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28116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祖国境内旧石器时代远古居民的生活景象。

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及南北,十分丰富。

本课只是讲了两个典型: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及其所代表的原始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北京人。

难点:

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了人类,才有人类的历史。

那么人类是怎样产生的?

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的传说,那么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呢?

哪个同学来说一说。

生试说。

教师:

同学们说的都是传说,一个是中国的,一个是西方的(ppt展示图片)但这些都只是神话传说,并不可信,这些传说都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由来的困惑。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那么人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

生:

类人猿

师:

类人猿是一种近似于人的古猿,它们经过漫长岁月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

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呢?

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

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

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第一课,相信我们会找到答案的。

展示:

“我国远古居民分布图”。

问题:

原始人类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会分布在这些地方呢?

总结:

我国的远古人类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这也就是今天为什么把长江黄河称为母亲河的原因,因为在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

这些史实证明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教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两个典型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北京人。

他们的演进过程,勾画出了中华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轮廓,描述了中华民族的祖先早期艰难的生活历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序幕。

(二)、自主先学,梳理知识:

自学指导:

快速阅读课文,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发现地点、距今时间和基本生活状况。

(三)、合作探究,展示点拨:

教师:

远古人类生活的时代距今年代久远,考古学家主要是靠地下埋藏的遗

址、遗存、考古发掘出的遗迹、遗物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

我们这节课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赛争当优秀考古学家,进行一番考古探究活动。

活动一学习考古

教师:

我们先到云南元谋县看一看。

学一学如何做考古学家,看看能发现些什么呢?

展示:

《元谋人牙齿化石》、《元谋人使用的石器》、《元谋人化石层中发现的炭屑》

教师:

经科学家测定,这两颗古人类牙齿化石及石器、炭屑、烧骨存在的年代,距今约有170万年。

这也就是说,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

问题:

“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呢?

并说明你推断的理由。

展示:

《原始人在打制石器图》

问题:

你觉得他们是怎样制造工具的呢?

由此你还能推断出什么结论呢?

生试说。

教师:

大家分析的很好,尤其是元谋人会制造工具这一结论非常重要。

由此看来,生活在距今一百七十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了。

活动二练习考古

过渡:

我们再到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看看。

展示:

北京人遗址

教师:

1929年我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发掘中出土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轰动了世界。

此后,在周口店地区先后又发现了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髂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共十万件以上。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于1987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经过碳素断代和古地磁断代、树木年轮断代等科学技术的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七十万至二十万年之间。

展示:

第一组:

头盖骨和头像

师问:

你能描述一下北京人的相貌吗?

师引导学生从表格项来对比古猿、北京人、现代人的不同。

结论:

北京人既像猿,又有人的特征。

展示:

第二组:

石器

问题:

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是怎样制成的?

生说:

打制石器。

追问:

想像一下,假如你们是当时的北京人,你们会用这块石器做什么呢?

生分说。

教师:

北京人使用过的石器留下来了十多万件,这些石器有的形状扁平而刃面锋利,我们称之为刮削器和砍砸器,可砍伐树木,刮削木棒和窜割动物。

还有三棱形的尖状器,可以挖掘植物的根和茎等。

它们都是用石头敲打而成的,十分粗糙,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在考古学上称作旧石器时代。

问题:

你们组从这些工具和它们的用途方面,还可以推断出北京人的生活活动有哪些呢?

总结:

北京人就是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这也说明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

展示:

第三组:

社会组织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问题:

材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怎样?

小结:

同学们说的很好,北京人为了生存,往往几十人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这样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展示:

第四组:

问题:

你们觉得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呢?

又是怎样保存火种的呢?

生看书回答。

教师:

据民族学的资料分析,原始人保存火种一般采用篝火法。

使用时不断往火堆中投放木头;不用时用灰土盖住火,使其阴燃,在用时扒开灰土,添草木引燃。

追问:

北京人用火来做什么呢?

火的使用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生看书回答。

教师:

通过以上活动,同学们基本了解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下面,再充分地发挥想像力,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

问题:

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生看书回答。

展示: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归纳提升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北京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要保护和珍视。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

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

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

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

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

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

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

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

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

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

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

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

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

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

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

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教师先介绍有关贾兰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头盖骨发现、失踪的经过,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引入一个考古学知识即只有发现了头盖骨才能复员古代人类的面貌。

这就是为什么元谋人的相貌不能够复员而北京人可以。

引起学生兴趣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2、距今年代约70万年至20万年。

3、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让学生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并试着说一说北京人的的体质特征。

学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师补充。

4、生活情况:

⑴使用打制石器。

⑵已经使用天然火。

会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

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过着群居生活。

让学生阅读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讨论:

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

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况怎样?

学生结合课文和一些相关知识,应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

(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

所以北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个人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打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根茎,过着群居生活。

)(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生活艰苦。

通过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明白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类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单粗糙的工具去获取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劳动。

劳动促进了人的发展。

如果不是环境险恶,类人猿不需劳动即能获得食物,人类也就不会出现了。

所以说:

劳动创造了人。

(三)、山顶洞人

投放“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山顶洞人的生活”图片,要求学生结合图片自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指出: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1.结合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指出,山顶洞人在体质特征方面有什么变化?

