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口语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7389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幼师口语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师口语教案.docx

《幼师口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师口语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师口语教案.docx

幼师口语教案

课题:

朗读的技巧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朗读技巧的重要意义;

2、理解并掌握朗读的内部技巧;

3、掌握并能正确运用朗读的外部技巧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朗读的技巧,了解各种文体的朗读

教学难点:

  朗读的基本技巧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示范法、练习法

教具:

多媒体

学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重音

[导入新课]

在朗读时要真正达到朗读目的,往往需要借助于一些朗读技巧。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探讨一下朗读的技巧

[新授内容]

1、朗读技巧:

是在朗读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表达方法,是实现朗读目的的必要手段,是朗读时为了使声音清晰洪亮,为了增强语音的感染力,更恰当地传情达意而使用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2、重音:

是朗读时,为了强调或突出某个词、短语,甚至某个音节而读得重些。

突出重音的方法有重读、轻读、拖长。

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1)、语法重音:

是根据句子语法结构对某个句子成分所读的重音。

语法重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谓语: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定语: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③状语:

他飞快地跑了。

④补语:

肚子吃得鼓鼓的,嘴巴油光光的。

⑤指示、疑问代词:

他什么事也不做;这本书从哪儿借来的。

(2)强调重音:

是为了有意突出某种特殊思想感情而把句子里某些词语读得较轻的现象。

同一句话,强调重音的位置不同,强调的重点就不同。

Ø一般规律

(1)突出话语重点,揭示语言内涵

例如:

我知道你会唱歌

(2)表示对比和反衬

例如:

从前生活苦,现在可好得多了

(3)表示递进意义的成分

例如: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4)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成分

例如①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

(5)表特指的成分

例如:

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因为韶山的杜鹃象烈火。

(6)比喻句中的比喻词和喻体

例如:

海燕象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

(7)表达强烈的感情,使语言感情色彩丰富,充满生气,增强感染力

例如:

①你这个人好糊涂啊!

[巩固练习]

朗读下面的句子,找出重音的地方

1、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2、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3、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4、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5、他什么事也不做;这本书从哪儿借来的。

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同时举例说明不同重音类别的特征。

后记:

 

第二节停顿、节奏、语势

【复习】

复习重音的辨别方法

[新授内容]

一、停顿:

是语流中的间歇,语言中的停顿,不单是人们生理上换气的需要,更是表情达意的需要。

常见停顿有以下几类:

(1)句逗停顿:

按各种标点符号做的停顿。

如:

放学了,——你们走吧!

(2)语法停顿:

表示语法关系的停顿。

如:

三个报社的编辑和记者

(3)强调停顿:

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或为了加强语气,而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做适当停顿,或在语法停顿基础上变动停顿时间。

如:

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

二、节奏:

受作品的基调和思想内容的制约,朗读时应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节奏。

根据节奏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可分为六种类型:

(1)轻快型

如: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2)凝重型

如:

再也找不到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

(3)低沉型

如: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4)高亢型

如: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5)舒缓型

(6)紧张型

如: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

你站出来!

是好汉的站出来”

三、语势:

指的是朗读或说话时声音的高低变化,由音高决定。

语势变化主要有四种

(1)平直调:

语势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升降变化。

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扬升调:

语势先低后高,句末音调明显上扬。

如: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之间,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3)降抑调:

先高后低,句末音节说得低而短促。

如:

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

(4)曲折调:

语势有低-高-低的曲折变化,或末一两个音节音调曲折并拖长。

如:

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战斗生活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巩固训练】

朗读幻灯作品(略)

【课后作业】

    朗读《狼和小羊》

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停顿、节奏、语势在朗读中的运用技巧。

后记:

 

第三课时

【复习】

复习朗读要注意的基本技巧

【新授内容】

内部的表达技巧:

1.形象感受

形象感受,是指朗读作品中的形象性词语对朗读者内心产生刺激从而让朗读者感触到客观世界的种种事物,以及事物的发展、运动状态,使表现情、景、物、人、事、理的文字符号在朗读者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引起朗读者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体会和思考,是朗读者“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而形成的感受。

朗读中如何运用好形象感受呢?

