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4267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五上 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x

人教版小学五上语文第五单元备课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主题学习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一、内容分析:

本组《遨游汉字王国》编排方式与其他各组完全不同,不再以课文为主体安排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而是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

每一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是指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用的,“阅读教材”仅仅是供给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的,但开展活动的材料不限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搜集,教师也可以作适当的补充。

这个单元里,应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采访和实地调查、记录素材和写报告等综合能力。

因为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没有这一部分的相关内容,我们便充分利用了市教研室印发的语文经典读本——《无声的爱》中第五单元的两篇文章《有趣的汉字故事》和《语言的游戏》,还有《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有关文章《汉字的起源》、《趣味汉字举例》、《汉字形体的历史演变》、《一字毁千军》、《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等,作为本单元的阅读补充材料。

二、设计理念

我们结合2011版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高段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以下活动:

(1)小组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

(2)举行猜字谜游戏;搜集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笑话;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

(3)搜集汉字字体特点及变化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搜集书法作品,举办书法展览。

(4)用多种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三、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

2.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搜集整理资料,采访和进行社会调查等综合能力。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读单元导语,明确活动内容。

全班讨论和制定第一板块的活动计划,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兴趣。

第二课时:

“有趣的汉字”活动一:

走近汉字

课前阅读材料《1.字谜七则》、《2.有趣的谐音》,并让学生搜集或编制字谜,搜集整理有关谐音的歇后语、笑话、故事、古诗等。

课上汇报展示,拓展阅读经典读本《无声的爱》中第五单元的两篇文章《有趣的汉字故事》和《语言的游戏》,从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汉字的趣味性。

第三课时:

“有趣的汉字”活动二:

了解汉字

阅读材料《3.仓颉造字》和《4.“册”“典”“删”的来历》,拓展阅读《汉字的起源》,因为这些文章都是与汉字的起源、来历有关,便于让学生对汉字加深了解。

第四课时:

“我爱你,汉字”活动一:

汉字的历史

阅读材料《1.汉字的演变》、《2.甲骨文的发现》,拓展阅读《趣味汉字举例》、《汉字形体的历史演变》。

这些内容都与汉字的历史有关,能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汉字的悠久历史与丰富的内涵。

第五课时:

“我爱你,汉字”活动二:

远离错别字

阅读材料《3.一点值万金》和《4.街头错别字》,拓展阅读《一字毁千军》。

这几篇文章从内容上讲,都是与汉字的错别字有关。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

第六课时:

“我爱你,汉字”活动三:

美丽的汉字

阅读材料《5.赞汉字》和《6.书法作品赏析》《7.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拓展阅读《如何欣赏书法作品》,这些内容都与汉字的书法艺术有关,让学生从中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第七课时:

总结汇报展示:

我来赞汉字

本节课是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本次活动的学习成果。

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并从活动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汉字的博大精深。

第八课时:

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进行总结、习作。

鼓励学生可以把活动的收获记录下来,可以抒写一下自己的学习感受,还可以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等。

习作不在乎长短,但要把自己活动中感受最深的东西记下来,目的是养成习作的习惯,乐于用文字与别人交流沟通。

 

预习达标课

活动计划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研讨、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目标:

浏览单元导语,讨论和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活动内容

1.导语:

同学们,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习作都离不开汉字。

(板书:

汉字)

你们对汉字有多少了解?

(学生自由发言)

2.指名朗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课本76页)

3.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只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要想了解更多关于汉字的知识吗?

让我们一起开展综合性学习,共同《遨游汉字王国》,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二、阅读单元导语,初步明确活动思路

1.生自读单元导语,要求读通顺,读准确。

2.明确思路:

本次综合学习首先交流从哪几方面进行研究,其次制定活动计划,并组织活动,最后进行展示。

三、阅读活动建议

1.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活动建议,快速地浏览阅读材料。

2.小组内讨论:

(1)活动建议中提出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①字谜②谐音③来历④其他)

(2)在活动时,我们可以参考哪些资料?

怎样去获取这些资料?

3.班上交流。

四、制定活动计划。

根据活动建议及本班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

1.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

2.让学生回顾并讨论活动计划的写法。

3.班上交流活动计划的写法,师引导并明确其写法。

(活动计划包括: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展示活动成果的方法等)

例:

小组活动计划

时间:

地点:

活动内容:

活动过程:

组长:

记录员:

人员分工:

展示活动成果的方法:

4.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活动计划的制定。

(要求:

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五、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六、总结

总结活动情况及学生表现。

七、作业布置课外实践,搜集、查找、调查或其他活动收集并整理资料。

有趣的汉字

活动二:

了解汉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

教学目标

1、学生会讲结绳记事和物语的故事。

2、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寻找资料,了解一些汉字的来历。

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关于一些汉字的来历的资料等。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汉字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

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

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汉字到底是是怎么来的呢?

