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41033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docx

教育资料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专用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总趋势

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依据:

图中曲线上扬)。

2.时间差异

农业革命前

人口增长缓慢(依据:

图1中a段曲线平稳)

农业革命期间

增长速度加快(依据:

图1中b段曲线坡度增大)

近100多年来

急剧增长(依据:

图2中c段曲线坡度最大)

3.地区差异

(1)特点:

地区上的不平衡。

(2)表现:

国家

具体特点

发达国家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

发展中国家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温馨提示]

(1)人口的自然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多,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负增长。

(2)人口数量的多或少,增长速度的快或慢,并不一定会出现人口问题。

事实上,只有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时才会出现人口问题。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构成指标:

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

模式类型

类型Ⅰ

类型Ⅱ

类型Ⅲ

名称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特点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转变过程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转变的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

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

现代型。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传统型。

(3)全世界: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我国:

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教材P2思考]

1.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缓慢。

2.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均较快。

较快的人口增长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农业发展又有较充足的粮食供应,使人口进一步增加。

3.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同时人口基数的增大也是人口增加的原因。

[教材P3活动]

1.某年人口的增长数=年初的人口数×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故该地第一年增加了200000×2%=4000(人);第一年末的总人口数为:

200000+200000×2%=200000×(1+2%)=204000(人);依此类推,10年后的总人口为:

200000×(1+2%)10≈243799人。

若10年后,该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1.7%,一年应增加243799×1.7%≈4145(人)。

2.通过上面的计算可知,同一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不仅与自然增长率有关,还与人口基数有关。

该地10年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下降了,但每年净增加的人口反而增多了。

由此可知,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比较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净增加的人口数仍较多,人口增长的惯性规律对控制人口数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教材P7活动]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主要因素

从原始型转变为传统型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等

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

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等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类能够逐步摆脱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创造出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要的财富;提高社会福利待遇,普及受教育水平,极大地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而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发生重大变化。

在制定人口政策的时候,应把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自然环境作为重要的依据,使人口政策既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又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国家制定人口政策还要考虑到人们的文化观念,因为人口政策要通过人们的具体行为贯彻落实,如果人口政策的具体要求与人们的观念差距太大,人们不能接受,就不能使人口政策得到顺利落实。

———————情景导入先思考———————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

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

2019年10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迅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计划生育政策。

(2)“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减少家庭空巢率,家庭负担趋向减轻,改变年龄结构,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促进就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历史时期

农业革命之前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二战至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以后

人类的生产活动

狩猎和采集

活动

工业生产活动

第三产业活动为主

人口增长特征

极其缓慢,人口数量少

前期增长快,后期缓慢,人口数量较多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人口迅猛增长

人口增长趋于缓慢

形成原因

生产力水平极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增长缓慢

农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提高,人们生活得到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提高,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迅速

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许多国家政治独立,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很快,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人们的传统观念发生改变

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

增长

特点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原因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①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受“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影响

今后变化趋势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三、不同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国家

人口问题

影响

措施

发达

国家

人口增

长缓慢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和外籍劳工

人口老

龄化

发展中

国家

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增长过快

就业压力增大,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生活水平上升缓慢

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

———————应用体验不可少———————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某国不同时期人口统计数据。

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

2.目前,印度和日本两国的人口增长阶段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  )

A.①时期和④时期B.②时期和①时期

C.③时期和④时期D.④时期和②时期

解析:

1.D 2.B 第1题,人口增长一般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开始,随后死亡率会有所下降,接着发展到出生率有所下降、人口增长较快的阶段,最后发展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故图中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④③②①。

第2题,印度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②时期;日本为发达国家,目前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①时期。

全面二孩政策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下图为某城市生育二孩意愿调查统计图。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我国家庭结构的优化

B.缓解我国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C.调节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

D.强劲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4.影响该城市选择30~4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远高于选择20~3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B.生育能力

C.经济水平D.文化水平

解析:

3.B 4.C 第3题,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是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若现行生育政策不调整,几十年后劳动年龄人口锐减,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逐步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就是要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第4题,多数人在30~40岁时,第一个小孩年龄已经较大,且经过多年发展,家庭经济收入也基本稳定,所以生育二孩的意愿较高;而在20~30岁时,工作刚起步,且刚组建家庭或生育了第一个小孩,生育二孩会使家庭经济、工作压力增大,因此生育二孩意愿较低。

———————情景导入先思考———————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

1989年,联合国大会根据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的建议,将七月十一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的重视。

201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60亿联合国确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

2019年10月31日凌晨,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

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80亿,到2050年将达到94亿。

据科学家的分析,到208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顶峰,为106亿,在此后将逐渐下降,到21世纪末降至103.5亿。

(1)全球人口将在未来40年左右的时间增加25亿,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为什么?

