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5549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5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

25倍数特征说课稿

一、2、5的倍数特征

本课题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一单元第二节的一个教学内容。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

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设计理念:

所谓预习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通过自学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形成一定的知识表象,或激活一定的前期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

也就是说,课前预习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掌握新知识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

  通过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

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

    这节课是先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后再进行的因为是刚开始实施预习后的课堂教学,所以之前我已经给学生安排了具体的预习步骤.所以探究新知识的时候我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切入,让学生说出预习之后,所获得的知识。

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讲完所有内容之后再进行反馈,让孩子们对自己昨天预习的内容进行修正,再进行自我评价,肯定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三、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

1、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能举出生活中的数,再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3、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掌握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说教法和学法:

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学起来易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1、 布置预习,引导探究

先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孩子们先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再带着问题听这节课。

上课的时候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加以引导,探究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2、加强练习、强化反馈

   学生汇报完所预习内容之后,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成果有一个反馈,让学生初步掌握预习方法。

因为预习之后初步掌握了一些知识,课上再对这些知识进行探究,所以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就没有安排,练习题的难度稍微设计得高了,考虑到今后学习的需要,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能2、5的倍数的特征,因此在本课中设计了“生活中的数学”、“闯关我能行”等练习,来巩固新知识。

 五、说教学程序:

 1、走进课堂、汇报总结

因为是预习后的课,所以我直接问“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作业,你都学会了什么”从孩子们掌握的知识切入,进行新授。

让学生总结出2、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的概念,以及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二、尝试练习

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

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

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因为是预习之后的课,所以练习题的难度比较高,安排了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来巩固新知识。

三、设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设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是进行下节课内容的铺垫,让孩子们按着一定的方案有计划、有目标地对下节课进行预习,以便下节课的教学活动。

3的倍数特征

二、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3的倍数的特征》是北师大版第九册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倍数与因数”的知识。

学生在已经学习“2,5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继续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三、教学思路

本节课我紧紧抓住猜想→观察→举证→归纳这条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有效探究的学习过程。

基于以上想法,本课设计以下两个大环节:

探究           深化

四、教学过程

一.探究

这个部分,我为学生提供了四个探究平台:

(1)猜想

复习:

2和5的倍数特征。

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

(2)观察

在百数表中找出所有3的倍数,通过观察否定猜想。

借助计数器,在百数表中任意选一个3的倍数,用计数器将它拨出来,并记录下拨这个数用了几颗数珠。

再观察记录表,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很快能发现所用数珠的颗数都是3的倍数。

当学生的认知出现困难时,借助计数器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直观地降低了学生观察发现特征的难度,使得所学新知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果给你3颗数珠,那你猜一猜在计数器上拨出100以内的数会是3的倍数吗?

给出4颗、5颗…….,自己拨一拨,发现了什么?

经过研究,学生发现100以内是3的倍数,所用数珠的颗数都是3的倍数,而不是3的倍数,所用数珠的颗数都不是3的倍数。

也就是说:

100以内的数,如果在计数器上拨它,所用数珠的颗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举证

我们之前的研究结论对所有的数都适用吗?

学生马上会提出研究比100更大的数。

小组合作:

随意想出多个大于100的数,先用计算器算一下,然后记录下来。

最后用计数器拨一拨看有什么发现?

经过合作探讨,交流汇报,学生发现在这些较大的数当中,之前的研究结论依然适用。

所研究的对象范围越广,代表性越强,研究结论就越可靠。

本环节通过“更大的数”和“随意想”两方面,让研究对象范围更广,培养了学生缜密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4)归纳

现在如果给你一个数,不做除法,你怎样快速地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呢?

咦!

我发现有的同学没有用计数器也判断对了,还很快呢!

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会说所用数珠的颗数其实就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

 “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这种稍复杂的表述方式,由学生在操作中自然归纳得出,突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性,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深化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从0到9的十张卡片,在游戏中解决以下问题:

(1)你能任意选3张卡片,摆出一个3的倍数吗?

用你选的这3张卡片,还能摆出不同的3的倍数吗?

一共能摆出几个?

(2)随意抽取3张卡片,在它的基础上加卡片,使摆出的数还是3的倍数。

如果加一张怎样加?

加两张呢?

三张?

……你最多能用到几张?

(3)当十张卡片全部用上时,我们就得到了比较大的3的倍数,你能快速去掉一些卡片,让这个数依然是3的倍数吗?

如果要去掉一张卡片,你怎么做?

如果要去掉两张?

三张?

……

刚才的练习有没有给你什么启发?

用你们的方法判断下面的这些数是不是3的倍数:

36996969336,  1827457874。

判断数位多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运用常规方法比较麻烦。

如何突破这一难点?

通过这一系列的卡片游戏,学生在操作中自然而然地摸索出解题的捷径,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拓展。

各位老师,刚才我描述的这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过程中不但为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而且也积淀了基本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逐步领悟到猜想、观察、举证、归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谢谢!