利用作品中的人、事、物产生联想,注意抓住文章中最能表达事物形象的实词。

如: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段文章之中的实词“冷”、“雪”、“黑”是最能让人产生联想的词语,朗读者要透过这些词语,仿佛看到了雪花、天黑,产生冷的感觉,从而形成内心视觉形象。

2.逻辑感受的运用

逻辑感受是指朗读者对朗读作品中的概念、判断、推理、论证以及文章中各部分之间、各层次之间、各自然段之间、各句之间、句子中各词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头脑中形成的感受。

朗读中要运用好逻辑感受,这要求朗读者必须抓住语句、篇章的真正含义,掌握作品中的主次、并列、转折、递进、对比、总括等“文路”,在逻辑感受中转化为朗读者的思路,进而形成一种内心的“语流”,以增强有声语言表达的征服力。

朗读时,要抓住最能体现语言脉络、文章层次的是文章中的虚词。

如:

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

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

3.内在语的运用

我们把语言所不能表露、不便表露或者没有完全显露出来的语句关系、语句本质称为“内在语”。

在朗读中,内在语就像一股巨大的潜流,在朗读者的语言底下滚动,赋予有声语言以思想、态度和感情色彩,从而使朗读更具生命力。

读好作品中的内在语,可以让人们透过文字表面聆听思想的声音,可以使作品显得更有深度,更耐人寻味。

如: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在朗读时要注意把握这种反义的内在语,读出小女孩悲惨的结局。

4.语气的运用

语气是在朗读者的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语”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话语”,“气”是支撑声音表现出来的“气息状态”。

如:

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这句话是长征中一位红军战士临终前用尽最后一口气说出来的。

朗读时,感情是悲壮的,气息是短促的,声音是虚弱的、断续的。

最后一句的语气可以这样处理:

“实声”停留在“它”字上,“带给”两字用气息托出来的“虚声”吐出。

【巩固训练】

朗读《别了,我爱的中国》)

要求:

朗读时,语气要低沉,声音要徐缓,仿佛负重,气息有些凝涩。

【课后作业】

自由选择教材的作品朗读

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朗读的内部技巧的运用,包括形象感受、逻辑感受、内在语的运用和语气的运用。

后记:

 

第四课时

【复习】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指出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新授内容】

一、记叙文体

记叙文体,是指带着情节描述的作品。

如:

小说、故事通讯、寓言、童话。

这类文体主要是记事、记人、记言。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

朗读叙述部分时,语调一般要平和,突出中心内容,读出条理。

记叙中的记事、记言,要依据具体的“事”、“言”性质、特点,用声音的高低、快慢、轻重等技巧加以区分。

人物语言,尤其是对话,要按人物性格、年龄、职业以及当时的心理状态等等来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性格。

恰当的运用不同的声音技巧处理。

但不可改变自己的本来音色,刻意去扮演作品中的角色。

一定要有分寸感,既不能过于呆板,又不能过于夸张。

朗读描写部分,要注意运用形象感受,展开联想,对于那些能让人产生联想的实词,可以用重音加以突出,这样能让听者也受到感染,如临其境。

二、抒情文体

抒情文体一般指散文和诗歌(这里重点谈散文)

1、诗歌的朗读要体现“诗言志”,要通过声音表达出诗的所立之意、所抒之情。

要注意表达出诗的形象和意境,要把那些表现深邃意境和鲜明形象的字、词、句,通过有声语言的再创造,鲜活地展现在听者面前。

还要注意体现诗歌所特有的和谐的韵律,各个诗行末尾的语调,要服从诗意和诗行与诗行的组织关系,合理安排升降调配。

朗读时要注意语调抑扬的变化。

例如:

《一月的哀思》(略)

2、散文,这种抒情文体,是通过记人或记事、写景或状物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结实社会意义的一种文学形式。

散文的形式自由,其抒情方式有时是直接抒情,有时是间接抒情。

朗读直接抒情的作品,要在把握住全文感情基调的同时,注意突出重点语句。

例如:

《小河》中最后一句话:

“如今我离去了,小河被我远远地抛在故乡,可我永远地思念着你,小河”。

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乡、母亲的怀念与眷恋。

对于通过叙事、写景、托物等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作品,朗读时,则需要我们在理解文中所托之物的基础上,把握其涵义,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情感。