(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

2.识“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图,说明山顶洞人在制造工具方面掌握了哪些先进技术?

并举例说明(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例骨针) 

3.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获取火种的方法同北京人有什么不同?

(会人工取火)

4.识“山顶洞人的生活”图,说明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怎样形成的?

(按血缘关系结合的氏族)

学生阅读课文自由回答,然后师生共同订正归纳总结,填写图表。

 【合作探究】

1、结合下列有关材料和图片,思考北京人为何要过群居生活?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2、北京人已学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对北京人来说有什么作用?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什么意义?

想像一下,北京人是怎么样取得天然火的?

大家的想象很丰富,既然我们知道了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简单的工具,过着群居生活,会使用自然火。

那么,我们再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21教育网

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明显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同学们应该从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人工取火、社会组织等方面进行比较。

【小结提升】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依据板书图表提问、巩固强化。

远古人类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生产活动

社会组织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巩固练习】

1、下列那一项属于山顶洞人的生活(  )

A.用火烧烤食物B.使用打制石器C.过群居生活D.会使用骨针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会不会制造工具B.是否使用打制石器C.能否使用天然火D.懂不懂磨制石器

3、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    D.过着群居生活

4、材料解析题

 上古之世……民食果爪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什么现象?

 

(2)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导学案

七年级上历史科导学案

课型:

新授课

设计:

审核:

审批:

班级: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

月日星期

课题: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1课时

累计1课时

学习过程(定向导学:

教材第2页至7页)

学习流程及内容

学习要求和方法

一、解读目标(2分钟)

1、掌握元谋人、北京人生活地点、距今时间以及体貌特征和发现的历史意义。

(重点)

2、知道化石是研究古人类的主要证据,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难点)

二、夯实基础(16分钟)

根据目标阅读教材之后,完成下面的习题。

(在书本上找到相关答案也可以直接在书上划记,但要在导学案上写上关键词)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阅读教材P2)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什么?

距今约多少年?

他们已学会了哪些生存的本领?

(二)北京人

2、(阅读教材P3)北京人遗址位于哪里?

第一个发现者是谁?

3、(阅读教材P4)北京人遗址有哪些考古发现?

这些发现有什么作用?

4、(阅读教材P4)北京人的体貌有什么特征?

想一想,他们与现代人相比有什么不同?

5、(阅读教材P4-5)远古时期的北京人学会使用哪些工具?

他们如何生活?

(提示:

如获取食物,使用火)

6、(阅读教材P5)北京人遗址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三)山顶洞人

7、(阅读教材P5-6)山顶洞人距今约多少年?

他们的体貌有什么特征?

他们已学会了哪些生存的本领?

三、提升能力(17分钟)

我挑战:

独立思考后,说出自己的见解再共同探讨:

探究1:

如果你穿越时空到了北京人生活的时代,你会看到什么?

(可以根据课本P4的文字及图片,思考北京人的居住环境、人们之间关系和生产生活状况等方面,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的。

课堂:

端正坐姿,集中注意力,勤做笔记!

 

【学习流程】

独学(9分钟):

围绕学习目标快速阅读P2-5,找出自主学习题答案并完成。

及时记下疑难问题。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对学(7分钟):

相互检查笔记,划好等级;晒出不懂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相互交流解决问题。

 

独学6分钟——对学3分钟

——展示7分钟,需上台展示的同学一定要快速,展示者面向同学,声音洪亮,表达清楚。

倾听者认真倾听,及时记录要点。

流程及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和方法

探究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5年5月,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

考古学家发现了两枚上内侧门齿,而7件粗糙的石器,人工加工痕迹清楚,还发现了大量炭屑和两小块烧骨。

材料二:

1929年,在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独自主持下,于12月2日下午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后来又发现了5个比较完整的头骨化石和200多块骨化石,还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

请回答:

(1)请分别说出两则材料所介绍的两个远古人类的名称以及各自的生存年代。

 

(2)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观察下列史实和推论:

史实:

7件粗糙的石器,人工加工痕迹清楚。

推论:

北京人已经会制作打制的石器。

请你按照这一思路,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完成两组相关史实和推论。

①史实:

推论:

②史实:

推论:

(3)通过上述的史实与推论,你认为作为一名考古学家,应该具有哪些素质?

 

四、总结梳理(5分钟)

五、过关检测(5分钟)

1、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已确认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B.陕西蓝田C.云南元谋D.山东大汶口

2、对北京人用火的提法不正确的是()

A.北京人会使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

B.北京人用火烧烤、御寒、照明等

C.火的使用时人类进化史的里程碑

D.北京人会人工取火

3、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京人制作石器技术比较成熟了,根据用途已会制造不同类型石器

B.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

C.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结成群体生活

D.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已知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4、下列关于北京人遗址的发现说法不正确的有()

A.北京人遗址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B.北京人遗址的第一个发现者是中国科学家裴文中

C.北京人遗址为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化研究提供重要证据

D.北京人遗址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5、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想要获得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

 

 

结合夯实基础的内容,自己学会总结与概括。

 

总结整理完导学案后,先独学完成这些检测题目,之后对子相互检查、批阅,组长统计本组全对的人数,上黑板上加相应的分数到组。

每小题计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