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6543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docx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

  摘要

本文从农业结构、农作制度、作物引进、农业技术、人口和粮食等方面将明清时期出现的桑争稻田和棉田争粮田与同时期西方,特别是英国出现的圈地运动做了比较,认为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圈地运动是在相似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性质相似的历史现象,但是由于中西方的农业结构不同,它们所导致的结果却迥然有别。

Abstract

AcomparisonofmulberryandcottoncontendingforfieldswithgrainandenclosurebetweenMing&QingdynastiesandcontemporaryEurope,especiallyEngland,intheaspectsofagriculturalstructure,farmingsystem,cropintroduction,agriculturaltechniques,populationsandfoodsismadeinthispaper.Itsuggeststhatthehistoricalphenomenaofmulberryandcottoncontendingforfieldswithgrainandenclosurewiththesamecharacteristicoftheclothingproducationcontendingforfieldswiththatoffood,occuredinthesamehistoricalbackgroundofthedevelopmentofindustriesandcommerces,causedifferentresultsbecausetheagriculturalstructureofChinawasdifferentfromthatofthewest.

十五世纪以后,中西方农业发展史上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在东方的中国是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而在西方的英国等国则是圈地运动,对于这两种出现在世界不同地区的现象,中外学者都分别做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圈地运动几乎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课题,但是却很少有人将桑争稻田与圈地运动联系起来做比较研究。

本文试图对此做一尝试。

一,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圈地养羊

我们把中国在明代中后期以后出现的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与英国的十五世纪末期以后出现的圈地养羊相提并论,是基于以下的理由:

1,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圈地养羊的本质是一样的

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圈地养羊的出现与农业结构有关。

农业结构是由农业的根本任务,解决衣食温饱,所决定的,因此,农业结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食物生产,二是衣着原料生产。

就食物生产而言,中西方的差异并不太大,都是以谷物生产为主,但是衣着原料的生产却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以蚕丝和大麻为主,丝为富人和老人享用,麻为平民百姓穿戴,到宋元以后,改为以棉花为主,则“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贱皆赖之”①。

动物的皮毛虽然也被用作衣着原料,但极不普遍,除给富人充作奢侈品外,普通百姓难以得到。

西方,特别是英国,则正好相反,自史前时代开始就以毛皮和亚麻做为衣着原料。

尽管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罗马人就知道有丝绸,后来丝绸又进入罗马帝国并为上流社会所喜爱,种桑养蚕技术也在公元六世纪传到了欧洲②;十六世纪中期,蚕丝还只是在英国贵族中使用,伊丽莎白皇后开始穿上了丝袜,十六世纪末蚕桑生产技术传入法国,随后又转到了英国,直到1701年英国才通过法案禁止从外国进口蚕丝③。

但此时英国人的衣着原料依旧是以羊毛为主。

蚕桑业和同时的羊毛业及棉纺业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

①丘浚:

《大学衍义补·贡赋之常》

②PerryWalton:

thestoryofTextiles,~60;Boston,Mass,1912;

③EdwardBaines:

HistoryofthecottonmanufactureinGreatBritain;~112,FrankCassand,1966;

衣着原料不同,获取的方法也不同。

在中国则为养蚕,在英国则为养羊,但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养蚕和养羊都不能单独存在,而必须与谷物种植相结合,于是不同的衣着原料获取导致了不同的农业结构。

在中国农业结构的主体是农桑,在西方则是农牧。

这里的“农”,主要指的是谷物生产,桑,即是蚕桑生产,也包括棉麻生产在内;牧,则是指畜牧生产,其中又包括肉、奶、毛、皮等的生产,兼有食物生产和衣着原料生产功能。

从农业的结构与功能上来看,桑争稻田和圈地养羊的性质一样,都不过是衣着原料生产和食物生产之间的土地之争。

2,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圈地养羊是在大致相同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圈地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早在十二世纪就开始了,十三到十五世纪时得到缓慢的发展,但是圈地作为一种运动则是在十五末期以后的事。

自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促使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自古就以羊毛输出为主要产业的英国,从十五世纪起,毛纺织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由羊毛输出国变成呢绒输出国,呢绒运销欧洲各地。

由于羊毛纺织业的兴盛,养羊成为当时很有利可图的事,导致了圈地运动的兴盛。

富有的农场主采圈占耕地的方法,剥夺小农的小块土地,改为牧场,用以养羊,。

时间从十五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历经三个半世纪。

圈地运动起初主要在英国,后来波及到欧洲大陆及北美等许多地区。

中国的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也是明代中后期,工商业的发展而出现的。

古代中国粮食生产与衣着原料生产的大致比例为100:

20到100:

30之间①。

但是这个比例到了明末清初时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某些地区粮食产品和衣着原料产品之间的比价发生了变化,如明末清初张履祥的《补农书》就提到“桐乡田地相匹,蚕桑利厚……地之利为博,多种田不如多治地。

