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思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5246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乡村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乡村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乡村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乡村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乡村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乡村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乡村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村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思考.docx

《乡村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乡村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思考.docx

乡村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思考

乡村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思考

  乡村文化是一个大问题,而且是个不大合乎时宜的问题。

说实话,对于这个问题我有点慌神。

我谈乡村文化不仅仅是就乡村教育来谈的,而且是从我们中国现在的乡村教育应该有什么样的位置来谈的。

  

  一、教育面对现时代遭遇的大问题

  

  我们今天的文化现状,从充斥荧屏的电视节目可以略窥一斑,就是一群急于赶时髦的年轻人主宰着流行文化的方向。

我们的大众文化已经是没有了文化的文化。

大家都置身于歌舞升平,都没有思考,最终的结果就是消解了、排除了我们精神思考的可能性,而思考的独立性也被消解。

说实在的,这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危机。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讲乡村文化的理由之一:

大众文化的无所不在、大众文化的肆虐,导致我们社会精神的荒漠化、精神的矮化。

  一个朋友跟我说起,我们究竟应该为教育做些什么?

我们的努力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们离这个时代是不是还远一些?

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关注一些社会的问题?

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我们思考的局限性?

这些问题的确引入深思。

我现在也在思考,我们到底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来思考教育?

我本来的想法是怎样尽可能地把文字表达出有自我思考的一种空间:

说真话,然后尽可能地让自己喜欢,别人喜欢更好。

但这确实还是更多地停留在自我欣赏的层面。

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做点更多的事情?

或者更多一点地转换我们的视角,怎么样在我们自己的教育思考中间来回应当下重要的问题?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个报道,有一个女孩子不听话,然后这个班级投票表决,处罚这个女孩子回家几天,结果这个女孩选择自杀。

表面上不是那些同学杀了这个女孩子,是她自杀的,是她自找的,但“吾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个孩子的死跟那些孩子没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那我反过来说这个孩子的死仅仅跟那些孩子、那个老师有关系吗?

难道跟我们这个时代没有关系吗?

难道跟我们每个人没有关系吗?

这个极端的事件是我们整个时代教育精神的贫乏、教育主导精神的不明晰、教育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不够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我们的教育没有主导性的价值,我们表面上在喊这个喊那个口号,实际上真正做起来的教育是无价值的。

完全是一种应试主导的价值,没有自身的价值,没有给予教师自身的价值觉悟。

这一点也提醒我思考,我们在思考乡村文化的时候,怎么样避免一种流于文字的虚华,这是很重要的东西。

  那么,我们重新引入乡村文化的视角是不是有利于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呢?

这个问题它是有两面性的:

一方面我们对乡村文化浪漫的想象可能会导致一种理性的缺乏,但是另一个方面我们又能看到,当我们更理性地思考乡村文化、思考自然时,反而可以冲击当下“无文化”的处境,保持个体精神的独立。

我们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引入乡村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怀旧,而且恰恰是要为我们“无文化”的时代提供一种来自底层的、有生命特色的、有生命体温的文化资源。

  就这个意义而言,一个人理性的生长,他不仅仅是属于大脑的,是心理学的,而且是生存的,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来自于生活中间的理性。

在这个意义上而言,一个人的理性发展它必须面向生活世界,一个人越深地扎根到社会之中。

才可能成长得越丰富。

谈论乡村文化,正是触及了我们当下的问题、我们个体精神发展的问题。

你看我们今天的孩子们,在学校里面就是什么?

就是各种各样的训练,回到家里是学校训练的补充。

家庭教育应该和学校教育是不一样的,它不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它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些不同的东西。

但是恰恰在我们今天生活的社会中间,我们家庭教育完全成了应试教育的助推剂,它不是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是“教”,家庭教育是“养”,让孩子们在生活世界中间。

在民俗、在文化、在日常交流中间,获得充分的滋养,以弥补学校教育的血肉的缺乏。

恰恰我们现在不是这样的,学校里要求这个题目做一遍,家里要求做十遍,这直接导致孩子们生命滋养的欠缺,难以培育一种丰富的、理性的、健全的精神,更导致了我们的孩子们轻易地陷于网络成瘾等问题。

我们要为孩子们的公共理性精神奠定基础,就必须要保证我们孩子的理性精神转向日常生活,具有开放性。

  我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我喜欢睁一只眼做梦》,讲的是一个美国的摄影师CrcgoryColbcrS的摄影。

一看到他的摄影,真的就感觉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有一幅是一个藏族的男孩子站在一只趴在沙漠上的大象面前,后面的背景很辽阔,小孩在给大象念佛经。

大象是自然界高贵的精灵,佛经则蕴含着神圣和庄严,男孩又与大象、佛经融为了一体。

还有一幅是一个穿着白衣服的小女孩看着后面的鹰从她的头上飞过:

还有一个是赤裸的祖孙两人坐在沙滩上面,旁边是两只凶狠的豹子,却也很安静地坐在那里。

作者想传达的是什么?