三、说明文体

说明文体,是指既无褒贬色彩区别,又无是非立场辨析的,以介绍事物、说明过程为目的的文章。

有的是介绍客观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功用的;有的是说明客观事理的关系、规律的。

它要求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按照一定条理对事物、事理进行直接的说明。

朗读说明性作品,要突出其说明性、知识性、科学性、准确性。

对作品中关键性的词语、句子主要运用停连、重音加以突出强调。

例如: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

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

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

有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验钾;另外还有溴、锶等。

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

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朗读检测】

学生分为四组,分别为诗歌组、散文组、寓言组、政论组,自备稿件,上台做1分钟的朗读。

教师从普通话、朗读技巧、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并在朗读会结束后进行点评。

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前几节课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各种文体的朗读技巧,同时变换形式组织朗读比赛。

后记:

 

 

课题:

语音在幼儿教师教育口语中的具体运用和训练

教学目标:

学会发出大小、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使语音丰富多彩。

抓住“以情运气,以气托声,以声传情”的发声基本要领,使声音有所变化。

练习说话的技巧,使之更好地表现情感和意思,增强口语的感人力量。

教学重点:

学会发出大小、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使语音丰富多彩

教学难点:

  练习说话的技巧,使之更好地表现情感和意思,增强口语的感人力量。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示范法、练习法

教具:

多媒体

学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授内容】

一、音量调节训练

朗读下列儿童诗,注意语音的大小长短、高低、强弱。

我借神笔画天下

是谁发明了纸?

是谁发现了这样好的画笔?

于是我画天、画地;

画太阳、月亮、高山、小溪……

让我所有的形状和颜色,

都说出我满心的欢喜和感激!

二、音色的运用

熟练地改变共鸣腔的形状、位置,就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教师可根据教育需要控调音色,较好地完成教育任务。

1、训练目标

学会科学用气发声,改变音色,模拟各种年龄、性别、性格的人的腔调,表现热情、冷谈、幽默、讥讽等语气,模拟风雨声、鸟鸣虎啸等声响。

2、训练要领

音色训练要真实、自然、得体,要以自己的声音为主体,在此基础上稍加改变,略有夸张,不能装腔作态。

【示例】

一天,天气真好,小熊哥俩手拉手一起出去玩。

看见一块干面包,捡起来闻闻,“哎!

真香!

”大黑说:

“咱俩分了吃,可要分得公平,你的不能比我的大!

”小黑说:

“对!

要分得分平,我的不能比你的小!

哥俩正闹着呢!

狐狸大婶来了,她一眼就看见了干面包,眼珠骨碌碌一转说:

“你们呀,是怕分得不公平吧?

来来来!

让狐狸大婶我来帮你们分。

三、重音的运用

重音分语法重音和感情重音。

重音的读法有五种:

重读、高读、慢读、轻读、停顿。

【示例】

拔萝卜(节选)

老公公种了萝卜,他对萝卜说:

“长吧,长吧,萝卜啊,长得甜呐!

长吧,长吧,萝卜吧,长得大啊!

”萝卜越长越大,大得不得了。

老公公就去拔萝卜。

他拉住萝卜的叶子,“嗨哟,嗨哟”拔呀拔,拔不动。

老公公喊:

“老婆婆,老婆婆,快来帮忙拔萝卜!

”“唉,来了,来了。

”、、、、、、(略)

四、语气的运用

语气是受内部思想感情支配的。

教师用不同的语气说话。

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就有很大的不同。

【示例】“这是你画的画儿!

内心高兴——这太好了。

内心怀疑——这不可能吧?

内心惊讶——真没想到。

内心惋惜——唉!

你不该画成这样!

内心轻蔑——你没这本事。

内心责备——太不像话了。

五、节奏的运用

教学口语速度一般分慢速、快速、中速三种。

慢速用于讲解,或叙述平静庄严的事情,或烘托悲壮气氛。

快速用于叙述急事,表示慌乱惊恐、兴奋激动的情绪,烘托紧张气氛。

中速用于一般的叙述说明,表达平淡的感情。

【巩固训练】

朗读儿童诗《小弟和小猫》

我家有个小弟弟,

聪明又淘气,

每天爬高又爬低,

满头脸面都是泥。

妈妈叫他来洗澡,

装没听见他就跑;

、、、、、、(略)

