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3174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 高一历史.docx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学年下学期份考试高一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隆阳区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6月份考试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分卷I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

“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

”下列有关宁波帮企业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宁波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商业传统

B.宁波开放较早,与外国联系较多

C.受“一战”期间出现的“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多数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陆省份。

电工器材厂,从原料和产品运销的角度来看设在武汉为宜,但却将其设在湘潭。

这些举措(  )

A.从经济方面为抗日战争做了准备

B.缓解了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C.提高了中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D.打破了我国工业的合理布局

3.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外资企业出现B.洋务运动兴起

C.工人运动高涨D.实业救国热潮

4.所谓“民自有经界(地界),而无烦上之区分。

”即便是在国家注重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实行清查的情况下,“逃田”“诡寄”“飞洒”“移丘”“换段”“改册”之类的现象依然层出不穷。

这主要反映了在中国古代(  )

A.土地占有权的频繁变动

B.土地占有关系日渐模糊

C.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D.土地隐占推动土地兼并

5.《氾胜之书》成书于西汉,现存3700多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书中记载有“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等。

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  )

A.划分田地B.因地制宜

C.精耕细作D.优选种子

6.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等现象。

这说明当时(  )

A.官营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B.私营工商业迅速兴起和发展

C.私营工商业已超过官营规模

D.官营和私营工商业地位平等

7.《明史》记载:

“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

万历十九年命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

”以上材料表明()

A.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B.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C.江西是全国制瓷业中心

D.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8.据史书记载:

“汤有旱灾……教民粪种,负水浇稼。

”材料最能说明商朝时(  )

A.掌握了原始灌溉技术B.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

C.奴隶遭受沉重的压迫D.农业生产已使用粪肥

9.1991年底到1992年,社会上兴起砸“三铁”的风潮。

所谓“三铁”是指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

一时引起了国有企业思想动荡。

这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奋斗目标

B.国有企业改革在摸索中逐步走向市场

C.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民众完全接纳市场经济理念

10.某一主题展览中选用了大量关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的图片。

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以下那一时期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建设成果()

A.过渡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11.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

A.“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专为游观而发”

B.“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章处理”

C.“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

D.“男女杂坐,不以为嫌”

12.“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它透露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

D.“黄金周”假日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13.从1978年10月起,四川重庆钢铁公司等6家企业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到1979年底,全国企业扩权试点达到4200家,到1980年又发展到6600家,占预算内全国国营工业企业总数的16%,产值的60%和利润的70%。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改革后这些企业不再是国营企业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改革提供了支持

C.城市改革由试点企业逐步扩展

D.很多企业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持观望态度

14.1958年8月,国家计委提出的“二五”计划意见书中规定指标为“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53%左右;农业总产值30%左右”。

关于这一指标评价准确的是(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贯彻了“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

C.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促进了经济全面快速地发展

15.“1849年(英国)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这一决议从1850年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甚至被取消。

……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网络。

”材料反映了()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自由主义思想被多数国家接受

C.英国殖民霸主地位动摇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6.“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好处”,他乐观地预计,危机只是暂时的,“繁荣就在眼前”。

这是一位美国总统对当时时局的看法,这位总统是( )

A.胡佛B.罗斯福

C.肯尼迪D.克林顿

17.和露雪(跨国公司联合利华旗下品牌)进入上海冰淇淋市场后,因为竞争不过本地工厂,索性出高价收购,以消灭竞争对手。

在获得垄断地位以后,再以高价在消费者身上把收购成本捞回来。

材料说明了()

A.高价收购是垄断组织扩张的唯一手段

B.民族产业与外国企业无法共生共存

C.跨国公司通过资本扩张抢占市场份额

D.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占主导地位

18.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兴产业主要有(  )

①造船工业 ②汽车工业 ③石油工业 ④化学工业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9.1929年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贫富差距过大B.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C.社会制度的基本矛盾D.德国、日本等国的市场竞争

20.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该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的加强B.自由主义的推行

C.工业革命的开展D.外来移民的涌入

21.“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

”对该观点理解最为准确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日益扩大

C.工业化要求不断打破对经济的垄断

D.工业革命要求政府放弃其经济职能

22.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

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时代开始

C.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

23.下表中列举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AB.BC.CD.D

24.2015-2016学年年4月25日,“高山王国”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人员、财产和文化遭受了罕见的重创。