就是人与自然、与野生动物之间一种内在的契合、一种神秘的力量、一种神圣感,而这些东西我们在世俗的生活中是没有办法体验到的。

  我突然想起,中国人,特别是汉族人――我也不是什么种族歧视――的精神生活真是太狭隘了,有时候感觉藏族等少数民族反而给我们提供一种别类的精神参照。

似乎我们只能体验“动”,如果哪一天没有电了,一切都静下来的时候,人们要想去做一些什么,很难。

一旦静下来我们不知道做什么,所以我们不再体验“静”;我们只看到“有”,看不到“无”。

我们的体验太狭窄,我们没有办法去体验辽阔、寂静、神圣、宽广、深邃。

  这种价值体验的贫乏直接导致我们孩子视野的狭窄、精神生活的狭窄,说白了就是心灵的狭窄。

也许结果就是这样的:

我们今天的教育正在造就越来越多的聪明的、高智商的、无文化的人、无胸怀的人。

我们已经完全把这些东西撇在一边,完全生活在按照我们的教材所给出的价值世界里,我们的孩子们对很多东西的感受都被极大地削弱了。

我们所获得的乃是对这个世界的一种外在而花哨的体验,缺少对极宏大庄严或者极细微的体验,一是缺少对浩瀚、博大、神圣的体验,一是缺少心灵的细致入微的体验,更多地处于一种相对平庸的状态,心灵的敏感性大大缩小。

这就使我们沉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缺少一颗平静的心去体验、去感悟,我们看不到“简单”的力量等等:

我们没有办法去体验永恒或神圣,我们就生活在简单的、陶醉在自我物欲的满足的世界里。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今天的人们,也许这个主体意识是发展的,但是我们的主体意识并没有用来真正去争取我们的权利、争取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理性的空间,而恰恰是我们有了一点权力。

我们就把它用到最大,用在做不好的事情上面,我们还没有走出鲁迅所说的“怨恨”的转移,古代是把怨恨一级一级地压下来,大臣压小臣、族长压家长、家长压儿子、最后一层层地压下来,最后就是婆婆压媳妇。

我们今天依然没有超出这种“怨恨”的转移,而我们并没有倒向一种积极的健全的主体性上。

我们的创造力、孩子们智力的发展并没有导致心智的健全。

我们的孩子真的还要拓展视野,在提升我们主体性的同时,我们还要有对我们的主体性保持必要的反思意识,我们的主体性不是用来对抗弱者、对抗自然的,我们还要学会对弱者的同情、对自然的一种理解、对自然背后的一种神圣的理解。

这位摄影师有一句话讲得很好,“动物在哪,我就在哪:

他们给我灵感、给我愉悦,唤起我对奇迹的敬仰。

”我们的孩子们也看动物,但他们在和动物的接触之中,除了嬉戏、赏玩之外,还有一种敬畏之感、神圣之感吗?

这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怎么样让我们的孩子去感受神圣、感受永恒,体会这个人与自然的精神契合,体会人与世界的神秘联系。

  钱理群先生有一句话讲得很好,叫做“一个绝对的唯物主义者是十分可怕的”,所以我们今天就面临着世界过度的、极度的唯物化,世界极度的唯物化,导致的就是人的现实的主体性过度的张扬。

理性的节制源于一种神圣和敬畏,所以一个孩子没有一点神圣敬畏,那以后无法无天的事情是很容易做的。

“上帝死了,一切皆有可能”,特别在我们这个语境中原本就没有上帝,原来靠的是家族的力量,那我们今天靠什么呢?

我们只有靠一种文明化的根,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我们引入、重新思考乡村文化,其实也是面对这个问题:

重新给我的孩子扎上某种乡土之根。

当然我们说扎下“乡土之根”的时候,这跟传统的“三纲五常”完全不是一回事,这个可以以后再交流一下。

这实际上是让我们在这个土地上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土地,更好地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在这样的土地上找到他们生命的滋养的一种可能性。

  不难发现,我主张重新思考的乡村文化。

直接针对的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危机,针对我们这个时代理性精神资源的匮乏,针对我们越来越多的主体人格的僭越,缺少敬畏之心。

  

  二、乡村文化对当下儿童精神发展的启迪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们失去了与大地、与自然的这种精神的接触,导致缺少血气、普遍的虚无感等等。

重温乡土文化,就是让我们的孩子从这个文明病中超越出来――当然不是摆脱,是超越――给他们“精、气、神”。

大家可以去读一下当年卢梭写的那篇文章,叫做《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利于淳风化俗?

