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3680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

第16课 欧美的工业革命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掌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掌握工业革命的成果,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和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3.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探讨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概念

又称“产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持续到19世纪;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变革过程。

2.条件

(1)政治保障:

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2)劳动力:

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3)资金:

对外掠夺和奴隶贸易使英国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4)技术:

工场手工业生产为新技术的采用和发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

(1)纺织业的革命

①发明:

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后来,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相继被发明出来。

②影响: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使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2)动力的革新

①表现:

1782年,瓦特研制出改良的蒸汽机。

②影响:

解决了大工业所需的动力问题,极大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①成就:

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制造出改良的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修建第一条铁路。

②影响:

蒸汽开始成为人类交通运输的动力,开启了交通事业的近代化。

(4)结果:

机器制造业的诞生,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

4.扩展:

欧美国家相继确立了近代工厂制度,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易混易错]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而不是凯伊发明的飞梭,也不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概念阐释]

工厂与工场

(1)工厂是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其特点是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

(2)工场是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生产的场所,其特点是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手工生产。

(3)二者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2.特点:

大部分技术发明来源于科学实验室,实现了科学理论与技术革新的真正结合。

3.标志:

电力工业的发展。

4.中心:

德国和美国。

5.成就

(1)电力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直流发电机。

②19世纪70年代,电动机问世。

③19世纪70年代后,美国人贝尔和爱迪生分别发明了电话和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

④无线电的发明和电报电话公司相继成立。

(2)交通运输业

①使用煤气和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问世。

②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分别独立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汽车。

美国成为汽车王国。

③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试飞成功。

(3)化学领域

①1867年,瑞典人诺贝尔研制出安全炸药。

②许多化学物质被提炼出来。

 

[辨析比较]

工厂制度与垄断组织在生产手段和规模方面的不同

(1)生产手段不同:

前者主要靠机器生产,后者主要是依靠科技提高生产效率。

(2)规模不同:

前者相对于手工工场规模较大,工人集中;而后者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或强强联合,规模空前扩大。

[思维点拨]

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争夺,实际上是对世界殖民地的一次重新分配,是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斗争,实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与扩大

1.建立:

工业革命时期

(1)原因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产量大幅度提高,要求有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③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发明,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的条件。

④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对外扩张。

(2)结果:

到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最终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原因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而且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催生了垄断组织。

②许多新型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出现,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③欧美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结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基本被瓜分完毕,一个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思维点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关系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

主题一 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

1.工业革命的条件

史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史料二 (英国)汤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租牧羊场。

16世纪初,该家庭出租了16个牧羊场。

……汤申家族还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营活动。

1516年,该家族养羊数量达1.8万只,从中得到了丰厚的收入。

——摘编自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

[史料解读]

史料一中的划线信息说明市场的扩大要求技术革新。

史料二中圈地运动前后,英国农业中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革,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工业革命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市场、原料等条件。

[问题思考]

(1)史料一表明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申家族拥有的牧场较多,可能与当时英国什么经济运动有关?

这场运动与后来的工业革命之间有何联系?

提示 

(1)表明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

(2)运动:

圈地运动。

联系:

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原料等条件。

2.工业革命的影响

史料 有一位现代历史学家得出结论:

“从总体上看,1830~1848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明显要比法国糟糕。

”……英国控制着100万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纺锤……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

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E·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1789~1848年》

[史料解读]

划线部分表明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阶级状况,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英国的社会生产力。

[问题思考]

史料反映出工业革命的哪些主要影响?

提示 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工人阶级相对贫困化,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史论总结]

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

(1)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为英国积累了巨额财富。

(2)市场——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

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大帝国。

(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

(4)技术——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

手工工场时期培养了一批具有熟练技能的工匠,他们成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新力量。

(5)政治制度——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国内社会稳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政治前提。

主题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史料一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

在欧美近(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

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世界文明史》

史料二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

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

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

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史料三 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

——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

[史料解读]

史料一说明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发展推动科技革命,科技革命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并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史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福特对生产管理方式的创新。

史料三说明汽车普及推动了社会革命,对人口迁移产生了重要影响。

[问题思考]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一中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是哪个国家?

该国发生“5分钟事件”的最基本的动因是什么?

(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

(3)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转移趋势。

提示 

(1)国家:

英国。

动因:

市场的需求。

(2)原因:

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影响:

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产生。

(3)普及前:

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向煤铁生产地区转移)。

普及后:

由城市向郊区转移。

[史论总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1)特点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主要的发明者是工匠技师,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美国等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国家。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一些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如德国、日本,在这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更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

(2)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②应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

(1)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3)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不同点

(1)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不同: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相结合。

(2)产业结构侧重不同: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重点,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如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电气工业、化工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迎来的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3)广度及深度不同: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地域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4)日、俄等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1.“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主要说明工业革命的发生及扩展是由消费需求决定的,本质上反映了市场的需求及扩大是推动工业革命开展的主要动力,故A项符合题意。

2.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曾有如下描述:

“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

”这主要反映了(  )

A.万能蒸汽机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工人独立完成生产的能力大幅下降

C.手工工场中生产的复杂化和低效率

D.工厂制度下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

答案 D

解析 关键信息:

“1776”“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

题干反映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下流水线生产现象,是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提高了劳动效率,D项正确。

3.观察下图,根据所列年代与数据推测图表中曲线表示的是(  )

A.英国输华鸦片总量     B.英国全国煤炭产量

C.英国掠夺白银总量D.英国输华棉纱总量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表的时间:

1770~1850年,即可排除A、C,再根据鸦片战争后的史实,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实际上输入量没有激增,所以排除D。

由于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英国的煤炭产量激增。

故选B。

4.1900年后,美国许多大公司纷纷成立工业研究实验室,其中通用公司、杜邦公司的实验室成为现代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典范。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  )

A.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紧密联系

B.当时美国科研开发力量最为雄厚

C.公司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D.国力强弱取决于现代科技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1900年后,美国许多大公司纷纷成立工业研究实验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与生产的联系日益紧密,故A项正确。

5.(2016·山东济南期末)下图是近代以来世界工业生产发展示意图。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a时期美德工业优势越来越大

B.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C.a、b两个时期的发展都得益于科技进步

D.该图体现了全球各地联系越来越强

答案 C

解析 a时期英国工业优势明显,故A项错误;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a时期的发展得益于工业革命,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C项正确;全球各地联系越来越强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以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大工业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简明科学史话》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

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阐述了一种什么关系?

