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3703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影像学复习资料.docx

影像学复习资料

A型超声诊断法:

超声仪器接收单束超声波传播中所遇到的各界面的回声(echo),形成不同振幅的波,以波的振幅代表回声的强弱,横坐标代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故称为幅度调制型。

B半月征:

溃疡型胃癌典型X线征,1龛影大而浅,呈半月形,2龛周有透亮环提3切线位龛影位于胃轮廓线内

B包裹性积液:

胸膜炎时,脏、壁层胸膜发生粘连,使液体局限于胸腔的某一部位,为包裹性积液。

X线表现:

好发于侧后胸壁,突向肺野的半圆形,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锐利,其上下缘与胸壁的夹角常为钝角。

B型超声诊断法:

图像为由亮度或灰度不同的光点所组成的二维平面,由多束超声波传播中所遇到的各界面的回声构成,每一界面回声对应一个光点,光点愈亮,表示回声愈强,无光点表示无回声,故又称灰度调制型。

其横向距离为超声束的总宽度,纵向距离为超声束的传播距离。

CT造影增强经静脉注入含碘造影剂,再行扫描办法

CT值:

代表组织对X线吸收系数量的大小,明确组织密度高低的程度。

单位为HU

C肠梗阻:

各种原因使肠内容物的正常运行发生障碍即为肠梗阻。

分为机械性,动力性,血运性

C超声波是指频率大于2万HZ的机械波,是人耳不能听到的波。

C充盈缺损:

由于食管或胃肠道壁的肿块向腔内生长或腔内异物,占据一定空间而不能被钡剂充填,所形成的轮廓缺损。

X线表现:

⑴切线位:

局部轮廓缺损;⑵正位:

局部低密度区。

常见于:

胃肠道肿瘤。

D多普勒效应:

当声源(soundsource)与接收体(receptor)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时,接收体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已不再是声源发射的超声波频率,这种现象即为多普勒效应(Dopplereffect)。

D型超声诊断法又称Doppler超声,是运用Doppler原理的一种超声诊断法。

E恶性淋巴瘤:

是发生在淋巴结的全身性肿瘤。

X线表现:

肺门纵隔淋巴结受累肿大。

F肺充血:

指肺动脉内血流量增多,常见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甲亢、贫血。

X线表现:

①肺动脉段突出②肺门增大,边缘清晰,透视搏动增强,“肺门舞蹈”③肺动脉分支向外围伸展,成比例增粗,边缘清晰锐利

F肺动脉高压:

各种原因所致肺动脉压增高(收缩压>30mmHg平均压>20mmHg)常见肺心病、先心(多血性)。

X线表现:

①肺动脉段突出②肺门A及大分支增粗、中小分支变细、肺门呈残根样改变③肺门A及大分支搏动增强④右心室增大

F肺静脉高压:

肺静脉内血量增多淤积导致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压>10mmHg。

X线表现:

F肺门舞蹈症:

当肺充血时,在透视下,观肺动脉段和两肺肺门血管搏动增强

F肺气肿:

是肺组织过度充气而膨胀的一种状态,呈普遍性或弥漫性肺气肿

F肺少血:

肺A血流量减少,常见三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法四。

X线表现:

①肺门动脉变细②肺动脉血管纹理变细,稀疏③肺野透明度增加④侧支循环形成(粗乱的网状纹理影)

F肺实变:

肺泡内的气体被病理性的液体或细胞、组织所代替而实变。

肺实质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渗出。

X线表现:

病灶呈均匀的云絮状或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无清楚的界限。

病变可呈小片和/或大片状或累及整个肺段、肺叶。

F肺纹理:

由肺动、静脉及淋巴管支气管壁组成,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

F肺野代表含气的肺组织在胸片上显示的透明区域。

G钙化:

变性、坏死组织中钙盐沉积。

X线表现:

形态不规则的斑点状界清的高密度影。

G钙化:

退变或坏死组织以及肿瘤组织发生的钙化。

X线:

