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7103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docx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

实用写作(章节重点)

《实用写作》各章节重点

第一章写作及实用写作的认识

第一节写作的认识及价值

一.写作的认识及价值:

1.写作是人的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

(1)写作者在自我表现中将生命投入写作。

(2)寻求表现应当成为现代人普遍具有的基本素质。

2.写作是人的智慧的一种生成机制。

(1)写作是对人的智慧能力结构的全面培养和综合运用。

(2)写作能增强人的思维活力。

3.写作构筑诗意栖居地,这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1)通过写作构筑诗意的栖居地,获得宁静的心情。

(2)通过写作消除精神压抑,实现更高意义上的心理平衡。

(3)通过写作肯定自我,在自我实现中获得审美享受。

第二节实用写作的认识及价值

一.人类文明需要实用写作的原因:

1.实用写作促进了政治文明的诞生。

实用文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人们在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要凭借实用文这一工具来进行彼此之间的联系,进行整治的统治和社会的管理,它是人类政治文明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

2.实用写作使物质文明开出灿烂的花朵。

实用写作广泛运用于物质文明的多个环节,运用于物质资料生产、分配、消费和再生产的全国过程。

第三节新世纪实用写作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一.新世纪实用写作的新特点:

1.新内容表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

2.新形式的特点为面广量大、形式新颖、快速适用。

3.新运作.出现了计算机、传真机、手机、复印机、打印机,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二.大学生的素质培养离不开实用写作

1.实用写作促使吸纳、拓展知识。

2.实用写作水平的强弱体现能力层面的高低。

3.实用写作活动彰显人的气质和修养。

第二章实用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主题与材料

一.主题的含义:

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或基本观点。

在新闻和文学作品中一般用“主题”,在理论文章中通常称为“基本观点”或“中心论点”,在说明性的文章中叫做“说明中心”,在公文中则称为“主旨”。

二.主题与标题的区别及联系:

1.主题是文章的核心,标题可以是主题的浓缩也可以只是文章所要表达具体范围。

2.主题一经确定就难以更改,而标题在文章内容、语言、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更改。

3.联系:

标题不能等同于主题,但好的标题可以给读者鲜明的印象,引导读者探索主题。

三.主题的作用:

1.主题决定内容的取舍。

2.主题支配文章的结构。

3.主题制约语言的运用。

四.主题的要求:

1.正确。

主题正确时撰写实用文的基本要求。

2.鲜明。

是指观点必须明确。

3.集中。

是指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

4.深刻。

要有思想深度,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规律。

5.新颖。

要反映时代特征,发前人之所未发。

五.主题的确立:

1.选好表现角度。

2.挖掘事物本质规律。

3.体现时代精神。

六.材料的定义:

是指作者为了撰写目的搜集或积累的能够表现文章主题的事实或论据,包括人物、事件、景物、情理、数据、例证、名言等。

七.材料的来源:

1.查阅文献。

2.深入调研。

3.学习积累。

八.材料的分类:

1.感性材料和理性材料。

2.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

3.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

九.材料的作用:

1.材料是主题确立的基础。

2.材料是主题表达的手段。

3.材料是制约结构的因素。

十.材料的选择:

1.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

2.选择最真实的材料。

3.选择典型的材料。

4.选择新颖的材料。

十一.材料的使用:

1.深入挖掘、揭示意义。

2.量体裁衣、决定取舍。

3.详略得当、点面结合。

4.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第二节思路与结构

一.思路的含义:

作者为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构思、谋篇布局的思想过程。

二.思路的梳理:

1.讲求顺序。

2.辨别梳理。

3.注意逻辑。

4.编写提纲。

三.结构的含义:

是作者思路在文章外部形式的表现,是指对文章的组织安排,也就是按照主题需要安排材料组织成文的方式。

四.结构的作用:

1.使文章言之有体。

2.使文章言之有序。

3.使文章言之有物。

五.结构的原则:

