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01847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齐齐哈尔市2018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77分,第Ⅱ卷73分,满分150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77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性格即命运”,这是舶来品。

人的性格如何,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但命运并不全然与性格相关。

环境、条件、际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

但一个人的性格对于人际环境、事业成败确实拥有不可小觑的强大影响力。

性格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特色,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标志。

所以真正的人生是一种性格人生。

世界上没有无性格的人,也没有性格相同的人,只有性格相近的人。

就像树上的叶子,看似相同,其实不同。

而性格的构成是人的气质、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态度方式、脾气秉性等特点的综合外在表现,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能太绝对了,但只有在一个人身上相对稳定的那些东西才被称为性格。

这“性”字有本性、习性的含义;而这“格”字既有品格也有定格的含义。

因而,性格既反映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又不与人的品质完全一致。

比如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温柔,但骨子里却很阴毒苛刻;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暴戾,但心地却非常善良。

性格是一种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性格的好坏本身,只是性格而已,并不能以此来判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

因为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外在性的特征,所以对人的影响有时比品质的真实更大。

人们在评价一个人时首先不是品质问题,而是看着你的感觉舒不舒服。

更有许多交际是一次性的、短时期的,而人的品质的表露需要时间。

所以,语言方式、态度、处事方式、个人习惯、喜恶等感情的表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即使在长期的人际生活中,性格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性格的人际影响力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性格的魅力。

人的性格的人际魅力不在于相同,而在于不同。

最有魅力的性格绝不是那种伪装、粉饰、压抑后的“标准”性格。

一种真实的不掩饰的只属于你的,而不似他人的性格往往更能获得人际的引力。

但这种人虽适合做朋友、当英雄,却很难成为领袖。

性格的亲和力。

“世俗标准”的性格尽管不具有个人魅力,但对大众具有亲和力。

虽然这种人可能没人会成为他的朋友,他也永远不会是英雄,但却适合做领导。

因为他会让人们觉得很舒服,至于他心里怎么想,人们倒不过多计较苛求。

性格的破坏力。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处处不合时宜地显示自己,或者挖苦、打击、讽刺他人,无论对人际、对群体都有极大的破坏力,这种人只能是“孤家寡人”。

这种人既不可做朋友,也不能当领导,也不会成为好下属。

好在性格远非本质,性格也是会改变的。

但应该改变的只是那令人不舒服的部分,而没有必要连同那份真实也抛掉,那就失去了自我。

(摘编自周殿富《你是老榆木,我便伐你做门槛》)

1.下列关于“性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性格即命运”是从国外传入的意识,但作者认为性格未必决定人的命运,环境、条件、际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

B.性格在本质上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标志,世界上没有性格相同的人,就像世上本无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

C.一个人的性格是相对稳定的,因为它的构成是这个人的气质、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态度方式、脾气秉性等特点的综合外在表现。

D.性格既指人的本性,也指人的品质,作为一种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性格的好坏是不能用来判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性格对人的影响比品质的真实更大,因为人们在评价他人时,更看重语言方式、态度、处事方式等给人的感觉。

B.因为人的品质的表露需要时间,在短期的人际交往中,个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C.性格的人际魅力在于与众不同。

最有魅力的性格不是伪装、压抑后的“标准”性格,而是真实的有个人特色的性格。

D.“世俗标准”的性格虽然没有个人魅力,却具有大众亲和力。

有这种性格的人更适合做领导,而不是英雄。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初次见面还是在长期交往的人际生活中,性格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也就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B.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张扬自我,或者不惜手段伤害他人,这些都是性格的破坏力的表现。

C.魅力性格、亲和力性格、破坏力性格都给人的生活带来诸多影响,这些同时也决定了人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

D.人不能为他人而失去真实的自我,但改变自己性格中让人不舒服的部分,是可以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

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

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

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

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

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

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

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

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

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

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

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

世以此称时行长者。

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

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

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

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

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

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

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

帝犹豫久之,下诏曰:

“朕不喜激聒。

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

”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

“臣方在告,初不预知。

册立之事,圣意已定。

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

”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

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

二人皆被黜责。

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

诏驰驿归。

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

诏书至门而卒。

诏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    广:

扩充

  B.异己者率逐去之率:

统率

  C.有德不谙大计          谙:

懂得

  D.帝遣行人存问          存:

慰问

5.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

B.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

C.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

D.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

6.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嘉靖、万历都是年号。

B.首辅、左侍郎、大学士、工部主事、郎中、中书、评事都是官职名。

C.绌、黜、罢是罢免官职,擢是提升官职。

D.申时行、汝默、文定是同一人。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申时行因为文采和书法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