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以及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运用转化思想,在数方格法的基础叟,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并分析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再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通过实例验证,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道推导方法,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做准备。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沟通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操作,让学生尝试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3)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并会运用面积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4、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教法学法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一堂几何初步知识课,为以后学习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提供了知识准备。

本课的教学设计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

从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归纳概括初步反馈,遵循了概念教学的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现已有的表象,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正体现了概念教学的顺序:

动作感知形成表象抽象概念。

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观察、比较,自己去探求,重视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获取知识,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互助合作,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整体提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教具逐个出示:

1、图

(1)是什么图形?

它的面积怎样算?

现在量得长是7厘米,宽是4厘米,你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那么图

(2)我们能直接用公式计算它的面积吗?

用什么办法求它的面积?

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后反馈。

(教具演示把多的一块剪下来,拼过去正好是一个长方形,再用长乘以宽就是它的面积)

3、刚才我们用割下来补过去的方法将图

(2)转化成和原来图形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再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求出它的面积。

现在谁能计算图(3)的面积?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你是怎么算的?

为什么?

(教具演示:

把图(3)右边的三角形割下来补到左边,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二)导入新课

(2)、图(3)我们用割补的方法把它们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就能算出它们的面积。

(教具出示下图)

你能想办法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出示课题。

(三)引导探究

1、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尝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师巡视,学生计算1号学具纸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谁能说一说,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答案。

到底怎样思考才是正确的呢?

充分运用你手头的学具和有关工具(尺、剪刀等)来尝试操作,然后列式计算(四人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反馈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具演示“转化过程”。

演示前先比较两个全等的平行四边形,再将其中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图形剪开,将左边的三角形(或直角梯形)拼到右边去,正好是个长方形,量出它的长是7厘米,宽是4厘米,面积是7×4=28平方厘米。

追问:

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图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比较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原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之间的关系。

2、操作实践,验证想法。

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

任意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任意取一个学具平行四边形纸片,证明你的想法。

(结论:

由此看来,对于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要计算它的面积,我们都可以用割补的访求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它的面积)

3、观察分析,归纳公式。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为什么?

(学生讨论)

结合回答,教具演示:

因为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形变面积不变,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

  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如果用字母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它的底,h表示它的高,那么平等四边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怎样的?

  (四)小结

  1、面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新问题,我们利用已有的“求长方形的面积知识”,通过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2、现在,你们说说,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键是找哪两个条件?

  (五)练习

  1、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练后讲评)

  2、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地,底18米,高10米。

这块草地的面积是多少?

 (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2、同学们的表现好在哪里?

  *3机动练习:

  计算下面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确列式为()。

(单位:

厘米)

四、找质数

找质数的说课稿

2009年10月10日评论(0)|浏览(125)点击查看原文

质数与合数》说课稿

东北师大附小王春英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下午好,我是来自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小的16号选手王春英,我参赛的教学设计课题是《找质数》。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的第5节。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3,5的倍数特征以及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公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奠定基础。

教材根据前面“找因数”的编写思路,继续设计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质数与合数。

教材用“12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作为示范,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试一试用2—12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同时让学生找2-12各个数的全部因数,并填入表中,观察每个数的因数看有什么发现,再结合学生的发现将数分类,揭示质数、合数的概念。

教材创设让学生拼长方形的操作活动,将抽象的找质数活动换成有操作的实践活动,不只不觉的感悟到拼成的长方形的种数与小正方形个数的因数有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这样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这样的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并进一步感受到因数个数也是一个数内在的特征,可以作为一个将自然数分类的标准,最后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再将这些数分为两类,并揭示质数、合数的概念,指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分类中认识质数与合数,关注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

实现了学生活动式课堂的学习生活,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同时有利于教师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体,以合作学习为学习形式,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历、感受探索的过程。

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属于数论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按照数的本质特征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会产生不同概念的数。

如果按是否是2的倍数这个标准去分类,自然数被分为奇数和偶数,学生容易理解,通过观察能够直接判断,比较显性化,对于奇数和偶数学生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而质数、合数则是根据因数个数的特征去分类,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隐含的,不能通过外在的观察直接判断,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以前的学习中很少有这方面的经验,学习起来比较抽象。

无论一个数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作为进一步研究数,认识数的一个标准,由于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规定产生的概念也不一样。

这节课的核心就是从数的不同特征作为标准学习分类,要让学生感觉到有不同类的存在,分类的标准是因数的个数。

基于以上想法,经过反复思考,我这样确定目标定位。

本节课的重点是在活动中感受因数个数不同,把数分为不同种类的数,并理解质数合数的特征,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找到因数个数的特征,并把因数个数作为分类的标准。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因数个数是自然数分类的标准,理解和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并能初步运用概念,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2.通过操作活动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情推理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了解质数研究的历史和学生感受多个角度认识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这个教学目标与教材规定的教学目标有所不同,本节课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把找质数(也就是筛数)、以及熟练正确的判断质数合数放在第二课时完成。

所以本课的课题准确的说应该是《质数与合数》如何对这一传统内容进行再挖掘、再创造,使学生在有效的活动中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并能深刻理解概念,在这节课中,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对教材提供的活动进行处理

