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4223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火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烛火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

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2.如图的风铃,每当风吹过时,挂坠敲击粗细相同、长短不一的金属管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音色都相同

3.根据如图提供的小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发出的声音都是超声波,人类听不见

B.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

D.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

4.小海在自习课上“吼”了一声,“吼”声达到85分贝,旁边同学的耳朵被震得嗡嗡响,关于他的“吼”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吼”声属于超声波B.“吼”声传递了能量

C.“吼”声属于噪声D.85分贝说明“吼”声响度大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调节音量按钮,是为改变声音的频率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块”,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6.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7.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8.某人用铁锤打击一下铁管的一端,另一个人在另一端把耳朵贴在铁管上能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

A.一个是原声,另一个是回声

B.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

C.人耳的错觉

D.外界杂声干扰

9.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禁止广场舞活动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使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B.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下面的音叉的音调高

C.利用声纳可探测海底的深度,声纳是超声波的应用

D.地震时产生次声波,地震会造成自然灾难,雅安地震牵动每个人的爱心,雅安加油

1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过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过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过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12.如果自行车轮胎内的气过多,轮胎在阳光照射下,轮胎温度升高或在重压时会破裂并发出很大的响声,这是由于()

A.引起空气急剧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B.轮胎这种材料破裂时发出的声音

C.轮胎内空气受重压而发出的声音

D.轮胎内空气在温度升高时发出的声音

13.如图所示的芯片大小只有1.5mm,它内置56个超声波发射器和48个接收器,当它导入心脏后,会沿着心脏中的各个主动脉或静脉移动,实时拍摄下心脏内血管的情况,并能精确提供病变位置.下列关于该芯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超声波能成像B.超声波穿透性强

C.超声波方向性好D.该芯片发出的超声波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14.下列现象中,不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

A.眼镜店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B.有经验的养蜂人通过听蜜蜂的“嗡嗡”声就能判断它是否采了蜜 

C.往热水瓶内倒水时,通过听声音就能判断是否已装满 

D.西瓜的生熟可以通过拍拍西瓜听听声音来辨别

15.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作为声源的物体是()

A.手指B.琴弦C.空气D.木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分,共0分)

16.(多选)下列乐器中依靠固体振动发声的是()

A.笛子B.小号C.小提琴D.架子鼓

17.(多选)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

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高

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18.(多选)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A.铁匠用铁锤敲击铁皮 

B.医生给病人做“B超”检查 

C.我国次声波站探知到某国的核武器试验 

D.利用超声波探查金属、陶瓷、塑料、混凝土等材料制品的内部结构

19.(多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能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三、填空题

20.物理课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将一个纸箱盖在音响的喇叭上,然后在纸箱上放一个玩具小矮人.播放音乐时,小矮人便会翩翩起舞,如果增大音量,相当于改变了声音的______(音调/响度/音色),会发现小矮人舞蹈时跳得更______(高/快).

21.如下图是小明所做的一个听声的实验,他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使声音通过___________传入他的耳朵.接着,小明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敲打衣架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固体传声的本领比空气________(强/弱).

22.下列声音分别是由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

(1)小提琴声_______________;

(2)甩“纸炮”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____;

(3)人说话的声音_______________;

(4)扬声器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____;

(5)笛子声_______________.

23.在物理课上,我们用图所示的方法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做______,如果我们想证明用手指甲轻敲的桌面也在振动,最好的做法是______.

24.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区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__(次声波/超声波),所以临震前人们无法感知到.

四、实验题

25.小明、小华和小强一起做了几个实验:

小明把手放在喉头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在振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溅起了水花;小强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声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被琴弦弹开了.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对上面的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小华同学为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

五、简答题

26.如下图所示,在一个圆底烧瓶内装入适量的水,用下端系有小铃铛的带孔橡皮塞塞住瓶口,孔内插有一截套有橡皮管的玻璃管,此时轻轻晃动烧瓶,可以听到清脆的铃声.

(1)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下加热,使水沸腾一段时间后,用夹子夹住橡皮管,待烧瓶冷却,再次晃动烧瓶,铃声将会怎样?

(2)打开夹子,空气进入烧瓶,再晃动烧瓶,铃声又将会如何?

(3)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

六、计算题

27.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用超声波测位仪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海底返回的声波,求该处海深是多少?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当同学敲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使蜡烛火焰跳动.

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耳朵里,这说明声音在人的听频范围内,不是超声或次声.

2.【答案】A

【解析】由于金属管的粗细、材料均相同,但长度不同,所以挂坠敲击金属管时,长的振动的较慢,短的振动的较快,故风铃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3.【答案】D

【解析】A、蝙蝠发出的声波的频率为10000~1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所以不完全是超声波;故A错误;B、大象的听觉范围是1Hz~20000Hz,而狗的发声范围是452Hz~1800Hz,因此大象是能够听到狗的叫声的,故B错误;C、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人说话的声音狗是能够听到的,故C错误;D、狗的听觉范围在15Hz~50000Hz,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因此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狗能感觉到,故D正确.

4.【答案】A

【解析】A,“吼”声不属于超声波,因为超声波人耳听不到,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吼”声使旁边同学的耳朵被震得嗡嗡响,说明声音传递了能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吼”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属于噪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85分贝说明“吼”声响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A,调节音量按钮调节的是声音的大小,是指响度,不是音调,不可以改变声音的频率,故A错;

B,超声波通过传递能量可以击碎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

C,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即“闻其声而知其人”,不是响度,故C错;

D,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

6.【答案】C

【解析】A、空气的密度小于氧气的密度,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氧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符合题意;

B、空气的密度小于铝的密度,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铝中的传播速度,不符合题意;

C、声音在固体(金属)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空气和氧气)中的传播速度,符合题意;

D、铁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而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铜中的传播速度,不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图示含义为禁止鸣笛,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不合题意.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也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但声音在这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气体中的快,所以当一个同学敲一下铁管时,另一个人会先后听到由铁管和空气传过来的声音,则听到两个敲打声.