尼泊尔除努力自救外,如需向国际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

25.20世纪80年代,中国向日本政府贷款时,美元和日元汇率是1比360,美元和人民币汇率是1比2点多。

到还款时,日元疯狂升值,升到了1比100多一点。

人民币却贬值了,汇率成了1比8点多,这一来一去,中国还的钱成了当时贷款的9倍多。

中国吃亏是由于(  )

A.贷款和还款都是按照日元结算的

B.贷款和还款都是按照美元结算的

C.贷款和还款都是按照人民币结算的

D.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通货膨胀

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个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这三个组织是(  )

①关贸总协定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世界贸易组织④世界银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7.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810万吨增加为8500万吨,煤产量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

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

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

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8.有人曾把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某大国比喻为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当时的“船长”很不称职,缺乏应有的胆略和能力,仓促应对,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使得这个大国走向衰败。

对此解释错误的是(  )

A.“满载军火”讽喻该大国大搞军备竞赛

B.“方向不明”是由于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C.“船长”弃船喻指他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

D.“船长”是该大国走向衰败的祸首根源

29.英国经济学家约翰·H.邓宁认为:

“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

”二战以来对“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起促进作用的事件有(  )

①垄断组织的产生②关贸总协定的实施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④欧共体的成立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0.余秋雨在《蓝旗和孩子》中写道:

“到了布鲁塞尔就像提纲挈领,豁然开朗地看着欧洲如何企图在陈旧结构中脱胎换骨,挥别昨天。

”他这里所说的欧洲“脱胎换骨”,指的是()

A.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

B.接受关贸总协定

C.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D.由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发展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解读图片信息,探究“围剿公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废井田,开阡陌”是商鞅变法中的重要措施。

与春秋时期的税制改革相比,其突出的意义是什么?

(3)上述材料反映出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

结合史实,分别说明在与图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中,我国是如何主动融入世界的。

材料二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

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事的新时代。

(2)试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设想可行性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量贵金属经过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被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

16世纪的政治经济学家们针对这个时期提出了一套“国富”理论。

……他们认为,只有黄金和白银才是最实际的财富……重商主义将财富的价值无限扩大,而对于普通人来讲,成为“有钱人”则成为其毕生的追求。

经济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像外科手术和时尚潮流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

就我所知,到了19世纪,迎来了开放与竞争并重的自由经济体系。

——[美]房龙:

《人类的故事》

依据材料指出16世纪西方推行的商业政策和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经济政策变化的原因。

 

34.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中国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进行了各自的实践,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模式。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摘自《苏联史》

材料二 1921年列宁又说:

“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

材料四 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

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

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

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上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1933年,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

材料五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

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

材料六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是针对当时苏俄实行的什么政策而言的?

材料二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分析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2)材料三中“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什么?

举例说明什么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俄、美、中三国改革背景的相似之处,并指出三国改革的不同的前提条件。

(4)结合材料六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5)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材料六观点的正确性。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宁波地处东南沿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明清时期就有著名的宁波商帮,故A项正确;宁波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宁波就是第一批被迫开放的商埠,故B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潮在甲午战后兴起,故C项错误;民国的建立推动了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故D项正确。

2.【答案】A

【解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1935年提出,在抗日战争发生之前,且大多数经济建设都设立在了内陆省份,保证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这些经济建设成果没有被日军占领,故A项正确;这些经济建设布局的改变并不能缓解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故B项错误;在当时开展此运动的具体目的是为了“自救救国”,对民生改善的作用有限,故C项错误;国民政府时期我国工业布局一直都处于不合理的状态,故D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关键是找到题中的题眼:

“民国初期”“必需之国货”这是那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救国热潮的直接证据。

4.【答案】B

【解析】材料中各种现象的出现并不能说明土地占有权的频繁变动,故A项错误;在国家注重对土地实际占有情况实际清查的情况下,“逃田”“诡寄”“飞洒”“移丘”“换段”“改册”各种现象层出不穷,凸显了土地占有关系日渐模糊,故B项正确;此题没有体现出土地兼并,故C项错误;此题没有体现出土地隐占,故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从题干中“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可知该书涉及到农业生产中的耕作技术、选种技术、育种技术,即涉及到农业生产中的多个环节,故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A、D项只是材料中提到的一个环节,故A、D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到不同地区、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耕作方式,不存在因地制宜问题,故B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百工居肆”反映了私人手工业的发展。

范蠡经商致富反映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综合二者,即反映了私营工商业的兴起发展,故B正确。

材料未涉及官营,故排除A、C、D。

7.【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产品用于皇室、贵族消费,不在市场上流通。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A项说法错误,由“命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说明B正确。