”②与此同时,棉花生产粮食生产的比价也发生了变化,山东等地生产的棉花,经“贾人转鬻江南,为市肆居焉,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矣。

”③于是便出现了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的局面。

不难看出,西方的圈地运动和中国的桑争稻田,及棉争粮田,都是在工商业,特别是纺织工业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衣着原料生产和粮食生产在土地占用上所产生的矛盾现象。

但是在相同背景下出现的相同性质的现象,却由于现象本身的结构不同,对历史产生不同,甚至是相反结果和影响。

─────

①曾雄生:

“中西农业结构及其发展问题之比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3期,第49页。

②《补农书校释》,第101页,农业出版社,1983年。

③《兖州府志卷四》。

二,圈地养羊对西方农业技术发展的影响

圈地养羊,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都是衣着原料生产对于食物生产的冲击,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用于粮食生产的土地减少。

迫使农业以相对少的土地,生产出尽可能的粮食,以满足人们对于基本口粮的需要,导致了土地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

1,农作制度的发展

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改变耕作制度来实现的。

西方耕作制度的改变则主要表现在田草农业的出现。

圈地养羊以前,大部分的耕地仍然沿袭了古代冬谷、春谷和休闲的轮作方法。

牲畜在废弃的草地,林地的边缘,休闲地,或者在收后留着残茬的地上放牧,过冬的饲料很少。

畜牧的发展受到限制,而作物所需要的肥料又主要来自畜肥,因此,饲料的缺乏,又影响到肥料的缺乏,最终又影响到作物的产量。

尽管圈地运动是因为羊毛市场的扩大而出现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圈地都用来养羊,对于一些有经验的农民来说,他们更懂得植谷和畜牧的好处,特别是到了十六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城市人口的增长,使面包、肉类和其它食物的需求增加。

这就迫使人们在圈地养羊的同时,也开始将一部分圈占过来的土地用于谷物生产。

实际上许多的圈地都被用来谷物和畜牧的联合生产,田草轮作就是在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在田草农业里,各种土地都合在一起进行谷物和田草的轮作,田草无论是豆科,还是非豆科作物,都用来饲养动物,这就打破了耕地与非耕地的界限。

现在不必减少谷物的出产就能够提供充足的过冬饲料,饲养羊群从前是与耕作不相容的,现在成了农业正常过程中有价值的副业,牛不再在休闲地上随便放牧,而在棚里饲养。

而新的动物饲养方法,反过来又影响了谷物的栽培。

由于把羊依次圈在有牧草和块根作物的地里饲养,又由于牛和猪是在农家庭院里舍饲,所以农作物初次有了丰富的肥料供应。

这样,农业一个部门的进步,造成了其他部门再进一步的可能,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改变了过去把谷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分别经营,农田和牧场分开的历史,真正地将农牧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就是欧洲农业历史上的技术革命。

这个革命之所以发生,在某种程度上要归功于作物的引进。

────

2,作物的引进

圈地养羊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养羊,而为了养羊就必须发展饲料生产。

田草农业的实施就是要增加冬季动物饲料的供应,以提高畜牧生产和谷物生产的产量。

于是在进入十七世纪以后,一些被圈占了的土地就开始种上了芜菁和三叶草等饲料作物。

这两种作物的引进为牲畜提供了大量的饲料,提高了土地的载畜能力。

芜菁和三叶草开始是作为饲料而引进的,但是在种这些作物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种过三叶草的地方小麦生长得更好,认为三叶草以某种方式给小麦准备好土壤,同样的经验也使他们相信小麦为芜菁,芜菁为大麦,大麦为三叶草准备了土壤。

这样便导致了被称为“诺福克轮作制”的小麦、芜菁、大麦和三叶草的四圃农作制的出现。

这种农作制度,使休闲的频率降低,因为三叶草加速了硝化过程,而三叶草的栽培又清除了地上的杂草,加速了土地利用的周转,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芜菁和三叶草的引进不仅增加了动物的饲料,提高了土地的载畜能力和利用率,改变了英国的农作制度,而且对于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也取到积极的作用。

例如,它们在使得一些轻松的土地成为可耕地方面取着重要的作用,如,英格兰南部的灰质沙丘和Norfork部分地区,就是在芜菁和三叶草引进之后,第一次被用于耕种。

芜菁和三叶草的引种增加了载畜量,同时也就增加了肥料的供应。

畜肥是当时主要的肥料,畜肥量的增加,提高了土壤肥力和谷物的产量。

除此之外,芜菁和三叶草还直接地作用于土壤,芜菁和中耕结合在一起可以取得抑草作物的作用,三叶草做为一种固氮的豆科作物,增加了粮食作物所必需的营养供应,对于提高谷物的产量取到重要的作用。