1.要恰当的反映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

2.要服从主题表达需要。

3.要适应不同文种的特点。

六.结构的要求:

1.完整匀称。

2.严谨自然。

3.清晰醒目。

七.结构的内容:

1.开头和结尾。

2.层次与段落。

3.过渡与照应。

八.常用的开头方式有:

1.揭示主题式。

2.目的根据式。

3.概述情况式。

4.提问式。

5.表明态度式。

九.常用的结尾方式有:

1.总结式。

2.强调目的式。

3.希望号召式。

4.展望未来式。

5.自然结束式。

6.规定式。

第三节语言与表达方式

一.语言的要求:

1.严谨、庄重:

(1)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

(2)选用含义明确而限定的词。

(3)使用专用词语。

2.准确。

必须要符合实际,符合逻辑;对事物的态度要鲜明;各种概念结论都必须正确。

3.朴实得体。

是实用写作语言的本色。

得体是指实用文的语言使用不同对象。

4.简练。

做到言简意赅,直截了当。

二.专门用语:

1.称谓语:

表称谓关系的词。

2.开头词:

又称领叙词。

常用的开头词:

近查、根据、遵照、为了、按照等。

3.追叙词:

如:

业经、前经、复经。

4.承转词:

又称过渡语,常用的有:

为此、据此、综上所述、总而言之、总之等。

5.请示词:

又称请辞,祈请词。

常用的拟请、恳请、特请、希望等。

6.商洽词:

又称询问词。

如:

当否、妥否、意见如何等。

7.受事词:

表示感谢的话。

如:

蒙、承蒙等。

8.命令词:

表示命令或告诫语气的词语。

如:

着、着令、责成、令其等。

9.目的词:

直接交代行文目的的词语。

如:

批复、函复、批示、转发、查照办理、参照执行、周知、知照等。

10.表态词:

又称复用语。

如:

迅即处理、遵照执行、准予备案、特此批准、同意、应当等。

11.结束词:

表示正文结束的词语。

如特此报告、通知、批复、特予公告等。

三.常用的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实用文体的表达方式:

叙述、议论、说明。

有时也有描写抒情。

四.叙述的含义、种类及要求:

1.含义:

叙述就是对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介绍和交代。

2.种类:

顺叙、倒叙、插叙、概叙、分叙、夹叙夹议。

3.运用叙述的要求:

(1)要交代清楚叙述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

(2)重点突出、层次清楚。

(3)因文体需要选择叙述方法。

五.议论的含义、结构及要求:

1.含义:

议论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结合有关材料反映客观事物,解释内在的联系、本质和规律,并阐明作者主张的一种表达方式。

2.议论的结构:

论点、论据、论证。

3.运用议论的要求:

(1)论点正确鲜明,要求明确的阐明作者的观点。

(2)论据充分。

(3)论证有力。

六.说明的含义及要求:

1.含义:

说明就是以简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构造、成因、关系、功能等解说清楚,他以说明某个对象,让人们认识为目的。

2.说明的方法:

(1)定义说明。

(2)诠释说明。

(3)举例说明。

(4)比较说明。

(5)分类说明。

(6)数字说明。

3.运用说明的要求:

(1)说明要客观。

(2)说明要确切。

(3)说明要有条理。

(4)说明语言要平实。

七.描写的含义:

描绘、摹写人物、事物或景物的形态与特征的一种表达方式。

八.抒情的定义:

抒发感情,是作者或文章中的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声的文字表露。

第三章实用写作的基础能力训练

第一节思维及思维训练

一.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通过这种认识,可以把握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思维的过程就是对事物的现象的分析与中和过程。

二.写作思维的特点:

1.选择性。

写作是一项自觉性的活动,这种自觉体现在写作思维的选择性上。

2.创造性。

写作时写作主题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3.间接性。

人的感知是直接的,人的思维却是间接的。

4.概括性。

思维不仅是间接的也是概括的。

5.语言性。

写作活动表面上看是一种处在的书写行为,但实际上,写作本质是一种语言生成行为。

6.间接性。

任何思维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

7.情理性。

写作思维是情理思维,既渗透着情,也概括着理。

三.写作思维的操作技术:

1.“重复”与“对比”思维操作技术。

重复即是:

主题的展开的过程中,选择那些和自己写作主题,文章立意的主题信息、性质、意思、情调相同、相似或相近的文章。

对比即是:

主题展开的写作过程中,对于那些和自己的写作主题,文章立意的主题信息、性质、意思、情调相反核相背的文章因素进行谋篇、结构、段落、造句、行文,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说明力的清晰度,即反差。

2.分析和综合思维操作技术。

第二节修辞及修辞训练

一.修辞的含义及作用:

1.含义:

修辞即是修辞语句。

2.作用:

(1)语言生动、活泼。

(2)表述简洁、明快。

(3)使叙述深刻、有力。

二.修辞的基本原则:

1.服务传情达意。

传达一定的感情,表述一定的主旨。

2.适应语言环境。

是指客观丰硕的言语活动环境。

3.符合语体需要。

选择符合不同交际的语体。

三.修辞的方法:

1.比喻。

打比方,常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

其作用有:

(1)刻画形象,留下印象。

2.夸张。

为了表达某种效果,对客观事物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法。

常见有夸大夸张和缩小夸张。

其作用有:

(1)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加联想以创造意境。

应注意的是。

(1)不能毫无根据。

(2)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

(3)要注意文法。

(4)注重比喻与夸张的区别。

3.比拟。

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有拟人法和拟物法。

其作用有:

(1)使表现的主体色彩鲜明。

(2)用于描绘形象。

(3)使表意丰富。

4.借代。

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借代应注意:

(1)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

(2)不能用陈腐的借体。

(3)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要与借喻区别开

5.排比。

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在一起来增强语势的修辞方法。

常见的有:

成分排比、分句排比、单句排比、复句排比四种。

其作用:

(1)用于说理、论述透彻。

(2)用于抒情,明快流畅。

(3)用于叙述,层次清晰。

(4)用于描写,细腻深刻。

6.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变和同音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方法。

主要有谐音双关和词义双关。

其作用有:

语言含蓄;语义回婉。

7.对偶、设问及反问。

对偶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

设问是有意而问。

反问是没有疑问,为加强语气而问。

四.修辞的作用有:

(1)语言生动活泼,如“日出江花红胜火”。

(2)表述简洁明快,如“轻舟已过万重山”。

(3)使叙述深刻有力,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五.修辞能力的训练:

1.静观法。

静心观察,可以把观察对象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

2.冷思法。

对于要表达的对象,要反复思考,选择最合适的修辞方式。

3.临摹法。

比照名家常用的修辞方法进行揣摩。

4.压迫法。

自加压力,将描绘对象或要表达的思想通过修辞的手法表现出来。

第三节修改及修改训练

一.修改的原则:

(1)着眼全局,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

(2)不同文体,各有侧重。

二.修改的方法:

(1)求助法:

初稿完成后请他人帮助修改。

(2)诵读法:

初稿完成后诵读几遍,发现问题然后修改。

(3)热改法与冷改法交替使用:

热改法,是初稿完成后趁热打铁,立即进行的修改方法;冷改法,是放一段时间后在进行修改。

(4)使用恰当的修改符号:

正确使用修改符号,避免造成文字混乱。

三:

修改的项目有:

(1)内容:

是指文章的内容和你发出的信息。

(2)结构:

文章需要加以适当的排列。

(3)趣味性:

是让读者继续读文章的因素。

(4)校对:

检查语法拼写、打印之内的问题。

第二编通用文书

第四章行政文书

第一节行政文书的认识

一.行政文书的含义:

即公务文书。

各级党政机关、各种形式的社会团体、各事业单位以及各种形式的企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正式文书。

