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9583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docx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教案精选

1.古诗三首--绝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过程与方法

1.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景色。

2.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懂课文。

3.着力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问题,最后获得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对问题的正确认识。

4.教学时,组织学生围绕“热爱大自然”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使学生获得感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使用各种符合课文内容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景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春天景色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想象、观察图片,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音乐美。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简介作者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绝句》。

师读:

古诗《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学生自由朗读。

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鼓励交流:

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课件出示)阅读与交流的要求: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4.检查交流情况。

(课件出示:

生字)

rónɡyànyuānyānɡ

融燕鸳鸯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融”,前鼻音“燕、鸳”,后鼻音“鸯”。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课件出示)

迟日:

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

这里指泥土滋润。

鸳鸯:

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融燕鸳鸯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辨析:

“隔——融”“怨——鸳”“央——鸯”

猜谜语:

“一见上菜,口水下落,点点滴滴。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下:

“鸳、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融”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融”左下部里面是一横,右边的“虫”,横变提。

“鸳”上面的左面不要多写一横。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学生熟读课文:

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春天)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动笔画一画。

预设:

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

根据学生找到的景物随机学习:

(1)迟日江山丽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了?

迟日:

春天的太阳。

(课件出示: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

“春日迟迟。

”迟迟:

缓慢的样子。

春日迟迟:

是说在春天白天变得长了。

“迟日”就是指“春天的太阳”。

春天的太阳什么样啊?

(春天的太阳特别明亮。

)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山啊,水啊有变化吗?

山,水,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

你想怎样读这句话?

(指名读——范读——齐读)

(2)春风花草香这是一阵什么样的春风?

(温暖柔和)你闻闻,春风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香气呢?

(我闻到了的香味。

)谁愿意读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

(指名读)

在春天明亮的太阳的照耀下,大好河山一片明丽秀美,你看到了吗?

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鼻而来,你闻到了吗?

谁想读读这两句!

(指名读——齐读)

(3)泥融飞燕子可爱的小燕子让你感受到春天来了,你知道小燕子飞来飞去地忙什么呢?

(筑巢)你知道诗中的小燕子用什么筑巢吗?

(结合诗句)聪明的小燕子用湿润柔软的泥筑巢呢!

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燕子,你此时会是什么心情?

(高兴、快乐、激动)读出来!

你们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多快乐呀!

读!

眼看着既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内心多么激动呀!

读!

(4)沙暖睡鸳鸯。

嘘——看,那是谁呀?

(课件出示:

鸳鸯睡觉图)(指名读诗句)睡着了吧?

看它们睡得多香甜啊!

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幸福啊!

(再读!

)可它们是睡在沙滩上啊,会不会着凉啊?

(沙暖)它们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呀!

(指名读——再读!

春天里,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河边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一对对鸳鸯互相依偎着睡着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美。

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多有意思啊!

再读。

(指名读——齐读)

(5)这么多景物融汇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春意,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大诗人杜甫,也是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

请你再认真地读读这首诗,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关于这首诗的题目“绝句”,你有哪些了解?

(课件出示:

绝句,是一种古诗体,每首四句。

如果每句诗都有7个字就是7言绝句,简称七绝;

如果每句诗都有5个字就是5言绝句,简称五绝。

我们今天学的就是一首——五绝。

其实杜甫住在浣花溪草堂的时候,还写了很多首绝句呢!

你们看:

(课件出示)

绝句绝句

杜甫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江碧鸟逾白,

一行白鹭上青天。

山青花欲燃。

窗含西岭千秋雪,今春看又过,

门泊东吴万里船。

何日是归年。

七绝五绝

杜甫所写的绝句还有很多呢,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课下去搜集搜集,然后拿到班上来,咱们大家分享!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课件出示):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绝句》)

2.教师引导:

诗中的竖线是停顿符号。

单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短些,双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长些。

3.指名朗读。

学生自由评议。

4.教师小结:

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

5.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6.自由读,练习背诵。

五、检查背诵,体会感情。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前两句勾画的是自然界明丽壮美的大画面,让人一读就觉得心胸开阔,激情满怀。

后两句选取两种极富春天特点的景物——燕子和鸳鸯,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自然和谐。

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

(范读——练读——指名读——师生读)

2.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六、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教师导言:

同学们,唐代大诗人杜甫,用一首简短的小诗把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鸳鸯春睡图。

我们家乡的大自然的春天到处都是美丽的图画。

希望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学生自选作业。

(课件出示)

(1)画:

画一幅画,画出春天的美景,在图画中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写:

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感受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古诗三首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月日

课题

1.古诗三首

课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鸳、鸯”等6个字,会写“融、燕”等12个字。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

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合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春天景色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想象、观察图片,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音乐美。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点拨引导、情景感悟等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课型

精读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语激趣,简介作者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绝句》。

2、师读:

古诗《绝句》。

  

3、指导学生自由朗读

4、简介作者。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鼓励学生交流:

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检查交流情况。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指导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指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指导学生熟读课文:

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1.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2.根据学生找到的景物随机学习:

(1)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了?

(2)春风花草香这是一阵什么样的春风?

你闻闻,春风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香气呢?

(3)可爱的小燕子让你感受到春天来了,你知道小燕子飞来飞去地忙什么呢?

(4)鸳鸯又在做什么呢?

