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7410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7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docx

最新训诂学练习题

北师大“训诂学”练习题

第一讲、第二讲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汉代,我国就有了以________为实用目的一种工具的专门工作,叫做训诂,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后来所说的________。

2.“训诂”这两个字连始于汉代的________。

3.黄侃先生对“训”二字的解释是:

“诂”就是“故”,意思是________;“训”就是“顺”意思是________。

4.从孔颖达到黄侃,训诂学的研究范围已比较固定,方向也日益明确,它偏重在________的研究,研究的语言单位更偏重于________。

5.早在两汉时代,训诂这门学问就已很发达,但最初的训诂严格的说还没成为一个学科,它只是一种附性于________的专门工作。

毛亨所作的系统解释《诗经》的________,就是这种训诂最典型的样式。

6.________是在随文释义的训诂的基础上发展出的另一种训诂的方式。

这种训诂方式,影响最大的是汉武帝时就广为流传的________和许慎所作的________。

7.我国古代专门研究语言文学学的学问被称为________,到清朝时,这种学问分成了三个互相有分工又有联系的门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方言》的全名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9.《尔雅》共19篇,前三篇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被称为“训诂学鼻祖”的是:

A《尔雅》B《方言》C《说文解字》D《释名》

2.我国第一部对方言词汇进行比较研究的专著是:

A《尔雅》B《方言》C《说文解字》D《释名》

3.我国第一部几乎全书都用声训来解释的训诂专著是:

A《尔雅》B《方言》C《说文解字》D《释名》

4.清代研究训诂的两大派别是:

A以惠栋、江声为代表的“钩沉”之学和以戴震为代表的“创新”之学

B朴学和理学  C音义之学与形义之学

D以段玉裁为代表的《说文》之学和以王念孙为代表的《文雅》之学

5.“义疏”是:

A既解释原典又解释传注的注释类型  B偏重于为字词注音并兼释义注释类型

C对于词义的疏证  D解释词义的方法

6.《说文解字》分为多少部?

A540  B206  C19  D9353

7.朱熹的训诂学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和:

A《诗诂训传》B《诗集专》C《通雅》D《广韵》

8.《楚辞章句》的作者是:

A汉高诱B唐王逸C汉郭璞D汉王逸

三、名词解释

1.训诂2.训诂学3.《尔雅》

四、简答

1.唐代的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睢》的疏中对“训”和“诂”分别作了解释:

“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训者,道也。

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他还综合起来给训诂下了定义:

“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以。

”解释一下孔颖达这两段话的意思。

2.黄侃先生是如何解释“训诂”的?

这反映出他怎样的观点?

3.举例说明《说文解字》的训释体例。

4.简述训诂学和文字学的区别。

5.两汉训诂学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6.清代训有何重要发展?

2006年10月自考训诂学串讲主观题(北师大版)

翻译题

  1《国语.召公谏厉王弥谤》: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句读: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翻译:

卫王发怒,找来卫巫,让他去侦探诽谤国王的人。

卫巫把自己侦探到的诽谤国王的人报告厉王,厉王就把批评的人杀掉。

  2《项脊轩志》: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句读: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翻译:

房子前壁开了四扇窗子,用围墙围住庭院,以便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

  3《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句读: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翻译:

您老送燕后上车的时候,抱着她的脚为她哭泣,为她的远嫁而悲伤,确实是爱怜她。

  4《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句读: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翻译:

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好衣服穿,有肉吃,年轻人没有挨饿的,挨冻的,(能把国家治理成这样)而不实行王道的,还没有这种情况。

  5《过秦论》: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句读: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翻译:

然而陈涉只是个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作门枢的穷人,是个地位低下的农奴,是个正在发配边疆的罪人。

  6《梦游天姥吟留别》: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句读: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翻译:

熊在咆哮,龙在吼鸣,岩泉在震响,它们的声音使深林战栗,让高山惊动。

  7《烛之武退秦师》: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句读: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翻译:

如果灭亡郑国对您秦国有好处,那我岂敢半夜三更跑来麻烦您?

请您不要帮晋国灭郑国,这样对您对郑国都有好处。

  8《史记.伯夷列传》:

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

  句读:

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

  翻译:

伯夷、叔齐虽然是贤德之人,但实际上是在得到孔子的颂扬后,声名才更加显扬;颜渊虽然好学,但也要追随在贤者之后,德行才更加突出。

而一般的隐士,他们的德行虽然有的跟伯夷差不多,却由于没有好的机遇,大都名声被淹没而不能称扬于世,真是可悲呀!

