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3718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docx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

小学五年级上册古诗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古诗文》

  1、《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2、《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

  心逐南云逝,

  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3、《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中秋月》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5、《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9、《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

  10、《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1、《题诗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12、《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4、政兴顺民《管子牧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15、七善《老子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6、知足常足《老子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7、愚惑《庄子天地》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

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18、蚁穴溃堤《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2

  13

  19、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说苑建本》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20、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说苑谈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天净沙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①,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②。

  【注释】

  ①昏鸦:

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②断肠句:

指漂泊流浪,充满忧伤的旅人正在远离家乡的地方。

  浣溪沙

  (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①夕阳句:

感到光阴之逝,不可追回,虽有富贵,犹有不足,因而未免深深叹息。

  ②无可句:

通过花落、燕归的春去春来,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③香径:

花园里的小路。

  长亭送别①      (元)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晓来谁染霜林醉②?

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总是离人泪。

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3

  ①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诗意最浓郁的部分。

①林醉:

形容经霜的树叶像醉酒一样颜色发红。

  送别

  (近代)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满江红

  (近代)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

  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若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沁园春①长沙

  (现代)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②,层林尽染;漫江碧透③,百舸争流④。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⑤。

  怅寥廓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⑦。

携来百侣曾游⑧,忆往昔峥嵘岁月稠⑨。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⑩。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①沁园春:

词牌名。

  ②万山:

群山。

主要指湘江西岸岳麓山诸峰。

红遍:

岳麓山上有很多枫树,经霜后满山都是红叶,故云。

③漫:

满。

碧透:

江水碧绿至极。

  ④百舸:

泛指众多的船只。

争流:

这里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⑤万类句:

天地间的一切生物都在这秋色之中充分展示着各自无拘无束的生存形式,像是在比赛看谁更自由。

霜天:

深秋季节。

  ⑥怅:

惆怅、感慨。

寥廓:

空阔的样子,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⑦主:

主宰。

沉浮:

泛指世上一切事物的消长兴衰。

以上三句意思是:

面对广漠无垠的天地,感慨丛生,不禁要思索:

国家和社会的命运究竟由谁掌握?

⑧携来:

挽手领来。

侣:

同伴。

  ⑨峥嵘岁月:

这里指不平常的斗争岁月。

  ⑩恰:

正值。

风华:

风采。

茂:

美、盛。

意气:

情志、气概。

挥斥:

奔放。

方:

正。

遒:

强劲。

挥斥方遒:

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⑩指点:

评论。

  粪土:

名词作动词,视„„如粪土。

万户侯:

此处借指大军阀、大官僚。

  中流:

指湘江江心。

江河中央往往水深流急。

  浪遏飞舟:

夸张语,指游泳时掀起的波浪遏止住了江中快速行驶着的船舶。

  燕子

  郑振铎

  4

  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

  当春间二三月,轻颸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

再几只却隽逸地在粼粼如纹的湖面横掠

  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了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还有一家家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

第一年,小燕子来住了,我们

  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燕子归来寻旧垒。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呀!

  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

  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的蹇劣呢。

  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们欢呼着,注意着,沉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们市民们忧戚着,或舒怀的指点着,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

  5

  小燕子!

  冬

  苏晓娟

  冬是沉凝的。

  轻浮的喧嚣,似乎都归于寂寥了,聆听着北风的梵音。

冷风中

  悚然的枯枝,如凡·高笔下冲出的呐喊,向静谧的天空奇异地伸展——忽又凝滞了,恍若东山灰紫色的叹息。

  冬是淡远的。

  柔匀如絮的阳光,慵懒地缠绕着。

人与自然便在这样的朦胧与平和中默默屏息,感觉着彼此的存在。

偶尔地,几朵雪花轻点过肩头,又倏地逃开,不知所踪了;似是融人了梅的清骨——只远远的,方有一丝依稀的恬淡。

  冬诠释着生命中最不可思议的荒凉。

天空是灰白而迷茫的,休耕的土地在薄薄的雪被下蜷缩着,间或掠过一道银波的湖面,有着水银般的质感。

白似乎是冬的灵魂了,静穆,又带着些许颤栗。

然而这白又常被晨曦烘得有些透明,蒸腾了一丝微妙的却又是和谐的光来。

  ——白色该是最丰富的底色了。

有谁能说,冬的静止与凝固,便是终结与衰亡呢?

  绿色的双翼,扬出希望的气息,那是浅笑着的春。

  欢歌的狂飚,煽起孕育的烈焰,那是悸动着的夏。

  芬芳的硕桌,飘垂羞涩的喜悦,那是欣慰着的秋。

  而冬,冬却是一个分号,一次休止,一部经典。

  6五年级上册古诗

  清平调词其一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注释】

  ⑪清平调:

一种歌的曲调,

  ⑬槛:

栏杆;露华浓:

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译文】

  见到云就使人想到她的衣裳,见到花使人想到她的容貌,春风吹拂着栏杆,在露水滋润下的花朵更为艳浓。

如此美人若不是在神仙居住的群玉山见到,也只能在瑶池的月光下才能遇到了。

  海  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

  1.袅袅:

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2.泛:

摇动3.崇光:

指高贵华美的光泽4.霏霏:

迷蒙状5.故:

于是6.红妆:

用美女比海棠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凋谢,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临洞庭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诗题一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

  云梦泽:

古时云、梦为二泽,长江之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分变干变淤,成为平地,只剩洞庭湖,人们习惯称云梦泽。

