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710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9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窃读记

学习目标:

   1.学会梳理叙事类文章的脉络;

   2.通过描写,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心情;

   3.激励学生珍爱读书,奋发向上。

难点、重点:

   1.通过学习记叙与描写的语句,体会文中“我”的心情;

   2.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学法指导:

  一、解题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窃”字的含义:

    

(1)通过查字典,找出“窃”字的多个义项。

    

(2)结合课文内容,朗读“窃”字在本文中的含义。

       明确:

在本文中应理解为“偷偷地”、“暗中”之意,如“窃笑”。

   2.“窃读”的含义:

    

(1)一般含义;

    

(2)放在文中考察其含义。

       明确:

假装逛书店,其实是要读书店里的书而不买,趁店员不注意时暗中偷读。

   3.小结:

对词语的理解与把握不仅要知道它在字典中的意思,还应把它放到文章中考察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二、梳理文章的脉络。

   

(一)分析文中详写的主要事例。

      问:

由题目可知本文是作者林海音回忆自己小时候“窃读”中发生的一些事,其中具体详细地写了两件事。

同学迅速浏览,要求: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2)再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当时作者的心理(心情)。

      明确:

(1)因“窃读”而被赶出了书店。

——孤独无助

         

(2)得到店员的关心帮助,读完了一本好书。

——感动、感激

   

(二)学习文中略写的内容——“我”“窃读”的方法。

      问:

这两次详细描写的事例也告诉大家,“窃读”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要成功“窃读”,还得掌握一些方法。

文中也简略地记叙了一系列方法。

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些“窃读”的方法。

      明确:

(1)发现“窃读”这一好方法;

         

(2)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

         (3)装作其他顾客的家属;

         (4)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留在书店;

         (5)用花生米充饥;

         (6)藏在书店一角避免引人注意。

            (不要求逐点答到)

      小结:

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去读书。

  三、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1、讲:

不论是详写还是略写,这些事读起来都让人感觉很生动,因为作者除了记叙这些事之外,还进行了细致的人物描写。

     提示:

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

   2、学生默读课文,完成思考任务:

    

(1)划出你印象最深刻的写“我”“窃读”的句子或段落;

    

(2)设身处地地体会其所反映的当时人物的心情,写在书边(假如我是主人公,我会有何种心情);

    (3)依据作者当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散读你圈划的内容。

   3、全班交流

    注意:

(1)学生回答过程中加以提示、引导;

       

(2)朗读方式多样化:

学生个别朗读;重点段落全班集体朗读;精彩段落分析之后再富感情朗读。

   4、总结并分析人物形象。

     问:

请同学根据以上记叙与描写,分析概括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

(要点)“我”是一个家庭贫困却酷爱读书的穷学生。

  四、简述“窃读”的收获。

    小结:

课文中虽然只是记录了林海音在少年时期读书的一小段经历,但她对读书的痴迷由此可见一斑。

这也为她日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拓展(古今中外爱读书之例)

   1、问:

其实,还有很多人们爱读书的事例。

我相信,同学们也读了不少书籍,你们还知道哪些爱读书的人吗?

     (提示:

例如中国的成语故事)

     明确:

可列举匡衡“凿壁偷光”等。

   2、拓展材料

    

(1)引导学生回忆“读书格言伴我成长”活动中所收集到的高尔基的读书格言;

    

(2)分发材料;

    (3)指导学生浏览材料及思考题,并布置分组讨论任务。

   3、总结:

     这些古今中外的人们,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都十分恶劣,但他们仍热爱读书,并想尽办法读书。

   4、联系实际:

    

(1)请同学回忆自己是否也有“窃读”的经历;

    

(2)联系课文、成语、材料,对比自己的学习环境,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板书设计:

                   窃读记

           “窃”              林海音

           “窃读”

                  因窃读被赶出书店——孤独无助

           详写两件事 

      人物描写        得到帮助,读完好书——感动、感激 

           略写窃读方法

                  ————一个家境贫困却酷爱读书的穷学生

  课后反思:

  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对某一篇课文熟记在心,也不仅仅是记住某些知识在课文中出现过;而更重要的则是掌握某些一般性的东西,也就是让学生遇到任何文章都不会发怵,都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理解和破解。

这是我一直所追求所遵循的。

  1、通过对“窃读”一词的理解,把握全面理解词语的方法;

  2、学会梳理文章的脉络;

  3、了解并会区分详写和略写;

  4、了解运用描写的方法使文章更为生动、更为丰满;

  5、让学生学会与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提高理解能力;

  6、让学生学会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得到的更多。

 

第二课  小苗和大叔的对话

学习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我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

  学习重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法指导

  

(一)谈话引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

(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

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

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

  4.检查自读情况。

  

(二)精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

(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

  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苗苗:

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

  季老:

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三)达成共识,感受阅读乐趣。

  1.在小组内,根据文中谈到的问题,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感受。

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闲书”问题:

  

(1)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

那么到底闲书知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2)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

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

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

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3)教师小结:

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五、品味题目寓意。

  再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1.与二人名字相关。

  2.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六、课外拓展:

(任选一、两项)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

  4.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

反思:

  教学过程简化。

我将整个教学环节分成了五大块,实施的时候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从词到句,由句到段再到文,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

条理很清晰,也没有让学生感到复杂深奥。

去掉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重点也就更突出了。

第三课 走遍天下书为侣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学习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学习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学习准备

    收集读书的名言,整理自己读书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法指导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

为什么?

    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书课题)

  二、释题明意

    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

(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

质疑课题。

(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

  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4.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5.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解决作者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再不懂的全班交流。

  四、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1.书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使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作为自己唯一的伙伴呢?

     作者把书当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面,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发现新的东西。

说明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注意评价的多样性。

     此外,你觉得作者选书作为自己的伙伴还有什么原因吗?