  9《论语.八佾》: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句读:

子曰: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翻译:

孔子说:

“君子没有什么东西可去争抢,如果一定说有的话,那就是比赛射箭的时候吧。

但也会相互作揖礼让后登台,下场后还要互相敬酒。

这种”争“也显示出君子的风度。

  10《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句读:

尔何知?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翻译:

你怎么还能理解我的意图?

如果只活到60岁的话,你的坟墓上的树也该有两手合抱那粗了!

  分析题

  1《诗经.唐风.山有枢》:

“子有廷内,弗洒弗扫。

”毛《传》:

“洒,灑也”。

试分析毛传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的关系。

  答:

《说文.水部》:

“洒,涤也。

从水,西声。

古文以为灑扫字。

”《说文》多次用“洒”的本义为训,应读同今“洗”字。

《说文》又有“灑”字,是散水于地之义。

可见“洒”用作“灑”,是本有其字的通假,所以毛亨认为有解释的必要。

  2谓之、曰、为

  “曰”“谓之”“为”解释词义,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作”,通常在属中求别,兼含同义词的辨析。

“曰”“谓之”“为”的训释常隐含着同义词的辨析,隐含的内容可以参见同书的训释或纂集类的训诂专著。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毛传:

上曰衣,下曰裳。

  原文中衣、裳同时出现,注释可以辨析、比较。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毛传:

南风谓之凯风。

  《诗经.邶风.凯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毛传:

南风谓之凯风。

  同样隐含着同义词辨析的内容。

  3谓

  用“谓”解释词义,多为词义的具体指向。

可能是特定语言环境中的词语的特殊义、灵活义,也可能是具体所指的人或事。

  《汉书.循吏传》:

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

  颜师古注:

胜谓以威力克而杀之,安谓以德化抚而安之。

  《论语.学而》: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何晏《集解》:

马(融)曰:

“子者,男子之统称,谓孔子也。

  4犹

  “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用来解释词义时,主要是沟通词的相关含义和古今变化。

  《汉书.陈胜项籍传》:

良与俱见沛公,因伯自解与羽。

  颜师古注:

自解,犹今言分疏也。

  颜师古用当时(即唐代)的语言解释汉代的语言。

  5之言

  “之言”的主要作用是以音义相通词作为训释词,从而沟通两词的同源关系。

  《周礼.春官.大宗伯》:

以肆献祼享先王

  郑玄注:

祼之言灌,灌以欎鬯,谓始献尸求神时也。

  “祼”和“灌”同源词,音义相通。

  《周礼.春官.大宗伯》:

蔽芾甘裳,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裳,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裳,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郑玄笺:

拜之言拔也。

  “之言”在这里是指出“拜”为“拔”的假借字,不过也没有超出通过语音线索寻求语义的功能。

  6貌

  “……貌”在训诂中用来表示事物的某种形态,有描写的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样子”。

被训释词主要为形容词,其中大部分是叠音词或联绵词。

  《周礼.齐风.载驱》: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毛传:

汤汤,大貌。

彭彭,多貌。

  7《国语.召公谏厉王弥谤》: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注〕:

“〔以告〕:

按照(卫巫)的报告。

以,按照,依据。

”这样的注解对吗?

为什么?

  答:

这样的注解不对。

作注者的意思是“以告”为介宾结构作“则杀之”的状语。

但“则”作为连词没有连接介宾状语的用法,把“以告则杀之”看作单句不符合汉语语法。

其实这应该是个复句,前后分句的主语并不相同,意思是:

巫把自己侦探到的谤王者告知厉王,厉王就把谤者杀死。

“以”虽然是介词,但介绍的对象不是“告”,而是省略的“谤者”。

  8《项脊轩志》: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注〕: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院子周围砌上墙,用(北墙)挡着南边射来的日光。

垣墙,名词作动词,砌上垣墙。

垣,矮墙,也泛指墙。

”这样的注解对吗?

为什么?

  答:

这样的注解不对。

依注释,“垣墙”是动词砌上垣墙,“周”是名词周围,“庭”是名词院子,那么对应原句连起来就是“砌上垣墙周围院子”,虽可意会,但不成辞例,不合语法。

其实,“垣墙”仍然是名词,句中作状语,“周”为动词,围绕之义。

全句的意思是:

用围墙围住庭院,以便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

  9《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注〕:

“念悲其远也:

惦念着她,为她远嫁而伤心。

”这样的注解对吗?