C、D项材料无法体现。

8.【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人们在种植作物时知道应对旱灾、施肥和灌溉,B项较为全面。

9.【答案】B

【解析】砸“三铁”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不再保留“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说明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机制转型,故选B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A项与材料信息中的时间不符。

C项中的“开始”不正确,1984年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项中的“完全接纳”与史实不符。

10.【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建设成果是“一五”计划时期的成果,故B项正确。

其余三项均不符合,排除。

11.【答案】D

【解析】抓住关键词“社会进步”,D项符合题意。

12.【答案】A

【解析】“黄金周”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13.【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四川部分企业进行试点,然后逐步向全国推广,且众多企业积极响应;回顾所学知识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要早于城市。

故B、D两项错误。

A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1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问题,1958年社会主义制度早已经确立,A不能选。

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是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显然并未贯彻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不切实际的高增长率的确是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当然也不会促进经济全面快速地发展,B、D不能选而选C。

15.【答案】D

【解析】欧洲“一体化”进程是二战之后的事情,在时间上是不符合题意的,不选A。

从材料中的时间来看自由主义思想并未被多数国家接受,英国殖民霸主地位也未动摇,不选B、C。

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网络从侧面证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16.【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时期,可以先排除肯尼迪、克林顿,故C.D项错误;根据材料“乐观地预计,危机只是暂时的”说明坚持原有政策不变,这位总统应该是胡佛,故A项正确;罗斯福坚持改革,故B项错误。

17.【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了垄断组织扩张的手段多样的,如合并、收购等,并不存在唯一性,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在我国允许外国企业于我国民族企业同时存在,“无法共生共存”的表述不合史实,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因为竞争不过本地工厂,索性出高价收购,以消灭竞争对手”“在获得垄断地位以后,再以高价在消费者身上把收购成本捞回来”可得出和露雪通过高价收购,再以高价销售,是通过资本扩张抢占市场,故C项正确;“主导地位”的表述不合史实,故D项排除。

18.【答案】B

【解析】造船工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工业部门。

19.【答案】B

【解析】解题时应注意区分这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分别是什么,应考虑这场经济危机前美国盲目生产,而购买力没有增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积月累,最终造成危机的爆发。

20.【答案】C

【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工业、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其中工业比重最大。

结合时间以及工业革命的结果可以判断与工业革命的开展有关,故C项正确。

殖民扩张的加强只是扩大海外市场,自由主义的推行适应了自由竞争要求,外来移民的涌入增加劳动力,不符合题干的“主要原因”,故A、B、D不正确。

21.【答案】B

【解析】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也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主张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形成,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日益扩大。

根据题干信息“竞争代替……中世纪的管制”强调了自由竞争的思想。

A项属于政治,C项属于经济思想,D项属于经济内容,都不符合题干中强调的“竞争”。

故答案选择B项。

22.【答案】B

【解析】“扩张的时代”,又称“发现的时代”“勘查的时代”,特指欧洲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的历史,即新航路开辟及其前后。

欧洲人在这个时期,通过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向世界其它部分大规模的扩张和殖民,进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因此选B。

2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加强了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往,三国之间努力通过自由贸易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

故C项正确。

24.【答案】C

【解析】世界贸易组织不提供贷款,故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谋求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不是金融机构,不提供贷款,故B项错误;世界银行的主要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用来援助成员国恢复和发展经济,故C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提供短期贷款来帮助成员国稳定汇率,故D项错误。

25.【答案】B

【解析】在贷款和还款时,中间有两道关口:

一个是日元兑换美元,一个是人民币兑换美元。

美元依然是重要的国际货币。

故B正确。

26.【答案】C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即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故①②④正确。

③世界贸易组织是1995年建立的,排除。

27.【答案】D

【解析】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重点,故B项错误;尽管A项表述正确,但本题介绍的是工业方面的成就,与农业无关,所以不能选A项;赫鲁晓夫改革时期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排除C项;赫鲁晓夫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

28.【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认为戈尔巴乔夫是苏联亡党亡国的罪魁祸首,这是过分夸大一个人在历史剧变中的作用,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故选项D。

29.【答案】D

【解析】垄断组织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符合题干时间,故①错误;1947年建立的关贸总协定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②正确;1945年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③正确;1967年形成的欧共体在促进欧洲一体化方面做出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全球化的进步,故④正确,选项D项符合题意。

30.【答案】D

【解析】欧洲的联合是对国家至上观念的挑战,是对“陈旧结构”的根本性突破。

A、B两项发生时欧洲仍然是以单个国家的身份,并没有摆脱“陈旧结构”;C是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