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6045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docx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

知识集结

知识元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知识讲解

2、频率:

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3、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音调的高度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反之,音调越低。

4、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例题精讲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例1.

(2019∙淮安一模)用示波器测得两列声波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两列声波(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

甲、乙的波形特点是:

相同时间内波峰(最上端)的个数相同,说明物体振动的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波偏离平衡位置幅度也相同,则响度也相同;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因为两列波的形状不同,所以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例2.

(2019∙烟台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丁声音最有可能是乐音

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乙和丙声音的音调相同

D.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的振动有规律,丁无规律,因此甲、乙、丙为乐音,丁为噪音;故A错误;

B、甲振幅最小,乙和丙振幅相同,故乙、丙响度相同,甲和乙响度不同;故B错误;

C、相同时间内,乙和丙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错误;

D、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D正确。

例3.

(2019∙娄底一模)不带花蜜的蜜蜂和带花蜜的蜜蜂,在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不同,则它们各自情况下飞行时发生的“嗡嗡”声音肯定不同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相同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

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不带花蜜的蜜蜂和带花蜜的蜜蜂,在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不同,则它们各自情况下飞行时发生的“嗡嗡”声音的频率不同,因此肯定不同的是音调。

例4.

(2019∙民勤县校级一模)吹奏竖笛时,按住不同的笛孔,声音的____,就会改变。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不同。

【答案】

音调;音色

【解析】

题干解析:

吹奏竖笛时,竖笛内的空气柱就会振动发声。

按住不同的笛孔,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

例5.

(2019∙嘉祥县一模)二胡在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____;用松香擦琴弦则可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其受的摩擦力。

【答案】

音调;增大

【解析】

题干解析:

(1)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琴弦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音调;

(2)用松香擦琴弦,使琴弦变得粗糙,从而增大了摩擦。

超声波与次声波

知识讲解

5、超声波与次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

​​​​​

例题精讲

超声波与次声波

例1.

(2019∙苏州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呐利用次声波探测鱼群

B.汽车导航仪利用电磁波导航

C.验钞机利用激光照射进行真伪识别

D.医学上利用X射线光做“B超”检查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A、声呐发出的是超声波,可以确定海洋中鱼群的位置,故A错误;

B、汽车导航仪是利用电磁波与卫星实现信息交流的,故B正确;

C、验钞机能发出紫外线,钞票上涂有荧光物质,荧光物质只有在紫外线照射时,才发光,故C错误;

D、医学上利用超声波做“B超”检查,故D错误。

例2.

(2019春∙江岸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声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火山爆发会产生超声波

C.

超声波清洗机

D.

医生用B超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AD、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医生给病人做B超都属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AD正确;

B、火山爆发会产生次声波,故B错误;

C、超声波清洗眼镜属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

例3.

(2019∙任城区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过后,人们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是因为有些动物能够听到超声波

B.《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板桥前一声怒吼,吓死了夏侯杰。

这一声怒吼是因为张飞的声音响度大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因为超声波的速度较大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A、地震会发出次声波,次声波产生的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而动物的听力比人强,许多动物可以听见,所以野生动物提前逃跑或隐藏,很少大规模死亡,故A错误;

B、这一声怒吼,从物理学上讲是指张飞在长板桥前怒吼时所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故B正确;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C错误;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因为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例4.

(2019∙临淄区一模)家用轿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_____(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工作的。

核能属于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是利用___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来获得核能的。

【答案】

超声波;不可再生;核裂变

【解析】

题干解析:

汽车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原理制作的;核电站所用的核燃料不能在短期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由于核裂变是可控的,故核电站中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过程中释放核能带动发电机发电的。

例5.

(2019∙清河区校级模拟)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

实际上,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再“高”的声音也惊不到太空上的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有一种重要的仪器---声呐,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____波(选填“超声”或“次声”)的设备。

【答案】

响度大;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超声

【解析】

题干解析: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再“高”的声音也惊不到太空上的人,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呐可以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仪器。

例6.

(2019∙德惠市模拟)关于地震的发生,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___声波获得信息。

【答案】

次;超

【解析】

题干解析:

(1)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

(2)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医学中B超是利用超声波可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响度

知识讲解

二、响度

1、定义: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例题精讲

响度

例1.

(2019∙襄阳)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音调、响度和音色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

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

例2.