为什么?

  答:

这样的注解不对。

按照注释,原文应该表述为“念之,悲其远也”,这并非作者原意,也不合古人行文之法。

其实“念”也是“悲”,古人习惯把两个意义相近的字连在一起使用,它们表达的是一个复合的整体意义,不能分别解释为两种不同的含义。

这里的“念悲”就是“悲伤”的意思,人还没离开,也不到“惦念”的时候。

全句的意思是:

您老送燕后上车的时候,抱着她的脚为她哭泣,为她的远嫁而悲伤,确实是爱怜她。

  10《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

“〔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这样的注解好吗?

为什么?

  答:

这条注释不能算错。

但“为王”究竟是称王、做王还是达到王道、实行王道?

“使天下百姓归顺”是“王”本身的含义还是言外之意?

表述欠缺。

而实际上,梁惠王此时已经是王,所以这里谈论的不是当不当王的问题,而是怎样实行王道的问题。

他们谈话的的主题是王道,“然而不王者”的“王”就是上下文“王道之始也”的“王道”,因此应该解释为“王,指王道。

用作动词,实行王道。

全句的意思是:

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好衣服穿,有肉吃,年轻人没有挨饿的,挨冻的,(能把国家治理成这样)而不实行王道的,还没有这种情况。

  11贾谊《过秦论》: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注〕:

“〔瓮牖绳枢〕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

形容家里穷。

”这样的注解对吗?

为什么?

  答:

这样的注解不对。

依照注释,破瓮是作窗户的材料,而草绳却是系户枢的工具,两句的语意结构关系不一致。

其实“瓮牖”与“绳枢”结构相同,语意关系一致。

“瓮”和“绳”都是表示原料的定语。

全句的意思是:

然而陈涉只是个用破瓮作窗户、用绳子作门枢的穷人,是个地位低下的农奴,是个正在发配边疆的罪人。

  1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注〕: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

殷,这里用做动词,震动。

”这样注解对吗,为什么?

  答:

这样的注解不对。

依照注释,殷,这里用做动词,震动。

“但”像雷鸣般的声音“不知所出,跟原文对应不上。

”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也似是而非,不合常理。

且下句的主语不知所云。

其实,这里的”殷岩泉“只是句法上错综变化了一下,语意结构跟”熊咆“”龙吟“是一致的,当讲成”岩泉殷“,他们共同构成全句的主语部分。

”岩泉“返指岩间之泉,是”殷“的主语。

这样全句就结构整齐,语意顺畅了。

全句的意思是:

熊在咆哮,龙在吼鸣,岩泉在震响,它们的声音使深林战栗,让层巅(高山)惊动。

  13《烛之武退秦师》: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注〕:

“〔敢以烦执事〕可以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这是客气的说法。

执事,对对方的敬称。

”这样注解对吗,为什么?

  答:

这样的注解不对。

依照注释,大凡讲“麻烦”谁,都是指说话者把自己的某件施加给别人的情况。

而“亡郑这件事”却不是烛之武自己一方的事,怎么会说拿这事来麻烦秦件呢?

不合情理。

其实,这里给秦伯添麻烦的不是“亡郑这件事”,而是人家好好地正要“亡郑”,烛之武却“夜缒而出,见秦伯”,打搅了人家的正常秩序,影响了秦伯的休息,这才可以说麻烦。

全句的意思是:

如果灭亡郑国对您秦国有好处,那我岂敢半夜三更跑来麻烦您?

请您不要帮晋国灭郑国,这样对您对郑国都有好处。

  14《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

“〔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这样的注解好吗?

为什么?

  答:

这条注释不能算错。

但“为王”究竟是称王、做王还是达到王道、实行王道?

“使天下百姓归顺”是“王”本身的含义还是言外之意?

表述欠缺。

而实际上,梁惠王此时已经是王,所以这里谈论的不是当不当王的问题,而是怎样实行王道的问题。

他们谈话的的主题是王道,“然而不王者”的“王”就是上下文“王道之始也”的“王道”,因此应该解释为“王,指王道。

用作动词,实行王道。

全句的意思是:

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好衣服穿,有肉吃,年轻人没有挨饿的,挨冻的,(能把国家治理成这样)而不实行王道的,还没有这种情况。

  15《史记.伯夷列传》:

“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这句话按“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

”句读对吗?

为什么?

