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84044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最新】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四十一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0年1月以来,我国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富有成效,目前各行业已有序复工复产。

疫情防护期间,下列外出回家的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出示身份证件B.登记身份信息C.体温计测体温D.用消毒剂消毒

2.【最新】春晚《春风十万里》、《泉》等节目展现了当今美丽的中国风貌,呼吁我们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B.工厂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B.

检验O2是否集满

C.

收集H2D.

稀释浓H2SO4

4.近几个月来世界范围内的“疫情”的爆发和应对,让世界人民再一次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

这场战役的胜利有太多的人在做着贡献,他们运筹帷幄、他们星火驰援……其实也包括现在的你。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疫情期间居家不外出就是你对社会的贡献,饮食的合理搭配更是健康的保障

B.居家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视力,多摄入维生素C可以预防夜盲症

C.口罩的外层是防水层,所以该层一般都使用合成材料

D.居家还要坚持锻炼身体,否则体内脂肪含量过高也可能会引起某些疾病

5.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采用了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

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铷原子内含有37个质子

B.铷原子易得电子变成阴离子

C.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6.预防“新冠肺炎”要经常杀菌消毒。

过氧乙酸

化学式为

)是一种广谱、高效杀菌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气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是6:

1:

12

D.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组成

7.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

混合气体

,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如图所示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B.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

7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8.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X

Y

Z

A

溶质

溶剂

溶液

B

C

焊锡

黄铜

D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

 

A.AB.BC.CD.D

9.如图所示的4个实验,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B.

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C.

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

D.

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

10.下图是三种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B.欲除去A溶液中少量的B物质,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C.t1℃时,将80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70g

D.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

B>A=C

1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12.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不发生反应且溶液最终为无色的一组是

A.HCl、Na2SO4、KNO3B.CuSO4、H2SO4、NaCl

C.NaOH、NaCl、AgNO3D.H2SO4、Na2CO3、NaNO3

二、实验题

13.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用F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的气泡________,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三、科学探究题

14.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验中发现各组石灰水浑浊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于是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因素。

(进行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

实验1:

取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1-1

1-2

1-3

1-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

0.5

缓慢通入2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不明显

明显

非常明显

明显

实验2:

利用向饱和石灰水中添加蒸馏水来调节石灰水浓度进行实验(溶液浓度变化引起的溶液密度变化忽略不计)。

实验序号

2-1

2-2

2-3

2-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

0.5

加入蒸馏水体积/mL

0

a

b

c

缓慢通入3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非常明显

明显

不明显

无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实验1的目的为____________。

(3)实验2中a、b、c三处数据,设计合理的是________。

A0.50.50.5B0.51.01.5

C1.01.52.0D1.02.03.0

(4)实验2的结论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通过对比实验1-1和2-1,可得出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5.小颖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时,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小颖对产生气泡的现象提出疑问,邀请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展开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作出了如下猜想:

小军的猜想:

O2;小红的猜想:

SO2;小颖的猜想:

H2;小伟的猜想:

N2。

(交流讨论)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小伟的猜想不正确,依据是_____。

(查阅资料)SO2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2SO3和水。

(实验探究)同学们收集气体,并分别对各自的猜想进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军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收集的气体中

_____

猜想不正确

小红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质量

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不变

猜想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小颖

将产生的气体用尖嘴玻璃管导出后点燃,并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_____

猜想正确

写出小颖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评价与改进)

(1)小红认为小军和小颖的实验方案都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_____。

(2)实验结束后,老师认为不需要进行实验即可通过更简便的方法验证小红的猜想,你认为所选择更为简便方法的依据是_____。

(拓展与延伸)

(1)由实验探究推测,可知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呈酸性的物质,一般不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硫酸铜溶液酸碱性的原因是_____。

(2)据老师介绍,CuSO4可做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为了验证老师的说法,需要进行的探究内容有:

