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既有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9378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近既有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临近既有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临近既有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临近既有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临近既有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临近既有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临近既有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临近既有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临近既有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临近既有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近既有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

《临近既有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近既有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近既有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

临近既有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临近既有线大型施工机械设备作业安全措施

一、施工作业前

1.大型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指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吊车、平地机或压路机等。

2.临近营业线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时(路基坡脚外50米范围内),施工前不少于10天,施工单位应依据哈铁总函[2014]33号文件与相关铁路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

3.施工前不少于10天,施工单位与标段监理单位必须对使用的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状态、操作人员进行核备,保证机械设备在检验有效期内、状态良好,操作人员岗职相符,并持有上岗作业证等,符合执业资质。

4.

(1)施工前不少于3天,联系铁路工务、电务、铁通、供电部门(车站内需请运输组织单位)及涉及地方设备管理部门共同到现场核实作业地点、地下管线缆的埋深、走向和防护要求等资料,明确安全注意事项和配合工作要求,明确大型机械设备使用安全区域。

对埋设、走向不明的地下设备,应会同设备管理部门开挖探沟,共同探查确认。

(2)临近营业线范围内的动土施工,凡未经电务分部确认并书面通知三电迁改工作已完成,可正常施工的地段,在使用机械作业前,必须采用人工挖探,人工挖探必须采用网格法(#字型),并做到动土范围全覆盖,严禁按“一”字、“丁”字、“卄”字型或电缆探测仪代替人工挖探,挖探深度必须达到计划动土深度以下,桩(柱)等深基础施工必须达到光(电)缆等设备可能的最大埋深,并取得设备管理单位的确认,否则,严禁进行机械作业。

5.施工前不少于1天,向需现场配合的设备管理部门转发配合施工作业联系单,在配合单位指导下施工作业。

作业配合单必须“一事一签,一日一确认”。

设备管理单位配合人员未到现场时,现场不得动土作业。

6.施工作业负责人、现场机械指挥人员、安全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进行现场踏查,熟悉作业环境、条件,确定安全停留区域,制定符合现场实际的施工方案。

大型施工机械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试机,操作人员全面检查各部系统,确认使用状态,并加强维护保养,不得“带病”作业。

7.施工前,作业负责人要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指明现场机械指挥人员、现场安全员,明晰与操作人员的配合注意事项;涉及可能侵入铁路建筑限界供电、自闭、高压线时,要按哈齐客专公司下发的临近营业线施工作业分等级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防护要求执行。

8.施工前,需要使用“天窗”、列车间隔的施工作业,必须委派防护“三员”(驻站联络员、现场电话员、防护员)明确联系方式和应急通讯方法。

驻站联络员应在施工作业前,不少于40分钟到相关车站登记并联系、确认施工作业准备工作。

9.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前,制定专项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详细的施工方案、应急突发问题处理预案等,纳入到施工组织设计,经标段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并有计划组织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方准进行施工作业。

二、施工作业

1.需配合单位现场配合时,必须在配合人员到达现场后,方准施工作业。

需要使用“天窗”、列车间隔时,必须在防护“三员”到位并联系确认、登记后,方准施工作业。

2.施工作业负责人必须亲自检查限界警示线的安设情况,明确安全员、防护员的防护范围和重点工作。

临近营业线一侧使用机械施工作业,必须设置标志明显的限界警示线(具有反光功能)。

限界警示线高度为0.8-1.0米。

并应选择较宽阔的地形作为机械转头或会车地点,严禁机械转头或交会时侵入路基坡脚(且不小于外股钢轨2.5米)。

3.施工作业负责人检查各岗位人员到位并与驻站联络员(需要时)确认后,下达开始施工作业命令。

施工作业开始后,各岗位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特殊情况需要离开时,必须与施工负责人请假,经批准后方准离开,施工负责人根据需要,确定是否停止施工作业。

4.在与营业线相邻或平行地段(新建路基与既有路基等高)作业时,以上机具(械)作业、存放或停留其机身任何部位禁止侵入路基坡脚(且不小于钢轨外沿2.5米)。

 

5.在营业线堑顶上作业时,靠营业线一侧必须留出不少于2米厚的隔墙,防止施工机械向营业线滑落。

6.如施工机械发生意外侵入限界,影响行车安全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线路发生故障时的防护办法设置信号防护,同时向就近车站或养路工区报告,并尽快组织抢修。