2、提出学习目标

(1)读通读顺《仓颉造字》一文,讲讲“结绳记事”“物语”的好处与问题。

(2)读《“册”“典”“删”的来历》一文,了解“册”“典”“删”的本义。

(3)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关于《仓颉造字》

1、我会读通、读顺这个故事,并能准确地读准生字词。

2、“结绳记事”方法帮助记忆和表达。

3、“物语”方法帮助记忆和表达。

4、仓颉是从模仿鸟的足迹开始的,进而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汉字。

(二)关于《“册”“典”“删”的来历》

1、我知道这三个字的出现和我国历史上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竹子和本头上写字有关。

2、我还知道了“象形”和“会意”是汉字产生初期十分重要的造字方法。

(三)拓展资料:

1、汉字之最。

(1)汉字中笔画最多的字是齉(nàng),共36画。

(2)汉字中使用率最高的是“的”字,平均25个字中就能遇到一个。

(3)汉字中形声字占82%。

汉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最多,占汉字总数的67%。

(4)汉字中读音最多的是“那”字,有:

nā,ná,nà,né,něi,nuõ,nèi,nuò

2、汉字起源的传说:

契刻记事

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记录数目。

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说:

“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清楚的说明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帮助记忆数目。

因为人们订立契约关系时,数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争端的因素。

于是,人们就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作符号,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

这就是古时的“契”。

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分作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以二者吻合为凭。

古代的契上刻得是数目,主要用来作债务的凭证。

右图是在甘肃省西宁县周家寨出土的仰韶期遗址的骨契图形。

3、一些汉字的来历。

(1)最早海上的交通工具就只有:

“舟”一种;但演化到现在,细分成“舨、舟、艇、船、舰”等不同小大规模与形制的“舟”。

(2)一开始金属只有“金”一种,但随著冶金技术的发展,对于金属的知识更加丰富,“金”被细化成“金”、“银”、“铜”、“铁”等等。

(3)隋文帝杨坚原为随国公,但因“随”字的“辶”有不稳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为国号。

(4)五代刘龑取“飞龙在天”之意创了自己名字内的“”字。

(5)在近代,由于大量西方知识的涌入,也造了许多字。

例如随著“Beer”传入中国,如何用汉字表达是一个问题,最初译为皮酒,后觉不妥,于1910年左右创造了“啤”字——译为“啤酒”。

4.趣味汉字

象形字:

日、月、雨、山、火、网、燕、木、牛、羊等

会意字   

  明──日月齐照,大放光明。

  尖──上小下大,形似山尖。

  休──一人倚树,立足休息。

  采──手在树上,采摘东西。

  林──乔木丛生,成为树林。

  尘──小土为尘,尘土飞扬。

  灾──室中失火,酿成火灾。

  裕──有衣有谷,富裕之家。

  苗──田间长草,植物幼苗。

  掰──用手分物,掰为两截。

指示字

如“本”字,是在“木”字下边加上符号“-”表示“根”的意思;“刃”字,是在“刀”字上加一个“、”,表示刀“刃”的意思。

汉字有四种造字方法。

一是象形,画出实物的形状,如“人”字和“木”字。

二是指事,少数指事字只用符号,如“一”字和“五”字。

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上加符号,三是会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指事字合成一个新的意思。

四是形声,由“形旁”“声旁”构成。

如木材的“材”,“木”是形旁,表示这个字和“木”字有关;“才”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汉字大多数是形声字。

会意字比形声字少,但比象形字、指事字多。

(四)创作性展示

想象“结绳记事”、“物语”的好处和问题。

三、课堂总结

学习了《有趣的汉字》,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设计

继续搜集、整理自己喜欢的有关汉字的资料。

略读整合课

“我爱你,汉字”活动一:

汉字的历史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2.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搜集整理资料,采访和进行社会调查等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会搜集相关的资料,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

2.搜集的有关的汉字信息。

教学流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前面几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进行了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对综合性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

2.导入新课:

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呢!