  答:

这样的句读不对。

按这种句读,“将类”解释为“种类”的“类”,便断作“若此类”,意思是像这样一类人。

其实,“类”在古文中属下读,意思是“大抵”。

全句的意思是:

夷、叔齐虽然是贤德之人,但实际上是在得到孔子的颂扬后,声名才更加显扬;颜渊虽然好学,但也要追随在贤者之后,德行才更加突出。

而一般的隐士,他们的德行虽然有的跟伯夷差不多,却由于没有好的机遇,大都名声被淹没而不能称扬于世,真是可悲呀!

  16《论语.八佾》: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如何断句?

  答:

子曰: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

《论语》中凡言“必也”都是放在否定性语意之后,“必也”是对前文否字。

  17《诗经.周南.兔罝》:

“肃肃兔罝.”毛《传》:

“肃肃,敬也。

”郑《笺》同。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肃、宿古通用,《少牢?

馈食礼》郑注“宿读为肃”是也。

肃亦训缩,《豳诗》“九月肃霜”。

毛《传》“肃,缩也”是也,肃肃盖缩缩之假借。

《通俗文》:

“物不申曰缩。

”兔罝本结绳为之,言其结绳之状则为缩缩。

缩缩为兔罝结绳之状,犹赳赳为武夫勇武之貌也。

《尔雅?

释器》:

“[纟句]谓之救,律谓之分。

”王观察云:

《尔雅》系二者于释罗网之后,盖罗网之属。

律当作率,《说文》:

“率,捕鸟毕也。

”“毕,田网也”。

今按,王说是也。

救之言纠结也,分之言纷乱也,与此诗肃肃为兔罝状义相近。

《传》《笺》俱训肃肃为敬,似非诗义。

试分析马瑞辰考证的方法和材料。

  答:

他用了因声求义的方法,“肃”“缩”同音。

利用对文来比较互证。

他还参照了其他书中的材料,用《尔雅》的材料。

  18阅读材料(“造舟于河”材料略)分析考证的步骤。

  答:

对象:

“造舟于河”中“造”的词义。

  证据材料,一是声近义通方面的,“造”与“曹”声近义通,“曹”有并比、比次义;二是古代文献及其训释方面的。

“造”、“次”一声之转,物的副次叫作“簉”,是比次义,“次”也有比次义。

文献方面的证据,除了新考得的薛综《东京赋》注“造舟,以舟相比次为桥”等,就是引用孔颖达所举的训释等。

  论证,综合《诗经》《尔雅》《东京赋》材料及孙炎等人的训释,加上“曹”、“次”的音近义通的材料,用因声求义的方法,证知“造舟”的“造”是比次义。

  论述题

  1“字”与“词”是训诂学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的关系如何?

  答:

“字”与“词”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①词是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是音与义的结合体。

字与词是相互关联而彼此区别的两个概念,词是语义的运用单位,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在使用过程中,字词关系的对应表现得比较复杂。

  ②字与词不是一一对应的。

从一个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来看,可以有种种现象。

a.一个字记录一个单词(如水,山等);b.一个字记录多音词中的一个语素(如天下、社稷等);c.一个字记录多音语素中的一个音节(如犹豫、玲珑等);d.一个字记录两个单音词的组合(如“诸”是之于的合音词等)。

  ③字与词的对应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语言文字的错综变化可能影响相对稳定的形音义关系。

a.因词义引申渐远,分化为新词而文字未变,形成一字记录两词的现象(如朝,本义是早上,后引申为朝代等义);b.因文字假借而记录了不同的词,形成一字记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现象(如角,本义是兽角,假借为古代宫商角徵羽的角,也假借为角色的角;);c.因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产生大量异体字,形成多字记录一词的现象(如“哲”,有喆、悊、嚞等异体。

);d.因词义引申或意义使用的范围不同产生文字孳乳现象,形成以不同的汉字记录音义相通的同源词的现象,这些汉字的形体或相关,或不相关(如遘媾篝溝購等。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字从冓者,谓若交积材也”)。

  2“义”与“训”是训诂学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的关系如何?

