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0983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

类型4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

一、【2021·丽水】学校文学社将举办“竹文化探秘”文学沙龙。

苏老师提供了阅读文本,同学们提出了相关问题,请你参与讨论。

(16分)

(一)

墨君堂记

[宋]苏轼

见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

虽公卿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

独王子猷谓竹君,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

今与可①又能以墨象君之形容,作堂以居君,而属余为文,以颂君德,则与可之于君,信厚矣。

与可之为人也,端静而文,明哲而忠,士之修洁博习,朝夕磨治洗濯,以求交于与可者,非一人也。

而独厚君如此。

君又疏简抗劲,无声色臭味,可以娱悦人之耳目鼻口,则与可之厚君也,其必有以贤君矣。

世之能寒燠②人者,其气焰亦未至若雪霜风雨之切于肌肤也,而士鲜不以为欣戚③丧其所守。

自植物而言之,四时之变亦大矣,而君独不顾。

虽微与可,天下其孰不贤之?

然与可独能得君之深,而知君之所以贤。

雍容谈笑,挥洒奋迅而尽君之德。

稚壮枯老之容,披折偃仰④之势。

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⑤以致其节。

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

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与可之于君,可谓得其情以尽其性矣。

余虽不足以知君,愿从与可求君之昆弟子孙族属朋友之象,而藏于吾室,以为君之别馆云。

(选自《苏轼文集》)

(二)

墨君堂

[宋]文同

嗜竹种复画,浑如王掾⑥居。

高堂倚空岩,素壁交扶疏。

山影覆秋静,月色澄夜虚。

萧爽只自适,谁能爱吾庐?

(选自《中华竹韵》)

图中文字:

题跋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其内容、位置与绘画作品之间互相增益,成为统一的整体。

北宋文同《墨竹图》

【注释】①与可:

文同,字与可,宋代画家、诗人。

称竹为“君”始于王子猷,称墨竹为“墨君”则是文同的首创。

文同是苏轼的表兄,苏轼的墨竹师从文同,两人情高谊雅,有不少酬和的诗文。

②寒燠(yù):

寒冷与温暖。

③欣戚:

欣喜和悲伤。

④偃仰:

俯伏仰起。

⑤荦(luò)确:

怪石嶙峋的样子。

⑥王掾:

即王徽之,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

曾借别人的住宅居住,令种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旦辞爷娘去

B.信厚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虽微与可,天下其孰不贤之微斯人,吾谁与归

D.余虽不足以知君不足为外人道也

14.文同为什么对竹情有独钟?

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子中“独”的含义予以回答。

(3分)

(1)而独厚君如此。

(2)而君独不顾。

(3)然与可独能得君之深,而知君之所以贤。

15.《墨君堂记》全文对竹以“君”相称,作者仅仅是在写竹吗?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分)

16.《墨君堂》一诗尾联有深意。

“萧爽”一语双关,既写环境特点,又写作者心境,那么“谁能爱吾庐”是在向谁发问?

请结合诗文,谈谈你的理解。

(4分)

17.毕业在即,文学社准备给右边的《墨竹图》加上题跋,印在毕业纪念册的扉页上,以示赠勉。

你选下面哪一句话作为题跋?

请简述理由。

(4分)

A.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

B.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

C.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13.C【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言辞/告别;B.实在、的确/诚信;C.均为“如果没有”;D.足够/值得。

14.

(1)因为竹不为取悦他人而存在,具有独立的气节与品格;

(2)因为竹四季不变,凌霜傲雪,具有坚贞的品性;(3)因为文同真正懂竹,能画出竹特别的姿态和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1)“而独厚君如此”中的“独”的意思是“只”,这句话的意思是:

而文同只对竹君格外钟意。

根据“君又疏简抗劲,无声色臭味,可以娱悦人之耳目鼻口,则与可之厚君也,其必有以贤君矣”分析可知,文同“独厚君”是因为竹不取悦他人的独立品格。

(2)“而君独不顾”的意思是:

而只有竹君毫不惧怕。

由“世之能寒燠人者,其气焰亦未至若雪霜风雨之切于肌肤也,而士鲜不以为欣戚丧其所守”“自植物而言之,四时之变亦大矣,而君独不顾”分析可知,作者分别把人、其他植物与竹进行对比,赞美了竹凌霜傲雪而不改色的坚贞品性,文与可也因此对其感情深厚。