小结:

这么多景物融汇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春意,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大诗人杜甫,也是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

1.教师引导:

诗中的竖线是停顿符号。

单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短些,双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长些。

2.教师小结:

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

3.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4.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1.教师导言:

我们家乡的大自然的春天到处都是美丽的图画。

希望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学生自选作业。

(1)画:

画一幅画,画出春天的美景,在图画中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写:

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感受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倾听老师读古诗

学生自由朗读。

了解作者

 

按阅读提示进行交流

阅读与交流的要求: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注意读准翘舌音“融”,前鼻音“燕、鸳”,后鼻音“鸯”。

理解重点词

 

交流形近字辨析、猜谜语等多种识字方法。

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练习书写

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动笔画一画。

 

指名读——范读——齐读

交流

 

指名读

 

指名读——再读!

 

学生分句朗读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自由读,练习背诵。

 

读诗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

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

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抓住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

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

 

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板书设计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教学反思

抓住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

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

课中有独立读、对读,个别读、齐读,读句子、读全诗等多次诵读,辅以适当的动作,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增加积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惠、崇”等3个生字,会写“芦、芽”等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出示《春江晚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简介惠崇。

2.简介诗人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1、指导学生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师生共同正音:

“崇”是翘舌音,“芦”边音,“豚”前鼻音。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

师生交流,师归纳。

2.学习第二句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自读,再集体交流。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引导学生小结学法:

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1.导语:

同学们,下面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

2.帮助学生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3.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4.指导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欣赏《春江晚景》图,

了解惠崇和苏轼。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开火车读,齐读。

 

指名读

 

想想诗句意境

学生自读,再集体交流

背诵古诗

小结学法

 

交流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

练习书写

介绍古诗背景及作者,出示图片,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学习古诗,抓住重点词语,结合课文插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想象画面,体会诗情,读出诗味。

层层推进,很好地完成了古诗教学。

 

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严格落实新课标关于学生课堂要写字10分钟的要求,避免啰嗦无重点的“说”,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

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首诗之前,对这首诗的背景题目及作者作了一番讲解,从而拉近诗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再让他们理解这首诗的题目。

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首诗确实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三两只枝”、“鸭先知”“上”这样的词语。

因此我让孩子们一边课文的注解,一边自己理解课文,让他们对全诗有一个大概把握。

接下来再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画面,品味诗情,感情诵读。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减”1个生字,会写“梅、溪”4个生字。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古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想象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四、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导语: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曾几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三衢道中》)  

2.简介诗人曾几。

  

1.指导学生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

(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

他的行程路线怎样?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

结合插图想象画面,结合注释,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怎样?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师生全班交流。

4.指导学生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

1.指导学生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两首诗词。

3.你喜欢这首诗吗?

为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4.在齐诵本诗。

 

1.引导学生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4.指导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了解古代诗词曲在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了解曾几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男女生分组读。

 

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

 

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带着感情配乐诵读两首诗词。

学生自由交流

齐诵本诗

 

交流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练习书写

 

简明扼要地介绍古代诗词曲在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多种形式的读文,促使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知诗的大意,读准诗的节奏。

 

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感悟的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真切地感受到古诗所描写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严格落实新课标关于学生课堂要写字10分钟的要求,避免啰嗦无重点的“说”,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板书设计

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黄——日日晴溪—泛、山—行不减——添

教学反思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步骤。

课堂上,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

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积极,教学过程进行得也较为顺利。

1绝句

(部编教材三下1课)

 

【教学详案】

课前预习:

请同学收集有关杜甫的资料。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杜甫的《绝句》;朱自清《春》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停顿,读出感情。

2.通过学习古诗,感受春天动植物的美好,培养学生感知美、想象美的能力。

3.通过多种美读方式,提高学生的记忆速度与记忆质量。

教学重点:

认读“鸳”、“鸯”,会写“融”、“燕”、“鸳”、“鸯”;理解诗句。

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并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诵读:

绝句二首(其二)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师生情景赏析读:

师:

江水浩荡,青山葱郁,衬红花白鸟。

生: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师:

今春将过,远望故园,叹何日归期。

生: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设计意图】:

出示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为本堂课的课文内容做铺垫,同时增加学生的古诗积累量。

一、导入

1.激趣导入: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秀丽的美景里……一起来读一读《古诗三首·绝句》,去看看杜甫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吧!

2.揭示课题──《绝句》。

师:

什么叫绝句?

有什么特点?

(预设:

每首诗有四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这样的诗称为绝句。

【设计意图】:

以儿童歌曲的歌词引入,歌词内容契合本诗所描写的季节,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揭示题目,向学生明确绝句的特点,了解本诗体裁。

二、新授

1.知作者

(1)学生介绍课前所收集的关于诗人杜甫的资料。

(生自由回答)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适时的补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设计意图】:

由作者牵引古诗,体现了对预习的测评。

2.读诗文

(1)出示自学提示:

自由朗读《绝句》,读准字音,并用“______”标出其中的动植物。

(生自由读诗歌、指读)

(2)再读古诗,师范读,读出节奏。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同桌对读,师生合作读,全班展示读。

①师:

迟日/江山/丽生:

春风/花草/香

师:

泥融/飞/燕子生:

沙暖/睡/鸳鸯

②生:

迟日/江山/丽师:

春风/花草/香

生:

泥融/飞/燕子师:

沙暖/睡/鸳鸯

【设计意图】:

改变以往机械式的朗读,把被动变主动,让学生自读感悟,初步了解诗中所涉及的内容。

3.明诗意,悟诗境

(1)男女生古今对译读。

古文(男)

现代文(女)

迟日江山丽

春天白天渐长,江山在春光的照耀下十分秀丽,

春风花草香

春风吹拂下的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

泥融飞燕子

地上泥土湿润,时不时有燕子飞过,

沙暖睡鸳鸯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古文(女)

现代文(男)

迟日江山丽

春天白天渐长,江山在春光的照耀下十分秀丽,

春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