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3621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回顾一下自己在三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现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和现象反思一下:

1、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最令我烦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

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中不断的反思,上课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

2、学困生比较多: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学生,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学生特别多,我接过这个级部以后就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实行帮教活动,每一个学困生都找到一个学习优秀的好朋友来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我作为数学教师每天的工作计划中就有关于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以不断促使自己努力。

3、学生家庭作业质量不够好:

三年级的学生开始模仿高年级学生的写字风格和写字速度,课堂上有老师监督字写的还比较正规,但是家庭作业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情况下,字迹比较潦草。

这与学生自身的控制能力有关,同时与监督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于是采取家庭作业上交化,这样有效的控制了学生字迹潦草的现象。

这一点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三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起势点,很关键。

4、学生不喜欢演算的现象较为严重,学习习惯严重滞后。

对于一步的计算题,教师要求用竖式计算,学生就用计算,可是对于教师没有要求的计算题学生不习惯在演算纸上计算,而喜欢口算,即使演算也是随手在手边的书本上甚至是桌面上,这样很容易出错,想了许多的办法都不能很好的纠正这个问题,没办法只好采取了每节课、每次测试检查演算纸的措施。

学习习惯需今后加以严格训练。

总之,我觉得,数学教学是一个最具创造性和灵活性的活动,只有从实际出发,才会收到实效,避免误区。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正是过渡时节。

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

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

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下面就是我的一些感受和反思。

1.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反思

任小学中年级数学,最挠头的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这里的原因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特殊性之外,教师授课方式、水平、内容安排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在教学一些课时,用不同的方法就取得了不同的效果。

本学期在设计一些课时,我抛开了书中的例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些现实的情境,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

这样处理的好处不仅解决了课的重点而且节约了教学时间。

大家又一次进入了学习的高潮之中。

尽管要通过多个情境解决几个知识点,这么大的容量,由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和感兴趣往往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这些让我反思,在平日的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太少了,常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围绕书本讲书本,围绕例题解例题,所以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长此以往,学生感到厌烦在所难免,是厌学的症结所在。

2.对学生的两极化现象的反思

 新课改的理念中倡导突出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学生的实际是随着年级的增高,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大多数同学热火朝天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提不出问题,甚至记不住常见的计算公式,而对于这部分学生,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忽略不计的,日积月累,错过的东西越来越多,与大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所以我觉得,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更要因人而宜,我们也不能用公开课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学生,我认为我们可以吸取公开课的思想,但不能照搬公开课的方法。

3、对课堂中不同学生的反思

要想抓住优等生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

有时你把他叫起来。

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讲哪儿。

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

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

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

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

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提高的。

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

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

永远记住: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在教学中,我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

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

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了的培养、提高。

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但是,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

比如,课堂开放过度,合作流于形式等。

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

实践证明: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推荐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

在教学中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

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

新课程标准的出现,正是配合当前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飞跃。

新课程标准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数学课程体系。

要使该教材真正实施到位,必须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自主发展、融入社会生活、面向学生生活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应体现开放式教学。

一、把社会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应探索与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

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解诀问题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鼓励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这既是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主关系,使学主放胆交流,敢于创新。

新课程标准认为:

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2、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关注每一位学主的发展。

新标准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理念,精心设计教案、内容及练习,确实落实充分地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

教材通过发现、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生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学习数学知识,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数学。

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生保持愉快而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大胆设想,积极地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3、组织有趣操作,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和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

通过动手,学生们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创造者。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组织游戏。

故事导入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

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活动“不用扬鞭自奋蹄”,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较完美的认知状态。

在教学中教我不仅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同时还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组织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观。

4、建立多种评价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取成功的体验。

开放式的教学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观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每个学生的观点都受尊重。

开放式的课堂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为成功的过程中满足了好奇心,获得了探求新知识的激励。

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

我在课堂中经常运用激励性言语,撩拨学生创新的欲望。

 