(3)“然与可独能得君之深,而知君之所以贤”的意思是:

然而只有文与可了解竹君最为深刻,最能了解竹君的品德。

“雍容谈笑,挥洒奋迅而尽君之德……与可之于君,可谓得其情以尽其性矣”充分表现了文与可画竹时的娴熟与流畅,因为文与可懂竹,所以他画竹时能描画出竹的姿态和精神节操,由此可见他对竹是情有独钟。

15.不仅是在写竹。

苏轼全文对竹以“君”相称,歌颂了竹子不畏严寒酷暑永葆青翠本色的高尚品质,同时借竹喻人,是对文同卓尔不群精神的赞美,也是对坚贞独立人格的歌颂。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本文不仅仅是在写竹,还通过王子猷的故事从侧面烘托竹,用“疏简抗劲”等语句来点画竹,通过对文同画竹技法的描写来表现竹的精神品性,通过“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

群居不倚,独立不惧”等语句来赞美竹的品性。

本文名为写竹,实为写人,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不仅赞美了竹子凌霜傲雪而依然保持本色的高洁品格,也是对竹情有独钟的文同如竹般品格的赞美。

作者笔下的竹,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是高尚独立人格的化身。

16.示例:

“谁能爱吾庐”既是作者自问也是在向世人发问。

“吾庐”因竹而素雅、静虚,“爱吾庐”就是爱竹子,爱竹子那样高洁的品格,这是作者的自问,也是作者对自己竹屋生活满怀喜爱的诗意表达。

然而世上知音难求,所以作者也向世人发问,能在同一精神层面上与之对话,真正知竹、懂竹的人有几个?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萧爽”的意思是清爽超逸。

“萧爽”一语双关,既写环境特点,又写作者心境。

“吾庐”是文同早年在永泰故居的竹林深处建立起一座“墨君堂”,在这里,他采撷竹的风采,领略竹的风骨,描绘竹的神韵,吟咏竹的情思,内比竹的节操。

“墨君堂”是一块清幽之地,也是一方精神的净土,主人是一位品行高洁的雅士。

“谁能爱吾庐”是作者自问,表达对自己竹屋生活的喜爱和满意;“谁能爱吾庐”也是向世人发问,文同是一位爱竹之人,他种竹、画竹,懂竹,希望寻求与自己有共同雅致的知音。

17.示例一:

我选A。

这句话的意思是:

以风雪凌厉来表现它的操守,以崖石嶙峋来表现它的气节。

用“风雪”和“崖石”来写竹子生长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竹子坚贞的气节。

它勉励我们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中,也要坚强地生活。

示例二:

我选B。

这句话是说竹在气候适宜的时候(得志时),长得茂盛而不骄横;气候环境恶劣时(不得志时),虽然瘠瘦却不凋敝。

它勉励我们在得意时不要骄傲,失意时也不要丧气。

(不因得失而或喜或悲)

示例三:

我选C。

这句话是说竹子丛生时互不倚靠,独立时也毫无惧色。

这勉励我们,不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要保持自己的个性,独立自强。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先明确表达出选择的是哪一句,然后阐释这句话的含义并进行赏析,点出竹的精神和品格,最后点出此句“勉励”的内涵。

A.句中的“风雪”和“崖石”表明了竹生长环境的恶劣,但竹面对这恶劣的环境却能保持本色,可从这一角度来写勉励语。

B.勉励语可根据这句话的内涵提炼出来:

“得志而不骄”“不得志而不辱”,即处于顺境时(得意时)不要骄傲自满,处于逆境时(失意时)不要悲伤丧气(胜不骄败不馁)。

C.这句话从“群居”和“独立”两种生长状态来表现竹独立的品格,可从竹的品格(“独立”“坚守自我”)来写勉励语。

【参考译文】

大凡人们之间的称呼,地位尊贵的就称他为“公”,品行贤德的就称他为“君”,再往下的人就称为“尔”或“汝”了。

(有些)公卿尽管地位尊贵,但天下人对他们只是表面敬畏但心里并不敬佩,因此当面(恭敬地)称他们为“君”或“公”,背地里称他们为“尔”或“汝”的人有很多啊。

只有王子猷称竹为“君”,天下人都跟着他称竹为“君”而没有异议。

如今文与可又能用墨来描摹出竹君的形态,建造堂室来让竹君居住,又嘱咐我写文章来歌颂竹君的品德,看得出文与可对于竹君,实在是感情深厚啊。

文与可的为人,端庄雅静举止斯文,聪明正直信实忠厚,士子们提高修养,广泛学习,时时刻刻磨砺自己,洗去身上的恶习,以求能与文与可相交往的,绝非少数。

而他只对竹君格外钟意。

竹君萧疏挺拔,刚劲有力,没有特别的声音、容态、气味和味道,能使人的耳目鼻口感觉愉快。

那么与可之所以厚待竹君,一定是认为竹君有异乎寻常的高洁品德。

世间的让人感到寒冷的空气,它寒冷之气的强度都没有达到像竹子那样霜雪风雨直接打到它的肌肤上的程度,而士人们却很少有不为此忧愁而丧失其操守的。

从植物的角度来说,四季的变化也非常大,而只有竹君毫不惧怕。

即使没有文与可,天下谁不认为它是有高洁的品德呢?

然而只有文与可了解竹君最为深刻,最能了解竹君的品德。

在雍容谈笑之间挥笔作画,迅速地把竹君的品德,稚嫩、成熟、枯老的形态,以及俯伏、弯折、挺立的姿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以风雪凌厉来表现它的操守,以崖石嶙峋来表现它的气节。

气候环境适宜时,就长得茂盛而不骄横;气候环境恶劣时,虽然瘠瘦却不凋敝。

丛生时互不倚靠,独立时也无惧色。

文与可对于竹君,真可以说是非常了解它的性情而又能十分生动地表现它的特征。

我虽然对竹君的了解不深,但也希望跟从与可(学画竹)求得竹君的兄弟、子孙、同族及朋友的画像,把它们珍藏在我的居室里,以我的居室作为竹君的别馆吧。

二、【2021·金华】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3—18题。

(15分)

(一)自叹①

[宋]文天祥

长安②不可诣,何故会高亭③?

倦鸟非无翼,神龟弗自灵④。

乾坤增感慨,身世付飘零。

回首西湖晓,雨馀⑤山更青。

(选自《文天祥诗文选译》)

【注释】①此诗为文天祥去元军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所作。

②长安:

即长安堰,在今浙江海宁西北。

③高亭:

高亭山,当时元军军营所在地。

④神龟弗自灵:

指自己自投罗网,为敌所俘。

⑤雨馀:

雨后。

(二)访辛弃疾

[宋]赵溍

陈同甫名亮,号龙川。

始闻辛稼轩名,访之,将至门,过小桥,三跃马而三却。

同甫怒拔剑挥马首,推马仆地,徒步而进。

稼轩适倚楼望见之,大惊异,遣人询之则已及门遂定交。

稼轩帅淮①时,同甫与时落落,家甚贫。

访稼轩于治所,相与谈天下事。

酒酣,稼轩言南北之利害,南之可以并北者如此。

北之可以并南者如此。

且言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之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之水,满城皆鱼鳖。

饮罢,宿同甫于斋中。

同甫夜思稼轩沈重寡言,醒必思其误,将杀我以灭口,遂盗其骏马而逃。

月余,同甫致书稼轩,假十万缗②以济贫,稼轩如数与之。

(选自笔记小说《养疴漫笔》)

【注释】①帅淮:

指辛弃疾出任滁州知州。

②缗:

一千文为一缗。

13.《自叹》一诗中借“______”和“______”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想要带兵杀敌却身陷囹圄的无奈心境。

(2分)

14.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只写词义。

(3分)

方法借鉴

文言语句

字词释义

语境推断法:

“三跃马而三却”中的“却”,根据前文“跃”和后文“怒拔剑挥马首,推马仆地”可推断,“却”是“退却”的意思。

稼轩适倚楼望见之

适:

成语推断法:

“推马仆地”中的“仆”,可依据成语“前仆后继”中的“仆”推测为“倒下”的意思。

同甫夜思稼轩沈重寡言

寡:

课内迁移法:

“稼轩如数与之”中的“与”,根据《鱼我所欲也》中“呼尔而与之”的“与”,可理解为“给”的意思。

假十万缗以济贫

假:

1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

遣人询之则已及门遂定交

16.根据相关提示,补全下面表格内容。

(2分)

稼轩言南北之利害,南之可以并北者如此。

北之可以并南者如此。

——《访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表现辛弃疾政治抱负的两句:

17.笔记小说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和虚构成分,请从文中找出一例简要分析。

(3分)

18.《自叹》中文天祥之所叹,与《访辛弃疾》中辛稼轩、陈同甫之所谈“意似而情非”,请对其中的相同之“意”和不同之“情”加以分析。

(3分)

13.倦鸟神龟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

阅读颔联“倦鸟非无翼,神龟弗自灵”即可归纳出“倦鸟”“神龟”两种意象。

14.①恰好,正好,刚好②少③借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①根据前文陈同甫的行为和后文“倚楼望见之,大惊异”可推断“适”是“恰好,正好,刚好”的意思。

②可依据成语“沉默寡言”中的“寡”推测为“少”的意思。

③根据《送东阳马生序》中“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假”,可理解为“借”的意思。

15.遣人询之/则已及门/遂定交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

可以根据句意和结构判断。

这句话的意思是:

派人去探问时,陈同甫已经到了门口,于是两人结为至交。

1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7.示例:

“始闻辛稼轩名,访之,将至门,过小桥,三跃马而三却。

同甫怒拔剑挥马首,推马仆地,徒步而进。

”这一细节描写夸张成分浓厚,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和虚构成分,写出了陈同甫的侠士风度。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写作手法。

一般表现传奇色彩和虚构成分往往采用夸张的描写,“同甫怒拔剑挥马首”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增加人物的传奇色彩和侠士风度,具有虚构的成分。

18.三人均为南宋爱国文人,诗文中流露出他们收复国土,报效国家的共同意愿;《自叹》表现了文天祥为敌所俘,“身世飘零”的悲凉之感及期待回到故都,重振山河的复杂心情;而辛稼轩与陈同甫生性豁达,相与谈天下事,指点江山,富有壮志豪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文主旨的异同。

解答时要先明确诗文中表达的情感,再比较异同。

首先,文天祥、辛稼轩、陈同甫都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从诗文“倦鸟非无翼,神龟弗自灵”“访稼轩于治所,相与谈天下事”中可以领略到他们收复国土、报效国家的共同意愿。

在《自叹》一诗中,“神龟弗自灵”是说自己为敌所俘,“身世付飘零”抒发了“身世飘零”的悲凉之感,“雨馀山更青”期待回到故都,重振山河。

《访辛弃疾》一文中,从“同甫怒拔剑挥马首”“相与谈天下事。

酒酣,稼轩言南北之利害,南之可以并北者如此。

北之可以并南者如此”等句中可以看出辛稼轩与陈同甫生性豁达,相与谈天下事,指点江山,富有壮志豪情。

【参考译文】

陈同甫名亮,号龙川。

因听说了辛弃疾的名声,就特地前去拜访,快要到辛弃疾家时,要经过一座小桥,陈同甫三次提缰策马准备过桥,马三次退却。

陈同甫十分生气,当下拔剑斩下马头,把马身推倒在地,自己步行走进辛弃疾家。

辛弃疾正好在楼上看见这情形,大为惊叹,派人去探问时,同甫已经到了门口,于是两人结为至交。

辛弃疾出任滁州知州时,陈同甫还不得志,家境又十分贫困。

陈同甫依然直接上门去见辛弃疾,一起谈论天下事。

辛弃疾在酒酣之际,开始谈论起南宋和北方外族的军事形势,并说明南宋想收复北地要如何来作战,而北方若想并吞南宋又要如何作战。

又说,钱塘一带不适合建为国都,(北人)只要占领牛头山,就能阻断四方来援之师:

引西湖的水来淹城,整个京城的军民百姓就都成了鱼鳖。

酒后,辛弃疾留宿陈同甫在斋里。

陈同甫夜里想起辛弃疾一向慎重寡言,酒醒后一旦回想起自己酒后说了不少不该说的话,一定杀我灭口,于是半夜就偷了辛弃疾的良马逃走。

一个多月后,陈同甫写信向辛弃疾借十万缗钱济困,辛弃疾如数给他。

三、【2021·杭州】古诗文阅读(19分)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赠从弟(其二)

[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宗承,字世林,南阳安众人。

承少而修德雅正,确然①不群,征聘不就。

闻德而至者如林。

魏武②弱冠,屡造其门。

值宾客盈门,不能得言,乃伺承起,往要之,捉手请交。

承拒而不纳。

后为司空③辅汉朝,乃谓承曰:

“卿昔不顾吾,今可为交未?