质数、合数概念的产生是分类的结果,分类的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且把本质特征变为分类的标准。

数的本质属性有很多,如何在有效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根据因数个数分类的必要是这堂课需要突破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先设计了拼长方形比赛,每个组的个数分别是3、7、9、10、11、12、18、24,比赛的结果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矛盾,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设计方案的多少,学生进行了合理的猜测。

然后在抢自己喜欢的数设计长方形的游戏环节中,学生根据直觉抢45、48、59、62这几个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会发现抢到的大数不一定方案最多,偶数也不一定方案多,方案的多少应该与因数个数有关。

接着在第三个环节中,通过“我们比看谁方案多,你一定不选哪个数?

”就将质数与合数的固有的内在特性隐含在学生所需探究的问题中,学生很自然地就建构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二、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了提出猜想、验证猜想的过程,整节课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都力图体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能力。

比如:

多角度理解质数,突出数形结合,把质数理解想象成一个长方形。

再比如:

学生第一次拼摆,给出三个猜想,通过第二次拼摆,推翻或支持某一个猜想,突出举一个反例就能推翻一个猜想,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比如:

给学生提供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发现问题,提炼归纳数学结论的过程。

为了了解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我做了一个前测,调查问卷是这样的:

下面的数学名词,按你知道的程度画符号。

结果显示:

10人根本没听说过“质数”这个词,15人听说过,但不是很明白。

其余16人认为自己已经知道质数是怎么回事了,9人认为自己非常理解。

所以在质数合数概念呈现之后,我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问题,给出1~20个数,让学生重新认识这些数,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这个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时空,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去发现,实现自己的学习过程,得到不同的发展,并在辨析中,明确概念、加深理解。

以上是我对《质数与合数》这一传统内容的教学进行的一些尝试和探索,力争体现一些创新的教法,还仅仅是尝试,希望能够得到各位的赐教。

五、《数的奇偶性》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及农远资源说明。

《数的奇偶性》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最后一课时;是在学生掌握奇数、偶数特点等知识基础之上的一次延伸;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策略解决生活问题的一次尝试。

因此,本课时教学资源的使用目的主要是帮助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种数学研究方式。

农远资源我主要应用于课前的情境创设;教学中对学生体验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数学研究方式的辅助;以及学生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中的游戏等环节。

二、说教学目标。

我从知识与技能角度确立目标一:

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从过程与方法角度确立目标二:

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掌握数的奇偶性特征。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角度确立目标三: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感悟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提高推理能力。

三、说设计理念及农远资源的辅助使用。

本课我是四个方面进行设计的。

第一,我从故事引入,创设一个以摆渡为生的船夫想请学生们帮他解决一个问题这一情境。

学生遇到这样一个以前从未见过的问题,便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情境创设中,多媒体资源的辅助使用,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牢牢地把学生吸引在对未知内容的探究之上了。

第二,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感受数的奇偶性,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研究方式。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安排三个活动,层层推进,帮助学生学习。

活动一:

对于船夫提出的划11次船在南岸还是北岸这一问题,我组织学生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全班汇报交流时,利用媒体展示“列表”、“画示意图”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活动二:

让学生翻动自己准备的纸杯子,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同时让学生想若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并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再用硬币操作验证。

安排这一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假设问题—猜想结果—再实践验证的数学研究习惯,发展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活动三:

是让学生合作探究加法中数的奇偶性,让学生体验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数学研究方式。

本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相互之间加强交流,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课堂。

课件的使用有效的帮助学生建构出数学模型。

第三,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部分我安排三个内容。

第一个内容是课件出示几个算式,让学生判断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这一内容在学生已有数的奇偶性特征这一数学模型经验之后,独立完成已经没有障碍。

第二个内容是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这一内容是对前面同一问题的拓展,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奇偶性,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第三个内容,我安排的是一个游戏,也是一个实际问题,游戏是用骰子掷一次得到一个点数,从A点开始,连续走两次,走到哪一格,那一格的奖品归你。

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明白无论掷几,走两次都是偶数,而奖品都在奇数区域里,所以不论怎样都不能获得奖品。

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开其中的奥秘,获得情感体验。

第四,总结反思,交流收获,同时进一步拓展知识视野,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能力。

以上四步骤,让学生经历从情境创设到建构数学模型,再到运用模型解决解决问题三个阶段,三种层次。

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策略解决问题。

媒体资源的辅助使用,让学生的体验更深刻,教学效果更显著,完全实现了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

六、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探索规则图形面积中的内容。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充分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并且在本单元探索活动

(一)中,学生经历了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互相转化的思想。

所以,我们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将教会学生预习,让学生在猜想、观察、操作中自主归纳公式运用公式作为本课的侧重点。

教学目标是: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教学准备(略)

教学环节:

一、课前预习,初步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行为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预习并不是放任自流,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总结了指导预习的9种方法。

他们分别是:

读、找、做、想、记、举、试、问、联。

所以在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