又常叫做“红头文件”。

二.行政文书的作用:

(1)领导和指导作用:

行政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重要工具,为各行各业的工作发挥着领导和指导的作用。

(2)联系和知照作用:

行政文书有下情上知、上情下达、横向沟通、互通信息的功能。

(3)宣传和教育作用:

行政文书令受文者认识提高,思想统一。

(4)依据和凭证作用:

行政文书是各级机关意图的最忠实的凭证。

三.行政文书的特点:

(1)作者的法定性:

行政文书的法定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担负义务的机关和组织。

(2)制法的程序性。

(3)行文的权威性。

(4)体式的规范性。

四.行政文书的分类:

1.行政文书的总体分类:

通用文书和专用文书。

2.行政文书的通用分类:

(1)按用途划分:

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2)按制发部门的性质划分为:

党内文书;行政文书;群众团体文书;联合文书。

(3)按行政文书办理的时间要求划分:

特急;紧急;常规。

(4)按行政文书的机密程度划分:

绝密文件;机密文件;秘密文件;普通文件。

(5)按行政文书的行文方向:

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通行文。

五.行政文书的行文规则:

(1)确有必要。

(2)党政分开。

(3)明确关系:

隶属关系;职权范围。

六.规范行文:

1.下行文:

逐级下行文;多级下行文。

2.上行文:

逐级上行文;多级上行文;越级上行文。

七.其他规则:

1.一事一文。

特别是请示。

2.公开发布的文书不另外行文。

3.上行文的具体规则:

(1)一事一文。

(2)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3)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4)不得向上级负责人报送请示。

(5)受双重领导的部门,应写明主送和抄送。

4.下行文的具体规则:

(1)除函,一般不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2)有未协商一致的问题不得各自向下行文。

(3)受双重领导时,必须抄送另一部门。

(4)向下级部门的重要行文时,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部门。

5.联合行文的规则:

(1)同级或上下级政府部门可以联合行文。

(2)政府可以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联合行文。

(3)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4)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以联合行文。

(5)属于部门职权范围的事物,应当由部门自行行文或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明确主办部门。

八.行政文书行文时的注意事项:

不交叉主送;不主送个人;不越级行文;不乱抄乱送。

第二节文书版式和文书制作

一.文书版式的要素:

1.眉首。

包括行政文书的份数序号、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项,即位于行政文书首页红色反线以上各要素的统称。

2.主体。

包括标题、主送单位、文书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印章、附注等项。

即是置于行文文书首页红色反线以下至主题词之间的各要素的统称。

3.版记。

置于主题词以下的部分统称版记,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三个要素

二.行政文书的制作:

吃透两头很重要;领导意图把握好;选好文种易慎重;规范准确效率高。

第三节通知与通报

一.通知的含义:

执照性下行文书,主要用于批转下级部门、转发上级部门和不相隶属的文书。

二.通知的特点:

(1)适用的广泛性;

(2)行文的时效性;(3)内涵的多样性。

三.通知的种类:

(1)指示性通知:

向下级部门部署工作、做出指示,但内容又不适于命令等文种进行表达,着以通知发出。

(2)发布性通知:

有关法规规章制度领导讲话等常以“颁发、印发”等类通知的形式。

(3)批转性通知:

由上转下、下转上、平转平。

(4)事务性通知:

日常事务或需要下级部门办理的事物。

(5)会议类通知:

知照召开某会议的行政文书。

(6)任免类通知:

干部任免,人员聘用的事项以通知行文。

四.通知的写作:

1.标题。

执法单位+事由+通知。

2.主送单位。

3.正文:

通知缘由、通知事项、执行要求。

五.通报的含义:

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阐述重要情况的一种行政文书。

六.通报的特点:

(1)真实性。

(2)典型性。

(3)及时性。

(4)倾向性。

七.通报的种类:

1.从发布形式上分:

