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1538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广西桂梧高中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师生通用

广西桂梧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时间:

150分钟分值: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动物震前预兆知识

蒋锦昌

  一个大地震前往往会有多种动物出现异常行为反应,其中,鸡、狗、猫、猪、兔、羊、牛、马、鼠和鱼等较为多见,蛙、蛇和鼬等也有不少的震例记载,这也许与人们生活关系的密切性有关。

地震前的动物异常行为以惊恐性行为反应为主,是物种进化过程中为逃避灾难性事件所获得的非特异性本能行为。

因此,地震、火山、海啸和风暴等灾难性自然事件之前,某些动物所出现的异常行为模式是基本相似的。

同时,天气变化、污染、天敌和人为扰动,及其自身的机能状态的变化,如发病、求偶、怀孕、哺乳和恶习发作等,也同样可出现类似的行为活动。

地震,尤其强烈地震是小概率事件,不可能由自然选择的方式,形成某种专门对地震敏感的物种或个体,乃至某种感知地震前兆信息的特异性检测系统,更不可能产生某种反射性学习或某种经验的积累。

因此,科学地排除干扰和识别真假异常是极其重要的,既可避免不必要的惊慌,也可不失去有用的前兆现象。

我们之所以说地震前动物异常行为事件与地震有关,是指相当数量异常事件的统计概念,并非指某一起异常事件。

换言之,地震前动物异常行为事件出现时间和地区的分布、反应强度与未来地震的三要素(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之间,具有一定的统计关系,这已被许多震例资料所证实。

其中,在前兆时间里,动物异常行为事件是地震的一种短临前兆现象.即主要或集中出现在地震前一天之内,也有短至几分钟的,长至数天或十几天的。

  当然有一些特殊现象是否与地震有关,还是巧合,尚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例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抚宁县坟坨公社徐庄大队。

7月25日上午10时许,20余人目睹黄鼠狼成群结队从村北一堵古墙里跑出来,向村里大转移。

当晚8时许,无处藏身的十余只黄鼬,绕核桃树乱转,当场被打死五只。

夜间,这批转移到村里的黄鼬号叫不息。

7月26日、27日,这批黄鼬又从村里向村外树林里转移。

这一现象在当时曾引起村里人的纷纷议论。

  事实上,唐山大地震中,有些幸存者是得到宏观异常现象的警示而逃生,并进行自救的。

据震后考察,唐山地震前出现异常现象的动物有30余种,2202起异常事件。

其中,有45起目睹者看到动物异常现象后认为可能要发生地震,有的采取了一定的防震措施,如搬出屋外、转告邻居或上报有关单位等。

例如,丰南县一家,主人曾经历过1970年云南通海7.7级地震,知道一点地震前动物异常现象,7月27日夜间屋里顶棚上老鼠多而乱串,感觉不对,叫醒家人随即跑到户外,没多久大地震发生,全家人幸免于难。

有115起目睹者发现动物异常现象后,感到疑惑不解,在观望中或在追赶动物的过程中发生地震。

但是约80%的动物异常现象未能引起目睹者的注意,震后才醒悟到与地震有关。

例如,丰南县稻地村一妇女在大地震时受重伤,临终前诉说,7月27日晚上孩子见到院内老鼠乱跑,说可能有地震,要搬出屋外住,自己没有理睬,反而责怪孩子乱说,大地震时孩子不幸遇难。

这充分表明,普及地震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念之差就可能会危及到生命。

1976年松潘7.2级地震,与汶川同属于龙门山地震带。

但是松潘地震前,动物异常等宏观前兆现象,在空间展布上,沿龙门山断裂带“三起三落”,逐步向震中迁移。

宏观异常的三次高潮期分别为6月5日至7月3日主要在该断裂带南端的大邑、天全和宝兴一带,7月4日至28日主要在该断裂带中部的灌县、绵竹一带,8月2日至8月14日北移至震中附近的北川、江油等地。

这不仅为松潘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并有利于提高地震区广大群众抗震防震的警觉性。

1.关于“地震前的动物异常行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一种以惊恐性行为反应为主要特征的异常行为。

 B.是动物由自然选择的方式形成的某种专门对地震产生敏感乃至某种感知地震前兆信息的特异性检测系统。

 C.是某些动物所具有的一种非特异性本能行为。

 D.是物种进化过程中为逃避灾难性事件所获得的非特异性本能行为。

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动物的异常行为是地震前兆的决定因素”的一项是( )(3分)