》,他特别点名批评了中国人,中国人缺少精气神。

今天再来看,我们中国人的精气神依然是很不够的,现在不断出现的伪娘、伪哥可见一斑。

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是需要一种精气神的。

文明病会矮化我们的人格,矮化我们的精神。

我们今天就是要面对这种文明病,面对这种精神的虚无,来重新思考乡村教育的意义。

  特别是儿童,过早地面临这个技术化的世界,消解了他们接触底层的可能性。

人的精神成长应该是缓慢的。

现代化应该是一点一点融人的过程。

有人提出,儿童应该生活在乡下,打拼的成年人就应该到城里,老年人就应该回到乡下。

这或许是中国人一种比较好的精神发展的秩序。

乡下更能让孩子们接近自然,接近自然的本色,在泥土中摸爬滚打能够更多地让自己少沾染一些文明病,更多地接近生命的精气神和生命的自然之气,成年之后他们再慢慢地回归理性和通过知识技能来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分子,到年老的时候回到乡村教化那些青年,带动乡土社会。

有人认为,中国乡村建设――当然我们现在很难――应该鼓励城里人去乡村去买房子、去建房子,当然这里涉及一个重要的障碍,就是农村里面土地没有产权,所以中国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中国的农村问题就解决了或者说解决了一大半。

我们还是回到教育上来看,由于我们今天过早地让孩子接触电脑、沉迷于网络,实际上不利于孩子们自然生命的彰显,自然生命所蕴含的丰沛的精气神的彰显。

重申乡村文化,就是要甄别这种文明病,促进孩子们以自然之气来调整生命的结构。

特别是应试教育的挤压也是削减孩子们精气神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我想从这些方面,来思考乡村文化的意义。

  第一,重新理解劳动的意义:

劳动。

简朴的生活方式与灵魂的健全。

刘良华教授曾讲到要“回到动物的本能”,还有林少敏提出把人比作动物不是贬低了人而是贬低了动物。

这些话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因为动物每天要养活自己,它每天去劳动,矫健而自在。

其实当我们没有被过度的教化时,人也是如此。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简单单的自然生活,带来我们原初的身心健全。

这不就是一种理想的生命状况吗?

当然我们现在是不可能回到这种状态,我们是要借鉴这种状态来弥补我们现在情景中的一种缺失。

这样说,绝对不是要回到原始的生活,而是以这种姿态来弥补当下的不足,特别是从儿童发展这个意义上,要从小理解劳动、理解自然的生活。

现在国际上有种休闲的方式就是重新回到手工劳动,比如你小的时候看到姐姐们编毛衣呀,心灵手巧,反过来,锻炼手的同时,也锻炼了心灵,有利于身心健康。

重新回到简单的劳动是一种当下休闲的时尚,当然我们不要把它时尚化,但是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理解简单的劳动,这是培养他们的身体、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的很重要的一条途径。

  身体在劳动的过程中、手在劳动的同时其实也就在思考。

我们往往把身体运动的意义弱化了,认为身体动就只是锻炼身体,没有锻炼心灵,其实这是错的,在锻炼身体时,他的心同样在动,他同样在思考,而且也在调节人的心。

理解简单的劳动,回到简单的劳动,重新理解那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这对于我们心灵的健全、灵魂的健全是很重要的。

我们孩子目前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学的问题,还要通过实实在在地做,一种行动,在行动中来治疗心理上的问题,直接用身体思考。

基于身体的思考。

简单的劳动还可以培养直接的判断,有些时候我们要保留直觉、保留常识、保留最基本的判断能力。

我们应重新理解劳动、重新理解自然的生活方式。

这中间包含着对抗现代文明的、促成精神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第二,重新理解土地的生命意义。

我们现在都是穿着皮鞋,坐车,开着轿车,跟土地接触得太少了,所以土地就越来越只是作为一种工具性的承载,而不是作为一种精神场域,土地不再是提供一种哲学的思考空间,不再让我们从中去领略它背后的这种生命的意义。

北大的俞孔坚先生就把这个土地的意义概括为这几个方面:

一、土地本身就是美;二、土地是人的栖居之地,是人的家园;三、土地是一个活的系统,是活的机体;四、土地是符号,是一幅历史和人文的巨制、巨著,是世世代代的人留下的遗产;五、土地是神,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祭拜的对象。

神就来自于自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自然和神是相通的,只是今天自然的神已经没有了,神也在自然中找不到了。