边缘锐利,大小、形状不一,呈斑点状,块状或球形的高密度影;呈局限或广泛分布。

G隔下游离气体:

一侧或双侧膈肌下新月形宽窄不等透亮气体影,多为胃肠胀气穿孔后,肠内气体逸出腹腔,上升至腹腔最高处膈下所致

G骨骼变形:

骨骼大小与形态的变化。

X线:

一骨或多骨,骨的膨大、变形。

病因:

骨软化症,脑垂体功能↑肿瘤等。

G骨龄:

发育过程中每个骨骼的二次骨化中心出现时的年龄和骺与干骺端完全结合即骺线消失的年龄。

G骨膜破坏—柯氏三角:

代表骨膜增生后又被肿瘤所破坏残留所形成的骨膜三角

G骨膜下出血(肺性骨关节病)。

X线表现:

在骨皮质外与皮质平行的长短不一致细线状致密影(间隙1-2mm),由于生长方式与排列的不同可呈细线状(单层成多层(葱皮样)花边状。

G骨膜增生:

各种原因剌激骨膜使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所引起的骨质增生。

组织学上成骨细胞增多和新生骨小梁。

又称骨膜反应。

G骨性强直:

关节明显破坏,关节骨端由骨组织所连。

X线:

关节间隙明显狭窄或消失,有骨小梁穿过连接。

原因:

见于化脓。

G骨折:

暴力所致骨或软骨结构发生断裂,骨的连续性中断。

骨骺分离也属骨折。

X线:

骨折线—皮质断裂,骨小梁中断,扭曲,骨断裂面间呈不规则的透明线。

G骨质坏死:

是局部骨组织血供中断,代谢终止坏死的骨质,又称死骨。

原因:

化脓性骨髓炎,外伤、骨缺血性坏死,骨梗死。

X线表现:

1早期进可无异常2典型:

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呈一孤立的骨块,周围为低密度的透光区

G骨质破坏:

局部骨质被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

病因:

肿瘤、炎肿瘤、炎症、化脓TB。

X线表现:

局部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或骨皮质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结构。

G骨质软化:

单位体积内骨的有机成份正常而矿物含量减少(钙化不足)。

X线表现:

骨密度减低、骨结构边缘模糊(皮质、小梁);易发生骨变形;假性骨折线;(宽约1-2mm光滑透明线,与骨皮质垂直,边缘致密,好发于耻骨支等)。

腰椎骨盆易观察。

G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骨量的减少)。

X线表现:

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变薄,分层;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G关节破坏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性关节面被病理组织所替代。

原因:

化脓、TB、类风湿,肿瘤等。

X线:

①关节面模糊、缺损和消失。

②关节间隙狭窄。

③骨端骨质破坏。

G关节肿胀炎症引起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出血和关节腔积液。

X线:

关节软组织肿胀或密度增高,大量积液引起关节间隙增宽。

原因:

炎症、外伤、出血等。

H彗星尾征:

超声波遇到子宫内金属避孕环或腹膜游离气体,肝内胆管积气等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及其后方的狭长袋装回声形如彗星尾闪烁。

IVP:

静脉肾盂造影,根据有机碘在静脉注射后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而进入肾小管,最后排入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使尿路显影,本法剂可显示尿路的解剖形态,又可了解双肾排泄功能

J畸胎瘤:

先天性肿瘤,来自原始胚胎组织的残留物。

KerleyB线:

当肺静脉压升高,引起渗出液存留在小叶间隙内,X表现为在肋隔角附近见到与外侧胸壁垂直的间隔线

K龛影:

为食管或胃肠道壁的局部溃烂形成凹陷,被钡剂充填,形成局部向外突出的影像。

X线表现:

⑴切线位:

局部突出影;⑵正位:

致密钡斑。

常见于:

胃肠道溃疡。

K空洞:

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支气管引流排出而成空洞。

X线:

表现为大小不一、形态不同、有完整洞壁的透明区。

K空腔:

肺内生理性腔隙的出现病理性扩大形成的含气囊腔。

X线:

与薄壁空洞相似,但较空洞壁薄而均匀,一般腔内无液面,周围无实变。

合并感染时可见液面,周围可有炎性实变。

L流空效应:

心血管内的血液由于流动迅速,使发射MR信号的氢原子核离开接收范围之外,所以测不到MR信号,在T1W1或T2W1中均呈黑影,称为流空效应

L漏斗征动脉导管未闭时,主动脉在动脉导管附着处呈局部漏斗状膨出,其下方主动脉骤然细小而内收

M型超声诊断法:

由单声束传播中所遇到的各界面的回声组成,多用于运动目标,为各运动界面的时间—运动曲线,波幅为运动界面的动度,横坐标为时间,但成像原理与B超相似,仍以光点的亮度代表回声的强弱。

N粘膜破坏粘膜皱襞中断、消失,代之以杂乱不规则的钡影,与正常粘膜皱襞分界清楚。

多恶性肿瘤。

N粘膜皱襞纠集:

粘膜皱襞从四周向病变区集中,呈放射状。

多见于慢性溃疡。

N粘膜皱襞增宽和迂曲:

透明条纹状影增粗、扭曲。

常见于慢性胃炎,食管静脉曲张

Q气胸:

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

因负压消失,肺可被部分或完全压缩。

原因:

外伤、手术、自发性气胸X线1.可见被压缩的肺及其边缘(边缘呈细线状)2.肺压缩边缘与胸壁之间呈透明的含气带、內无肺纹理。

3.纵隔向健侧移位,肋间增宽,患膈下降。

Q憩室由于食管或胃肠道壁薄弱或外力牵拉而形成局部向外突出的囊袋状空腔,有正常粘膜通入,形态、大小可变。

多见于十二指肠。

Q嵌入性骨折:

骨折断端的嵌入,也称嵌入性骨折,无明显骨折线而呈带状的致密影。

Q青枝骨折:

在儿童骨骼柔韧性交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破裂,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而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着凹陷或隆突

R人工对比:

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的物质引入其内或周围间隙所产生的对比、称人工对比

S肾小管回流:

肾盂造影时如肾盂内压力过高,造影剂经肾乳头进入肾小管,表现为由肾小盏中心向皮质方向散布的放射状致密影

S肾自截:

全肾钙化,呈云絮状、环状或花瓣状;密度不均。

肾影增大或缩小。

提示为肾结核晚期。

S声影:

介质内部结构致密与邻近的软组织或液体有明显的声阻抗差引起强反射,可出现袋装或块状强回声区,由于透声差,下方声能衰竭,出现无回声暗区。

S声阻抗:

某种介质的密度与声波在该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乘积(z=ρ•c)。

S粟粒状结节:

X线:

<4mm的点状结节影、多呈弥散分布。

T1:

90°射频脉冲质子由纵向磁化转到横向磁化后再恢复到纵向磁化激发前状态所需要时间,称T1。

T2:

横向磁化所维持的时间,称T2。

T跳跃征:

由于钡剂对病变段肠管管壁的刺激,引起该段肠管痉挛,收缩,很少钡剂或全无造影充盈,两端正常肠管充盈如常。

宛如钡剂跳跃了病变段肠管,故称跳跃征,是溃疡型肠结核或肠炎的X线征。

W网状、细线状及条索状影:

是肺间质病变的病理反应;包括间质的渗出、炎性细胞侵润、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等,可分弥漫性和局限性。

X线:

1)肺纹增多、紊乱、模糊2)弥漫性网、线、条、点状阴影,明显时呈蜂窝状。

3)纤维化:

表现为不规则索条影,粗细不均、密度高,僵直,紊乱、无一定走行方向。

代表炎性病变的修复愈合。

4)常见病:

慢支炎、SLE、弥漫性肺纤维化等。

X纤维化:

肺内纤维组织增生,为肺内慢性炎症愈合形式之一。

X线表现:

条索状高密度影。

X纤维性强直:

关节轻度破坏,纤维连结。

而临床上关节运动受限。

X线:

关节间隙变窄,但无骨小梁穿过联结。

原因:

见于TB,外伤

X线特性:

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

X腺泡结节状影:

肺的慢性炎症在肺组织内形成肉芽肿。

X线:

φ<1cm(4-7mm)、密度较高,边缘较清,呈梅花瓣状结节、一般无融合趋势。

X项圈征:

良性胃溃疡切线位观钡剂造影表现,龛口部有5-10mm透亮带,宛如头颈部带一项圈,为显著肿胀,胃粘膜向龛影内部翻转所致

X心胸比率:

心影最大横径/胸廓最大横径。

计算式:

(T1+T2)/T

Y影像诊断学:

是借助影像诊断设备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态及病理变化,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Z增殖:

慢性炎症反应,肺泡内肉芽组织增生。

X线表现:

点结节状界清的高密度影。

Z肿块mass:

正常肺组织被炎性肉芽组织或肿瘤组织所代替或占据形成,肺肿瘤以形成肿块为特征。

X线:

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以及分叶状致密块影。

Z自然对比:

人体组织器官本身密度和厚度的差别产生的影像对比称为自然对比

反S征:

发生于右上叶支气管开口的肺癌,肺门部的肿块和右肺上叶不张连在一起形成横行反S状的下缘。

称反S征

 

骨骼系统

骨折愈合的X线征像:

1)早期修复期1-2月:

少许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

2) 临床愈合期2-3月:

较多骨痂生长,骨折线大部消失。

3)骨性愈合期3-6月:

骨折线消失,骨断端骨性联接——骨性愈合的标志4)塑性期1-2年。

脊柱结核:

骨、关节结核中最常见的部位,好发于儿童和青年。

发生于腰、胸和颈段,以腰椎为多。

病变常累及相邻的两个椎体。

X线表现:

①两个以上的椎体骨质破坏②椎体塌陷变扁或楔形③椎间隙狭窄,消失④脊柱后凸成角畸形⑤椎旁冷脓肿形成,a胸椎旁梭形对称性软组织影,边缘清楚;b.腰大肌冷脓肿。

骨折的并发症:

1)骨折延迟愈合:

骨痂出现少、慢、骨折生长期存在、愈合延迟。

2)骨折不愈合a、断端密质骨封闭光整。

b、断端间隙增宽。

c、假关节形成。

3)骨折畸形愈合。

4)外伤后骨质疏松。

a、骨关节感染。

b、骨缺血性坏死。

c、关节强直。

骨骼系统

骨髓炎,骨结核的鉴别诊断

骨髓炎骨结核

①病程急、进展快慢、病程长

②病变范围广泛局限

易向骨干发展易向关节发展

③骨骺改变不易累及易累及骨骺

④骨膜改变明显无或轻微

⑤骨质改变破坏;增生破坏,疏松

⑥死骨小块或大块死骨小,颗粒状死骨

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的鉴别诊断

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

①发展急、快、天慢、长、月、

②关节间隙狭窄早,普遍晚,不对称

③早破坏区持重部位非持重部位

④骨质改变破坏,增生破坏,稀疏

⑤肌萎缩无有

⑥愈合骨性强直维性强直

椎体骨折,脊柱结核的鉴别诊断

 骨折脊柱结核

①外伤有无

②椎体破坏无有

③椎间隙正常狭窄,消失

④椎旁冷脓肿无有

⑤累及椎数单个多个

骨肉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良性恶性

生长慢,无转移快,有转移

瘤骨无有

骨质破坏膨胀性破坏,浸润性破坏

界限清楚界限不清

骨膜反应一般无骨膜增生、破坏

软组织肿块一般无有或无

椎体压缩性骨折:

X线平片:

1)椎体压缩变扁呈楔形2)皮质断裂,骨小梁中断3)无骨折线而呈带状致密线4)成角畸形(脊柱后突)5)椎间隙正常。

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软骨、肿瘤、骨梗死后以及关节软骨的退变均可引起相应的组织和骨内发生的钙化。

X线表现:

颗粒状、斑点状、环状、无结构高密度致密影。

原因:

软骨退变、肿瘤、骨坏死等。

意义:

正常≤0.5,横位心≤0.52。

当>0.5或0.52时表示心影增大。

为衡量心影是否增大的简易指标

化脓性骨髓炎:

化脓性骨髓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骨髓所致的骨髓化脓性感染。

感染途经:

血行,直接蔓延,开放伤。

临床:

好发于儿童,青少年,男性,以胫骨,股骨,肱骨,桡骨易见。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临床症状:

起病急,高热。

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蔓延途经:

干骺部脓肿:

1经骨髓腔2经皮质在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脓肿3经皮质到关节囊4儿童骺软骨屏障。

X线:

1)两周内:

软组织肿胀,一般无骨质变化。

2)两周后:

①干骺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②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骨质破坏。

(早期破坏于干骺部,后期可累及全骨)。

③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骨膜增生,(骨膜呈层状,花边状,明显时可形成骨膜包壳。

④死骨形成(大块,长方形)肿块形成。

⑤伴少量骨增生。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临床:

急性迁延>3月,并形成瘘管。

病理:

虽有大量骨质增生修复但脓腔与死骨仍然存在。

X线:

1)大量的骨质增生修复:

骨密度增高,轮廓变粗不均,皮质增厚,髓腔封闭。

2)骨破坏腔死骨存在。

(过深曝光)3)软组织肿胀,瘘管形成。

4)愈合:

死骨和破坏腔消失、骨髓腔再通。

化脓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是较严重的急性关节病,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

X线:

①关节肿胀:

软组织和关节囊肿胀密度增高,关节间隙增宽。

②普遍性关节间隙狭窄③关节面骨质破坏(承重面,广泛)④易合并关节半脱位或脱位(婴儿和儿童髋关节出现最常见)。

⑤恢复期:

骨质增生硬化,易发生骨性强直。

骨、关节结核:

是结核菌所致的以骨质破坏和骨质稀疏为主的慢性骨、关节病。

骨骺、干骺部结核:

是松质骨结核中最多见的一种,好发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

X线表现:

①干骺端骨质广泛稀疏。

②骨松质类圆形局限破坏、边缘清楚,无硬化。

③骨质破坏区碎屑状高密度死骨。

④干骺部结核破坏区易穿过骨骺板累及骨骺与关节,很少向骨干发展。

⑤无骨膜反应及骨质增生;当有瘘管继发其它细菌感染时可有。

⑥肌肉萎缩。

骨型关节结核:

X线①具有骨骺、干骺部结核的X线表现。

②关节肿胀。

③关节间隙不对称性狭窄和关节面骨质破坏。

滑膜型关节结核:

X线:

①早期关节肿胀,关节间隙正常或增宽,骨质稀疏。

②骨性关节面虫蚀状骨质破坏,(位非持重部位且上、下多呈对称性破坏)。

③关节间隙不对称性狭窄,常致半脱位。

④愈合时关节易纤维强直。

退行性骨关节病:

关节软骨退变所引起的慢性骨关节病变。

病理:

关节软骨变性坏死,软骨表面不光滑、变薄,碎裂游离于关节腔内,关节面骨増生硬化伴骨贅形成。

X线表现:

①关节间隙狭窄。

②关节面变平,边缘骨质增生。

③关节面下囊性变(滑液囊肿)。

④关节内游离体(关节鼠)。

脊柱退行性变:

96%由退变引起,包括脊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行性变,是老年人引起腰酸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X线表现:

①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硬化,呈唇样或形成骨桥。

②椎间隙变窄③椎间孔或椎管狭窄④脊柱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⑤真空征及schmorl`s结节。

骨巨细胞瘤:

发生在20-40岁男性,好发于四肢长骨骨端。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压痛。

病理:

起源于骨骼非成骨性结缔组织,又称破骨细胞瘤。

分为Ⅰ,Ⅱ级良性,Ⅲ级恶性。

X线表现:

1好发部位:

长骨骨端2长骨骨端偏侧性、膨胀性骨质破坏。

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

3瘤区内多少不等的骨嵴,分隔为大小不一的小房,呈泡沫状。

皮质变薄、薄如蛋壳。

4多无骨膜増生和软组织肿块,少数可跨入关节和侵入软组织。

5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骨肉瘤:

多见于男性青少年,好发于长骨干骺端;主要表现为局部包块和进行性疼痛。

病理:

骨间叶组织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

特点是产生瘤骨。

X线表现:

1部位:

长骨干骺端2浸润性骨质破坏。

3骨膜增生和骨膜破坏。

4瘤骨形成。

5软组织肿块。

6骨质破坏与增生不一致。

呼吸系统

肺淤血:

肺血管纹理特别是上肺纹理增多上、下比例失调(上肺静脉≥下肺静脉)肺门增大,边缘模糊,肺野透亮度降低

肺结核:

是由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

基本病理改变:

渗出、变质和增殖;分类:

(Ⅰ型)原发性肺结核(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Ⅲ型)继发性肺结核(Ⅳ型)结核性胸膜炎(Ⅴ型)其它肺外结核

原发综合征:

①原发病灶:

肺中部近胸膜处模糊云絮状影,病灶周围炎;CT可发现胸片难以显示的干酪样坏死、空洞;②淋巴管炎:

数条索状影;③淋巴结炎:

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这三者组成典型的原发综合征,呈哑铃状。

X胸内淋巴结结核:

定义:

当原发病灶被吸收后,原发性肺结核即表现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称为胸内淋巴结结核。

它分为结节型(肿瘤型)与炎症型。

CT表现:

1结节型:

肺门、纵隔见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状影,边界清楚,常为数个淋巴结增大。

可发现胸片难以显示的隆突下淋巴结肿大。

增强扫描多数呈边缘强化。

2炎症型:

肺门淋巴结增大,边缘模糊。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大量结核杆菌一次或短期内数次进入血流,播散至肺部。

CT表现:

1.可早期发现粟粒灶,优于胸片;2.两肺广泛分布的粟粒样病灶,1~3mm大小,其特点为三均匀(病灶的密度、大小、分布);3.肺内有时可见毛玻璃样影(HRCT)。

亚急性或慢性粟粒型肺结核:

少数结核菌在较长时间内多次进入血流播散到肺部所致CT表现:

三不均匀。

1.分布:

主要分布在两肺上叶;2.密度:

不同;3.大小:

不一、可融合

继发性肺结核CT特点:

(一)好发部位:

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

(二)基本病变:

渗出与实变、增殖。

(三)多种病灶共存、组合形式多样:

渗出、增殖、纤维、钙化及空洞(一般无液平)等多种性质的病灶共存,即新老病灶共存。

(四)播散:

1.支气管播散:

沿支气管分布的散在的腺泡结节状影或小叶性实变影。

2.血行播散。

(五)易发现小的空洞、钙化、播散和卫星灶

干酪性肺炎CT表现:

1.肺叶或肺段大部呈致密性实变(大叶性),密度高于一般肺炎;2.大片实变中有多处不规则低密度虫蚀样空洞;3.支气管播散灶

结核球1.定义:

为纤维组织包绕干酪样结核病变而形成。

2.CT表现:

为2~3cm大小的单发球形病灶;一般密度均匀,轮廓光滑;球内可有层状、环状或斑点状钙化影或小空洞;周围常有增殖、纤维及钙化性的“卫星灶”。

增强扫描结核球呈环状强化或不强化

慢纤空: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为肺结核的晚期类型,多由其他类型肺结核的进展、好转与稳定交替发展而来。

CT表现:

1.纤维厚壁空洞(一般无液平);2.广泛的纤维化;3.支气管播散病灶;4.代偿性肺过度充气、支扩及肺心病

胸膜炎型CT表现:

(一)干性胸膜炎:

多无异常。

(二)渗出性胸膜炎:

多为单侧胸腔积液(浆液性),可发现100ml以下积液。

表现为胸腔后部新月形水样低密度区,包裹性积液为局限性梭形水样低密度

阻塞性肺气肿:

是由终末支气管阻塞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所致的肺普遍性气肿或局限性气肿。

病因:

常继发于各种慢性肺疾病,如慢支炎,哮喘和尘肺(慢阻肺)。

X线:

桶状胸,肋间隙增宽,膈位置低,动度降低,肺透亮度增高,肺纹少稀、细、直,肺大泡形成,心影狭长。

阻塞性肺不张:

支气管完全阻塞后,肺内气体一般在18-24小时内被血液吸收,肺叶萎缩,发生不张。

X线表现:

一侧肺不张:

患侧肺野均匀致密,肋间隙变窄,纵隔向患侧移位;健侧肺可有代偿性肺气肿。

空洞:

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支气管引流排出而成空洞。

X线:

表现为大小不一、形态不同、有完整洞壁的透明区。

依洞壁厚度和形态可分为三种。

虫蚀样空洞:

实变肺野内多发小的不规则透明区,如虫蚀状,见于干酪性肺炎。

薄壁空洞:

洞壁薄,壁厚3mm以下,境界清晰,内壁光滑的圆形透明区。

空洞内无液平,周围很少有实变影,常见于TB。

厚壁空洞:

空洞壁>3mm,空洞呈形状不规则的透明区,周围为实变或肿块影。

内壁凹凸不平或光滑整齐。

见于肺脓肿和肺癌

肺结核:

是由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

原发型肺结核:

初次感染所发生的结核,常见于儿童,也见于青年。

X线表现为原发综合征1)原发病灶:

肺野中外带模糊云絮状影2)淋巴管炎:

条索状影(肺门与原发灶间)3)淋巴结炎:

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肿块)典型时呈哑铃状统称为原发综合征。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大量结核杆菌一次短期内数次进入血流,播散至肺部,X线表现1潜伏期10-14天2粟粒样病灶1-2mm,边缘清晰,其特点为三均匀(病灶密度、大小和分布)3肺野呈毛玻璃样、肺纹理不显示

亚急性或慢性粟粒型肺结核:

少数结核菌多次进入血液播散到肺内所致。

X线:

三不均匀。

分布:

上肺。

密度:

不均。

大小:

不一、可融合CT:

可早期发现

浸润型肺结核:

X线1好发部位:

上肺锁骨上下区及下叶背段2基本病变:

渗出、增殖3多种病灶共存、组合形式多样:

渗出、增殖、纤维及空洞等多种性质的病灶同时存在,即新老病灶共存。

4播散:

支气管播散灶-呈沿支气管分布的散在的腺泡样结节灶

结核球为纤维组织包绕干酪样结核病变而成。

X线:

表现为2-3cm大小的单发球形病灶。

一般密度均匀,轮廓光滑。

球内可有层状,环状或斑点状钙化影或小空洞。

结核球周围有增殖,纤维及钙化性叫卫星灶

干酪性肺炎X线表现:

①肺叶或肺段大部呈致密性实变②在大片实变中有低密度的虫蚀样空洞③支气管播散灶④可伴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慢纤洞: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为肺结核的晚期类型。

X线1纤维厚壁空洞2广泛的纤维化3支气管播散病灶4代偿性肺气肿,支扩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T:

易发现空洞、钙化、播散和卫星灶。

结核性胸膜炎:

分为干性及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儿童与青少年,可合并肺结核或单独发病。

X线:

干性胸膜炎:

X线检查可无异常或患侧膈运动受限。

渗出性胸膜炎:

主要表现为单侧胸腔积液,经治疗后液体可完全吸收;病程较长者当有大量纤维素沉着,则可引起胸膜肥厚,粘连,甚至钙化。

大叶性肺炎:

肺炎双球菌所致的X线以肺叶和肺段分布的,实变为主的急性肺炎。

临床:

发生于青壮年;起病急,以突然高热恶寒,胸痛,咳铁锈色痰为特征。

WBC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増高。

X线表现晚于临床3-12小时。

病理分期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