提示:

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是世界人口的主体,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快。

(2)非洲三项数值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居首位,原因是什么?

提示:

非洲经济相对落后,对劳动力需求大,加之生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人口的高出生率;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疾病、战争等导致人口寿命较短,死亡率较高。

———————核心要点掌握好———————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共同决定的。

依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不同组合,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

类型

三率特点

人口增

长特点

利弊分析

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极低

人口增

长缓慢

能够满足农业社会时期对劳动力增长的需求,但也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或过剩,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人口增

长迅速

“利”是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利于经济发展;“弊”在于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

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人口增

长缓慢

有利于经济积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但往往伴随着人口的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退休、养老等的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生活孤单等问题

———————方法技巧很重要———————

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方法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

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②根据国家类型(空间):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①定性描述:

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②定量描述: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高(>2.5%)

高(>2.5%)

低(<1.0%)

传统型

高(>2.5%)

低(<1.5%)

政治考核高(>1.0%)

现代型

低(<2.0%)

智慧树材料与社会答案低(<1.5%)

低(<1.0%)

———————应用体验不可少———————

下图为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国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  )

A.甲           B.乙

C.丙D.丁

智能文明答案2.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

武术期末考试试卷A.甲→乙→丁→丙B.甲→乙→丙→丁

政治理论知识应知应会C.乙→甲→丁→丙D.丁→甲→乙→丙

武汉牛津英语解析:

1.B 2.D 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乙时期死亡率最低。

第2题,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是: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降低),继而是出生率(降低)。

材料科学概论试题读我国2019年(灰色)和2050年(白色)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回答3~4题。

暑假放假时间2019小学3.若要绘制如上图所示的人口统计图,则须具备的数据资料是(  )

智慧树思辨与创新考试答案A.出生人口数量、各年龄段人口数量

B.死亡人口数量、各年龄段人口数量

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C.出生人口数量、死亡人口数量

D.各年龄段男性人口数量、各年龄段女性人口数量

4.据图判断,到2050年我国人口状况的突出特点是(  )

A.劳动力比重增大B.性别比例平衡

C.老龄化趋势严重D.独生子女减少

解析:

3.D 4.C 第3题,该图为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若要绘制该图,必须具备的资料就是年龄段比率和各年龄段性别比率。

第4题,图中信息显示,2050年我国的65岁及以上人口远远超过7%,所以到205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应是老龄化问题严重。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最常考查的如下列各图,主要用来反映人口构成(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等)、数量变化、迁移状况等。

每种图示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不尽相同,而且表现内容在侧重点上也有很大差异。

[经典图示]

[判读技巧]

人口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是:

读图名→读坐标(或图例)→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1.柱状图判读时要注意对应坐标轴分别判读每一个柱子的数值,然后进行不同柱子之间的数值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

2.曲线图判读时,主要根据线状统计符号的大体走向来分析统计对象的数值随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规律,要特别注意曲线统计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及折线图中的明显转折点。

3.扇形图和饼状图判读时,主要是通过比较图中各组成要素的百分比来分析地理事物的特点,进而判断其性质。

判读时,也可比较各扇形的圆心角大小。

4.三角形统计图判读时应首先明确三边即三个方向的坐标轴。

每一点所读出的三个数据之和应为100%。

判读时可用“逆右顺左”四字口诀来进行,具体如下:

三角坐标图数据沿逆时针方向递增的,过点做平行于各底边向右的平行线,再读出数据。

数据沿顺时针方向递增的,过点做平行于各底边向左的平行线,再读出数据。

5.人口金字塔判读时应重点关注的内容是:

(1)关注塔型:

不同的塔型反映了不同的人口问题,下宽上窄的塔型反映出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过高的问题;上宽下窄的塔型则反映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2)关注某年龄段所占人口比重,由此可以推知该年龄段人口出生时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或推知其人口发展中某因素的变化。