让张居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

后来

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

C.评事雒于仁呈献《酒色财气四箴》,皇帝大怒,召见申时行等人逐条分析,准备从严责罚。

申时行建议皇帝不要将他的奏章发下去,而(暗示)劝告雒于仁自己辞职,雒于仁由此幸免于惩罚。

D.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

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

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

成他最终被弹劾。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

(5分)

(2)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

世以此称时行长者。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①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

笕②竹添新瓦。

万一朝家举力田③,舍我其谁也。

[注]①因遭小人诬陷,辛弃疾被罢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官职,赋闲在江西铅山县期思渡附近的瓢泉别墅。

此词写于他人生的低潮时期。

②笕:

(jiǎn)田间引水的长竹管,又指屋檐上承接雨水的长竹管。

③力田:

乡官名,掌管农事。

9.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6分)

 

10.下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

①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表现廉颇勇于认错的语句是,。

②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谈笑间,。

③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草出兵,虽有“”之雄心,也只怕会有“”的结局。

④荀子《劝学》中,“,;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性。

⑤,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⑥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注: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定风珠

魏继新

小镇多吊脚楼,旧称干阑。

此屋沿溪而建,时传为避毒豸虫蛇而筑,人居其上,可眺山水岚雾,倒也有十分情趣。

且房屋鳞次栉比,多为木柱板壁,街道为麻石路面,凹凸不平,就有了几分古香古色。

镇口岩头上的老藤粗枝,盘虬错节。

小镇位于深山之中,极少人来往的。

村野田埂之中,常见老牛慢慢地吃草咀嚼岁月,仿佛日子也凝固了;只有小路上日子覆盖着日子,脚印覆盖着脚印。

连风,也很难穿透时间凝固的墙壁,为这方圆百里唯一不通公路的小镇,送来些山外新鲜的气息。

小镇有一屠夫,生得膀粗腰圆,每日里杀头肥猪,烫了刮毛开膛,然后用担挑了,步行几十里山路,到城里去卖。

却也不知何故,他的猪肉极好卖。

他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

于是,便沽些酒,买些油盐柴米,顺了山路回去。

当然,担子里便捎了些镇人托买的东西,或油或盐,屠夫总是把它们用信纸包好,作上记号。

他虽看上去五大三粗,心却极细,从不会错,加上有的是力气,也乐此不疲,如此一来,人缘极好,镇上人把自己喂的猪,也往他那儿赶,所以,日复一日,小日子倒过得十分滋润。

屠夫有一杀猪用的案桌,矮脚宽身,是祖上传下来的,虽然开裂了,且血痕累累,年复一年,连木质也看不出了,屠夫对它,却十分钟爱,用起来也十分顺手。

一日,镇上来了一老客,此人打扮倒也入乡随俗,穿了蓝布罩服,布底沿口鞋,只是银须飘飘,颇有些风骨:

据云,此人乃名中医,回祖籍省亲的,偶尔也给镇上人看病。

不知何故,却对屠夫的杀猪感了兴趣,一连数日,流连不去。

屠夫为赶生活,杀猪时间是极早的,其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老者便来了,目不转睛地看。

屠夫是个直爽人,见状,便嘿嘿地笑了,说:

“让老人家见笑了,我手艺不精呢。

老者微微一笑,说:

你手艺倒是极好,人也不错,不过,我不是来看你杀猪的。

屠夫大奇:

“那你看什么呢?

老者说:

“我是看你案桌呢。

”屠夫不解。

老者问可否转让,愿出钱购买。

屠夫说:

“区区一破桌,你愿要,便拿去吧。

”老者便说:

“那我代病家谢你了。

不过,我将赔钱给你置买一新案桌。

我隔七日后来取,这七日,你仍在此桌上杀猪吧。

七日后,老者至,见屠夫亦置新案桌,并言:

“你既为病家故,我何可让你破费,并置这新案桌送与你吧。

”老者大惊,急问旧案。

屠夫曰:

“我已劈矣。

且见一巨大蜈蚣,伏于案内。

”老者遂长叹一声,仰天曰:

“民风淳朴如此,我何言!

于是,老者告知屠夫:

“此蜈蚣伏案内,日日以猪血为食,到今日,已逾百年,取出剖开,腹内有一珠,名曰定风珠,可治百种之疾。

我存有私心,怕说出来被你敲竹杠,故此未言明,谁知竟毁于一旦矣!

我要这新案桌,又有何用呢?

以我这等褊狭之心,如何治世救人,真让人汗颜!

老夫碌碌一生,看来仍是心不达、艺不精矣!

言罢,大笑而归。

倒是屠夫,常听人言及,他到手的富贵,竟被丢了。

屠夫听罢,也无懊悔,只笑曰:

“该来则来,该去则去,天意也。

屠夫依然每日杀猪卖肉,乐此不疲。

倒是老者,闻听此言后,仰天叹曰:

“求不可求之求,吾何止心不达、艺不精,而且是枉读药理诗书,不如一屠夫矣!