(1)直述式通报。

(2)转述式通报

2.从内容性质上分:

(1)表彰通报。

(2)批评通报。

(3)情况通报。

通报的写作要求:

(1)材料真实。

(2)事实典型。

(3)评议中肯。

(4)制发及时。

八.通知与通报的比较:

1.通知与通报都是下行文。

2.都是执照性文书。

3.通知是告知事项,通报是告知情况。

4.通知时条文式写法多,通报是短文式写法多。

5.通知大多不对事项作分析说明,通报会对情况进行分析评论。

6.通知的事项很多事未发生的,通报的事情一般是已发生的。

7.通知是提出具体的执行内容,通报常是提出执行的方向。

8.通知一般情况下,正文不能过长,通报则不宜过简。

九.通报的写法:

(1)标题:

完全式即制发单位+事由+通报;省去发文单位即事由+通报;单要素式即只用“通报”做标题。

(2)主送单位,除少数普发性通知不写主送单位。

(3)正文:

表彰性通报的正文,包括通报缘由、先进事迹、分析评论、表彰决定、希望和要求几个方面,具体层次为表彰的缘由,表彰的对象,表彰的事迹,分析受表彰者的精神实质,部门表彰的决定很希望及要求;批评性通报具体层次为写明批评的缘由,写明错误事实,包括相关人员、情节、结果等,要求简明、扼要、准确集中,分析错误原因和性质,要求态度明确,一针见血,同时注意分寸,用词得体。

写明处理决定及应该吸取的教训。

提出希望和要求,还可以提出防范措施;情况通报正文一般写法为,通报的缘由,陈述情况,分析情况,提出希望和要求四种写法;转述式通报具体层次为,转发***文件,为什么转发这个文件,接受这个文件应做哪些工作,附件。

(4)结尾:

写好发文单位和成文日期即可。

第四节决定与意见

一.决定的含义:

试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适当的决定事项的行政文书。

二.决定的特点:

(1)决策性。

(2)定论性。

(3)严肃性。

三.决策的种类:

1.法规政策性决定。

2.部署指挥性决定。

3.决策知照性决定。

4.表彰处分性决定。

5.变更撤销性决定。

四.决定写作的具体要求:

(1)事由的政策性。

(2)事项的严肃性。

(3)行为的妥帖性。

五.意见的含义:

意见是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行政文书。

六.意见的特点:

(1)全局性。

(2)见解性。

(3)指导性。

七.意见写作要求:

(1)问题的准确性。

(2)见解的针对性。

(3)用语的合理性。

八.决定的写作:

(1)标题,常由三要素构成,即:

制发单位+制发事由+决定,但须注意的是,若是会议通过的决定,还要在标题下方居中位置批准、通过该决定的会议名称日期。

(2)主送单位,决定应写主送单位。

主送单位常为知照性的部门或群体(3)正文。

决定的正文是决定这一文书的主要部分由开头、主题和结尾三部分构成。

开头一般写发布决定的背景、目的、根据、意义。

主题一般写决定的事项。

(4)落款及成文时间。

第五节报告与请示

一.报告的含义:

报告是一种陈诉性上行行政文书。

二.报告的特点:

(1)汇报性。

(2)陈诉性。

(3)结论性。

三.报告的种类:

1.按呈报要求来分为:

(1)呈报性报告。

(2)呈转性报告。

2.按内容来分为:

(1)工作报告。

(2)情况报告。

(3)意见报告。

(4)答复报告。

(5)报送报告。

四.报告的写作要求:

(1)把握规则。

(2)注重真实。

(3)讲究语言。

五.报告写作需要注意的事项:

(1)突出重点,主次分明。

(2)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3)直称其事,言简意赅。

(4)特事特报,认准时机。

六.请示的含义:

是下级部门请求上级部门对某项工作,对某些问题、某些事项予以指示、批准的一种行政文书。

七.请示的特点:

