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第二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98583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第二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学第二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学第二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学第二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学第二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国学第二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国学第二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国学第二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国学第二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国学第二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第二册.docx

《国学第二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第二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学第二册.docx

国学第二册

国学第二册

《国学第二册》课程纲要

临沂第七实验小学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国学第二册《三字经》

适用年级

一年级

总课时

16

课程类型

活动课

课程简介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优美,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同时,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可以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背景分析

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第七实验小学开设了国学经典课程,三字经即为一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内容。

国学经典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经典诗文,堪称世界瑰宝。

《三字经》是我国优秀的儿童启蒙读物,自宋代以来盛传不衰。

《三字经》作为古代蒙学教材,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社会百科、内涵丰富而极具文学性、韵律性,是中国古代知识的教科书。

利用它们进行识字的同时,学生可获得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各种能力,修习其中良好的行为规范,无形中完成了美德熏陶,建立了汉语的节奏感的韵律感,不但为今后的学习发展技能,提高自身修养,而且更能使我校的优势得以展现,为创建和谐校园提供智力基础,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研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对三字经的学习,中国的文化传统不仅能得以传承,学生也能从中得到启发,在心灵上得到一些感悟。

课程目标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培养学生对经典诗文的诵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体味《三字经》言近旨远、言简意赅的特点。

3.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每课的词句大意和思想主旨,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6.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书达礼,修养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7.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素养。

 

 

 

二、学习主题

第一单元:

性近习远

课时

2

周次

1-2周

第1课:

人之初

日期

3.1-3.4

内容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实施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语感,体会“性本善”的含义。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简单理解词句意思,熟悉本性变化的原因。

3.简单了解古时名人与其家人的好的做法,并能说出身边、学校、家庭等人的好的做法。

第2课子不学,:

日期

3.7-3.11

内容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实施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子不学,―――宜先知”的含义。

2.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并评价他人及其原因。

3.能举出生活中相关的例子。

第二单元:

知识长廊

课时

周次

3-8周

第3课:

首孝弟

日期

3.14-3.18

内容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实施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诵加强对全句的理解。

2.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并理解包含的基本的思想,了解客观真理。

3.知道自然现象,能举出至少一个例子。

第4课:

曰水火

日期

3.21-3.25

内容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实施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全句的含义。

2.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举出几个课文中的例子,理解其中包含的道理。

3.知道“八音”的意思。

第5课:

高曾祖

日期

3.28-4.8

内容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而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实施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对君则敬,臣则忠推崇。

2.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其中的的故事和对孔子对他们的评价。

3.能简单讲解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第三单元:

图书宝库

课时

周次

9-15周

第6课:

凡训蒙

日期

4.11-4.15

内容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名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实施要求

熟读能背,借助课后注释,大致理解这课中全句话的意思。

初步了解吟诵的方法,能吟诵课文的全句话。

通过对《三字经》的介绍和经典名篇的欣赏、歌唱、舞蹈、表演,产生学习的兴趣。

第7课:

孝经通

日期

4.18-4.22

内容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实施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简洁、精当的特征。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能说出学习的几项内容。

3.对古代“孝经通,四书熟”有初步认识,能说出“诗书易,礼春秋”的意思。

第8课诗既亡

日期

4.25-4.29

内容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实施要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悟学习的态度,并背诵课后古诗。

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能说出几种学习的内容,指出这些学习内容对自己的启发。

能简单讲出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第9课:

自羲农

日期

5.1-5.6

内容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唐有虞

 号二帝,相揖逊

 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周文 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四百载

 迁夏社,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周武王

 始诛纣,八百载

 最长久。

 

实施要求

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体会自羲农至八百载的历史,并了解熟诵课后古诗。

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说出大致历史。

能简述课后的故事。

第10课:

周辙东

日期

5.9-5.11

内容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实施要求

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准生字和多音字,并了解熟诵课后古诗,通过熟练诵读加深对课文的感情。

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够举出所说的历史。

能说出至少一点读书的乐趣,简单了解读史的乐趣。

第四单元:

历史画卷

课时

2

周次

2

第11课:

魏蜀吴

日期

5.13-5.17

内容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实施要求

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准生字和多音字,在诵读中感受历史的变迁。

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历史,并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能知道所学朝代的称谓。

第12课:

炎宋兴

日期

5.21-5.25

内容

炎宋兴,受周禅。

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帝号纷。

迨灭辽,宋犹存。

至元兴,金绪歇。

有宋世,一同灭。

并中国,兼戎狄。

九十年,国祚废。

实施要求

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准生字和多音字,在诵读中感受历史的变迁。

通过解读文本,进一步感受历史的变迁;

通过分析解读,领会历史的思想内涵。

第五单元:

课时

4

周次

4

第13课:

明太祖

日期

5.23-5.27

内容

明太祖,久亲师。

传建文,方四祀。

迁北京,永乐嗣。

迨崇祯,煤山逝。

 清太祖,膺景命,

  靖四方,克大定。

  至宣统,乃大同,  十二世,清祚终。

至世祖,乃大同。

十二世,清祚终。

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实施要求

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加强对明清历史的概括。

结合教师讲解和课文注释,能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概括全篇;

集合所学内容,能说出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

的意思。

第14课:

昔仲尼

日期

5.25-5.30

内容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实施要求

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在诵读中感受孔子的形象。

结合教师讲解和课文注释,简单说出孔子平时的行为和表现。

知道古代的“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

”能大概说出勤学例子。

第15课苏老泉

日期

6.6-6.10

内容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

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

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

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

尔幼学,当效之。

实施要求

感悟苏老泉的人格之美以及读书的重要性。

能结合教师讲解和课文注释,说出其他人是怎么评价这些人的。

能简单说出课文中的故事。

第16课犬守夜:

日期

6.13-6.17

内容

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

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

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实施要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词作,体会夫子“人不学,不如物”的含义。

能根据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说出课文内容,能说出学习的好处。

能简单说出课文蕴含的道理。

三、评价及参考文献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1将经典诵读活动与日常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大型活动相结合,与优秀班集体建设评价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行为道德习惯。

2.师生通过诵读经典,阅读国学小故事,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自己的思考,写下自己的诵读心得,对教师和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比。

3.国学诵读评价表:

评价表学期末由教研室统一下发,任课教师组织填写,由“教师、小组、自评”三部分组成,形成评价体系。

4.学期评价:

采用专项考核的方法给学生定级。

考核内容为诵读所学经典篇目,评价标准依次为:

三级——二级——一级。

根据学生的等级人数确定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级:

还需努力:

对指定篇目和自选篇目的诗文诵读不熟练,有错误,没有初步感受情感和内容。

二级:

过关:

对指定篇目和自选篇目的诗文能熟练诵读,达到正确无误,能初步理解文章内涵,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一级:

很棒:

对指定篇目和自选篇目的诗文能熟练背诵,有感情,达到正确无误并能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品味出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并能说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领悟。

主要参考文  献

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与研究总课题组审核通过的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