因此我们要在神的意义上去理解自然,但是,对于落后的地区,人们对自然就会有这样的情感,反而我们现代人却失去了这种感情。

那就要我们重新理解土地的意义,实际就是重新理解“生命的家”。

刘亮程先生对故乡有个概括,“故乡就是能够安置人的生和死、身体和灵魂的地方”。

土地、乡土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安置身心的地方,同时让我们死后的灵魂、死后的身体有一个地方栖息,这就是中国人的宗教――土地是中国人的宗教,传统中国就有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没有超越的上帝,土地自身就成了宗教。

而今天我们的乡土正在迅速地从现代化的视野中退却,我们已然无家可归。

我们让孩子从小理解土地、理解乡土,其实就是要他们从小生命扎根土地,养成一种宗教的情怀,我是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乡土的。

  第三,重新理解乡村生活方式所蕴含的丰富的意义。

乡村的自然的朴素的生活。

它包含着丰富的意义,包含着聪明的智慧。

刘亮程先生讲的一点对我很有启发,比如说乡村里的道路是弯弯曲曲的。

为什么会弯弯曲曲?

因为它遵循自然,比如中间有棵大树就会绕过它:

而作为现代文明的高速公路就是直的,搞理性的设计。

古典村民的智慧恰恰就是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自然生活。

这其中包含了村民的一种简朴的智慧,其实越是简朴的智慧,越是高深的;越是基本的越是重要的。

今天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要培育人的理性,可能要从恢复人的常识、恢复人的最基本的理性、最原始的、最贴近大地的这种理性开始,就是重新理解乡村生活的方式。

前面我们讲到,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起吃年夜饭、吃饺子、讲故事、讲来年计划,而现在完全被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所垄断了,乡村生活方式已经面临破坏,完全成了都市生活方式的延伸,这真的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这直接导致我们的生活方式迅速地单一化。

  如果我们的孩子不理解乡村生活方式,那么他们长大之后,就永远缺少这种对乡村生活方式、对这种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的理解。

所以我们教育应该思考在这么强势的春晚中间给孩子们敞开一个自由的、自如的、原初的民间乡村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第四,重新理解乡村文化、乡村民俗、民间传说对于儿童生长的意义。

我不仅仅是站在这个体制化的、科学化的视角上让大家理解乡村文化,我们还应该更多地站在孩子们的精神发展的高度来对待乡村文化,让孩子对乡村文化有一颗接纳之心。

他长大了自然就理解了这个世界,但是在小时候我们要培育他们的生命体验,拓展他们生命体验,丰富他们生命体验,让他们理解神圣,理解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生命体温、生存智慧和生存方式,从而培养他们心灵的包容性。

  重新理解乡村文化包括三个基本层面:

第一个是理解自然,重新理解乡村自然,包括自然秩序、自然规律。

第二个就是理解乡村的劳作和村民们的生活方式。

第三个就是理解村民的劳作、村民的生活方式之上所积累起来的聪明的智慧、聪明的文化。

三个层面,一个是自然层面,一个是劳作和生活方式的层面,第三个表现为乡村文化层面。

最重要不是理解的问题,而是做的问题。

对乡村而言,对村民而言,他们对自然的认识从来就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依照自然规律的生活,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所以我们在引导孩子们去理解乡村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把它上升为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怎么去做呢?

我这里推荐一个人的教育实践。

叫做《在农历的天空下》。

我觉得他提出这个理念比较有意思,我们怎么走向乡土文化?

很显然这不仅是涉及乡村问题,城里的孩子同样有一个这样的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农历的天空下,不仅仅是生活在公历的天空下,唐诗宋词,包括我们的汉语本身就包括这个浓郁的乡土文明的智慧,而西方的《圣经》之所以叫“圣经”,它实际上是包含很多乡土文明的智慧形式。

我们这个民族在这个现代化的过程之中,一方面要以现在的理性精神、民主地、科学地完成现代化的洗礼,但是另一个方面我们也要弥补我们这种现代化的精神的缺失。

小学阶段,提出这样一种在农历天空下生活的教育理念,对于今天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教育形式。

这里还有一个如何面对中国传统经典的问题,我们很多地方都提到从小就读《三字经》、《百家姓》等,这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契合吗?

我反对少儿读《三字经》,当然以游戏的形式稍微读一点不是不可以,但是把它变成传统读经的一种形式,引无数少年,一本正经,摇头晃脑,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但是,让孩子从小生活在一种农历的天空下。

给他一种广泛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滋润,这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吗?

让他们学会汉语的优美,又体验了中国传统的文明。

也体验了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也体验了一种文化的力度。

我想这就是我们要努力达成的一种目标,但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仅仅是生活在农历的天空之下,还有别的形式,比如说我们民间体育、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会等各种各样的形式。

而且,如何更合理地生长在农历的天空下,也还有诸多问题值得探讨。

我想我今天主要是给大家提供一种思维的视角,不是一种行为的模式,因为我本身就拒绝模式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