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53412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docx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单项选择题

1、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

A.天京事变B.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C.金田起义D.北伐失利

2、西方列强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质是()

A.表明支持慈禧和奕訢                   B.为显示其军事力量

C.把太平天国控制的地区变为其势力范围   D.维护和扩大其侵华权益

3、太平天国运动前期,英国出使中国的全权代表文翰声称,“英国绝不偏袒中国(清)政府,表示要恪守中立,同时把《南京条约》的文本抄送太平天国政府”。

英国采取上述态度是因为()

A.太平天国与英国有相似的宗教信仰          

B.惧怕太平军会进攻沿海通商口岸

C.英国幻想太平天国会承认和维护英国在华侵略权益

D.英国要求与太平天国维持一种相对平等的外交关系

4、《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土地公有和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之所以是一种空想,主要是因为()

A.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实现平均分配是不可能的

B.当时军事斗争紧张,不具备实施该理想的社会客观条件

C.农民领袖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决心

D.太平天国运动使其理想社会失去了实施的可能性

5、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是一种单纯的土地制度             

B.废除土地私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其核心思想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D.当时没有实施的根本原因是军事斗争非常紧张

6、下列对《资政新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B.是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结果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和愿望

7、李大钊说:

“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8、李鸿章说:

“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

”这表明李鸿章主张兴办民用企业的最主要意图是()

A.限制民族资本                  B.追随外国资本主义   

C.保护民族资本                  D.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

9、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客观上加速了中国半封建化的进程   

D.客观上培育出早期维新思想

10、导致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不利的客观外部环境是()

A.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顽固派的阻挠

C.缺乏有力的领导核心                D.改革没有涉及政治体制

11、洋务派举办的民族工业和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相同点是()

A.私人投资兴办                      B.实行封建管理   

C.适应军事工业需要而举办            D.受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

12、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以传统的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   

B.以“师夷长技”为富国强兵之路

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13、洋务运动最重要的进步影响是()

A.引进了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科学技术   

B.抑制了外国的经济扩张

C.培养了一些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D.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4、下列事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

①洋务运动 ②外国对华资本输出  ③戊戌变法  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

这在客观上反映出()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外资企业、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沿海地区出现

16、下列哪些是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①发昌机器厂  ②福州船政局  ③继昌隆缫丝厂   ④轮船招商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因素是()

A.民族资产阶级由封建地主、官僚和商人转化而来   

B.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中

C.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D.在中外反动势力压迫的夹缝中求生存

18、对康有为维新思想特点的最确切的表述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C.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   

D.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19、康有为说: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

”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   B.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

C.托古改制最稳妥,没有风险     D.资产阶级维新派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0、戊戌维新时期,“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

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

A.戊戌变法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热烈响应   

B.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

C.君主专制统治已经不得人心         

D.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

21、促使维新变法运动迅速掀起的主要动因是()

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妥协求和政策

C.马尾海战清军失败                 

D.清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

22、早期维新思想和鸦片战争后出现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主要不同是()

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道路

23、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19世纪末,维新派提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他们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这表明()

A.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和失败都具有历史必然性  

B.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和失败都不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C.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失败则带有偶然性

D.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失败则是历史的必然

25、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其主要原因是()

A.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维新变法的思想主张与救亡图存的民族要求结合起来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皇帝的支持

26、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令,变法诏令中未涉及到的是()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设置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

C.开办京师大学堂       D.设立议院,制订宪法

27、京师同文馆、时务学堂、京师大学堂的共同点不包括()

A.培养目标是非旧式的封建官吏   B.由维新派主持创办

C.改变了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   D.顺应了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8、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农民阶级局限性的是()

A.创立的拜上帝教       B.《天朝田亩制度》

C.天京变乱          D.《资政新篇》

29、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30、《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主要是指它()

A.更加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

B.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C.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发生

31、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主张是()

A.“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B.“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32、“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这是哪一派的观点()

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33、李大钊说: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说明太平天国()

A.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D.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34、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抵御外来侵略         B.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D.是否学习西方文明

35、《天朝田亩制度》之所以无法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B.迫于当时的战争环境

C.地主阶级的反对和破坏D.没有充足的物质条件

36、百日维新如昙花一现,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人民群众的觉悟太低B.中国自然经济残余的影响

