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4510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8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生物学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是(  )

A.观察和实验B.理论推导C.模型演示D.实践操作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被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B.能让光线透过C.不宜污染物镜D.易染色

3.与观察法相比,实验法具有的特点是(  )

A.需要在野外的状态下

B.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中观察动物

C.不施加外界的影响

D.不需要做认真的记录

4.某同学连续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时,得到12.0cm、11.6cm和12.2cm三个测量数据,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A.12.1cmB.11.9cmC.12.2cmD.12.0cm

5.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是(  )

A.鲤鱼B.蝴蝶C.草履虫D.向日葵

6.小敏同学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目镜10×、物镜40×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D.目镜5×、物镜10×

7.从西瓜的果肉中挑取少量材料制成的玻片标本叫()

A.切片B.涂片C.装片D.以上都不对

8.橘子呈金黄色,味道甘甜,橘子的颜色和味道主要来自细胞的哪一部分()

A.细胞膜内B.细胞质内C.细胞核内D.液泡内

9.植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  )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新的细胞核 ②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核③母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①③②

10.下图分别是人体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却是一样的,它们都有(  )

A.细胞膜、细胞质

B.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B.植物细胞都有大液泡

C.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D.液泡中的细胞液不含水分

12.能够把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同时释放能量供给细胞利用的结构是()

A.细胞核B.叶绿体C.线粒体D.液泡

13.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清水,主要是为了(  )

A.使口腔上皮细胞分散开B.杀死细胞

C.杀灭细菌D.保持细胞的正常状态

14.“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如图所示,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  )

A.输导组织B.机械组织

C.营养组织D.保护组织

15.下列使用显微镜的操作中错误的选项是(  )

A.对光是要看到白亮的视野

B.安放时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5cm

C.观察使用左眼看着目镜,右眼睁开,便于画图

D.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16.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图)。

为了进一步对该细胞进行观察,应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

则临时装片的移动方向为()

A.右上方B.右下方

C.左上方D.左下方

17.在制作玻片标本的过程中,盖玻片的一侧要先接触水滴再放下的原因是(  )

A.防止水溢出B.防止出现气泡

C.防止观察材料受损害D.防止盖玻片受损

18.下列不是单细胞生物的特点的是()

A.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B.身体微小、结构简单

C.依靠一个细胞完成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19.人的皮肤细胞分裂后,新生成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原来的细胞比(  )

A.减少了一半B.增加了一倍C.有的变多,有的变少D.不变

20.多细胞生物体有着井然有序的结构层次,家鸽和油菜相比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1.如图①→④主要表示了变形虫细胞的哪个生理过程(  )

A.生成B.分化C.分裂D.运动

2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器官的是(  )

A.番茄的果肉和茎内导管B.油菜叶和玉米的籽粒

C.树根和树干D.桃花和桃子

23.以下是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排列正确的是(  )

①器官②细胞③组织④人体⑤系统

A.②→①→③→④→⑤B.④→⑤→③→①→②

C.②→③→①→⑤→④D.④→⑤→①→③→②

2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决定这种遗传现象的结构位于.

A.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质D.细胞

25.下列各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细胞核----遗传信息库B.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C.液泡----呼吸作用的场所D.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26.你想没想过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  )

A.

B.

C.

D.

27.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菠菜叶表皮细胞,为更清楚地观察细胞结构,视野由甲变为乙,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A.换用高倍物镜B.将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C.调节粗准焦螺旋D.将装片从上往下移

28.在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一些细胞颜色较浅,在显微镜下很难看清楚,为了更清晰的观察细胞的结构,可以对细胞进行染色,染色所用的试剂是(  )

A.蒸馏水B.碘液C.清水D.生理盐水

29.下图是小悦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③④①B.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④D.③④②①

30.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B.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

C.在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数据

D.科学探究的基础是发现并提出问题

二、填空题

3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

32._____和_____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33.如图所示,现要测出该叶片的周长,需用到的物品有一根细线和一把_____。

先用细线围绕叶片一周,再用_____测出其长度,即是该叶片的周长.若要测算该叶片的面积,可以将叶片放在一张画有均匀_____的纸上,沿叶片边缘画线。

然后,数出叶片占有的方格数,通过计算出叶片占有的_____的面积而得出叶片的面积。

对于不满一格的可采用_____的方法。

三、连线题

34.请将下列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与其相对应的功能连接起来。

四、综合题

35.图中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你能把它们按各自的用途进行归类吗?