(1)请示性。

(2)起复性。

(3)事前性。

(4)单一性。

八.请示的种类:

(1)直请性的请示。

(2)批转性的请示。

九.请示写作的要求:

(1)先要把请示的主送弄准。

(2)请示行文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规律。

(3)请示是文在事先。

(4)请示的事项如果有几件,不能写成一份请示上送。

十.请示与报告的比较:

1.相同点:

(1)请示与报告同属上行文。

(2)请示与报告格式相同。

(3)请示与报告内容都带有汇报性质。

2.不同点:

(1)目的要求不同。

(2)性质不同。

(3)行文时限不同。

(4)内容含量不同。

十一.报告的写作:

(1)标题。

(2)主送。

(3)正文。

报告的正文是一份报告的核心部分,一般由报告缘由、报告事项、报告结语构成。

(4)落款。

十二.请示的写作:

(1)标题。

(2)主送。

主送只能有一个;只能主送上级单位,不能送领导者个人;不得越级主送。

(3)正文。

请示理由是请示的正文开头;请示事项是请示正文主体;请示结语即请示结尾部分。

第六节文告

一.公告的含义:

公告是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行政文书。

二.公告的特点:

(1)内容的规定性。

(2)告知的广泛性。

(3)发布的庄严性。

(4)用语的缜密性。

(5)传播的新闻性。

三.公告的种类:

(1)行政性公告。

(2)法规性公告。

四.公告写作的要求:

(1)知照一文一事。

(2)事项准确具体。

(3)语言严肃和平。

五.通告的含义:

是知照性下行文。

六.通告的特点:

(1)制作的多元性。

(2)发布的法规性。

(3)知照的广泛性。

七.通告的种类:

(1)周知性通告。

(2)执行类通告,知照公众。

八.通告写作的要求:

(1)周知的严肃性。

(2)事项的明确性。

(3)内容的单一性。

九.公告的写作:

(1)标题由“发文单位+公告”组成。

这是最常用的标题;有事由,但省略“关于”和“的”字结构的标题,由“发文单位+事项要点+公告”组成;完全式标题由“发文单位+关于…..的+公告”组成。

(2)主送,由于公报发布形式常是媒体,受文面是公众,没有受文部门,所以一般不标识具体的主送单位。

(3)正文,公告的正文常由三部分组成,公告的事项、公告的是由和结语。

(4)落款。

第七节批复

一.批复的含义:

是答复性下行文,主要用于上级部门答复下级部门请示事项的行政文书。

二.批复的特点:

(1)权威性。

(2)针对性。

(3)指示性。

(4)鲜明性。

三.批复的种类:

(1)认定性批复。

(2)指示性批复。

(3)答复性批复。

四.批复性写作要求:

(1)针对要强。

(2)对象要准。

(3)态度要明。

(4)结构要活。

(5)回复应快。

五.批复的写作:

(1)发文单位即行文主体,既不能不写,也不能随意略写或简化。

(2)事由常有两种表达方式:

“关于”+事项;“关于”+“同意”+事项。

(3)正文:

引语(引述来文);主体,表述同意与否的态度及依据;结尾“批复”或“特此批复”;落款,谁答复谁落款。

第五章事务文书

第一节计划书与总结书

一.计划书的含义:

是对将要开展的工作、生产、学习或科研活动等提出的预想目标,制订实现这一目标的步骤、方法和措施而写成的一种文书材料。

二.计划书的特点:

(1)预见性。

(2)指导性。

(3)约束性。

三.计划书的写作要求:

(1)要符合政策。

(2)要量力而行。

(3)要具体明确。

(4)要以说明为主。

四.总结书的含义:

是单位或个人对过去某一阶段内的工作、生产、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和研究,找出经验教训,以为今后的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借鉴而形成的文书材料。

五.总结书的特点:

(1)指导性。

(2)概括性。

(3)过程性。

六.总结书的种类:

1.按性质分:

工作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