建设规划,合理确定仓库建筑形式和项目容,建议按表3-7引导控制。

地块开发控制指标

表3-7

用地类型

最小容积率

最大建筑密度

(%)

最小绿地率

(%)

全部多层仓库

1.0

30

20

全部单层仓库

0.5

50

20

部分多层库房和部分单层库房

0.8

40

20

 

第五节道路交通与相关设施规划

第3.5.1条规划经济开发区道路主次干道框架为“四纵、四横、一环”结构。

其中:

(一)“四横”包括:

枫岭街-北三路,红线宽36m;成大街-南二路,红线宽42m;惠民街-南四路,红线宽46m,道路中间8m高压走廊;通济街-南六路,红线宽32~40m,部分路段中间8m高压走廊。

(二)“四纵”包括:

缙青路(东三路)红线宽32m;东七路,红线宽42m;东九路,红线宽32~40m,部分路段中间8m高压走廊;迎宾路,红线宽60m,景观大道。

(三)“一环”是指南环快速路,规划红线宽度50m,设计车速60km/h,南环路水阁段采用高架桥形式直接连接水阁大桥,高架桥宽25m,双向6车道。

第3.5.2条南北城间联系道路主要有绿谷大道(溪口大桥),东九路(小水门大桥),新建的(双向六车道)迎宾路(牛岭头大桥),外环快速路(紫金大桥)。

绕城与水东大桥也将承担一定比例的组团间交通量;开发区与四都组团联系道路主要为惠民街(南四路)。

第3.5.3条主干路与次干路布局应该成系统,其线形要好,并宜作为地块平整的分界线。

第3.5.4条支路系统可根据场地利用情况和平整情况进行调整,应具有一定弹性。

第3.5.5条工业用地要求道路线形顺直;居住等性质用地,道路线形可根据地形条件适当调整。

第3.5.6条道路平面规划紧密结合道路竖向规划和场地竖向规划,采取平交、立交、尽端路、两幅路等多种方式,减少工程量。

第3.5.7条道路规划应该与场地平整规划、排水规划紧密结合。

第3.5.8条道路设计技术标准一般指标按表3-8引导控制

各级道路技术标准

表3-8

道路性质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道路设计车速(km/h)

60

40~60

40

20~30

道路网密度(km/km2)

0.3~0.4

0.8~1.2

1.2~1.4

3~4

道路机动车道条数

6

4~6

4

2

道路红线宽度(米)

60~120

36~60

24~32

15~24

互通匝道设计车速(km/h)

20~40

20~40

/

/

第3.5.9条平面指标按表3-9引导控制

道路主要设计指标

表3-9

道路性质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米)

600~1000

300~600

300

70~150

设置超高推荐半径(米)

400~600

300

200~300

40~70

平曲线最小长度(米)

100~140

70~100

70

40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米)

50~70

35~50

35

20

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园曲线半径(米)

1000~2000

500~1000

500

/

停车视距(米)

70~110

40~70

40

20~30

交叉口缘石转弯最小半径(米)

30~40

25~35

15~25

10~15

第3.5.10条竖向指标按下列控制:

最大纵坡:

机动车5%,非机动车3%;最小坡长:

机动车170~290米;最大坡长:

机动车400~600米,非机动车200米。

第3.5.11条规划南环路作为城市快速路,红线宽50m,主要交叉口应采取立交形式,具体参见重要节点规划。

第3.5.12条规划形成“两横三纵”主干路网,“两横”分别为枫岭街——北三路、惠民街——南四路;“三纵”分别为东七路、东九路、迎宾路,主干路红线宽30~60米,间距为800~1800米。

并在主要交叉口设展宽段。

第3.5.13条次干路:

结合主干路网,合理布置次干路网。

次干路红线宽度24~42米,道路间距500米~800米,其中七百秧组团(工业区东扩区块)的道路间距略大于富岭组团。

工业区次干路与生活区次干路应采取不同的断面形式。

并在主要交叉口设展宽段。

第3.5.14条在干道网基础上,根据用地性质和需求,合理加密支路网。

支路宽度16~28米,道路间距300~500米。

第3.5.15条规划道路各项指标按表3-10引导控制。

规划道路一览表

表3-10

道路编号

路名

道路

等级

设计车速

(km/h)

红线

宽度

(m)

横断面形式

人行道(m)

非机动

车道(m)

机非分隔带(m)

机动车道(m)

中央

分隔带(m)

L4-A10

南七路

快速路

60

50

2.5×2

7×2

2×2

11.5×2

4

L1-L4

南七路

快速路

60

50

高架道路结合地面道路布置

A2-B3

东七路

主干路

50

30

3×2

12×2

A3-B7

东九路

主干路

50

36

3×2

3×2

软隔离

12×2

A4-B10

迎宾路

主干路

50

30

3×2

12×2

B3-L6

东七路

主干路

50

42

4×2

15×2

4

B7-L7

东九路

主干路

50

32(40)

4×2

12×2

部分路段道路中央有8m的高压走廊

B2-L4

缙青路(东三路)

次干路

50

32

4×2

10×2

4

B1-B12

北三路

主干路

50

36

4.5×2

11.5×2

4

E1-E14

南二路

次干路

50

42

4×2

15×2

4

G1-G12

南四路

主干路

50

46

4×2

15×2

8m高压走廊

B10-E10

迎宾路

主干路

40

60

5×2

5×2

4×2

12×2

8

B5-D7

次干路

30

36

4×2

12×2

4

J1-J5

南五路

次干路

30

36

3×2

10×2

道路中央有8m的高压走廊

J5-J9

南五路

次干路

30

24

4×2

8×2

B7-L8

东十一路

次干路

40

36

4.5×2

11.5×2

4

B9-E9

支路

30

28

4×2

10×2

C1-C3

次干路

30

28

4×2

10×2

F1-F3

南三路

次干路

30

28

4×2

10×2

M1-M6

次干路

30

32

4×2

8×2

8m高压走廊

B13-E3

支路

30

28

4×2

10×2

C3-E5-K6

次干路

30

24(32)

4×2

8×2

部分路段道路中央有8m的高压走廊

M1-N5-L8

次干路

30

24

4×2

8×2

N1-N2

支路

30

24

4×2

8×2

J3-K4

支路

30

24

4×2

8×2

M3-N4

支路

30

24

4×2

8×2

K1-K9

南六路

次干路

40

32(40)

4×2

12×2

部分路段道路中央有8m的高压走廊

D6-E13

支路

30

28

4×2

10×2

F3-F7

南三路

次干路

30

24

4×2

8×2

F7-F10

东十二路

支路

30

24

4×2

8×2

G11-B11

次干路

30

32

4×2

12×2

E23-G3

东四路

支路

30

28

4×2

10×2

E34-G34

东六路

支路

30

28

4×2

10×2

F6-K8

支路

30

24

4×2

8×2

M5-N6

支路

30

24

4×2

8×2

A6-A8-A10

支路

30

24

4×2

8×2

A7-A8

支路

30

24

4×2

8×2

A5-A9

南七路

主干路

40

32

2.5×2

11.5×2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