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语音在幼儿教师教育口语中的具体运用和训

练,学会发出大小、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使语音丰富多彩。

通过训练提高大家的说话技巧,使之更好地表现情感和意思,增强口语的感人力量。

后记:

 

课题:

态势语及其训练

教学目标:

了解态势语在一般口语交际和教师职业口语中间作用,掌握态势语运用间要领,初步养成态势语运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态势语运用基本要领

教学难点:

培养良好的态势语习惯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地训练相结合

教具:

多媒体

学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 导入]

    由学生训练存在的不足——引出“态势语“

    手势、表情、动作、眼神(教学态势语,无声的教学语言是信息传递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方式和手段。

)关于美国交际家艾帕尔。

梅拉别思的公式:

信息的效果=7%文字+38%的语调+55%面部表情

    一、什么是态势语。

态势语是通过体态、手势、眼神等方式来传情达意的一种言语辅助形式,是口语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

它包括整体态势语,如坐、行、站的姿态,服饰等;局部态势语,如手势、表情、眼神等。

二、态势语的主要内容

 

(1)身姿语:

(行姿、站姿、坐姿)

   

(2)手势语:

手势与声语言的内容和特定间语境一致,与自己独有的个性和气质相协调。

   (3)表情语:

丰富多彩,亲切自然,庄重诚恳,既威严又亲切

    (4)目光语:

示例赏析:

“微笑”

    (5)着装

三、态势语作用

(1)补充强化口语  

(2)沟通交流情感

   (3)调控交际活动

四、态势语使用原则

 1.“和谐性原则”。

即态势语言要与自己的身份、交际语境、表达内容,特别是与有声语言协调一致并且态势语本身各构成要素(如身姿、手势、表情、目光)之间要做到局部与整体的协调一致。

 2.自然、适当性原则。

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态势语言并非越多越好,一定要顺乎自然,不要刻意为之,动作的幅度、力度、频率等要适中,要能够突出口语交际的目的。

[巩固训练]

朗诵下列诗句,按要求完成动作,反复体会,找到舒展、自然的感觉。

  

1、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右手抚胸如自我介绍)

2、我们的祖国,如红日冉冉升起在二十一世纪的东方。

 (右手向斜前方伸出,慢慢上举,如仰望红日升起)

3、“东亚病夫”的历史已被我们远远地抛进了太平洋,

(右臂如鄙视般向身侧下方挥去)

 4、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中华民族复兴的辉煌。

  (两臂向前方环形张开,作拥抱状)

[课后作业]对着镜子进行目光表情训练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了解态势语的作用及其使用要领,同时根

所学内容进态势语模拟训练

后记:

课题:

讲故事技巧及训练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

了解讲故事“话”、“表”兼顾的特点。

2、能力训练:

初步学会运用“话”和“表”的手段讲故事。

 

教学重点:

掌握讲故事“话”、“表”兼顾的特点,学会讲故事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话”和“表”的手段讲好故事。

  

教学方法:

讲讲练练

教具:

多媒体

学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讲故事技巧

[复习]

请学生朗读一首儿诗,注意朗读技巧

[新授内容]

一、讲故事的特点

1、教育性

2、趣味性

3、表演性、

4、再创性

二、怎样讲故事

(一)、“话”的技巧

1、“话”即是“讲”,要口语化。

2、注意语气语调,要有起伏。

3、处理好语速和节奏。

 

如:

猴儿王找到一个大西瓜,可是怎么吃呢?

这个猴儿啊,是从来也没有吃过西瓜的,忽然他想出一条妙计,于是把所有的猴儿都召集起来,对大家说:

“……”

(二)、“表”的技巧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2、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模拟表情、动作、声音。

三、讲故事的基本要求

(一)情节曲折,结构完整。

(二)形象鲜明、关系清楚。

(三)“讲”“演”结合,绘声绘色。

(四)语调灵活,节奏适宜。

(五)兼顾听者,适当改动。

[巩固练习]

根据讲故事的要求,请学生讲一个故事,其他同学听后进行点评。

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讲故事要做到话与表兼顾的技巧,同时根据学习要求训练学生讲故事。

后记:

 

第二节讲故事训练

[复习]

强调讲故事需注意的技巧,要做到“话”和“表”兼顾,同时注意语气、重音、语速、节奏,高低起伏等。

[讲故事训练]