  答:

“义”与“训”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①义指词义即词所负载的客观内容;训指训释,即对词义这一客观内容的人为表述。

人为表述的训释应该符合词义的客观内容,因而理论上它们可以统一。

  ②但实际上,由于对词义的认识不足,训释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词义;又由于各人的条件不同,对同一词义可能得出不同的认识,从而作出不同的训释。

因此实际训释通常不等于客观词义。

  ③在实际的训诂材料中同训者未必同义,同义者未必同训,可见“义”跟“训”是两个东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④训的范围不限于义,许多训释根本不是对词义的表述,如声训意在探源,文意训释有的是临时所指,有的是言外之意,有的是语用说明,有的是背景知识。

这些注释可以叫“训”,但不是对词义客观内容的表述,因而不是“义”。

北师大训诂学串讲笔记[感谢网友协助]  一、广义的训诂定义

  1、唐代训诂学家孔颖达的解释:

“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训者,道也。

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诗经·周南·关雎》疏)。

他还综合起来给训诂下了定义:

“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训诂的两个法则:

1、用词释词(解释词的概括意思,相当于哪个词,用今语解释古语、用当时的标准语言(雅言)解释方言),2、疏通文意(解释词的具体含义、具体色彩,句子的含义,解释句、段、篇)。

  2、近代学者黄侃的解释:

“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推求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总体说就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的学问”。

  二、训诂的材料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训诂材料的三大类:

随文释义、训诂专书、考证和理论

  1、简要地说,文字的研究偏重于形,音韵的研究偏重于音,而训诂的研究则偏重于义。

以此划分出来的训诂学是狭义的,是小学。

  2、两汉时代,训诂的形式主要有:

随文释义(解经)、纂集专书(训诂专书)(两个训诂术语)。

  3、两部影响最大的纂集专书(小学专书)《尔雅》:

训诂学的鼻祖,是汉儒采取传注所作的训诂札记);《说文解字》:

通过讲解汉字的字形来讲解它的本义,作者东汉许慎(是古文派的训诂大师),根据“部首”把文字形体分为540部,许慎实际上归纳出了把字的形、音、义统一起来进行研究的原则,为训诂学的重要方法作了奠基。

  4、清代训诂学两个派别:

“钩沉”之学,以惠栋、江声为代表,以辨识古训、疏明古义为主。

“创新”之学,以戴震为代表,以纠正旧注、创建新说为主。

属于创新派的训诂学家还有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高邮王氏父子)、俞樾。

从现代来看,创新派的成就高于钩沉派。

  5、近代训诂学大师章太炎明确提出了将古代的小学分成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语言文字学的观念。

  

(1)传统的语言学的文字之学,着重在识别汉字的字形,从字形出发来辨明音、义,研究汉字形体的发展,从而达到归纳汉字造字法则的目的。

古代所谓的“六书”之学,就是文字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

  

(2)传统语言学中的音韵学,着重在研究不同时期汉语语音的体系和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语语音的变化。

切韵、等韵、古韵之学,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3)传统语言学中的训诂学,着重研究词语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间分化派生的关系、词的产生和发展变化。

当语法学和修辞学还没有独立出来的时候,这两个门类的内容也是包含在训诂学中的。

  (4)训诂与文字、音韵不是严格分开的,意义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字与音韵是训诂的工具。

  例1:

(P14)  方法:

以形说义  作用:

研究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不能脱离字形的分析

  例2:

(P15)  方法:

因声求义  作用:

辨识训诂一定要以声音为线索才能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

  三、训诂的内容

  训诂是以解释词义为基础工作的,实际上为后来的语法学和修辞学提供了素材。

分析句读、阐述语法是后来的语法学;研究特殊的表达方式是后来的修辞学。

串讲大意和分析篇章结构,扩大了训诂的单位。

七项内容:

解释词义(基础)、分析句读、阐述语法(语法)、说明修辞手段、阐明表达方法(修辞)、串讲大意、分析篇章结构(扩大单位)。

  1、解释词义P18

  2、分析句读P26

  

(1)离经辨志:

《礼记·学记》篇把分析古书的句读列为教学和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它说:

“一年视离经辨志。

”“离经”就是断文章的句读,“辨志”就是审明文章的思想内容。

这里明确地把“断句读”作为研读经文的必要条件。

“离经辨志”是有因果关系的,先“离经”才能“辨志”。

  

(2)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

除注明音读、解释语义以外,还列举很多前人断句读的不同说法。

  3、阐述语法P45

  

(1)确定虚词的用法和作用。

  

(2)用虚词确定句型。

  (3)说明虚词在句子里使用的位置。

  (4)语序显示句子结构  A借助语序表示客观事物在主观感触上的先后;  B为了重点突出,紧接上文而颠倒语序;  C为了协调声律而改变语序。

  4、说明修辞手段P63

  5、阐明表达方法P71

  说明古书中一些特殊的表达方法。

  P72互文备义(术语)

  记两部书: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分析先秦两汉文章的表达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