C.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D.帝国主义的干预和破坏

37、戊戌维新时期,严复在天津主办的报纸是()

A.《国闻报》B.《时务报》

C.《民报》D.《大公报》

38、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39、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B.工艺学堂

C.船政学堂D.京师同文馆

40、“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41、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的主要著述是()

A.《日本变政考》B.《仁学》

C.《新学伪经考》D.《变法通议》

42、戊戌变法时在位的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43、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奕訢          D.张之洞

44、下列各选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抗

45、下列对洋务运动作用的认识错误的是()

A.了解近代西方的先进技术B.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C.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D.使国防实力有所增强

46、19世纪60年代,产生地主阶级“自强”运动的原因和条件有()

①清政府内外交困,慈禧太后支持洋务派

②洋务派控制了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

③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④西方列强大力扶持洋务派,支持洋务运动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

47、身为顽固派的慈禧太后重用洋务派的原因是()

A.改变了因循守旧的立场B.对引进西方技术感兴趣

C.为了保持清朝的统治地位D.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

4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

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49、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有多种形式,其中主要是()

A.官办B.民办C.官商合办D.官督商办

50、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把向西方学习,从生产力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社会发展方案是()

A.《校邠庐抗议》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D.《孔子改制考》

二、多项选择题

1、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实施《天朝田亩制度》这样的社会改革方案,建立起的理想社会蓝图是()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B.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C.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D.等贵贱,均贫富

2、下列哪些论述是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的正确表述()

 A.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B.以中国之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主以西学,辅以中学

3、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有()

 A.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B.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C.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和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D.移风易俗,开启了社会新风

4、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戊戌变法区别于洋务运动的地方有()

 A.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宣传自由平等和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

 D.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度取代君主专制制度

5、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

 A.要不要变法B.要不要实行民主共和

 C.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6、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主要有()

 A.社会基础狭窄,势力弱小,自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迹

 B.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D.惧怕人民群众

7、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洋务事业包括()

 A.创设京师大学堂B.建立新式海陆军

 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D.兴办近代企业

8、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

 A.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B.开始了中国近代教育

 C.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

 D.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9、十九世纪下半叶,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时30年,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A.指导思想的封建性B.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C.资金人才的匮乏性D.洋务企业管理的腐朽性

10、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最终失败,从自身原因来看,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其主要表现是()

 A.无法从根本上提出正确的政治路线

 B.无法从根本上提出正确的社会改革方案

 C.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D.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三、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曾国藩说: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勤远略。

材料2

奕訢说:

“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患也。

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患也。

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

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材料3

冯桂芬说: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富之术。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曾国藩所谓的“剿发捻”和“勤远略”分别指什么?

(2)参考材料2、3,说明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结合材料1、2、3,说明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何在?

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张之洞说:

“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

”“无益者一:

将立议院欤?

中国士民至今安于固陋者尚多,环球之大势不知,国家之经制不晓,外国兴学、立政、练兵、制器之要不闻,即聚胶胶扰扰之人于一室,明者一,暗者百,游谈呓语,将焉用之?

且外国筹款等事重在下议院,立法等事重在上议院,故必家有中资者乃得举议员。

今华商素鲜巨资,华民又无远志,议及大举筹饷,必皆推诿默息,议与不议等耳。

材料2

谭嗣同说: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材料3

严复说: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张之洞为何认为民权无益?

(2)参考材料2、3,说明维新派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立场何在?

(3)结合材料1、2、3,说明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实质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9页

材料2

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页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1,试述从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求国家出路的历程。

(2)从材料2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2

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

……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3

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

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4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1、2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对此应如何评价?

  

(2)材料3、4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其依据是什么?

  (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材料2

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

材料3

革命的目的是为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善至美的国家。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1、2、3的观点分别代表了中国近代哪些政治力量?

并各举一两个代表人物。

(2)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从作用或影响方面简要说明以上材料的观点是怎样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

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

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XX甚多,惟要义有三:

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摘自康有为:

《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2

富国之法有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舟,曰开矿,曰铸银,曰邮政……养民之法,一曰务农,二曰劝工,三曰惠商,四曰恤穷。

  ——摘自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

材料3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

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摘自《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戊戌变法的意义。

(2)“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给我们哪些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