遂摘牌罢医,不再悬壶矣。

        

(选自《小小说精读》)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镇屠夫受小镇淳朴民风的熏染,他为人实诚热情,谦逊爽直,古道热肠,淡薄名利,是小镇人物的优秀代表。

B.老者看屠夫杀猪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这两句景物描写极富特色,既渲染了悲凉气氛,又暗示宝珠被毁的悲惨结局。

C.这篇小说语言古雅,状景描物,言简意赅,富有地域文化特色;注重虚实结合,即在民间传说、掌故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赋予新的阐释和含义,结尾令人回味。

D.小镇屠夫每日里杀一头肥猪到城去卖,因为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这充分表现了城里人对小镇人人品的信任。

E.老者将给屠夫置买一新案桌,隔七日后来取杀猪旧案,且要求屠夫这七日“仍在此桌上杀猪”,这主要是怕屠夫看出破绽,取走定风珠,足见其老谋深算。

(2)小说第一段所写“小镇”有什么特点?

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6分)

(3)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请列举两例加以赏析,并总结归纳对比手法的作用。

(6分)

(4)这篇小说以“定风珠”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伏尔泰:

抗争与幽默并存

①伏尔泰是法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作家之一,被视为反暴政、残酷的英勇战士。

有人形容他说,伏尔泰的名字享誉世界,总会引起生动的反应。

也有人认为,在一个官僚、工程师和生产者的世界里,他是一位必不可少的哲学家。

伏尔泰说:

“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它减轻了生命的负担。

②早在学生时代,伏尔泰就形成一种富有反抗精神的气质。

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进行辩论,争得脸红脖子粗时伸手一指说:

“走开,否则我就打发你到冥王爷那儿去取暖。

”同学挑逗说:

“为什么不去地狱?

那儿挺暖和的!

”伏尔泰诙谐地说:

“谁知道是不是真有地狱呢!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赫二世仰慕伏尔秦的才学和名望,邀请他到宫廷做事。

伏尔泰希望得到普鲁士国王的支持推行改革,欣然应允赴任。

但很快他就发现,弗里德利赫二世治国的专横和荒唐同历史上的暴君毫无二致。

尽管国王对他礼遇有加,可他还是不愿意继续为他所用。

就在这个时候,柏林科学院院长莫倍督依出版了一部荒谬绝伦的著作,主张建立一座城市,只许人们讲拉丁语;在地面挖一个窟窿,直通到地球的核心;将树脂涂抹在病人身上,借以防止其丧失生命力,如此等等。

伏尔泰挺身而出写了一篇文章,对这些奇谈怪论进行了犀利的抨击和嘲讽,因此触怒了普鲁士国王。

国王的亲信来到伏尔泰的门前,烧掉那篇檄文表示抗议。

伏尔泰借坡下驴,把钥匙和勋章退回国王,毫不犹豫地离开了王宫。

③伏尔泰是幽默大师。

有一次,伏尔泰想要出门,开口吩咐仆人说:

“儒塞夫,去把我的鞋拿来。

”儒塞夫赶紧取来鞋子,伏尔泰见鞋上沾满泥土,就责怪说:

“早上你怎么忘了擦擦它。

”儒塞夫满不在乎地说:

“先生,我看用不着。

走这条破土路,两个小时以后,您的鞋不又像现在一样脏了吗?

”伏尔泰穿好鞋,没说什么就走出家门。

儒塞夫见食橱上着锁,就追出来喊了一声:

“先生慢走,给我钥匙!

”伏尔泰反问道:

“钥匙?

”儒塞夫点头表示:

“对,食橱上的钥匙。

我还要吃午饭呢!

”伏尔泰奚落说:

“我的伙计,吃什么午饭呢?

两个小时以后,你不也将和现在一样饿吗?

”伏尔泰跟朋友聊天,将一位作家大加赞扬一番。

朋友当即告诉他说:

“听到您这样慷慨地赞扬此人,我感到很遗憾。

要知道就是这位先生,老在背后说您的不是。

”伏尔泰付之一笑说:

“这样看来,我们两个人都说错了。

”伏尔泰成为文化名人,他的观点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共鸣。

伏尔泰看不惯摄政王奥尔良的放荡,出言讽刺了几句,结果被逐出巴黎。

不久他又被投入巴士底狱,蒙受了近一年的牢狱之灾。

④伏尔泰84岁结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

大哲学家归来的消息一经传开,前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一天竟有上百位。

有一个外地读者仰慕伏尔泰的大名,给他写了一封长信。

接到伏尔泰的回信后,这位读者深感荣幸,从此不间断地与大师有书信往来。

伏尔泰没有闲工夫应酬,回信了断说:

“读者阁下,我已经死了。

”孰料那位读者仍不死心,没过几天又有书信寄来云:

“谨呈伟大的伏尔泰先生于九泉之下。

”大思想家不得已,只好再次回信表示:

“望眼欲穿,请您快来。

”伏尔泰对咖啡情有独钟,到了上瘾离不开的程度。

一位朋友关心他的健康,好心奉劝说:

“别再喝这种饮料了。

这是一种慢性毒药,你是在慢性自杀!