9.【答案】C

【解析】A,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让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可以减弱噪声,但不适用于实际情况,故A错误;

B,广场舞是一种健身活动,禁止跳广场舞,也是不适用与实际的,故B错误;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影响别人,故C正确;

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先C.

10.【答案】B

【解析】A,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使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说法正确;

B,如图所示,相同时间内,上图物体振动了4.5次,下图物体振动了2.5次,故上面的频率大于下面的频率,上面的音调比下面的音调高,故B错误;

C,超声波的方向性好、声能较集中、在水中传播距离远,所以探测海底深度应用超声波,而声纳是超声波的应用,故利用声呐可探测海底的深度,故C正确;

D,自然灾害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因此地震时产生次声波,地震会造成自然灾难,雅安地震牵动每个人的爱心,雅安加油,说法正确.

11.【答案】B

【解析】大雪蓬松且多孔,声波进入后在微孔中发生摩擦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因此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12.【答案】A

【解析】由于轮胎爆炸时引起空气急剧振动而发出声音.

13.【答案】D

【解析】超声波具有声音的特点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另外还具有定向性好穿透力强等特点,在医疗上的B超就是应用超声波成像的,所以题中说法不正确的是D.

14.【答案】A

【解析】A,眼镜店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的破碎能力来清洗的,即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A正确.

BCD,有经验的养蜂人通过听蜜蜂的“嗡嗡”声就能判断它是否采了蜜;往热水瓶内倒水时,通过听声音就能判断是否已装满;西瓜的生熟可以通过拍拍西瓜听听声音来辨别,这都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B、C、D错误.

15.【答案】B

【解析】手拨琴弦发出声音是琴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声源是琴弦.

16.【答案】CD

【解析】各种类型的乐器,发声的部位不同,管乐器是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打击乐器是被打击的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弦乐器是琴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笛子、小号属于管乐器是空气振动发出声音;小提琴、架子鼓分别是琴弦和鼓面振动发出声音,属于固体振动发声.

17.【答案】BC

【解析】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声音是由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出的,水越多,音调越低;因此丁的音调最高;故A错误,C正确;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声音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因此甲的音调最高.故B正确,D错误.

18.【答案】ABCD

【解析】A,铁匠用铁锤敲击铁皮,利用铁皮发声的特点来检验有无故障.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A符合题意;

B,医生给病人做“B超”检查,“B超”是利用超声来探测人体内部情况,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B符合题意;

C,我国次声波站探知到某国的核武器实验,核武器爆炸可以产生能量很大的次声,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探查金属、陶瓷、塑料、混凝土等材料制品的内部结构,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D符合题意.

19.【答案】AB

【解析】A,由教材中“真空铃实验”的过程可知,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故A正确;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正确;

C,月球和地球之间有一段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故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故C错误;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相同,故D错误.

20.【答案】响度;高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播放音乐时,喇叭发生振动,引起纸箱的振动,小矮人便会翩翩起舞.增大音量,相当于增加了声音的响度,声音的响度增大,振幅增大,所以小矮人舞蹈时跳的更高一些.

21.【答案】空气;强

【解析】第一次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时,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气体)传播到他耳朵里;第二次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此时敲打衣架的声音是通过细绳(固体)传到耳朵里,所以声音要强些.

22.【答案】琴弦;空气;声带;纸盆;空气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生的物体成为声源.说明声源的时候要具体到发声的物体或部位.小提琴声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甩“纸炮”是空气的振动、人说话是声带的振动、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是纸盆的振动、笛子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23.【答案】转换法;在桌面上放一些塑料泡沫颗粒

【解析】音叉发声时振幅很小,无法直接观察到音叉的振动,所以利用转换法,把乒乓球触及发声的音叉,通过观察乒乓球的弹起,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以要想证明用手指轻敲桌面发声时桌面的振动,可以在桌面上放一些细小的塑料泡沫颗粒,观察塑料泡沫颗粒的振动.

24.【答案】次声波

【解析】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陨石坠落、雷电等,都会伴有次声波产生;另外核爆炸、火箭发射、飞机飞行、车辆奔驰等都会产生次声波.

25.【答案】

(1)声音产生的原因;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在桌面上放一些小塑料泡沫颗粒,观察塑料泡沫颗粒的振动情况.

【解析】以上几个实验利用转换法来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通过把手放到喉头处、音叉插入水中溅起水花以及琴弦把纸片弹开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由于桌子的振动不明显,需要利用转换法把桌面的振动放大,所以可以在桌面上放一些小塑料泡沫颗粒,把桌子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6.【答案】

(1)铃声减弱;

(2)铃声又清脆起来;(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一段时间,主要是“赶跑”烧瓶内的空气;夹住橡皮管并使烧瓶冷却,让瓶中的高温水蒸气液化成水.因此,水面和瓶口之间几乎成了真空,此时晃动烧瓶,小铃铛振动,但铃声很微弱,甚至听不到,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打开夹子,使空气重新进入烧瓶,晃动烧瓶,又能听到清脆的铃声,这就再次验证了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27.【答案】解:

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1500m/s,

超声波传到海底的时间

得,此处海水的深度:

答:

海底的深度是3000m.

【解析】利用回声计算海水深度:

先找到超声波从水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利用公式

计算海水的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