①是否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②_____。

四、流程题

16.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

(查阅资料)粗盐中含有CaCl2、MgCl2等可溶性杂质。

(1)粗盐水精制的过程中先加过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其目的是除尽__________(填名称)。

(2)煅烧后的产物X是一种盐,写出其化学式:

__________。

(3)Y是滤液中的主要成分,可作氮肥,但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可用于循环使用的物质有氨气和__________(填名称)。

五、计算题

17.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钾,为了回收利用,欲用2%的稀盐酸测定废水中的氢氧化钾含量(废水中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现取50g废水于锥形瓶中,逐滴加入2%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7.3g,求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

【详解】

出示身份证件、登记身份信息、体温计测体温均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用消毒剂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D。

2.D

【详解】

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可以节约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

B、工厂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能够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节约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加重土壤污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

A、检查气密性,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中,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正确;

B、检验O2是否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错误;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错误;

D、稀释浓H2SO4时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

故选A。

【点睛】

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B

【详解】

A、疫情期间居家不外出,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也是我们对社会的贡献,饮食的合理搭配可以保障身体健康,故A正确;

B、摄入维生素A可以预防夜盲症,摄入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故B不正确;

C、口罩的外层是防水层,一般都使用防水性较好的合成材料,故C正确;

D、居家要坚持锻炼身体,否则体内脂肪含量过高也可能会引起某些疾病(如脂肪肝等),故D正确。

故选B。

5.B

【详解】

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铷原子内含有37个质子,说法正确;

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电子变成阳离子,说法错误;

C、铷为“钅”字旁,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D、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

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睛】

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

6.A

【详解】

A、由化学式可知,过氧乙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

B、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不含氧气,说法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每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则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是2:

4:

3,说法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

故选A。

7.B

【分析】

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

两种,选项错误;

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

7,选项正确;

C、反应前,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反应后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发生了改变,选项错误;

D、由图示可知,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选项错误。

故选B。

8.A

【详解】

A、溶质和溶剂并列,同属于溶液,选项正确;

B、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因此酸、碱都属于化合物,钛是金属单质,不是从属关系,选项错误;

C、焊锡、钢、黄铜都属于合金,并列关系,选项错误;

D、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并列关系,但它们与浓溶液不是从属关系,选项错误;

故选A。

9.C

【解析】

A、白磷着火点低,热水提供的热量可以使其温度打到着火点,所以燃烧,红磷着火点高,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正确;B、浓氨水没有直接接触到酚酞溶液,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氨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酚酞溶液中去了,正确;C、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乙试管的铁钉只能与空气接触,甲试管的铁钉能与氧气、水接触,不能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铁锈蚀还可能与氧气有关,错误;D、蜡烛熄灭,说明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正确。

故选C。

10.C

【详解】

A、由于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因此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因此等量的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但并不能说A和C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故选项错误;

B、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A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物质,故选项错误;

C、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t1℃时,A的溶解度为60g/100g水,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设t1℃时,将80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童为x,80g×

=(80g+x)×20%,解得x=70g,需要加水的质童为70g,故选项正确;

D、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t2℃时,A、B、C的溶解度大小为A>B>C,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C的溶解度变大,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可知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而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降温前C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C

【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

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

反应分别产生水、二氧化碳和碳酸钙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离子之间不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

D、

反应生成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12.A

【详解】

A、该组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且溶于水都是无色溶液,则不发生反应且可得到无色溶液,故A正确;

B、因该组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不反应,但

溶于水为蓝色溶液,故B错误;

C、因NaCl、

能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则能发生化学反应,故C错误;

D、因

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则能发生化学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3.