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

  羡鱼情:

《淮南子·说林训》中记载:

  译文:

  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乎与四岸齐平,无崖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

  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

  我想要涉河跋水,却没有舟帆载乘;若要闲居端坐,对不起这盛世清明。

  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乙卯:

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十年:

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

想念。

  千里:

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

  孤坟:

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

  幽梦:

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

指小室的窗前,轩:

门窗

  顾:

看。

  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葬妻之地,短松:

矮松。

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雪梅其一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

  ①卢梅坡,宋诗人。

生卒年不详。

  ②降,服输。

  ③骚人,文人。

  ④搁,放下。

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译诗】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

  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⑪卜(bu)算子·咏梅:

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一。

⑫卜算子:

为词牌名。

⑬驿外:

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

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⑭断桥:

残破的桥。

一说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②了:

了结,完结。

⑯东风:

刮起了东风,意为春天来了。

⑰故国:

旧国,指已被宋朝灭了的南唐。

⑱堪:

禁得起,受得住。

⑲回首:

回头想,回忆。

  ③砌:

台阶。

雕阑玉砌:

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

一作

  ⑤君:

作者自称。

能:

或作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

  选自《陆游集》。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主要作品:

《示儿》《钗头凤》《夜游宫》《鹊桥仙》《沁园春》《沈园》等。

  1、腊酒:

腊月里酿造的酒。

  2、足鸡豚:

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足:

足够,丰盛。

  3、山重水复: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

柳色浓绿,花色红艳。

  5、箫鼓:

吹着箫打着鼓。

  6、追随:

紧跟着。

  7、春社:

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8、古风存:

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9、若许:

如果这样。

  10、闲乘月:

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11、无时:

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12、叩门:

敲门。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注释】

  ⑪分水岭:

汉水与嘉陵江之分水岭。

  ⑫潺湲:

指呜咽哭泣的声音。

  【译文】

  溪水本是无情的,但入山这三天里,得到了它的同行,便有了情感。

前边就是分头之处了,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依依惜别之情。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此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释】

  兵曹:

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管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

房兵曹不详为何人。

胡:

指西域。

大宛,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

形容雨声。

  ③阑珊:

衰残。

一作

  ④罗衾:

绸被子。

不耐:

受不了。

一作

  ⑥一晌:

一会儿,片刻。

  ⑦一晌:

一会儿,片刻。

一作

  ⑨凭阑:

靠着栏杆。

  ⑩江山:

指南唐河山。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时最好不要在高楼上依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张丞相:

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②涵虚:

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

包容。

虚:

虚空,空间。

  ③混太清:

与天混成一体。

清:

指天空。

  ④云梦泽:

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

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

渡。

  ⑥端居:

安居。

  ⑦耻(chǐ)圣明:

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

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⑧徒:

白白的。

  ⑨楫:

划船用具,船桨

  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注释】

  1.孤山寺:

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

孤山:

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

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贾亭:

又叫贾公亭。

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

3.水面初平:

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涨。

初:

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刚刚。

4.云脚低:

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刚同河堤平行,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下温暖的树,也不知谁家有刚从南方回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着新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百看不厌的美景,尤其是绿杨浓阴下的白沙堤。

  书湖阴先生壁

  闲居江宁时的一位邻里好友。

  ③茅檐:

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④无苔:

没有青苔。

  ⑤成畦:

成垄成行。

畦:

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⑥护田:

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⑦将:

携带。

绿:

指水色。

⑧排闼(tà):

开门。

闼:

小门。

  京口瓜洲一水间,  只隔数重山。

  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看两不厌,只有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2、在古诗中填写河流名。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天际流。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天门中断  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滚滚来。

  3、在古诗中填花名。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写出两句描写冬季景色的诗句。

  

(1)                ,                。

                    ,                  。

  5、写出劝解人们珍惜时间的古诗句。

                  ,                。

                    ,                  。

  6、写出一首关于送别话题的古诗。

  四、阅读古诗,做后面的练习。

  出  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的    。

  2.给下面带点的字注音,再用这个字的另一个读音组词。

  人未还    .

  出塞    .

  3.“人未还”三个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4.写出一、二句的诗意。

  5.从三、四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把解脱人民困苦的希望寄托于            。

  6.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渴望                      的生活的思想感情。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

诗的题目是《        》。

  2.解释诗句的意思。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这首诗前两句作者观察的顺序是由  及  ,描写了              ,突出了          。

  4.古时“杨柳”与    有密切的联系,“何须怨杨柳”的意思是            。

  5.这首诗情感      ,风格      ,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千古名作。

  五、语言表达。

  战争是残酷的,《十五从军征》中一生征战在外的老人回到家后,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心情如何?

请你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然后和原诗比较一下,看看哪个写得好。

  参考答案

  二、1.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3.郑燮竹宽广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

  4.万物贵其真秀色无等伦千年方未已李方膺《苍松怪石图题诗》不畏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

  5.墨梅图题诗梅气概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1.钟山庐山敬亭山阴山

  2.长江黄河楚江长江

  3.荷花杏花杨花桃花

  四、1、唐王昌龄

  3、思念家乡

  4、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

  5、有能力的将士身上。

  6、安定祥和

  1、唐王之涣《凉州词》

  2、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3、远近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戍边士卒生活环境的荒凉。

  4、离别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5、深沉悲壮苍凉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

  五年级下册:

  游园不值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叶绍翁              -杨万里

  应怜屐齿印苍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