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相信大家一定会了解到更多的历史。

那么,在汉字几千年的历史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汉字的历史》

二、走进阅读材料《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

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的P85——86页的“阅读材料”。

整体阅读,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一)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思考:

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除了上述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二)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三)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关于“汉字的演变”: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

(由繁到简,由象形走向符号化,便于快速书写。

(2)关于“甲骨文的发现”: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最后请学生在全班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阅读

1.教师总结:

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大家学习得很有收获。

2.教师补充阅读材料《趣味汉字举例》和《汉字形体的演变》

四、作业设计

1.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或收获。

2.复述甲骨文被发现的进过给家人听。

项目

问题

汉字的历史自主学习单

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汉字的历史(简要作答)

汉字的历史(展开补充)

1.

2.

.除了上述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课前搜集):

 

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或收获

 

精读引领课

“我爱你,汉字”活动二:

远离错别字

《远离错别字》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第五课时

活动目标

1、统计学生常出现的错别字,并将错别字归类,分析、交流纠错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字的习惯,提高规范用字的意识,感受民族语言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

3、在活动中运用和巩固汉字识记方法,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①课前,学生从自己的作业本中找出常出错的10大错别字,摘记在“错别字本”上,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相同的错别字不重复记录);学生摘录一段自己习作中因错别字而造成的笑话。

②搜集街头广告、招牌中的错别字,并注明广告或招牌的出处。

③跟同学或家人交流避免写错别字的好方法、小窍门。

2、教师准备:

搜集一个错别字笑话,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错误百出话汉字

1、故事导课:

课前,我们已经阅读了《一字值万金》《街头错别字》两篇文章,并安排大家搜集有关错别字的笑话,谁给大家讲一讲?

2.你们讲的故事发生在生活中,在我们平时的习作中,一定也有因写错别字而造成的笑话,谁来大胆地谈一谈?

3.学生谈自己习作中因错别字而造成的笑话。

小结:

在生活中,因错别字出了笑话,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在一些正式的文件或资料里出现错别字,就不是一笑了之的问题了。

可见正确使用汉字非常重要,我们从小就应该远离错别字。

3、板书课题——远离错别字,提示错字与别字。

错别字,顾名思义是指错字和别字。

错字,是指在字的笔画、笔形或者字的结构上出了问题,看上去像个字,其实不是个字。

别字,是指本该用这个字,却用了另外一个字。

二、齐心协力析错因

1、小组展示统计的错别字,师生归纳出错原因。

过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课前我们搜集了自己作业中最常见的10大错别字,并以小组为单位把它们整理在了小组长手中的卡片上。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最容易出错的字都有哪些。

哪个小组勇敢地展示你们整理的错别字?

(指一小组长上台展示)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

(1)多笔少画(预设)

你能告诉大家这个字错在哪里吗?

(预设:

多了一笔)

原来出错的原因是多了一笔,有没有因少了笔画而错的呢?

请你用①标出一个来。

还有哪些字是因为多笔少画而写错的?

细心的小组长,你再来找一找吧!

小结:

看来,多笔少画是导致错别字的一个原因。

(板书:

多笔少画)

(2)请你仔细观察,下一组词中哪个字错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汇报,教师逐步总结板书)

(预设:

是啊,字形相近的字就像孪生兄弟,长得太像,很难区分!

请你用②标出来。

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很多,也是导致错别字的一个原因,请你用③标出来。

师指其中一个因书写不规范而出错的字,问:

请同学们分辨一下这个字出错的原因是什么?

原来是我们书写时不规范,把个别部件写错了。

2、分小组给错别字归类

刚才,我们从出错的原因入手把错别字大致分了类,错别字出错的原因有这几种情况?

(生读板书)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分组合作,把你们小组整理的错别字分分类吧!

(提示学生用①②③④标出)刚才这位小组长找得还不够完整,请回到小组内利用集体智慧把它找完整。

小组合作,把本组课前整理的错别字归类。

3、小结:

从刚才热烈的合作场面,老师发现同学们可真仔细,每个错别字都逃不过你们的火眼金睛。

三、知错就改巧识记

1、小组讨论区别识记的方法。

过渡:

有句话说得好: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找到了原因我们就要对症下药。

从一年级到现在,大家学了许多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下面请每位同学找出一个常出错的字,想想怎样才能把它记得更牢,避免以后再出错,并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识记方法。

过会儿我们来看看谁的方法多、点子妙。

评选出我们班的“疹治病字小专家”。

(学生思考,讨论。

2、班内交流,师生总结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

过渡:

看到你们讨论得这么热烈,老师真想听听你们的奇思妙想。

(1)多笔少画(选两个字交流)

对于容易多笔少画的字,你想到了什么好方法?

(生谈)

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推荐:

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琴”字的识记方法,老师想把它推荐给你们。

编故事:

王叔叔今天要带王明去老师家弹琴,今天一定要去,不然老师就生气了。

(2)字形相近(选两个字交流)

形状相近的字太难区分了,你有哪些金点子?

