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4638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docx

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四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兼容

岳双喜

阿里巴巴金融对小微企业实行贷款,目前已有几十万家用户借助这个平台完成了贷款。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不断蚕食,传统金融行业如果不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将会很快被时代所抛弃。

实际上,信用模型的建立并非偶然,它受到技术、资金、设备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其中最易被忽略,但却最关键的因素则是社会关系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

成功企业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诚信资本原始积累,腾讯、微信从一开始的大量用户社会关系诚信资本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渐发展,先是社交平台,后来发展到支付平台,最后是理财,最终涉足金融领域,这些都和社会资本初步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

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

针对金融服务领域,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能够提升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有效降低违约率,降低交易成本等,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这些现象需要为银行所重视。

虽然小微企业的年均银行贷款金额的攀升速度比较快,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满意度仍然很低。

对于信贷来讲,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有着较大差距,普惠信贷重视社会性和公益性,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而传统金融则注重盈利性。

中小企业贷款,由于抵押担保的信用程度比较低,信息出现了极大的不对称,贷款机构的风险成本相对而言较高。

此外,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一般较小,因此,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传统金融一方,显然并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

政府为了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采取了多种奖励措施,但是仍旧不能有效弥补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

营业点数量少、业务经理人数有限是国有银行推行普惠金融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但是互联网的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为普惠金融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机遇。

近几年,银行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缺乏主动性,加上完全脱离了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新的、操作更为便捷的支付形式的出现为银行业敲响了警钟。

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中流砥柱,急需借助互联网来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应对互联网金融下几何级增多的客户量。

传统的商业银行逐渐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同时紧跟互联网潮流开设了各自的银行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开放与连接。

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难点就是信息成本较高,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该问题。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在不断壮大,其所拥有的大数据优势,使得供应链金融可以得到高效发展。

供应链金融脱离了仅仅针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通过深化和核心企业的合作,结合贸易背景实行真实的审查,在中小企业交易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基础上,提供配套金融业务。

在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基础上可以极大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保困难等问题。

(选自《互联网金融之问——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现在与未来》,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金融行业由于没有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受到互联网金融不断的冲击和挑战,必然为时代所抛弃。

B.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均旨在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传统金融以盈利性为主,而普惠信贷则以社会性、公益性为主。

C.传统的商业银行应紧跟潮流,以盈利为目的,借助网络经营,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的同时,还可开设银行微信公众号。

D.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所拥有的大数据优势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所有难点问题。

解析:

B项,根据原文“普惠信贷重视社会性和公益性,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是普惠信贷,而非传统金融;原文说的是“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传统金融一方,显然并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

C项,“传统的商业银行应紧跟潮流,以盈利为目的”错误,以盈利为目的一直是传统的商业银行的行为,而非紧跟潮流。

D项,“可以解决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所有难点问题”说法太绝对,与文章本意不一致。

答案:

A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两段,以腾讯、微信的发展为例,论证了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无论对互联网金融还是对传统金融都极为关键。

B.第三段对比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的差距,论证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较大。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有着很大优势,论证了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兼容的必要性。

D.文章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论述了传统金融存在的弱点,目的是阐明现代互联网金融拥有巨大发展空间和美好前景。

解析:

B项,对比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的差距,是为了论证传统金融的弱点和不足。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聚集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建立社会诚信资本,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提升有促进作用,能够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B.政府采用多种办法来推行普惠金融的发展,传统商业银行考虑到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小,及贷款存在的风险与损失,还是处于不情愿状态。

C.传统商业银行急需借互联网开展业务,源自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缺乏主动性和完全脱离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便捷的支付形式的出现。

D.传统商业银行需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供应链金融的高效发展,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保困难等问题,深化与小微企业的合作。

解析:

A项,颠倒顺序,根据原文“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可知,应先建立社会诚信资本,然后才会有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

答案:

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渐行渐远的瓦

孔帆升

瓦,素朴的瓦,安静的瓦,远离世俗的瓦,是日渐老迈垂暮了。

每回路过乡下屋场,我总忍不住停下来,好好看上村庄几眼,用眼睛和心灵说上两句话。

每去乡村,第一眼瞧的大都是瓦屋。

重重叠叠、高高低低、方方圆圆、鳞次栉比的瓦屋,是何等巧妙的美学构图,勾起多少温柔的情愫!