”承曰:

“松柏之志犹存。

”魏武不说,以其名贤,犹敬礼之。

命其子④修子弟礼,就家拜汉中太守。

魏武犹以旧情介意,薄其位而优其礼,就家访以朝政,居宾客之右。

(《楚国先贤传》)

【注释】①确然:

刚强的样子。

②魏武:

曹操。

③司空:

官名,分掌宰相职能。

④其子:

指曹丕。

16.阅读甲乙诗文,用诗中词语填空。

(2分)

《赠从弟》中寒风“”、冰霜“”,可看作是对甲文“岁寒”的具体描写。

17.“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富有气势,请作赏析。

(4分)

18.为下列句中“就”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3分)

(1)征聘不就()

(2)就家拜汉中太守()

(3)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A.从事B.就职、赴任C.完成D.前往

19.对丙文中画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闻德而至者如林。

魏武弱冠,屡造其门。

理解:

听闻宗世林德行而到他家(拜访)的人很多。

曹操成年后,多次到他家拜访。

这样写,从侧面表现了宗世林品德高尚,受人敬重。

B.魏武不说,以其名贤,犹敬礼之。

理解:

曹操不高兴,但因为自己有贤德的美名,所以对宗世林还是非常尊敬。

“犹”字富有意味,表现了曹操复杂的心理。

20.揣摩曹操与宗世林的对话,完成

(1)

(2)题。

(7分)

“卿昔不顾吾,今可为交未?

“松柏之志犹存。

(1)朗读曹操问话,你觉得适合用怎样的语气?

为什么?

(3分)

(2)借助甲乙诗文,谈谈宗世林以“松柏之志犹存”回答的妙处。

(4分)

16.瑟瑟    惨凄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根据“瑟瑟谷中风”“冰霜正惨凄”可以确定这两个空依次填“瑟瑟”“凄惨”。

17.用“风声”之“盛”衬托“松枝”之“劲”,用两个“一何”加以咏叹,富有气势,突出对松的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意思是:

风刮得是多么猛烈,松枝是多么得劲挺!

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用“风声”之“盛”衬托“松枝”之“劲”,富有气势,突出对松的赞美。

18.

(1)B 

(2)D (3)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

(1)句意为:

朝廷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拒绝去上任。

就:

就职、赴任。

(2)句意为:

派人到宗承家里任命他做了汉中太守。

就:

前往。

(3)句意为:

吕蒙才开始学习。

就:

从事。

19.A【解析】B.“以其名贤”意思是:

因为宗承有贤德的美名,“因为自己有贤德的美名”理解错误。

“其”指的是宗承,不是曹操。

20.

(1)示例1:

适合用自信的语气。

曹操位高权重,认为宗世林应该会愿意结交。

示例2:

适合用嘲讽的语气。

曹操介意当初被拒,现在身居高位,借机嘲讽。

【解析】

(1)本题考查朗读技巧。

根据句子内容,揣摩人物心理来处理语气和语调。

例如,从曹操的地位来分析,曹操位高权重,认为宗世林应该会愿意结交,适合用自信的语气。

也可以从曹操的为人角度分析,曹操表面礼贤下士,其实心胸狭隘,适合用嘲讽的语气,借机嘲讽宗承。

(2)松柏傲雪凌霜,具有刚直的气节。

宗世林借此表明自己清高自守的品性,又表达了拒绝结交的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赏析。

从甲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可知,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就知道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

比喻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改变初心。

乙文“松柏之志犹存”化用《论语》中的语句借以表明自己清高自守的品性,又表达了拒绝结交的态度。

【参考译文】

【甲】

  孔子说:

“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乙】

  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寒风中挺立。

风刮得是多么猛烈,松枝是多么得劲挺!

冰与霜正下得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遭受严寒吗?