小学三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除法》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具体物体的平均分,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学习的起点是重新从等分的事实开始来构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还是可以根据除法的算式去研究计算中出现的新问题,但是经历了这一次活动,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我们的对象已经不是除法的事实,而是除法的本身,研究除法计算中的另一种情况。

教学中的成功地方主要表现在:

1.能把《新课程》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例如:

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课堂上我尽可能的把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把我提出的问题作为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协助学生归纳总结。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是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

让学生自由地说,发现问题时让其他的同学帮忙,或者是师生一起解决。

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学习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在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时,当学生分析出商乘除数是已经分的,剩下的没分写下来叫余数这一环工节时,教师应该做适当的点拨,让学生理解到位。

提升数学活动中数学思考的含量

——《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师们经常说:

“现在的孩子不会思考,不懂得思考。

”看过以下的教学案例及反思,不知您有何想法?

反思:

两种教法在形式上很相似,都是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随机性。

但细加分析,会发现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教法一中,教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不确定性”“感受可能性的大小”,但学生并不清楚。

这时,学生的活动只是在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只是在执行教师的一个个指令,而不是一种真正自觉的行为。

这样的操作活动缺乏主动性、探究性,思维含量不高。

另外,从课堂实践来看,教师先告诉学生盒子里放着9个白球和1个黄球,在让学生猜测摸出哪种球的可能性大,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说明相对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说,此问题思考含量不足,缺乏“挑战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那么,接下来的明知最终结果的游戏活动,还有多大的意义?

学生经历一番“摸球”后会思考哪些有深度的数学问题呢?

这样的“活动”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吗?

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但动手实践绝不等于简单的游戏活动,不是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是有明确目的的富含思考性的数学活动。

教法二中,学生先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达成了共识:

用摸球的方法进行判断,哪种颜色的球被摸出的次数多,说明这种颜色的球的个数可能就多。

此时的动手实践目的明确,自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考着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并通过动手实践探索问题的答案,最后打开盒子进行了验证。

学生不仅感知了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大小,而且在探索活动中学习到了科学探索的方法,发展了合情推理的能力。

针对学生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来判断事情的发生与否,以为“不太可能就是不可能,很有可能就是必然”,将可能发生与必然发生混淆起来这种普遍存在的错误,教师在学生已经获得结果的情况下,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把这几个球放回去,再摸一次,会摸到什么球?

”“会不会一定是白球?

”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可能性”的含义,并进一步理解事情发生的确定性与随机性。

可见,教法二更多的是在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维活动,很好的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的思想。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法复习反思

推荐作为计算课除了要探究算法的多样化,更要帮助学生理清算理、运用算理,而非机械地重复计算技巧。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要充分运用“知识迁移”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清楚算理。

如20*30就是20*3个十或者2*30个十而不十一位强调结果的呈现。

学生至少要明白为什么“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末尾添上几个0”。

在整理算理和说算理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同时在课堂练习中注重不同题形的出现。

如20×30、20×50、25×60,其中25×60相对易错,部分错的学生也就是存在算理不清的问题。

其中有大部分学生运用两步口算方法:

20×60=1200、5×60=300、1200+300=1500,这部分学生计算容易出错,这里有多步计算而且第1步也是运用新知。

因而在后面练习时还要注意比较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方法优势:

25×6=150150个十是1500

 

三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在教学中得以实践,我们的教育观念也不断的在更新、发展,教学行为不断的在转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教师要善于“用教材教”.新课程理念要求,数学教材只是提供给我们师生教学的文本,教师要善于理解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开发数学课程的资源。

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和整合,从统计自己名字的笔画数入手引入平均数,在交流、对比中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特别是上述片断的设计,对于加深平均数意义的理解,然后自主归纳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样,使数学课从学生最熟悉的自己的名字出发,用学生自己喜欢的素材,来研究数学的知识,探究数学规律。

通过对教材的改编与加工,使数学素材充满真实感与亲切感,不但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的学习方式再也不只是单一的、枯燥乏味的、以被动听讲和反复解题为其主要形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所以,课堂中更多的应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是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好奇而带来的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直觉,是学生对知识自主的探究。