 A.动物异常行为出现的时间与未来地震的发震时间有关。

 B.屋里顶棚上老鼠多而乱串、黄鼠狼成群结队大转移、无处藏身的黄鼬绕核桃树乱转。

 C.动物异常行为出现的反应强度与未来地震的震级有关。

 D.动物异常行为出现的地区与未来地震的发震地点有关。

3.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所说的地震前动物异常行为事件与地震有关,是指相当数量异常事件的统计概念,也即从大量的“偶然事件”中总结出的“一般规律”,并非指某一起异常事件。

 B.地震的短临前兆现象,指的是动物异常行为事件在前兆时间里主要或集中出现在地震前一天之内,也有短至几分钟的,长至数天或十几天的。

 C.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一些动物出现的异常行为现象完全与地震有关,不是巧合,不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D.发现动物异常现象后,不是积极采取一定的防震措施,而是感到疑惑不解,在观望或在追赶动物的过程中消极等待地震发生,是由于缺乏动物震前预兆知识造成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捞月亮的母亲

石 兵

  捞月亮的人,是一位母亲。

  在那个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里,我遇到了她和她时年六岁的儿子。

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不定,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座贫瘠的大山是我在天黑之后来到的地方。

我支起随身携带的帐篷,准备在野外过上一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我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

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

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只是短短几分钟,便在我视野中只留下了模糊的背影。

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追着他们的背影。

我远远地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

我已经确定,这只是一对普通的山村母子。

于是,我大着胆子走上几步,终于听到了女人的话。

 “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

”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得让人看不清楚了?

”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了期待。

  女人顿了一顿,说:

“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女人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

刚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

  我快速来到他们的面前。

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的不安与恐惧。

  我说:

“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

“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

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

女人对我说:

“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你们城里人叫白内障,我正在攒钱给他治。

这不,白天我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

刚刚忙完,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

”女人接着说:

“狗儿爹去了城里打工,那里挣钱多一些,家里就只有我和狗儿了。

  我没有再说话,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一路来到了女人位于半山腰的家里。

  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地平静。

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我躺在外间屋原本属于这家男人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儿子说:

“娘,我想爹了,今天山上遇到的那个人好像爹啊,个子一样的高,手一样的有劲,可我就是看不清他的模样。

  母亲说:

“狗儿,快睡吧,睡着了,就能见到你爹的样子了。

再过上半年,咱们就去城里找他,治好你的眼睛。

狗儿知道吗?

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

  或许是怕打扰到我,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赶回城里,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一家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里接这对母子去医治眼患。

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

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我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灭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温暖与悲凉、伤痛与希望。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山里宿营的“我”听到远处窸窸窣窣的声音;午夜有人上山汲水让“我”不寒而栗;

最后确认,他们只是上山打水的普通母子。

这样的设计使情节曲折,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中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借助了很多手

法,如描写小男孩时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

 C.“我”联系了一家医院,和朋友开车到山里接母子二人去治病,面对他们的“道谢”很

羞愧,因为 “我”能帮他们的也只有这么多。

 D.小说标题“捞月亮的母亲”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含意丰富,既指为给孩子希望,母亲捞月亮,又指孩子母亲的做法把“我”的迷途之心捞起。

5.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分)

6.文中说“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我”泪流满面的原因。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月7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在央视播出,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冠军。

据央视数据,这个节目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

“最近全家都迷上了《中国诗词大会》,连门口卖菜的阿姨都看得津津有味”,春节期间,朋友圈里常可以看见有人在发这样的状态。

在微博上,节目相关话题的阅读量更是超过了1亿。

 作为一档以古诗词竞技为主要内容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成绩出人意料。

数据显示,其在2月7日播出的第二季总决赛收视率占比超过12.3%,为同时段第一。

而除了收视率高,节目更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在豆瓣网上,两季节目评分均超过8分,网友盛赞其为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2月9日,有删改)

材料二:

除了武亦姝这样的“才女型”选手成了新晋“网红”,许多参赛选手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与苦难不断斗争的毅力,也成为了媒体深度挖掘的对象。

观察者网推出文章《她出现在昨晚上,诠释了真正的诗意》,介绍了两位出身平凡但挚爱诗歌的选手的故事:

40岁的河北邢台农民白茹云以及65岁的内蒙古农民王海军。

文中写道:

“这些人,都是迫于生活的无奈而远离书桌的农民,他们经历了艰难困苦,却始终乐观,不曾放弃自己的梦想,这是真正的热爱。

像白茹云、王海军这样选手的参赛,一方面让社会大众知道了诗词与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另一方面也传递了温暖与感动。

网友“红松林海”表示,“一些选手的坎坷人生,离不开诗词给予的慰藉和激励,这些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们。

”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上,也都发布了介绍节目中人气参赛选手的文章,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

(选自“中国文明网”《网友热议(中国诗词大会)》)

材料三:

讨论多,并不意味着真的“火”了。

讨论多,只是议程设置的结果,并不必然代表着这档节目具有全国热度。

《朗读者》的收视群体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为主,他们刚好也是社交媒体上掌握着主要话语权的群体,这就造成了《朗读者》在社交媒体上非常热闹的场景。

比如我周边许多朋友都在转发《朗读者》的相关文章,但我家乡的七大姑八大姨没有一个转发,一问,她们都不看。

如果我们将收视率因素考虑进来,《中国诗词大会》也许是这么多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唯一叫好叫座的。

在这之前,许多地方卫视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收视率虽然不能说惨淡,但也颇为普通,多数不及《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的一个零头。

虽然目前明星类真人秀呈现出疲软姿态,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收视数字仍是文化类综艺节目可望不可即的。

至于讨论度颇高的《见字如面》,其在黑龙江卫视播出时寂寂无闻,节目连冠名商都没有,目前全网点击率还不到一亿;《朗读者》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董卿主持,但首期节目的实时关注度,在当晚排在第16位,真的称不上亮眼。

也就是说,虽然许多文化类综艺节目都努力地想接地气,想让普罗大众都能够接受并喜欢,但真正做到的仍只是少数。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受众大部分仍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观众,如何打通它与普通受众之间的“隔阂”,让节目真正喜闻乐见,仍是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考验。

虽然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确初衷好,站位高,也不得不承认,文化类综艺节目出彩的不多,并开始出现雷同的趋势。

目前的几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围绕的都是诗词、汉字、成语、名人故事,很多都是竞赛的形式,再辅以嘉宾点评。

观众看一两档节目可能新鲜感还在,要是每一转台都是诗词竞赛,这效果就跟现在一转台都是明星游戏一样,只会被观众抛弃得更快。

因此,《朗读者》等有口碑,固然值得喝彩,但如何让文化综艺节目真正火起来,并能够长久走下去,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选自“搜狐网”公众平台《文化类综艺多了,但真的“火”了吗?

》2017年3月2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则材料都是关于文化综艺类节目的新闻报道,对《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都表达了一定程度的赞许。

B.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中国诗词大会》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接地气,受到欢迎,但材料三认为这并不代表文化综艺类节目的春天已经到来。

C.材料二认为,《中国诗词大会》能红,是因为平凡选手从诗词中得到慰藉和激励的经历,打动了观众,而不在于诗词本身的魅力。

D.材料三指出,文化综艺类节目形式单调雷同,暗示《中国诗词大会》会很快被观众抛弃,而材料一、二并未涉及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后续发展。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中展示了很多具体数据,显得真实可信,而材料二与材料三,则更注重自我观点的表述,不够客观真实。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典型的“零度写作”,新闻价值大,而材料三则在“零度写作”方面有所减弱,价值有限。

C.材料三认为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受众范围仍然有限,因此对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大火持质疑态度,这与材料一、二的看法有所不同。

D.三则材料各有出处,材料一出自官方媒体,注重客观严谨,而后两则出自网络媒体,难免不够客观严谨,观点态度随意。

E.《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电视节目,能在网络和报刊中引发广泛的讨论,还因为这些媒体具有良好的互动性,为观众提供了抒发胸臆的平台。

9.文化综艺类节目在传播文化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请结合材料分析。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席旦,字晋仲,河南人。

七岁能诗,尝登沉黎岭,得句警拔,观者惊异。

元丰中,举进士,礼部不奏名。

时方求边功,旦诣阙上书言:

“战胜易,守胜难,知所以得之,必知所以守之。

”神宗嘉纳,令廷试赐第。

徽宗召对,迁右司谏。

御史中丞钱遹率同列请废元祐皇后而册刘氏为太后,旦面质为不可。

遹劾旦阴佐元祐之政,左转吏部员外郎。

俄拜御史中丞兼侍讲。

内侍郝随骄横,旦劾罢之,都人诵其直。

帝以其章有“媚惑先帝”之语,嫌为指斥,旋改吏部侍郎,召为户部侍郎。

以显谟阁直学士知成都府。

自赵谂以狂谋诛后,蜀数有妖言,议者遂言蜀土习乱。

或导旦治以峻猛旦政和平徙郑州入见言蜀人性善柔自古称兵背叛皆非其土俗愿勿为虑遂言:

“蜀用铁钱,以其艰于转移,故权以楮券,而有司冀赢羡,为之益多,使民不敢信。

”帝曰:

“朕为卿损数百万虚券,而别给缗钱与本业,可乎?

”对曰:

“陛下幸加惠远民,不爱重费以救敝法,此古圣王用心也。

”自是钱引稍仍故。

坐进对淹留,黜知滁州。

久之,帝思其治蜀功,复知成都。

朝廷开西南夷,黎州守诣幕府白事,言云南大理国求入朝献,旦引唐南诏为蜀患,拒却之。

已而威州守焦才叔言,欲诱保、霸二州内附。

旦上章劾才叔为奸利敛困诸蕃之状,宰相不悦,代以庞恭孙,而徙旦永兴。

恭孙俄罪去,加旦述古殿直学士,复知成都。

时郅永寿、汤延俊纳土,枢密院用以訹旦,旦曰:

“吾以为朝廷悔开疆之祸,今犹自若邪?

”力辞之。

卒于长安,年六十二,赠太中大夫。

旦立朝无所附徇,第为中丞时,蔡王似方以疑就第,旦纠其私出府,请推治官吏,议者哂之。

(选自《宋史▪席旦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导旦治/以峻猛旦政/和平徙郑州/入见/言/蜀人性善柔/自古称兵/背叛皆非其土/俗愿勿为虑/

B.或导旦治以峻猛/旦政和平/徙郑州/入见/言/蜀人性善柔/自古称兵/背叛皆非其土/俗愿勿为虑/

C.或导旦治以峻猛/旦政和平/徙郑州/入见/言/蜀人性善柔/自古称兵背叛/皆非其土俗/愿勿为虑/

D.或导旦治/以峻猛旦政/和平徙郑州/入见/言/蜀人性善柔/自古称兵背叛/皆非其土俗/愿勿为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右,中国古代有崇尚右的习俗,很多朝代在官职上,把右作为上位,右比左的地位高。

B.户部,是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籍、赋税等职事,长官为户部尚书。

C.有司,官吏的通称。

古代设官分司,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D.朕,文中是皇帝的自称。

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是皇帝专用的自称,其他人不能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席旦有才华,有见识。

他很小就能作诗,曾写下令人惊异的诗句;他上书阐述战与守的辩证道理,得到皇帝的赞赏,获得功名。

B.席旦为官正直,忠于职守。

他弹劾罢免了骄横跋扈的内侍郝随,京城的人称赞席旦正直;他要求惩治私自出宅第的蔡王,而被人嘲笑。

C.席旦不惧权贵,被打击报复。

他当面反对钱遹等人关于废立的请求,被钱遹陷害;他揭发焦才叔的罪行,却触犯了当权者而被调到永兴。

D.席旦为政务实,反对开疆拓土。

他从实际情况出发,对蜀地使用的钱币提出看法;郅永寿等人归顺,枢密院因席旦此前反对开疆拓土而罢免他。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5分)

(2)黎州守诣幕府白事,言大理国求入朝献,旦引唐南诏为蜀患,却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漫成一首①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剌③鸣。

【注释】①漫成:

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这首诗是杜甫寄居巴蜀时期所作,时间为唐代宗大历元年即公元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即现在四川云阳前往夔州的船上。

②联拳,屈曲貌。

③拨剌(bōlà),象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大异其趣。

B.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景,与一、三两句的“静”景对比鲜明。

C.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15.诗歌最后两句,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

结合其内容,说说其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    ”写蜀道的高竣雄奇,不可攀越的险要。

(2)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

(3)《师说》中辩证看待老师、弟子才能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各有千秋。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杭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

  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

  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

  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

A.③⑤①④②B.①②④⑤③C.⑤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⑤

20.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