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

【丙】

  宗承,字世林,南阳安众人。

宗承小时候就有志操,不同流俗。

朝廷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拒绝去上任。

听说他品德高尚而来结交他的人不绝如缕。

魏武帝刚成年时也曾多次拜访他。

正好赶上满屋的宾客,魏武帝一句话也插不上,等到宗承起身要出去时,魏武帝急忙挤上前,抓住宗承的手,表明希望结交的意愿。

宗承却拒绝了。

后来,宗承做了司空辅佐汉王朝,武帝对宗承说:

“你先前不肯和我结交,现在可以了吗?

”宗承说:

“我的想法至今未变。

”魏武帝很不高兴,因为宗承名气大又贤能,对待他还很客气。

让曹丕拜宗承为师,派人到宗承家里任命他做了汉中太守。

魏武因为结交遭到拒绝的事而心生芥蒂,任命宗承担任的官职不大却以隆重的礼节优待他,到宗承家里询问政事,让宗承坐在宾客之中的尊位上以示尊崇。

四、【2021·衢州】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材料一:

衢州的烂柯山,是《道书》上所说的“青霞第八洞天”,亦名“景华洞天”的所在,是大家所公认的烂柯故事的发源本土。

从衢州的小南门出来,走了十六七里路后就可以到石桥的洞下。

洞高二十多丈,宽三十余丈,南北深约三五丈,真像是悬空从山间凿出来的一条石桥,不过平常的桥梁,决没有这样高大的桥洞而已。

石桥的上面,仍旧是层层的岩石,洞上一层,也有中空的一条石缝,爬上去俯身一看,是可以看得出天来的,所谓一线天者,就系指这一条小缝而言。

石桥下南洞口,有一块圆形岩石蹲伏在那里,石的右旁一个八角亭,就是所谓迟日亭。

——郁达夫《烂柯纪梦》(有删改)

材料二:

烂柯山石桥

[唐]孟郊

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

双棋未遍局,万物皆为空。

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

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虹。

烂柯山

[宋]朱熹

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

空教采樵客,柯烂不知归。

烂柯山

[明]陆应旸

残星半落松坪老,绝壁孤悬鸟道寒。

天外送青来片石,雨余飞翠入层栏。

材料三:

《东阳记》云:

“信安县有悬室坂。

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①。

质因留,倚柯听之。

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

俄顷,童子曰:

‘其归。

’承声而去,斧柯漼②然烂尽。

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情凋落,无复向时比③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注释]①据《述异记》载,王质所遇为二童对弈。

②漼:

cuī:

通“摧”,毁坏。

③比:

密,密集。

6.用材料二中的诗句为材料一画线的景观取名,仿照示例说明理由。

(3分)

示例:

迟日亭,语出元代杨明的诗句“洞天春远日行迟”,以此为名既表现此亭远离尘嚣,幽静安宁,又寄托人们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7.小文想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收进烂柯山旅游宣传册,你认为合适吗?

请说明理由。

(3分)

8.同学们根据材料三表演“王质遇仙”的故事,请你完成下面的导演手记。

(7分)

原文

加点词语释义

表演指导(角色的神态、动作)

质因留

(1)_____

王质流露出惊奇的神情,停下脚步侧耳细听,慢慢走过去。

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

(2)_____

(3)_________

童子曰:

“其归。

(4)_____

童子看了一眼王质,略一沉吟,缓缓地、用善意的口吻对王质说:

“樵子,___/__。

亲情凋落

凋敝零落

王质(5)____

9.根据以上材料,仿照示例,编写烂柯山的词条。

(6分)

示例:

江郎山坐落在浙江省江山市城南二十五公里的石门镇。

山形主体为三爿高耸入云的巨石,呈“川”字型排列。

传说江郎山是古代江姓三兄弟羽化而成。

众多英杰名士在江郎山留下了游踪遗墨,丰富了江郎山的文化底蕴,如陆游“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赋予江郎山高峻奇伟、气度不凡的形象。

10.“南孔圣地,衢州有礼”打响了衢州城市品牌,请你也为烂柯山拟写一则广告词,并说明创意。

(6分)

6.示例:

凌虹桥,语出孟郊的诗句“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虹”,“凌虹”二字既表现了石桥的高伟姿态,又寓意世事变迁的哲思。

【解析】本题考查给景观命名的能力。

首先,要根据材料一画线句准确把握烂柯山这座石桥的特点,然后仔细阅读材料二的诗歌,找到对应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