(3)关注某年龄段男女各自所占比重的对比状况,由此可判断某时期男女性别比例状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演练冲关]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最可能是(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D.丁、乙、丙、甲

2.甲地可能存在的社会问题主要是(  )

A.上学难B.老龄化

C.民工荒D.男女比例失调

解析:

1.C 2.A 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越高,0~14岁的人口比重越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

甲地人口呈金字塔型,年龄越小比重越大,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10岁以下的可达30%以上;乙地出生率小于40%(38%左右),死亡率也小于40%(38%左右),自然增长率0%左右;丙地0~14岁人口为20%,比甲地小;丁地为负增长。

第2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形成上学、就业压力大,人均资源少,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养老压力大等,A对;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慢会造成劳动力不足,B、C错;由甲地可以看出男女比例基本平衡,D错。

人口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把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下图为1964~2019年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

A.65岁及以上的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4.进入2019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解析:

3.A 4.C 第3题,图中显示1964~2019年,≥65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而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减少;当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7%时即进入老龄化社会,图中显示我国达到此比例的年份为2019年。

第4题,进入2019年后,我国面临着人口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人口总数多,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在经济尚欠发达的情况下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但我国总人口多,15~6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大,尚不存在劳动力严重短缺状况。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D.人口增长快

2.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该地区最相似的是(  )

A.孟加拉国  B.巴西  C.德国  D.印度

解析:

1.B 2.C 第1题,读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65岁及以上年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说明人口老龄化严重。

第2题,根据图示可以判断该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型,德国与之相似。

读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增长率趋势图,回答3~4题。

3.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大致是(  )

A.1963年  B.1984年  C.2019年  D.2030年

4.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减慢的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B.人口死亡率增大

C.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D.工资水平增长缓慢

解析:

3.C 4.A 第3题,图示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在2019年以前大于0,说明该类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在2019年以后增长率小于0,说明该类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则最大值出现在2019年。

第4题,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5~64岁人口,则该类人口数量增速减慢,与15年前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有关。

结合图示,也可判断A项正确。

甲市2019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右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5~6题。

5.甲市可能是(  )

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

6.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增长模式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5.C 6.A 由题干计算得出甲地自然增长率为-0.074%,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增长阶段,并且出现负增长,排除西宁、延安,因为这两市位于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较高;广州有大量务工经商人员迁入,不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因此上海最符合。

图中①地区符合“三低”的低增长阶段特点,故与上海处于同一类型,属于低增长阶段。

读下图,完成7~8题。

7.关于该图反映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5岁人口过少,需要提高人口出生率

B.2034年,16~59岁人口达57.9%,劳动力充足

C.2019~2034年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D.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

8.关于上述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出生率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维持在高水平波动

B.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死亡率逐渐下降

C.生活质量提高,人均寿命延长

D.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解析:

7.D 8.A 第7题,图中反映的中心问题是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第8题,上述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产生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生活质量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下降。

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

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区。

下图是2019~2019年不同因素对我国四类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对比。

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

据此完成9~10题。

9.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人口密集省份B.山地丘陵地区

C.水源短缺地区D.经济落后省份

10.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  )

A.初始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承载力大

B.医疗条件好,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C.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

D.交通通达度高,是人口增加的主要“拉力”

解析:

9.A 10.C 第9题,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中,主要影响因素都有初始人口密度;依据“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可知人口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初始人口密度大,则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省份。

第10题,长江三角洲为人口密度快速增加地区,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国内生产总值,即发达的经济促进了人口密度快速增加,故C项正确。

一、选择题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图1)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图2),完成1~2题。

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①B.②C.③D.④

2.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数量比③时期多

B.④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C.②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③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解析:

1.C 2.D 第1题,人口迁移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和为正值时,人口呈现正增长,图中显示③时期以后,二者之和大于零,故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为③。

第2题,图中显示乙地区③之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一直处于增加态势;而③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处于减少态势。

故③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总和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

人口总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某国总和生育率和人口总抚养比变化。

据此完成3~4题。

3.2019年前后人口总抚养比有明显变化,主要原因分别可能是(  )

A.儿童减少 劳动人口增加B.老人减少 儿童增加

C.劳动人口减少 老人增加D.儿童减少 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