本节课的设计,我注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明晰平均数的概念,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与自主构建;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解决实际的问题。

因为只有这样让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得到能力的提炼,智慧的升华。

(三)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不仅应根据学生的生活背景,选择和自己编制数学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还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真实地”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设计,我从生活中引入平均数,提炼为数学知识,在返回生活应用平均数解决胡老师家的的平均每月用水吨数,给自己上课的情况打分,再求平均数等等。

这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生涯因为数学而丰富多彩,教师的教学生涯也会在与学生的思维、情感碰撞过程中逐步丰满起来。

(四)重视课前的“预设”与课堂中的“生成”。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

因为在生成的课堂中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活的,富有生命灵性,是真正有意义的。

但要想有丰富的“生成”,教师首先要有充分的“预设”。

整个教学设计,我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做了很多的预设。

因为学生是具有不同知识经验的生命个体,备课时我充分考虑不同的学生有着哪些不同的思考方法,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策略。

争取在课堂教学中,在组织学生讨论、评价,让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时,生成学习经验,生成情感体验,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年级语文阶段性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承上起下性质,既包含了低年级的拼音生字词语教学,也包含了高年级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

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实践,比较满意的地方是:

字词教学比较扎实。

这学期的语文期中检测卷也证实了这个问题。

虽然字词这块知识点很多,看拼音写词语,近反义词,多音字,形近字比较等,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

主要是知识点的难度不大,学生比较容易记住,能较好的巩固与掌握。

在分析中,我们也发现好些不足的地方,其中问题最大的地方就是阅读与作文教学,两者比较阅读教学问题大于作文教学。

阅读知识点内容繁多,形式多样,学起来不像字词那么轻松省力了。

从上学期的期末检测卷和本学期的期中考卷来看,有一种这样的感觉,似乎卷子上检测的知识与课文里的知识点有点脱节,学生在课堂上学的知识点在卷子上好象找不到,32篇课文的研读,8个园地的学习练习,一个星期7节语文课的学习,可还是弄不好阅读知识的学习,这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困惑。

造成学生的阅读知识学起来困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是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与阅读知识所要求的理解能力不统一。

三年级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还是很浅显的,

首先:

细腻不够。

主要体现在近义词的比较运用上。

比如,前几个单元检测卷中,给予学生一组意思很接近的近义词语“讨厌、麻烦”,“经历、经过”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进行选词填空,学生就弄不清楚这些近义词语之间的细微区别,做起来找不到感觉,错误率非常高。

 又如,在学习了“五颜六色”这个词语,让学生学习用“五光十色”造句,好多学生都用“五光十色”这个词语介绍公园里的花朵上了。

这说明他们对“五光十色”个词语理解得没有到位,仅仅停留在颜色多的感悟上,所以,与“五颜六色”这个词语混淆了,其实我们知道“五光十色”不仅仅是颜色多,还有光泽。

这些细微的差别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给予关注,要让学生联系语境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特别是对一些近意词语的细微差别仔细辨别与比较,引领学生思维思考得尽可能仔细一些,细腻一些。

 第二:

条理性不够

一是表现在阅读题中写句训练,这是一种理解与表达的综合训练,有时是要求拓展写一两句话,有时是想象写一两话,我们发现学生写出来的句子质量不高,有的漏字漏词,读不通顺;,有的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无从下手;还有的思考方向是正确的,但句子表达不清楚。

所以,看到这样的题目,有些学生已经有心理压力,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操作时有时态度也不端正,不愿意仔细思考,胡乱写几句了事。

这个问题,我们将结合课文进行多样种小练笔训练。

像对课文的克莱地说几句话,夸夸文中的阮恒等等,续写《绝招》故事等,让学生学会按照要求写话,写具体完整、生动。

二是:

排列错乱的句子

三年级的排列句子训练已经上升到一个高度,每句话的开头不再有明显的标志,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每一句话,然后从内容上进行逻辑推理,寻找出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