”伏尔泰潇洒一笑说:

“你说得一点不错。

我想它一定是慢性的,不然为啥我已经喝了65年还没有死掉呢?

⑤伏尔泰一生与专制和宗教偏见为敌,无论处境多么艰难他都坚信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

临终前他拒领圣餐,不搞临终仪式,也不发表信仰声明。

一位牧师前来为他祈祷,倾听他最后的忏悔。

伏尔泰毫不客气地质问:

“牧师先生,是谁叫你来的?

”牧师自信地回答说:

“伏尔泰先生,我是受上帝的差遣,特来为你做临终祈祷的。

”伏尔泰毫不客气地说:

“请拿出你的证件来,让我检验一下,以防有人假冒!

”看到床边的灯光忽明忽暗,他发出疑问:

“怎么,灵前的烛火已经点燃了?

”话音刚落,他就与世长辞了。

(选自高景轩《伏尔泰:

大师的幽默人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它减轻了生命的负担”,其中“希望”可以理解为理想追求,“负担”可以指精神和物质上的压力。

B.伏尔泰被逐出巴黎。

又被投入巴士底狱,是由于他成为文化名人、其观点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共鸣,并出言讽刺了摄政王奥尔良。

C.那位仰慕伏尔泰的读者给伏尔泰寄信说“谨呈伟大的伏尔泰先生于九泉之下”,表示即使伏尔泰去世了,他也要写信表达情感。

D.伏尔泰临终前问“怎么,灵前的烛火已经点燃了”,这是伏尔泰奚落有人盼他早死,因为只有人死后,他灵前的烛火才会点燃。

E.本文选取伏尔泰生活中的几件事,有详有略,写出了一个具有反抗精神和幽默风格的伏尔泰,这其中语言描写起到了关键作用。

(2)从文章的第二段(“早在学生时代……离开了王宫”)看,伏尔泰的反抗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6分)

 

(3)列举三件表现伏尔泰幽默的事并加以分析,说明这些幽默分别表现了伏尔泰对人对事等方面的什么样的态度。

(6分)

(4)作者以“抗争与幽默并存”为题,你认为在伏尔泰身上,抗争与幽默两者关联密切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卷(表达题,共73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他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听众,真是,三日不绝。

②他的表情很为细腻,可说一丝不苟;嗓子也很响亮,唱几句真的是。

③音乐家美妙的歌声,真可谓是,余音不绝。

A.余音绕梁 绕梁三日 响遏行云

B.绕梁三日 余音绕梁 响遏行云

C.余音绕梁 响遏行云 绕梁三日

D.绕梁三日 响遏行云 余音绕梁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市环保局通过实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市区二环以内已基本杜绝了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违规现象,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提高。

B.目前,我国建立健全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不断扩大资助范围和标准,基本达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C.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续工作渐入常态,运行平稳,特别是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续工作逐步正常化。

D.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

在无数中国人心里,,,。

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①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②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的组成部分

③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④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又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

⑤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

A.②⑤③④①B.②③④①⑤C.⑤②①③④D.⑤④①②③

17.下面的文字是从哪四方面说明“4G”优越性的?

请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6个字)(4分)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

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竟然与固定宽带网络价格相当,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

此外,4G可以在没有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

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娱乐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表演而予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

当下“全民娱乐”已成时尚,各类“时尚”的娱乐活动纷纷登场,“娱乐”这个词与我们的生活有了密切的关联,娱乐无极限,娱乐令人眼花缭乱:

街头群众舞操、八卦新闻、网络搞笑、电视真人秀、电视相亲、电视选秀等等。

对这种现象,有人赞赏道:

“娱乐让我们的文化精神与世界接轨”,也有人感叹道:

“我们在享受娱乐的时候,也在被娱乐!

  对于“‘全民娱乐’已成时尚”这样的现象,你是怎样认识的?

请结合你的经历、体验和思考写一篇作文。

要求: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1.D(曲解文意,“性格既指人的本性,也指人的品质”错误,是性格的“性”字有本性、习性的含义;“格”字既有品格也有定格的含义。

2.A(范围变化,性格对人的影响“有时”比品质的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