瓦把一生都交给了人和房子。

房子是土巴墙的,它安贫;是金碧辉煌的宫廷,它安然。

房子是怎样形状,它就是个啥形状,这些都改变不了它承天接地、遮风挡雨、营构温馨家室的本性。

瓦是多么慈和啊,排列成人字形的屋脊,盘龙的屋垛,吉祥鸟的屋角,怎么着都不会张牙舞爪,都能给人一种熨帖。

屋场里的静谧或偶尔高一声低一声的俚语,在瓦的庇护下,更加深了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

瓦是大地使者,以仰望的姿态承接上天的眷顾。

南方雨量充沛,尤其是春秋两季,最是雨打瓦屋如弄琴,催醒了大地上每一个蓬勃的生命。

瓦片上的雨声丝丝绵绵,梦一般带给人幻想,陶醉了一样铺开了新景象。

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屋檐滴水点点不移”,听不明白却总是痴痴地看石板上留下的滴水痕迹,想探究水为何这么不厌疲倦地做着毫无意义的事。

中年后才领悟到瓦从容的倾诉里,有着亘古的人生寓意,只是这哲人般的举动鲜有人真正重视过。

我瓦下的日子,蚁一般不堪一提,又常常忍不住要怀想。

也许人生注定要有那些贫瘠,那些简陋与闭塞,才可丰富得足以令人追记。

几片薄瓦,盖住了白天的繁重与喧闹,盖住了那些从梦中惊醒的惶恐与惆怅,青涩的时光一分一秒在风吹瓦屋木窗的呜咽中,慢慢镀色,形成自然而然的抵御。

日子就这么翻过了一页,却又不知下一页要如何去翻动。

碎与不碎,遮不遮风,挡不挡雨,谁也说不定。

我们过的就是瓦一样纯粹、脆弱、安分、不变的日子,从来没想过会离开泥屋,离开大山,离开牛羊鸡犬耕织的田地。

在县城住了几十年,每天看到高楼,看到粗硬的钢筋水泥结构,心也磨起了茧,不知不觉间就恋起瓦屋,哪怕它是埋在心中的伤疤,也要毫无羞涩地展示。

因为,它是最人之初的具象。

我印象中的乡下并不总是明媚的。

阴郁的日子,忧伤的情绪如柴火焚烧过的烟,从来不往地下钻,它越爬越高,钻过瓦床,冲出屋顶,忸忸怩怩,恣恣扬扬地飞上天,弥漫在整个村庄里。

瓦是有安抚魂灵作用的。

农人活着上有片瓦,是种安慰,死去了,有瓦相伴也是不错的。

瓦,在现代人生活中没多大用处了,但它仍然是一种传统,一份情结,对人的灵魂总会有清洗过滤的益处。

我想我这是在对抗某种遗忘,对瓦,我们该永远怀一份诚挚的念想。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每次路过乡下,停下来看上村庄几眼,主要是为了愉悦眼睛和心灵,表达自己对瓦的留恋之情。

B.春秋两季,雨打瓦屋的声音让人陶醉、让人幻想,可以震惊每一个慵懒的生命。

C.作者曾经在乡下度过了贫瘠、简陋、闭塞的生活,但他认为那段日子、那段生活值得回忆。

D.作者在乡下的日子有明媚、有阴郁、有忧伤,因为有瓦的存在,忧伤的情绪很容易消散,从而变得愉悦。

解析:

A项,“为了愉悦眼睛和心灵,表达自己对瓦的留恋之情”错误,曲解了文意。

B项,文中说的是催醒每一个蓬勃的生命。

D项,“因为有瓦的存在,忧伤的情绪很容易消散,从而变得愉悦”不妥,文中无此意。

答案:

C

5.作者眼中的瓦有哪些特征?

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逐段寻找,第一段对应答案①,第二段对应答案②③,第四段对应答案④,第七段对应答案⑤。

答案:

①素朴、安静、远离世俗、历史悠久。

②随遇而安:

安贫、安然。

③慈和:

不管什么形状,都能给人一种熨帖的感觉。

④从容、低调:

瓦让屋檐滴水点点不移,却少为人知。

⑤安抚魂灵:

农人活着上有片瓦,是种安慰;死去了,有瓦相伴也是不错。

6.瓦渐行渐远,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对待瓦?