针对自己容易混淆的两个或几个字具体谈谈?

(生谈)

师推荐:

“辨——辩——辫——瓣”的识记方法。

编儿歌:

中间有点仔细辨,中间有言来辩论,中间有瓜长花瓣,中间有丝扎小辫。

(3)字音相同(近)(选两个字交流)

据有关专家调查研究,在小学阶段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混淆的几率是最高的,对于这样的字,你有什么小窍门?

(生谈)

师推荐:

“园——圆”的识记方法。

编顺口溜:

一元钱,买了票,进了公园进花园。

(4)书写不规范

对于因书写不规范而造成的错别字,大多是因为我们刚开始学习这个字时太粗心,没有弄清个别部件。

除了以后学习生字要认真之外,对于这些容易出错的字怎样来补救呢?

你们有什么好方法?

(生谈)

师推荐:

“游”识记方法。

想像画面:

在一个方形的游泳池边,一个大人正领着孩子来游泳。

3、评价:

你们真是一群聪明机智的孩子,方法多点子妙。

从刚才的发言中,你感觉谁可以评为咱们班的“疹治病字小专家”呢?

学生评,老师鼓励。

四、明辨病因显身手

过渡:

看到你们都这么棒,我真替刚从语言王国来的几个客人感到高兴,它们得病了,个个愁容满面。

小专家们,快给他们治治吧!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搜集的广告、招牌或者报纸,分组给这些生病的客人把把脉,出方治病吧!

2、学生分组修改错别字。

3、汇报交流:

你负责给哪位病人治病?

是怎样治的?

(生汇报)

4、正确认识生活中的错别字

(1)从刚才我们看到谈到的这些广告、标语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像……这些是他们不小心写错的,像……这些是人们故意写错的,或许这样的错别字广告、标语能给商店、公司带来好收入,可这些字对我们这些正在识字的小学生带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我想每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2)老师扮演广告的设计师,学生提建议。

错别字的出现,小而言之,表明了个人文化素质不高,影响了个人形象;大而言之,影响文字的严肃性,有损国家形象。

你想对这些公司、商店的老板、标语牌的负责人说些什么?

(我就是这个广告的设计师,你有什么建议?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分析了出现错别字的原因,总结了一些纠正错别字的好方法,还给错别字广告、标语的负责人送去了建议,我们的收获真不少!

同学们,错别字固然令人讨厌,但不是不可以避免和清除的,只要同学们在学习新的生字时,仔细观察,用心识记;当出现错别字时,多分析出错的原因,多想一些避免、纠正错别字的好方法,相信我们一定能远离错别字,一定能让规范的文字流淌在我们的笔端,伴随我们一生。

六、作业设计

老师建议大家:

从今天开始,每人建立“错别字小档案”,即准备一个本子,及时记下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的错别字,并改正。

还可以采用组词、写句子等方法,强化记忆。

平时常翻开小本子看看,经过不断的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把错别字坚决地消灭掉。

板书设计:

远离错别字

多笔少画

字形相近

音相同(近)

书写不规范

 

自主学习单

主题

项目

远离错别字

 

个人搜集

组内汇报

错别字

 

广告、招牌、报纸

 

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我爱你,汉字”

活动三:

美丽的汉字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

2.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搜集整理资料,采访和进行社会调查等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

2.搜集的有关的汉字信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呢!

今天我们再来阅读几篇有关汉字的材料,读了这些材料,相信你会更加热爱我们的汉字。

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的P88——90页的“阅读材料”。

二、学生阅读课本阅读材料《5.赞汉字》《6.书法作品欣赏》《7.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一)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思考:

这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除了上述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二)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三)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关于“赞汉字”:

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在全班汇报读。

最后尝试背诵。

(2)关于“古代书法作品赏析”:

学生仔细观察两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

(欧阳询《九龙宫》、颜真卿《多宝塔碑》、赵孟頫《寿春堂》)

(3)关于“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①教师谈话:

这是一篇很有感情的文章,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在遇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

②学生自主读课文。

③检查课后生字表中生字掌握的情况。

④学生再读课文,注意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

⑤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点。

⑥全班集体朗读课文。

⑦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三、拓展阅读

1.教师总结:

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大家学习得很有收获。

2.拓展阅读《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赞汉字》

2.搜集王羲之、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达标提升课

总结汇报展示:

我来赞汉字

第七课时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展示资料的能力。

2.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汉字的博大精深。

活动过程

一、激趣谈话,明确任务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大家一定搜集了不少关于汉字历史和文化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