在施工机械未撤出限界以外,不具备放行列车条件时,不得撤除停车防护。

三、施工作业后

1.间断施工作业,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必须在远离营业线的安全区域内平稳停留,并做好防滑止轮措施,相关工具、材料定置摆放,施工作业负责人和安全员必须检查确认安全,并留有看守人员后,方准暂时离开现场。

2.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和人员在全部施工作业结束,应做到场地平整、工完料净。

四、安全防护措施及预案

1.涉及“天窗”、列车间隔的大型施工机械作业,必须委派防护“三员”,确认防护通讯方式并相互确认。

同时,驻站联络员、现场电话员、防护员、施工负责人应明确防护通讯联络中断、联系不畅等情况下的应急通讯方法。

2.作业人员应着用黄色马甲,防护“三员”必须穿着橙黄色防护服装并配备对讲机、手机、口笛、信号旗、铜丝线等防护备品,安全员、机械指挥人员、现场施工作业负责人应佩戴相应岗位臂章;所有人员应戴相应岗职的安全帽。

所有作业人员不得着用红色服装、帽子等。

3.每个工点在现场备用1台吊车和1套氧气、乙炔作为应急处理设备,一旦机械故障影响铁路行车安全时,立即救援和应急处理。

4.可能侵入铁路建筑限界施工现场防护设置方案为:

在整个施工现场的两端各出去1400米处各设置1名端头防护员,如果驻站联络员和防护员使用对讲机联系不畅时,在能够保证通讯的位置增设现场电话员,保证联系畅通。

在现场按照“一机一人”设置防护员,相互传递防护信息。

5.在站内或区间,大型机械设备倾覆后可能侵入铁路建筑限界的施工作业,驻站联络员要随时报告列车运行情况,端头防护员在上下行列车接近时必须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现场防护员在接到命令后,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和机械指挥人员、安全员、机械操作人员注意,超前计划避开临近营业线处所,在来车前在确定的安全处所避让,并在平稳处停机、止轮,吊杆、挖掘机大臂收回,并不得朝向营业线一侧(与营业线保持平行状态),待列车通过后,方可继续作业。

6.发生施工机械侵入铁路建筑限界或影响自闭线、供电线和地下线缆安全时,现场负责人、防护员必须及时通知驻站联络员,驻站联络员立即向车站值班员报告;防护员执行《工务安全规则》规定,立即手持红旗(红灯)应迎列车运行方向奔跑,做好拦停列车防护。

现场负责人立即组织人员救援,必要时可切割侵限设备并移除,以减少对运输影响。

7.发生应急突发事故(件),现场负责人必须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立即向架子队、项目分部报告,项目分部向项目部领导报告,相关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处理。

对上报告由项目部统一负责。

 

临近既有线长螺旋、旋挖钻机安全控制措施

一、施工作业前

1.长螺旋、旋挖钻机在临近营业线施工作业时,施工单位架子队(工区)应分别建立钻机作业位置台帐和示意图,详细注明重点控制部位。

重点控制部位指钻机倾覆后距离铁路建筑限界、上跨自闭线、高压线3米范围内的位置。

现场在重点控制部位设置限界警示线(具有反光功能)。

重点控制部位钻机的钻孔施工应做到“一人一机”防护,并委派防护“三员”,制定专项防护措施。

2.在重点控制部位作业的长螺旋钻机,必须加设缆风绳,并锚于混凝土地锚上。

3.长螺旋、旋挖钻机组装时的位置,必须保证倾覆后不危及铁路行车及自闭线、供电线、高压线安全。

组装完成后,必须经过检查、调式合格后,由专人指挥移位。

4.重点控制部位的钻机施工,必须严格执行本安全控制措施。

5.其它事项执行《临近营业线大型施工机械设备作业安全措施》。

6.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前,制定专项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详细的施工方案、应急突发问题处理预案等,纳入到施工组织设计,经标段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并有计划组织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方准进行施工作业。

二、施工作业

1.钻机组装、移位前,须对场地进行平整、碾压,达到压实度要求。

各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钻机作业处地基处理的具体方法,报监理站审核后备案,必要时要进行换填处理,长螺旋钻机支腿下垫钢板,保证钻机稳定性,有效防止由于地质软硬不均发生钻机倾覆。

