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0280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临床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临床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临床路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临床路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临床路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临床路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临床路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临床路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临床路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路径.docx

《临床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路径.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路径.docx

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本

科室:

年度:

2018

一、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三、临床路径管理小组

四、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职责

五、临床路径流程图

六、临床路径管理知情同意相关制度

七、…科临床路径评估改进记录

八、职能部门督导分析改进记录

九、每季度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分析总结

十、住院患者临床路径满意度调查表

十一、…科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患者登记本(每月导出)十二、…科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患者变异记录单(每月导出)十三、…科临床路径管理培训记录、考核

十四、临床路径等级评审条款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费用,指导我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根据卫计委《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小组,工作开展是在医院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由科室试点工作实施小组具体实施,业务副院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科室主任为实施小组第一责任人。

二、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院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组织对相关临床与医技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院内各部门统一协调、督导并定期检查各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

三、领导小组应定期(每3个月)组织召开由院领导主持,医疗、护理、质控主管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组织召开医疗、护理、医技、药房等部门的协调会;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及相关委员会,对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路径实施科室。

四、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应定期(每3个月)召开临床路径总结评估会议,根据本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对试点疾病的质

量、费用及成本进行分析评估,总结影响试点疾病质量监控的问题,对领导小组的反馈意见及时落实,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五、临床路径管理表单的制定应根据卫计委颁发的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和文本,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严格按照卫计委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对于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

每个临床科室至少开展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六、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在患者入院时向其详细介绍临床路径的目的、意义、以及相应的诊疗项目等,并将患者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七、经治医师应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以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八、诊治过程中出现变异的,当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临床路径表单中,并对变异情况定期进行分析总结。

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通过科内讨论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讨论情况应写入病程记录;对于较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上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重点讨论。

九、对于因各种情况必须退出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人,应进行告知,根据病人情况,按相关诊疗常规实施后续治疗,病人退出情况应有记录并定期分析总结。

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科室,要建立相应的临床路径登记本,详细记录患者进入、离开临床路径的时间,离开原因等相关信息;

十一、临床路径管理病人出院时应填写《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满意度调查表》,科内留档。

十二、奖罚

1.对临床路径开展比较好的科室进行奖励:

(1)实施并完成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人住院费用不再纳入科室药品比例控制范围。

(2)医院每半年组织一次评估,根据科室完成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人数量每名奖励50元;每一年组织一次院内评估,评选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开展比较好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奖励。

2.参照卫计委发布的病种的临床专业范围,在我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专业科室,应严格按照要求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对临床路径管理实施过程中,不按照要求开展相关工作的个人和科室,将进行院内通报批评;科室的临床路径实施质量与每月医疗质量考核成绩及奖金挂钩,并作为年底评选先进集体的重要内容;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同时与科主任的干部考核、岗位设置等挂钩,与医师个人的职称晋升、评优选先等挂钩。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临床路径定义与内容

临床路径的定义:

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

临床路径的目的:

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

它主要是针对ICD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手术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的时间、预算的费用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

临床路径的内容:

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

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临床路径实施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1、成立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委员会

组长:

丁春辉

副组长:

王鹏叶恒志吕学玲陈志军燕丽

成员:

苏保宁刘云峰鲍建洲盖俊华王会溪崔良民崔新厂杜玉秀刘秀梅周彩霞张平白景山周军军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主任:

叶恒志

秘书:

王凯。

2、各临床科室必须成立实施小组,所有成员对临床路径知识及相关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并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对科室病种临床路径标准进行修订,有计划地组织科室医护培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3、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

4组织人员培训。

5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

6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2)医务科职责:

医务科负责组织临床科室科主任修订临床医师路径,护理部负责组织护士长修订护理路径。

医务科、护理部负责临床路径管理的综合考评,信息科(和病案室)负责相关病案信息收集、统计工作,财务部和医保办负责收费的实时监控。

(3)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职责:

1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2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3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4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4)临床医生职责:

1参与修订临床路径中与医疗相关的措施。

2决定病人是否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并填写在临床路径记录本中注明。

3临床路径表内治疗项目的确定、计划和执行。

4对病人的康复进行评估,是否合乎临床路径的预期目标。

5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提议讨论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5)护士职责:

1依据护理操作规程,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

2监测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

3病人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

4和协调病人按时完成项目。

5和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结果。

6提供病人与家属的健康教育。

7和执行出院计划。

8异时,仔细记录变异,与护士长和医生讨论并加以处理。

9阅读变异分析报告,参与小组讨论并提议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6)药剂科的职责:

1合理用药。

2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用药成本。

3处理与药物有关的变异。

(7)临床辅助科室(检验科、影像科)职责:

1临床路径表上本科室执行的项目。

2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变异。

(二)临床路径的实施细则(具体实施)

1、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病种的原则

(1)常见病、多发病。

(2)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3)结合我院实际,优先考虑卫生部已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2、临床路径诊疗项目

临床路径诊疗项目(包括医嘱类项目和非医嘱类项目),医嘱类项目应当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同时参考卫生部发布或相关专业学会(协会)和临床标准组织制定的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包括饮食、护理、检验、检查、处置、用药、手术等。

非医嘱类项目包括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等项目。

3、临床路径文本

临床路径文本包括医师版(护理版)临床路径表和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1)医师(护理)版临床路径表:

见附表1

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是以时间为横轴、诊疗项目为纵轴的表单,将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项目依时间顺序以表格清单的形式罗列出来。

(2)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见附表2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是用于告知患者其需要接受的诊疗服务过程的表单。

4、培训

医务科在临床路径实施前对有关业务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

应当包括:

(1)临床路径基础理论、管理方法和相关制度。

(2)临床路径主要内容、实施方法和评价制度。

5、临床路径实施流程(流程图见附表3)

(1)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会同科室个案管理员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

(2)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

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3)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作入院介绍时,向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的诊疗服务计划(含术前注意事项)以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

(4)经治医师会同个案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5)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中的诊疗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当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

6、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需满足条件

诊断明确,没有严重的合并症,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

7、退出路径指证

(1)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改变原治疗方案的;

(2)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求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需退出临床路径的;

(3)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

(4)其他严重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情况。

8、临床路径的变异

临床路径的变异是指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在根据临床路径接受诊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

变异的处理应当遵循以下步骤:

(1)记录。

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临床路径表单中和病程记录中,记录应当真实、准确、简明。

(2)分析。

经治医师应当与个案管理员交换意见,共同分析变异原因并制订处理措施。

(3)报告。

经治医师应当及时向实施小组报告变异原因和处理措施,并与科室相关人员交换意见,并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4)讨论。

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以组织科内讨论,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对于临床路径中出现的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当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重点讨论。

9、临床路径工作过程的管理

(1)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每月常规统计病种评价相关指标的数据(开展例数、费用、变异率等),上报指导评价小组。

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对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根据质量改进建议制订质量改进方案,并及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

(2)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评价内容包括:

相关制度的制订、临床路径文本的制订、临床路径实施的记录、临床路径表的填写、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及正负性变异等。

(3)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类型、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天数、非计划重返手术室次数、手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

(4)非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病情严重程度、主要药物选择、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

附表1:

医师(护理)版临床路径表

XX临床路径表

门诊号:

住院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适用对象:

患者ICD-10: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标准住院天数:

x—x天实际住院天数:

住院日数

住院日(第一天)

住院日(第二天)

手术日前1天(第三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