(2019∙宜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理老师讲课吋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利用超声波清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C.“一人吸,众人受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我国海城深处蕴藏的大量“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

A、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很大,是指响度,故A错误;

B、利用超声波清除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

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C正确;

D、可燃冰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例3.

(2019∙海安市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由于其响度太小

B.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直线传播传输的

C.通常情况下把1kg初温为20℃水烧开至少吸收约3.36×105J的热量

D.家用燃油小汽车的发动机是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

A、人的听觉范围是:

20Hz--20000Hz;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由于蝴蝶翅膀振动频率低于20Hz.故A错误;

B、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反射;故B错误;

C、把1Kg初温为20C0水烧开至少吸收热量为:

Q═cm△t=4200J/(kg∙℃)×1kg×(100℃-20℃)=3.36×105J;故C正确;

D、燃油小汽车的发动机是利用燃料燃烧,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例4.

(2019∙鹿邑县一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智能家居进入寻常百姓家。

比如声控灯、声控密码锁、面部指纹密码锁等:

当我们声音的____达到一定程度灯就会自动打开,声控密码锁,自动识别主人的声音来开锁,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__是不同的。

【答案】

响度;音色

【解析】

题干解析:

声控灯在控制时,当我们声音的响度达到一定程度灯就会自动打开;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主人的。

例5.

(2019∙合肥模拟)在英语听力测试中,每个同学都能听见耳机里的声音,但是考场监考老师却听不见,因为耳机中的声音能集中传播,增大了到考生耳朵中的____(“响度”、“音调”或“音色”)。

【答案】

响度

【解析】

题干解析:

通过耳机传递声音,声音损失较少,所以听得到响度较大。

例6.

(2019春∙长春月考)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会产生噪声污染,这里的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

【答案】

响度

【解析】

题干解析:

公共场所高声喧哗会产生噪声污染,这里的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响度与振幅关系

知识讲解

2、振幅: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3、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①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②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声音是从声源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所以人们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

 

例题精讲

响度与振幅关系

例1.

(2019∙番禺区模拟)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力敲时音叉振动得快,响度大

B.大力敲时音叉频率高,音调高

C.大力敲时音叉振幅大,音调高

D.大力敲时音叉振幅大,响度大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时,音叉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大力敲时音叉振幅大,响度大,与其他因素无关,故D正确。

例2.

(2019∙新宾县模拟)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图:

用力击鼓比轻轻击鼓产生的声音音调高

B.

如图:

人听到瀑布的流水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C.

如图:

倒车雷达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D.

如图:

人带耳罩是用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控制噪声的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A、击鼓时用力越大,鼓的振动幅度越大,即声音的响度越大,故A错误;

B、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所以人听到瀑布的流水声是由空气传来的,故B正确;

C、倒车雷达利用回声定位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人带耳罩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例3.

(2019∙新邵县模拟)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可演示(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C.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音调就越高

D.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大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音叉的振动不容易觉察,用乒乓球被弹起来的高度转换音叉的振幅的大小;敲击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越远,音叉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此装置探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不能说明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以及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故ABC不合题意,D符合题意;

例4.

(2019∙龙岩二模)如图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铙钹(náobó),演奏者双手用力对击两块钹片时,钹片振动发声。

用大小不同的力对击铙钹时,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人们是通过声音的____来分辨锣声和饶钹声的。

【答案】

响度;音色

【解析】

题干解析:

用大小不同的力对击铙钹时,铙钹的振幅不同,响度也就不同;用力大时铙钹发出声音的响度大;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人们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锣声和饶钹声的。

例5.

(2019∙永州模拟)“蒙面歌王”比赛现场,吉他手加大力度弹拨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观众在听音乐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目的是为了在_____减弱噪声。

【答案】

响度;声源处

【解析】

题干解析:

吉他手加大力度弹拨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振动的幅度,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静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例6.

(2019∙东营模拟)如图所示,小名同学用示波器研究声音的响度。

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桌面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示波器显示波形。

其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弱,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比较B、C两图,则可以得出B图中的声音波形的振幅较___(选填“大”或“小”).图D、E是另外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___是乐音的波形(选填“D”或“E”).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__________。

【答案】

大;D;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析】

题干解析:

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比较B、C两图,则可以得出B图中的声音波形的振幅较大,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响度大,振幅大;结合选项中的声音的波形图可知,E图中的波形无规律、杂乱无章,是噪音;D图中的波形有规律,是乐音。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音色

知识讲解

三、音色

1、我们能分辨出相同音调和响度的不同声音,靠的就是音色。

2、音色的决定因素: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决定的。

 

例题精讲

音色

例1.