据材料简要表述这种关系。

(2)材料二对这种关系作出了什么重要补充?

(3)联系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

答案 

(1)工业生产与科学的关系。

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又依靠科学的进步。

(2)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对工业生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3)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解析 第

(1)问主要结合“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作出分析判断。

(2)问主要结合材料二的有关信息进行分析。

第(3)问从两次工业革命与科学的关系上比较不同。

[基础达标]

1.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出现于(  )

A.冶金业B.交通业

C.棉纺织业D.采矿业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新兴的棉纺织业,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即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棉纺织业。

2.(2016·文昌中学高一期末)“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资本家开始建造工厂,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

”由此可见,工业革命的实质是(  )

A.生产组织形式的革命

B.生产技术的革命

C.生产方式的革命

D.社会关系的革命

答案 C

解析 抓住题干信息“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这表明工业革命实际上就是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即生产方式的革命,故C项正确;生产方式的变革导致了生产组织形式的革命,故A项不是实质,排除;B、D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

3.“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

”这充分说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  )

A.动力问题B.资金问题

C.市场问题D.劳动力问题

答案 A

解析 蒸汽机问世之前,工厂的设置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如水力、风力等因素。

瓦特改良蒸汽机后,工厂的设置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这就解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动力的需求。

4.1851年至1871年的英国女性受雇用的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5.7%。

这种变化最能说明(  )

A.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答案 D

解析 解题关键是把时代特征与英国女性就业人数增加的趋势相结合分析,A、B、C、D都是女性就业人数增加的原因,但题干仅是涉及1851年到1871年英国女性受雇用的人数增加,最能说明工业革命后妇女由仅负责家务管理到可参与劳动,故选D。

5.(2016·重庆高一检测)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而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至今仍广泛存在。

直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和技术的大量创新

C.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答案 B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推动力,重要发明大多出自科学家的实验室,而不是手工业者的实践经验,故选B。

6.1879年,某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

这则消息可能是(  )

A.爱迪生发明白炽灯B.英荷战争爆发

C.西门子制成发电机D.纽约股市崩盘

答案 A

解析 1879年,此时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灯的发明会取代传统的煤气灯,煤气价格会下跌,故A项正确;英荷战争发生于殖民争霸时代,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发电机与煤气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尚未达到经济全球化,纽约股市崩盘与英国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

7.“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答案 A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故选A项。

8.(2016·江苏无锡期末)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形象地反映出的社会现象是(  )

A.工厂制度的形成B.世界市场的出现

C.垄断组织的形成D.殖民体系的扩张

答案 C

解析 题中两幅图片形象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和列强瓜分世界的现象,这两种现象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故C项正确。

9.托拉斯在美国刚刚出现时全国视为怪物、视为妖魔。

“政府务所以摧抑扫除之……至千九百年以后举国舆论幡然一变。

于是遏禁之政策,一变为补救之政策”。

它表明当时(  )

A.政府放弃了自由竞争政策

B.国家实行“混合经济”

C.托拉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D.政府成为“总资本家”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1900年前后人们对于托拉斯这一垄断组织态度的变化由遏禁到补救,这充分说明人们认识到了其积极性,表明托拉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C。

10.(2016·河池高一期末)斯塔夫里阿诺斯说:

“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话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这一材料表明(  )

A.电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范围非常广泛

C.电力技术的应用使人们之间联系更加方便

D.通讯技术是电力应用的标志性成就

答案 A

解析 材料信息“加强了洲际联系……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而近代通讯进步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故A项正确。

[能力提升]

11.英国1786年每百支棉纱价格为38先令,1800年下降到9.5先令,1807年为6.75先令。

导致棉纱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科学进展B.棉纺技术的革新

C.城市人口增加D.城镇化加快发展

答案 B

解析 自然科学进展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根据材料反映的时间可知是工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传统的手工技术,成本降低,价格降低,故B正确;城市人口增加,需求量增大,不能说明棉纱价格降低,故C错误;城镇化加快发展也不能说明棉纱价格降低,故D错误。

12.当摄政公园于1841年在伦敦开放时,许多市民涌入公园,因此《泰晤士报》对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大加赞赏,说它是“通过娱乐方式救赎工人阶级的方法”。

你认为当时市民涌入公园的原因是(  )

A.这是当时唯一的娱乐方式

B.空气污染使市民备受困扰

C.工人阶级需要被救赎

D.工人阶级需要娱乐

答案 B

解析 1841年正处于工业革命结束前后,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是多样化的,故A项错误;人们“对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大加赞赏”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空气污染,人们向往清新空气,故B项正确;C、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13.1789~1900年美国专利技术增长情况表

时间

1789~1800年

1850~1860年

1890~1900年

专利增长数(项)

276

25200

200000

对图表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了专利技术的发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专利呈几何级数增长

C.专利技术推动美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D.专利技术的推广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开始的,A、D错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C错误;1890~1900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科技专利数也呈几何级数增长,B正确。

14.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

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

上述现象说明(  )

A.军国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