2.重点控制部位钻机移位必须在列车间隔时段进行,并专人负责指挥,且有现场防护员和安全员在场,实施有效防护。

一旦发现可能危及铁路行车安全异常情况,立即停止移动,及时实施有效安全防护,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长螺旋钻机在重点控制部位内移动时,采取缆风绳逐渐放松形式移动,确保钻机移动稳定。

3.长螺旋钻机在重点部位施工作业时,采用缆风绳进行对称张拉。

钻孔时,钻速不得过快或骤然变速;孔内弃土不得堆积在钻孔周围,应及时清运。

4.缆风绳在每次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并加强保养,一旦发现有断丝、毛刺等现象,应及时予以更换。

缆风绳直径不小于12毫米,与混凝土地锚之间连接,要求:

(1)钢丝绳必须穿过混凝土地锚上的吊环,进行连接;

(2)钢丝绳的锁定采用三个或以上钢丝绳卡呈正反方向分别卡住后,螺丝上紧;

(3)钢丝绳应保持一定松弛度,切记不可拉的太紧。

5.同时针对长螺旋钻机的地锚防护,哈齐客专公司新下要求如下:

(1)揽风钢丝绳的锁定必须采用三个或以上钢丝绳卡呈正反方向分别卡住后进行固定,并将螺丝上紧。

(2)揽风钢丝绳与长螺旋钻机连接,应将钢丝绳在钻机立柱上连接稳固,不得直接绑在立柱爬梯上。

(3)混凝土地锚应埋于地面以下,以增加地锚摩擦阻力。

(4)混凝土地锚应做到对称张拉,同时保证揽风钢丝绳与钻机立柱之间角度大于或等于45°。

(5)长螺旋钻机停止作业前,必须将钻杆钻入地面3米以下,以提高钻机的抗倾覆能力。

6.机械施工作业期间,施工负责人、安全员、防护员现场监控,并随时检查机械的稳定状态;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停止施工,进行整修处理。

营业线有列车通过时,不得进行移位,钻机钻孔深度小于1米或提钻时深度小于距地面1米必须停止作业。

7.当钻机停止施工或间断作业时,必须用缆风绳、混凝土地锚墩固定,施工负责人必须检查确认安全后,并设置专人看守后,作业人员方准暂时离开现场。

8.施工单位应加强收听气象预报,在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时,钻机必须提前停止施工并将缆风绳锚固好,将钻杆插入地层以提高钻机的抗倾覆能力,现场料具做好捆绑和防风工作。

9.一旦发生倾覆侵入铁路建筑限界意外情况,防护员、安全员要立即通知驻站联络员及车站值班员,启动应急预案,拦停列车,做到先防护后处理。

三、施工作业后

1.残土、弃渣应及时清运出现场,存放在指定的存土场内。

2.泥浆池、沉淀池应及时回填,并做到工完料净,场地平整。

四、安全防护措施及预案

1.每个工点应配备1台吊车和不少于1套的氧气、乙炔作为应急处理设备,每台钻机负责人均要掌握吊车和氧气、乙炔操作人员的联系方式,一旦发生倾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救援。

2.发生倾覆问题时,防护员立即通知驻站联络员,驻站联络员马上向车站值班员报告;防护员执行《工务安全规则》规定,立即手持红旗(红灯)应迎列车运行方向奔跑,做好拦停列车防护。

3.本措施未示事项,执行铁道部《工务安全规则》、《哈尔滨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等上级规定。

 

营业线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一、在整个施工期间,现场安全员、防护员必须坚守岗位,一旦发生营业线施工安全突发事件,现场安全员或防护员,一是直接采用金属物件将两根钢轨进行搭接,形成短路,并拦截阻止列车通行,二是立即同驻站联络员联系,将情况及时汇报,汇报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区间具体位置(既有线的具体里程)、事故大小、影响范围以及危害程度等。

驻站联络员及时向车站值班室报告,由车站值班室向铁路局列车调度员汇报。

同时现场安全防护员或驻站联络员应及时向有关设备管理部门、分部及架子队领导报告。

二、现场安全员或防护员在拦停列车时,必须首先在故障地点设置停车信号,如瞭望困难,遇暴风雨雪或夜间,还应点燃火炬。

当确知一端先来车时,应先向该端,再向另一端放置响墩,然后返回故障地点,如不知来车方向,应在故障地点注意倾听和瞭望,发现来车,应急速奔向列车,用手信号旗(灯)显示停车信号,如瞭望困难,应奔向列车前点燃第二支火炬。