请分析概括。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干问的是如何对待瓦,所以我们就要集中寻找表现作者态度的语句进行分析。

根据第四段“中年后才领悟到瓦从容的倾诉里,有着亘古的人生寓意,只是这哲人般的举动鲜有人真正重视过”可以得出答案①;第五段最后几句说的就是作者的态度,对应答案②;第七段内容都是作者的态度,可以得出答案③。

答案:

①真正重视瓦的品质与内涵。

②瓦是最人之初的具象,瓦下的生活与情绪不管怎样,都要敢于展示。

③瓦是一种传统、情结,可洗涤人的灵魂。

对于瓦,要永怀诚挚的念想。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单位专家共同研制的“治霾”科技新成果——陶瓷基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DFR)“发动机医生”,目前已在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推广,成为“治霾”利器。

这个黑龙江人自己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新材料产品已成功抢占润滑油产业技术制高点,并远销国外市场。

“发动机医生”主攻方向是发动机节能减排。

黑龙江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项目技术负责人张存德介绍:

“简单地说,汽车发动机缸体经过长时间活塞运动会出现磨损,导致发动机出现漏油、串气、冒黑烟、烧机油、燃料燃烧不完全等,都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

DFR材料就是加入汽车发动机内的‘工业味精’,它通过超精研磨,清理氧化物、油垢和积炭,提高发动机的密封性能,使油料、燃气燃烧充分,从而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降低颗粒物排放和节省燃油,进而减少由于发动机尾气排放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空气污染。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1955年,美国政府出台了第一部空气污染治理法案《空气污染控制法》。

1963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清洁空气法》,这部法案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空气污染控制法案。

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1967年美国政府出台了《机动车空气污染控制法》和《空气质量法》。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在标准和法律的实行上存在较大的矛盾。

直到1970年,在美国民众的努力下,《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出台,它是一项全国性的立法,具有广泛的约束效力,被视为一座里程碑。

它规定了由联邦政府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列出空气污染物质名单,制定了车辆的认证、检测、减排配件应用等多项制度,对燃料的生产也做出明确规定。

根据该法案设立了联邦环境保护署,赋予了其实在的管理权力。

针对雾霾污染,加州政府还出台了比美国政府出台的《空气质量法》还严格的《污染防治法》以及《加州洁净空气法》。

这些在美国后来的空气污染防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美国空气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颁布虽然使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空气质量管理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不同时期、不同形式下,空气质量总会出现一些新情况。

对此,美国环保署根据新出现的情况,多次修订《清洁空气法》,每次修订都对空气质量的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对各州实行要求更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条例。

美国治理空气污染借鉴了水污染治理的排污许可制度,对排污企业进行管制。

美国加州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推出了区域空气污染排放交易机制,由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对纳入交易机制的工厂的排污情况进行在线实时监测,规定排放额度,并且每年递减,从而强制排污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排放指标在芝加哥期货市场公开挂牌交易。

这一机制对控制固定污染源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选自《合作经济与科技》,有删改)

材料四:

一场抗击雾霾的“战争”正悄然展开。

由荷兰艺术家丹·罗斯加德设计的名为“无霾之洞”雾霾净化塔已于9月底进京,目前正在朝阳798艺术区内进行调试和测试,将择期与公众见面。

该塔高7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空气净化器,其中收集到的雾霾颗粒可被压缩做成黑色宝石。

雾霾净化塔似乎只是一件艺术品,只有艺术没有环保。

据报道,在全国像“无霾之洞”雾霾净化塔这样的治霾“神器”并不少,如今年5月12日,西安市除霾塔项目如期封顶。

有人预测,随着“减霾在行动”越来越迫切,与雾霾净化塔类似的装置将会在一些地方大增。

事实上,与其争相建设雾霾净化塔,不如在雾霾产生的源头上多下功夫治理,如大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抓好控煤、控烟和机动车尾气治理,抓好工地扬沙和渣土车洒漏的整治。

(选自《发明与创新·大科技》,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发动机医生”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为润滑油产业技术的排头兵,是治霾的利器。

B.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治理空气污染的法案,法律内容与各州政府差异较大。

C.美国政府治理空气污染借鉴了水污染治理的方法,规定排放额度,并且每年递减,进行有效监管。

D.荷兰艺术家设计的雾霾净化塔为世界上最大的空气净化器,功能之一是将收集到的雾霾转化为宝石。

解析:

B项,根据原文“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在标准和法律的实行上存在较大的矛盾”,可知“法律内容与各州政府差异较大”错误,差异的不仅是法律的实行还有标准。

答案:

B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发动机医生”有为发动机节能减排的功效,加入DFR材料,能有效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降低颗粒物排放和节省燃油。

B.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多项治理空气的法案,对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质名单都有详细的说明,也规定了燃料的生产。

C.美国加州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引入市场机制,对排污情况在线实时监测,强制排污企业减少空气与水污染排放。

D.中国目前治理雾霾的方法只有科技消霾,而美国政府更多从法律和市场等两个方面进行治理,为治霾提供根本保障。

E.制造治理雾霾的科技产品不如从源头治理雾霾,可在控煤、控烟和机动车尾气治理上多下功夫,抓好扬沙和洒漏的治理。

解析:

B项,根据原文“规定了由联邦政府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列出空气污染物质名单,制定了车辆的认证、检测、减排配件应用等多项制度,对燃料的生产也做出明确规定”,可知应为《清洁空气法》,而非多项治理空气的法案。

C项,根据原文“美国治理空气污染借鉴了水污染治理的排污许可制度……从而强制排污企业减少污染排放”,可知“强制排污企业减少空气与水污染排放”错误。

D项,根据材料二和材料四,我国目前治理雾霾的方法更多的是科技消霾,“只有”一词过于绝对化。

答案:

AE

9.有人认为治理雾霾需要体制保障,才能从根本上治理。

也有人说运用高科技治理雾霾,切实有效。

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结合中国实际,可以谈高科技“治霾”的方法。

根据材料二,借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治理空气污染的法律和引入市场机制,来谈治理雾霾需要有效的体制保障。

两个角度都可以谈,但要注意结合文本谈论。

答案:

示例一:

需要体制保障。

①可以出台有关“治霾”的法律法规,为其提供法律保障,加强对空气污染的有效监管,引起全民的重视。

②引入市场机制,实时有效地监管排污企业的污染排放,对其排放额度进行明确规定。

示例二:

用高科技治霾。

①利用“发动机医生”和雾霾净化塔等高科技产品,有效降低有害气体排放,大力净化空气。

②推广涉及空气污染控制技术,有效监管机动车尾气排放,将高科技产品进行全民推广。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

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为约曰:

“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

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

复请李牧。

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

牧曰:

“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

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

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

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城,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

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

赵王乃使赵蔥及齐将颜聚代李牧。

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

废司马尚。

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蔥。

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B.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C.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D.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解析:

根据句意和事件发生顺序断句。

答案:

D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莫府:

幕府,古代将帅出征时,办公机构设在帐幕中,称为幕府。

后世地方最高的文武官员的官署也称为幕府。

B.金:

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

先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一镒称一金。

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

后来银为货币,银一两称一金。

C.烽火:

古代在边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通过山峰之间的烽火迅速传达讯息。

D.反间:

反间计,指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获得虚假的情报,后来指用计使敌人内部不团结。

解析:

金是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

答案:

B

12.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牧守边时,对地方的军政事务有极大的权力,甚至不听赵王向敌人进攻的命令,因此招致赵王极大的不满,曾经一度被撤职。

B.李牧为赵国防守北部边防,因为害怕匈奴的凶猛而一直采取以防守为主的方针,但总的来看,李牧守边是有成绩的。

C.赵国对匈奴作战之所以取得胜利,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匈奴轻敌,二是赵军斗志昂扬,三是李牧指挥得当。

D.赵国守边士卒对匈奴的屡次入侵忍无可忍,一致向李牧请战,李牧迫不得已,才只好下达了作战的命令。

解析:

A项,错在“不听赵王向敌人进攻的命令”,文中无此意。

B项,说“害怕匈奴的凶猛”不妥。

D项,说李牧“迫不得已”不妥。

答案:

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

(2)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

参考译文:

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

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

(他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市场贸易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

(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

(他)制订规章说:

“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

”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

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

可是匈奴认为李牧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自己的将军胆小怕事。

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然像以前一样。

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

一年多,匈奴每次来侵犯,(新将领)都领兵出战。

每次出战,多是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老百姓不能耕种、放牧,(于是)又请李牧出山。

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

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

李牧说:

“大王(如果)一定要任用我,(就)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

”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

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人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

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

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获得过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