每次考到这种题型时,学生失分率都较高,而且一错最少也有两题。

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很弱,平时我也经常有针对性地找这方面的练习让学生强化训练,但还是感觉问题很大。

错的这部分学生,在订正的时候,虽然老师分析过了,但还需要老师的帮忙才能正确理解,一个人做不出来的。

所以,怎么样帮助学生跨过这个门槛,我们也想听听老师们有什么好建议。

让学生能在这方面学得好一点。

第三:

 审题不够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不会读题目,不知道题目的要求是什么,有的学生读题不够认真,题目没有读完,只看见几个词语就动笔做了。

特别是有些题目是很有埋伏的,学生的答题情况几更糟了。

记得一次检测中,有这样一个阅读练习:

要求学生画出具体写庭院特点的句子。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这个题目很简单,就画了这一篇文章的总起句。

包括我自己在批阅卷子的时候,一开始也疏忽了,也觉得应该画文章的总起句,其实,这样做是错的,因为题目是要求找出具体描写庭院特点的句子,里面有“具体”这个词语,所以不应该画总起句,而应该到深入到文章里面去发现,画出具体描写庭院特点的句子,这样的句子有好几句,不是只有一句话。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引领学生学会阅读题目,学习对题目进行咬文嚼字的阅读,让学生学习带着谨慎和研究的心情读题目,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

  以上这些薄弱方面都是我今后的教学中要克服的,克服了这些弱项,弱项就能成为教学的增长点,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增长空间。

所以,我准备在课堂上,利用课文、以及作业本上的一些阅读短文作引子,训练学生的对字词的理解与感悟,也训练学生对段落逻辑关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一些专项训练题目,让学生的思维能细腻一些,条理一些,全面一些,深入一些。

 

小学三年级习作反思

关于作文这一块,对于我们老师、家长、学生来说始终是个难点,除了努力写好每一次单元作文,多一些灵活有趣的小练笔,让每一个学生的作文有进步外,在家长会上,我也重点与他们交流了这方面的问题。

我对他们说,现在的孩子通过课外书、电视、电脑等方面积累的知识确实比较多,所以我发现让他们写一些编童话故事、写一些想像类的,大部分学生没有问题,有些孩子变得是头头是道。

但如果让他们写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事情,由于缺乏实际的经验,体会,就很难写好了。

比如写一个游戏大部分学生除了:

老鹰捉小鸡,捉迷藏,就觉得没什么好写了。

也难怪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平时玩的游戏是少之又少。

再如上学期让他们写刷鞋。

大部分在家里是家长一手包办的,根本没刷过鞋,连最基本的次序都弄不清,怎么写得好呢?

有些孩子,为了增加字数,用上了健康歌改编的歌词“左刷刷,右刷刷,上刷刷,下刷刷”,差一点要用上:

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了。

也真是难为他们了。

我对家长说,如果平时注重让孩子在家里做做这种力所能及的事,那既会培养他们从小独立自主的习惯,还有助于学习,有助于写作文呢。

听说有的学校为了让学生写好这篇文章,还特意事先布置了洗鞋子的任务。

这当然也是一种好方法。

但关键还是家校结合,尽量让孩子多一些切身体会,让家长有空多跟孩子聊聊天,多带他们参加一些户外活动等等。

作为我们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尽量多开展一些活动。

对困难学生更多一点关注,多鼓励,多帮助,多指导,让他们学会写作文。

对于学困生,有的理解上有困难,有的学习习惯不好,也有的态度不端正,不爱学习。

这些学生都是我们今后重点关注的对象。

我们想:

效率在课堂,课堂的一分钟强于课后的五分钟。

在课堂上,要多关注他们,让他们多发言,认真听讲,提高他们的听讲效率,对他们的作业多辅导,多一点形式,提高他们的作业效益。

对于这部分学生,还要从心理上,给予更多良好的暗示,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对学习有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班级想搞一些针对他们的竞赛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有机会在班级里获得一些荣誉,使他们能努力学习。

对于中等学生,他们往前跨一步就是优秀学生了,他们的提升空间还是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