(1)属于观察工具的是____;

(2)属于解剖工具的是____;(3)属于加热工具的是____;(4)属于通用工具的是____。

36.下图所示为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由小长大的起点是甲,由甲到戊的过程与细胞_____和细胞生长密切相关。

(2)细胞从图甲到图乙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_____通过复制,数目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都含有与原来细胞相同的_____。

(3)[b]过程叫做细胞的_____,所形成图丙所示的四种结构在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叫做_____。

(4)图丁所示的植物的叶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叫做_____。

(5)图戊所示的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是_____(选填图中数字)。

(6)请写出被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_____。

37.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____图,属于动物细胞的是_____图。

(2)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结构是_____。

(选填图中数字)

(3)甲图中结构⑤的名称是_____。

(4)图中结构②的作用是_____。

(5)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图中的结构_____,甲图中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图中的结构_____。

(选填图中数字)

五、实验探究题

38.为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能否作出反应,某中学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探究实验,如下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①取两片载玻片,分别编号1和2。

②在两片载玻片上各滴两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

③在2号载玻片一侧培养液中加少许盐;1号载玻片不加盐作为_____。

④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

(1)提出问题:

_____?

(2)草履虫是好氧生物,如果要想吸取含草履虫较多的培养液,应该从培养液的_____(选填“表”或“底”)层吸取。

(3)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

A.刺激草履虫B.给草履虫供氧C.连通两个液滴D.杀死草履虫

(4)将少许盐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的液滴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草履虫的变化,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选填“有利”“有害”或“既不有利也不有害”):

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盐对草履虫是_____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盐对草履虫是_____刺激。

③若左右两侧滴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不明显,则盐对草履虫的刺激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的认识,生物学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观察和实验,观察法是实验法的基础,实验法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据此解答。

【详解】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

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

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观察法和实验法是人们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

实验法的一般步骤: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③作出假设;④设计实验方案;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⑥分析实验现象;⑦得出结论。

实验中包括理论推导、模型演示、实践操作。

故选:

A。

【点睛】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2.B

【分析】

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

【详解】

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

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的标本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B正确。

【点睛】

解此题关键是理解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视野中。

3.B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实验法与观察法的联系与区别。

据此解答。

 

【详解】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

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

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4.B

【分析】

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对获取的实验数据需要求其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

【详解】

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对获取的实验数据需要求其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

某同学连续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时,得到12.0cm、11.6cm和12.2cm三个测量数据,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12.0+11.6+12.2=35.8,35.8/3≈11.9cm。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5.C

【分析】

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单细胞生物。

常见的有草履虫、眼虫、衣藻、变形虫、细菌(大肠杆菌)等。

可见C是单细胞生物。

 

【详解】

鲤鱼属于鱼类,蝴蝶属于节肢动物,向日葵属于种子植物,它们都属于多细胞生物,而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属于单细胞生物,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单细胞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熟知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6.D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的范围越小,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就越少;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的范围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就越多。

【详解】

通过分析知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的范围越小,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就越少;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的范围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就越多。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40,是400倍;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40,是200倍;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10,是100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10,是50倍。

其中D选项的50倍是四个选项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所以是观察的范围最大的,也就是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的。

故选:

D。

【点睛】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的范围及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多少的关系,是利用显微镜过程的关键。

7.C

【分析】

玻片即是玻片标本,玻片标本按制作方法可分为:

切片、涂片和装片三种

【详解】

切片应是从生物体切取制成,西瓜果肉无法切成薄片;涂片应是用液体的生物材料涂抹制作而成,西瓜果肉不是液体,挑取果肉细胞制成的玻片标本应叫装片。

考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8.D

【分析】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如图:

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据此解答。

【详解】

A、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A错误。

B、细胞质能流动,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B错误。

C、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C错误。

D、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多种物质,橘子的颜色和味道主要来自于液泡内的细胞液,D正确。

故选:

D。

【点睛】

掌握细胞的结构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9.B

【分析】

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详解】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

因此植物细胞分裂时各结构的变化顺序是:

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故选:

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10.D

【分析】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详解】

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都是动物细胞,所以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即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故选:

D。

【点睛】

解题关键是,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1.C

【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细胞学说认为: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因而植物细胞也是构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详解】

A.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A错误。

B.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具有大液泡,B错误。

C.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C正确。

D.液泡中的细胞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溶解着多种物质,D错误。

【点睛】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2.C

【分析】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把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释放的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的利用。

【详解】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把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释放的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的利用。

因此,线粒体被称为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

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

13.D

【分析】

制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时,可以简单记忆为:

擦、滴、撕、展、盖、染。

【详解】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为了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滴加清水是因其细胞中具有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吸水时细胞仍能保持正常形态。

故选:

D。

【点睛】

掌握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14.A

【分析】

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它们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据此答题。

【详解】

A.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藕断丝连”中的丝就是输导组织,符合题意。

B.机械组织多由一些厚壁细胞组成,起支持作用,不符合题意。

C.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

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不,符合题意。

D.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不符合题意。

【点睛】

植物的主要组织及功能是考试的重点,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15.B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首先明白显微镜有哪些结构。

【详解】

A.在对光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观察到的物像才会清晰,故不符合题意。

B.把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的位置。

这样便于用左眼观察,用右手做记录,故符合题意。

C.在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便于用右手画图或做记录,故不符合题意。

D.当光线较暗时,应选用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和反光镜上的凹面镜,这样可以看到清晰地物像,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

显微镜的使用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识图题的形式出现。

16.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右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即把像往左下方移动,则应该向相反的方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考点:

显微镜的成像。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关键记住标本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17.B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制作玻片标本”方法步骤的理解。

【详解】

在制作玻片标本的过程中,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故选:

B。

【点睛】

解此题需要理解掌握制作玻片标本的方法步骤。

18.D

【分析】

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此作答。

【详解】

A.单细胞生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A不符合题意;

B.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B不符合题意;

C.单细胞生物的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C不符合题意;

D.单细胞植物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如衣藻;单细胞动物和微生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如草履虫和细菌等。

D符合题意。

【点睛】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19.D

【分析】

此题是考查对细胞分裂的理解。

细胞分裂的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分析解答。

【详解】

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是:

细胞核首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然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动物细胞是在原来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是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D正确;

故选:

D。

【点睛】

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本题解题关键。

20.D

【分析】

动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

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因此家鸽和油菜相比,家鸽所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故选:

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不同点。

21.C

【分析】

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步骤是首先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最后细胞的中部向凹陷,形成新的细胞膜,缢裂为两个细胞。

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详解】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

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由于染色体内有遗传物质DNA,因此,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如图所示变形虫由一个变形虫变为两个变形虫的生理过程,因此是变形虫的分裂过程。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以及细胞分裂过程。

22.A

【分析】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植物的主要组织有:

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据此答题。

【详解】

A.番茄的果肉是营养组织,茎内导管是输导组织,符合题意。

B.油菜的叶是营养器官,玉米的籽粒是生殖器官,不符合题意。

C.树根和树干是营养器官,不符合题意。

D.桃花是生殖器官,桃子是果实属于生殖器官,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器官的概念。

23.C

【分析】

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大到小依次是:

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详解】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

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

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

由这八个系统就构成了完整的人体。

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