案例:

《猴子吃西瓜》

人物提示:

猴王:

刚愎自用,不懂装懂。

老猴:

倚老卖老,装腔作势

小毛猴:

活泼机灵,快人快语。

短尾巴猴:

严肃认真,有板有眼。

马大哈猴:

不用脑子,自以为是。

“有个猴儿”:

胆小怕事,不敢说话。

要求:

注意把握不同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要求运用“话”与“表”的技巧讲《猴子吃西瓜》的故事。

1、创设情境,续讲故事

(1)出示课件:

今天天气真好。

小白兔高高兴兴去散步,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小松鼠急忙向他走来。

大家想一想,小松鼠这么急

(2)要求:

根据这个故事的开头,把下面的故事编出来

(3)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演故事”,“讲故事”

(4)学生评议,教师相机点拨评议重点

3、熟读《萝卜回来了》、《三个笨蛋的故事》、《圆圆和方方》,按照讲故事的要求向全班同学讲述。

4、根据学生表演情况和大家的评议,评选出“故事大王”若干名。

[拓展提升训练]

布置学生回去改写《狼和小羊》的故事,然后讲给家里人听

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讲故事的技巧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讲述技巧,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后记:

课题: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

教学目标:

理解幼儿教学口语的特点和要求,掌握幼儿教学口语表达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

教学口语的特点和要求

教学难点:

教学口语基本技能训练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练习法

教具:

多媒体

学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教学口语的特点和要求

[导入新课]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是吃“开口饭”的,也有人将教师的职业称“舌耕”。

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然而,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语文教育只重视书面语而忽视口语。

教师口语:

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口头用语,它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教师的劳动工具。

[新授内容]

一、学习教学口语的重要性

1、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3、能给学生学习语言提供示范。

使每一节课

成为言语训练课。

4、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二、教学口语的基本特点。

1、规范性

教师为人师表,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以语言

示范效应。

教师语言规范,包括语音规范、词汇规范、语法

规范几个方面。

语音规范要求使用普通话标准音,做到发音

清晰、吐字准确。

词汇规范是指不用方言词,杜绝生造词,

2、科学性:

不同学科的教学,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系统。

讲授不同的学科,就要使用不同的所规定的不同术语、概念。

例如:

政治课中把“货币”说成“钱”,生理卫生课

中把“大脑”说成“脑袋”、“脑子”,

3、针对性(可接受性)

所谓针对性,是指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运用不同的语言即因材施教的意思。

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必须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运用语言,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4、鼓励性

教师要爱护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时时鼓励他们积极上进。

教师语言最忌讳“冷”、“辣”、“硬”。

传授知识时,要忌“笨”、“傻”之类的埋怨;启发诱导时,要忌讳“呆”、“木”之类的挖苦;指责骄傲时,要忌讳“真行”、“真了不起”之类的冷潮;批评错误时,要忌讳“没治了”、“看透了”之类断言。

教师的语言应当象“雪中碳”、“三春雨”、“六月风”。

5、教育性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得以完成现实职责的主要手段的教师语言,当然也始终贯穿着教育性。

教师在开口与学生讲话时,一刻也不能忘了自己是教师,要时时做到“心中有人”、“目中有人”。

6、生动性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

”教师口语必须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具象思维发展得很快,生动的表达有利于语言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发挥最佳效率。

7、儿童性:

词语通俗易懂,语法浅显简易,表达生动有趣。

三、教学口语的要求

(一)对口语质量的要求

(二)对语言修养的要求

(三)对心理素质的要求

[巩固练习]

讨论:

化学老师在讲核外电子的排布时,针对“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低”的理论,向学生打比方说:

“这好比你的小时侯,婴儿时,你爸爸把你抱在怀里;你会走路了,你爸将你牵在手里;再大一点,你爸爸说:

去,外面玩去。

”这段话体现了教学语言的什么特点?

[课后作业]

P195思考与练习1、2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举例说明教学口语的特点和要求,让学生懂得教学口语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后记:

 

第二节教学口语基本技能训练

[复习]

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讲评作业

[新授内容]

一、音量调节训练

训练目标:

学会发出大小、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使语音丰富多彩。

训练要领:

抓住“以情运气,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