(2019春∙长春月考)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其中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钟声通过水传播到客船

C.钟声在传播的过程中响度越来越大

D.钟声在传播的过程中音调不断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

A、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故B错误;

C、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所以钟声在传播的过程中响度越来越小,故C错误;

D、钟声在传播的过程中响度变小,但音调、音色不变,故D错误。

例2.

(2019∙嘉定区一模)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

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是用音色来辨别。

例3.

(2019秋∙大祥区月考)不同的乐器在演奏同一首曲子时,我们靠听声音就能区别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这是根据各种乐器发声的( )

A.音色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调不同

D.频率不同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

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不同乐器的音色一般不同;故用不同的乐器在演奏同一首曲子时,起音调和响度可以相同,我们靠听声音的音色区别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故BCD错误;A正确;

例4.

(2019∙涟源市二模)十年再合唱:

2018年春晚上那英和王菲的合唱,坐在电视机前的小明说:

我闭上眼睛也能分辨出那英的歌声,小明是利用这两位唱歌时的____不同来判断的;为了不影响父母休息,小明将电视机的音量调小,这是从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

音色;声源

【解析】

题干解析: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闭上眼睛也能分辨出那英的歌声是因为她们歌声具有不同的音色;为了不影响父母休息,小明将音量调小,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例5.

(2019∙蚌埠二模)有一档节目《蒙面唱将》,歌手们都带着面具唱歌,但还能被细心的观众猜出是谁,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特征来辨别的。

【答案】

音色

【解析】

题干解析:

因为不同人的声带特征不同,所以不同歌手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以通过音色区分是谁在唱歌。

例6.

(2019∙天长市一模)中央电视台“开门大吉”节目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

乐手在用吉他伴奏时用手指去按住某根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

(均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答案】

音色;音调

【解析】

题干解析:

中央电视台“开门大吉”节目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当用手指去控制弦长度时,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频率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别

知识讲解

音调的决定因素:

频率;

响度的决定因素:

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音色的决定匀速:

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

例题精讲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别

例1.

(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在浦江县城的塔山公园内每天早上都会一群群的老爷爷老奶奶在唱红歌。

旁边还有很多种乐器在伴奏。

一会儿这边笛声响起,一会儿那边二胡拉响。

你能够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依据(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

不同乐器的发声结构和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可以根据音色辨别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例2.

(2019∙新宁县模拟)舞台上男高音歌唱家轻声为女低音歌唱家伴奏,则( )

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小

C.男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男高音声带的振动频率快,但振动幅度小,所以其声音的响度小但音调高;女低音声带的振动频率慢,但振动幅度大,所以其声音的音调低但响度大。

例3.

(2019∙北京模拟)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区各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诵读活动。

下面是小欣同学对某些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是以沉船为参照物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C.“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

D.“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

A、“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运动是以沉船为参照物的,故A正确;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错误;

C、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故C错误;

D、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D错误。

例4.

(2019∙朝阳模拟)顺顺放学回家,妈妈正在看电视,他隔着门就听到李好主持的“一站到底”节目,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来判断的;为了不打扰顺顺的学习,妈妈减小电视音量,这是在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

音色;声源

【解析】

题干解析:

(1)因为每个人说话声带都会振动发出声音,但由于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顺顺是根据音色来判断李好主持的“一站到底”节目的;

(2)把电视音量调小是减小声音的响度,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例5.

(2019∙兖州区二模)学习了《让“信息”飞起来》中波的特征后,小夏用示波器显示了几种声音的振动波形图,如图所示,根据波的特征分析可知:

_____可能是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的同一个位置发出的两个声音,_____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调和响度均相同的两个声音。

【答案】

甲、丁;甲、乙

【解析】

题干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

相同时间内,甲和丁振动的频率相同,但甲的振幅大于丁的振幅,故甲、丁可能是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的同一个位置发出的两个声音甲和乙振动的振幅相同;振动的频率相同,振幅相同,音调相同,响度相同。

但波形不同,故甲、乙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调和响度均相同的两个声音。

例6.

(2019∙丹江口市模拟)刘勇说:

我闭着眼睛也同样知道是谁在说话。

可知,刘勇是根据不同的人说话的____不同来判断的;“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传播的。

【答案】

音色;直线

【解析】

题干解析:

不同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故刘勇是根据不同的人说话的音色不同来判断的;“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堂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