     (尊重学生的独特解读)

   2.作者认为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不管读多少遍,她也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方法。

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

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内容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产生共鸣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每读一遍书,我们都会收获与上一次不同的体验,寻找到新的发现。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同学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的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听了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

和大家谈一谈。

     学生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或从作者的介绍中总结收获。

     我们平时总是更在意读书的数量,大部分书都只是读过一遍而已,泛泛地涉猎,大都不求甚解。

现在我们再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到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我们一起来交流。

  五、课堂总结接读全文,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六、神奇岛

    今天,你独自驾舟来到一个神奇的小岛,想领略岛上奇特的风景,必须先要通过岛上居民建造的智慧宫殿,你准备好了吗?

   1.书法阁:

请正确、漂亮地书写“侣、豫、盒、娱、趟、诵、零、编、某”等字。

(温馨提示:

想要写好写对每个字,一定要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字形,还要特别留意一些易混易错字的笔画。

如“豫”的左边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边是“令”不是“今”,“某”的上边是“甘”不是“廿”。

一些笔划较多的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

   2.留音库:

请有感情地朗读刚学过的课文中你自己喜欢的段落。

   3.藏书殿:

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另外在书库中选择你曾经很喜欢的一本书,再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新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一说上节课的内容:

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方法。

  二、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了解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作者特别喜爱书,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会阅读。

   2.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

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的根据,然后反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1)假设

     这篇文章通篇都用了假设来贯穿全文,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一步步表明观点说明方法。

开始作者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然后又进一步假设别人感叹,自己的回答是愿意读上一百遍,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表明自己的观点: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最后假设自己坐在船里,如何反复地读书,如有人为伴。

在假设的情境中,作者仿佛在与人交流,把自己对书的独特情感以及自己在书中体会到的乐趣表达的淋漓尽致。

   

(2)设问

     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毫不犹豫地回答直接显示了自己对书的情有独钟。

   (3)反问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

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连续两个有理有力的反问让你不得不点头称是,朋友越见越亲,家越回越依赖,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我们情感更深一层,书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4)比喻

      作者还运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比喻,把自己爱书的情感表达得更形象。

    ①作者把书比喻为家。

家总让人感到温馨和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开,作者把书和家相比,表示对书的喜爱犹如爱家一样。

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自己温暖的家。

另外,作者将书比喻为家,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还说了家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来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去读。

    ②作者将书比喻为朋友。

朋友,是你孤单寂寞时的陪伴,是你伤心难过时的安慰。

朋友能给你快乐,给你许多新鲜的东西。

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呢。

把书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珍爱。

     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作者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③作者还将书比喻为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

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拓展练习: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④作者将书比作人。

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有情。

作者读书,就如与人在交谈一样。

    ⑤作者将书比作伴侣。

这正是与题目相呼应,《走遍天下书为侣》。

书,也就是在生命中时刻陪伴,能够共担风雨,分享喜怒哀乐,特别亲密的伴侣。

这个比喻就更能表达出作者对书的喜爱。

     补充积累:

     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爱书之情,读书之法。

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

或者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也试着来说一说这样的句子。

     学生展示自己的积累和收集的资料。

   (5)列举

     作者将自己读书的方式方法详尽地叙述下来,给我们以启发指导,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反复读一本书,不断体会新的收获。

     以上几种表达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相机教学,不必面面俱到。

     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多种表达方式把自己对书独特浓厚的情感贴切地表现给我们的。

  三、感情诵读,体味情感

    在领悟表达方法的过程中,将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阅读链接

    朗读补充诗歌《神奇的书》。

   1.画一画书神奇在哪里。

   2.说一说作者的表达方式。

   3.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4.背一背这首诗歌。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充满感情的接读课文。

   2.说说自己对书的感受。

  六、漂流谷

    现在,你的小船来到了惊险的漂流谷,要找对途经才可以顺利通过哟,准备好了吗?

   1.拿出勇气: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平静心态: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3.补充能量:

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书卡。

   4.奋力向前:

继续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读书,注意及时记录。

反思:

在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时,,我采用联系比较策略,让学生将作者对书的看法与自己的实际体验结合起来,通过“朋友”“家”,让学生畅谈感受,唤醒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对于文章谈到的读书方法,更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书,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只有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才有收益的道理。

将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学生会理解的更快,体会的更深刻。

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轻松而舒适,书,让这个世界充满真善美,当学生真正感悟到这一点时,读书的欲望是从心底迸发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将想法转化为行动,号召他们加入读书的行列。

 

第四课 我的“长生果”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学习准备

    在读书中使自己收获的经历。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法指导

  一、回顾导入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

(我的“长生果”是什么?

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参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再旁边做批注。

   4.小组交流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班级交流

  

(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

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

    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得出了一些道理: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2)反复读一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

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

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

    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

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

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

    将书誉为长生果,作者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

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时与书的故事,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

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

    (通过重点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

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的如醉如痴。

正是不断地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

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

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读书的味道,还是这样让人心醉。

让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那种读书的乐趣吧。

  五、品读语言,学习积累

    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生动的比喻。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恰当的词语。

     流光溢彩、眼羡、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大显身手、心安理得等。

  六、联系实际,升华感情

    说一说你读书中的故事,你在书中的收获。

  七、积累释放

   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将本节课的收获补充到自己的读书卡中。

   3.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

教反思:

在教学时对作者所悟到的道理,可让学生反复读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来加以体会:

一个是要构思新颖,别出心裁;一个是要写真情实感,在模仿借鉴后要进行呕心沥血的创造,才能打动人心,获得成功。

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写作文的体验来理解。

理解体验后,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第二单元  

第五课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

  学法指导

                  第一课时

  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谈话:

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b.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