如果事故发生时列车已经接近,已来不及通知驻站联络员或设置响墩,应用手、信号旗(灯)显示停车信号。

即:

在路肩外展开的红色信号旗、双手高举头顶上下两侧急剧摆动或采用红色灯光显示。

三、事故现场报告程序

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车站值班室(驻站联络员、设备管理单位)--现场施工负责人(架子队负责人)--分部负责人--项目部--哈齐客专公司、救援机构(医院、救护队等)、当地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消防部门。

由车站值班室向铁路局列车调度员汇报。

任何施工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可直接向车站值班室(设备管理单位)、分部、项目部或向社会救援机构发出求救讯息。

四、分部、架子队应迅速组织人员及救援所需机械、工器具、材料赶赴现场,以抢救人员生命、保证营业线正常运行(尽量减小影响范围)为目标,与当地医疗救护部门、设备管理单位通力合作,制定出合理的抢救方案,并付诸实施。

五、出现铁路光电缆损坏,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由现场防护员向驻站联络员汇报,由驻站联络员及时向车站值班室报告,同时现场安全防护员或驻站联络员应及时向有关设备管理部门和分部及架子队领导报告。

通过车站值班室检查,被损光电缆是否影响正常行车,如果未影响,现场应安排人员进行警戒,保护现场不受破坏,在现场准备好相关工器具、材料,进行必要的抢修准备工作。

待设备管理单位抢修人员到场后,一起展开抢修。

如果影响到正常行车,按营业线行车事故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发生营业线行车事故,各分部必须在事故发生10分钟之内报告项目部安质环保部,安质环保部收到报告后10分钟内报告项目主管领导,对上报告由项目部处理。

六、抢修结束后,由项目经理主持召开事故分析会议,按“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对当事人进行处理。

 

安全防护员应该掌握的要点

1、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2、掌握日常的安全常识和营业线施工安全知识;

3、必须熟悉各类防护用品正确的使用方法;

4、必须掌握营业线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汇报和处理程序(包括应急处理中的相关程序,以及架子队、分部、项目部和设备管理单位相关管理人员的联系电话);

5、必须清楚自己负责管区内的光电缆路径走向;

6、掌握大型机械设备的防护要点(设备什么条件下才能移动,什么时候不能动,移动前应该注意的事项等);

7、驻站联络员必须掌握登消记的相关程序和要求,并正确使用标准化通话用语;

8、现场防护员必须掌握自己防护区域内,大型机械设备与营业线一级护网、高压自闭线、地方高压线的相对距离、设备高度,以及设备距营业线的最小距离等;

 

架子队安全技术交底要求

1、架子队交底必须交到每一位作业人员。

同时,现场防护员在每一天开工前,应将当天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控制要点、光电缆走向等,向现场每一位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并在自己的防护记录本中保留交底痕迹。

2、加强作业配合单的签订工作。

施工前不少于1天,向需现场配合的设备管理部门转发配合施工作业联系单,在配合单位指导下施工作业。

作业配合单必须做到“一事一签,一日一确认”。

设备管理单位配合人员未到现场时,现场不得动土作业。

同时各架子队必须建立与设备管理单位配合联系的记录簿,详细记录联系的时间、联系人姓名,对于设备管理单位明确通知不需配合的必须有回复的配合作业单。

3、加强现场防护员的管理工作,现场防护员按照“一机一人”设置,安排有责任心的正式职工担任,持证上岗,必须做到专职,严禁穿着防护员的服装,配置着防护员的装备,但干的却不是防护员的活。

同时按规定跟防护员配齐相关护用品,包括:

防护服、防护臂章、对讲机、铜丝线、信号旗、口笛、防护记录本、工具包以及应急救援处理人员联系电话等。

4、加强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的管理工作。

各架子队针对邻近营业线施工重点区域内的施工机械(主要包括旋挖钻机、长螺旋钻机、回旋钻机),必须建立机械设备管理台帐,根据现场设备变化情况及时更新。

操作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并将操作证件的复印件随身携带,方便上级单位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