(1)锥形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误差;

(3)A;分解反应;均匀连续的冒出时。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示可知仪器a是锥形瓶;

(2)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F中的植物油就起到避免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可能.影响实验的准确性;(3)如果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选择装置A来制取;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时,再收集氧气。

考点:

考查二氧化碳、氧气的制取装置;气体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知识。

14.CO2+Ca(OH)2=CaCO3↓+H2O探究石灰水体积对浑浊程度的影响。

B在石灰水体积、通入空气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石灰水浓度越大,浑浊程度越明显。

通入空气的体积实验1-1和2-1中,石灰水体积和浓度相同,通入空气的体积不同,浑浊程度不同。

【详解】

(1)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实验1的的变量是澄清石灰水的体积,目的为探究石灰水体积对浑浊程度的影响。

(3)实验2是探究饱和石灰水浓度对浑浊程度的影响,所以应该保持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加上蒸馏水体积相同,故选B。

(4)实验2的结论是在石灰水体积、通入空气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石灰水浓度越大,浑浊程度越明显。

(5)实验1-1和2-1中,石灰水体积和浓度相同,但是实验1通入空气的体积为2L,实验2通入的通入空气的体积为3L,可得出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通入空气的体积,理由是实验1-1和2-1中,石灰水体积和浓度相同,通入空气的体积不同,浑浊程度不同。

15.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木条不复燃不正确有水雾产生2H2+O2

2H2O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时容易产生爆炸SO2具有刺激性气味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对实验现象的颜色有干扰反应前后硫酸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

【详解】

[交流讨论]小伟的猜想是氮气,但是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因此小伟猜想不正确的理由是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故填:

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实验探究]小军的猜想是氧气,可以利用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来简阳是否生成了氧气;因此采取的实验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收集的气体中,木条不复燃,则证明气体不是氧气,则小军的猜想不正确。

小红的猜想是二氧化硫,由于二氧化硫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2SO3和水,溶液的质量增重了;因此采取的实验是: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质量。

发现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不变,说明没有二氧化硫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猜想不正确。

小颖的猜想是氢气,可以利用氢气可以燃烧,火焰颜色和产物来验证,因此采取的实验是:

将产生的气体用尖嘴玻璃管导出后点燃,并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发现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因此证明猜想正确。

故填:

木条不复燃;不正确;有水雾产生。

小颖实验中是采用的氢气燃烧的方法,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

故填:

2H2+O2

2H2O。

[评价与改进]

(1)小军和小颖的实验中都用到了火,若是不纯的可燃性气体遇到火会产生爆炸,因此小红认为小军和小颖的实验方案都存在安全隐患。

故填:

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时容易产生爆炸。

(2)由于SO2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通过闻气体的气味来验证,因此老师认为不需要进行实验即可通过更简便的方法验证小红的猜想。

故填:

SO2具有刺激性气味。

[拓展与延伸]

(1)硫酸铜溶液本身呈现出蓝色,若是用紫色石蕊溶液来检验的话,硫酸铜的颜色对石蕊溶液显色由干扰,因此一般不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硫酸铜溶液酸碱性。

故填:

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对实验现象的颜色有干扰。

(2)要想证明硫酸铜是催化剂必须满足“一变二不变”的原则,即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硫酸铜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均不变才能确定为催化剂;因此为了验证老师的说法,需要进行的探究内容有:

①是否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②反应前后硫酸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

故填:

反应前后硫酸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

16.2NaOH+MgCl2=Mg(OH)2↓+2NaCl;氯化钙;Na2CO3;与碱性物质反应能释放氨气,降低肥效;二氧化碳。

【详解】

(1)由于氯化镁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Mg(OH)2↓+2NaCl;所以,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其目的是除尽MgCl2;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钙;

(2)碳酸氢钠煅烧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所以X是碳酸钠,其化学式是:

Na2CO3;

(3)Y是氯化铵,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NH4Cl,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能释放氨气,降低肥效;

(4)由图可知可用于循环使用的物质有氨气和二氧化碳。

17.0.448%

【分析】

氢氧化钾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钾和水,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氢氧化钾的质量。

【详解】

解:

设50g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是x

x=0.224g

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是:

答:

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是0.448%。

【点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