3,农具的改进

饲料作物的引进还带来了生产工具的改进。

因为新作物需要新的农具,并且产生了对播种机和畜力中耕机的需要。

十六世纪以前,欧洲所普遍采用的犁是笨重的双轮犁,这种犁每架都需要六到八头牛的一支牛队。

十六世纪时,荷兰发明了一种较轻的犁,这种犁,用两匹马就能拉

─────

动。

这种犁在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时就从荷兰引入到了英国,而最早使用这种犁的就是圈地运动的发源地诺福克和萨福克等地。

在播种农具方面,十六世纪以前,欧洲唯一的播种方式是撒播,这种方式浪费种子,产量却很低。

1701年JethroTull发明了条播机,1731年,他在一本名为“HorseHoeHusbandary”的书中公开了他的发明,条播机不仅是英国产生的第一台真正的播种机械,而且也是英国农活朝废除手工劳动所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

JethroTull还发明了马拉中耕锄。

与此同时,人们正着手于其他农具的改进和发明。

所有这些发明和改进都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4,农业进步与圈地的关系

圈地发生以前,英国实行的是敞田制,敞田制是由一块一块的“长条地”组成的“公有地农业制度”。

在这种耕作制度下,土地被划分成小块条田彼此交错,每年依据作物的种类和农事时间强制划一耕种。

这是一种落后的土地管理及其利用的制度,正如十六世纪后半叶英国诗人托马斯·塔瑟所认为的那样,从这一长条地移往往那一长条地进行耕种,这种过时的耕作方法是浪费时间的,而且不可能产生出适量的粮食①。

而圈地运动把敞田和公田重做安排,使其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事实也是如此,英国的圈地运动和农业改良几乎是同步的。

最初为了养羊而圈地,在圈地上播种新引进的饲料作物,用以养羊。

圈地和引种新作物具有相同的目的。

而新引进的作物也只能种植在圈地上,因为敞田制是不能随意更改作物的。

新作物的引进又导致了四圃轮作制的出现,而四圃轮作制最初出现是在诺福克,所以被称为诺福克农作制。

而诺福克又是圈地运动发生最早的地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圈地运动对于农作制度改变所取到的作用。

还应该指出,农业改良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经济问题。

在小农经济的情况下是不足以进行有效的技术改良的。

而只有通过圈地所建立起来的大土地所有制,才能为为技术进步提供经济保障,因为农业改良只有应用大量的资本投入才能做到,这也就难怪英国的农业改良的首倡者主要是一些经营大地产的富裕的地主,如杰思罗·塔尔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圈地运动就没有这些人的存在,也就没有农业改良。

─────

①克拉潘:

《简明不列颠经济史》,第276-277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圈地运动还为改良农具提供了用武之地。

因为大型农业机械必须在广阔而又平坦的土地上才能正常运转,这就必须改造土地原有的自然属性,消除各种人为的障碍。

圈地运动前,欧洲普遍实行的是敞田制,土地被人为地划分为一个一个的长条。

在高低不平且条块分割的土地上是难以使用机械作业的,只将土地填平,才能为农业机械化铺平道路。

而土地填平也有赖于土地所有权的改变和大量资本的投入,而这一切都只能是在圈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同时圈地运动使得农村的人口减少,农业劳动力不足,也近使人们改进生产工具,以提高劳动效率。

因此,没有圈地运动就没有农业机械的改良。

OLGABEAUMONT和在谈到1750--1850年欧洲农业工具发展时指出,在这一百年中,“更为有效的装配已经发明并投入使用,先前早已提出来的思想,第一次见到真实的表达。

毫无疑问,在英国,主要的动力来自圈地。

在条块土地上没有价值的机械设备,能够在新的商业农场上得到有效的利用。

”①

不难看出,近代英国的农业改良都是在大农业场上进行的。

那么,圈地运动与大农场的建立又有何关系呢?

这还得从英国的农业结构说起,英国的农业结构自古以来主要是以农牧结合为主,但这主要是从土地占用的情况来看,从劳动力占用情况来看,畜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比种植谷物要少得多,据估计,饲养羊群需要的劳动力比种植谷物要少80%②,特别是绵羊一年中大部份时间都是自谋生路,无须多人看管,十五世纪中期,英国只要一个男劳动力就可以管理500英亩的牧羊场。

而圈地养羊使得畜牧业代替了农业,其结果必然是农村劳动人口的下降,于是“曾经是200人工作并依靠他们诚实劳动而生活的地方,现在只剩下一、二个牧人。

”③这就是托马斯·莫尔所谓的“羊吃人”,羊吃人的结果使得小土地所者纷纷破产,农场的数目急剧减少,而一些农场的面积却不断扩大。

圈地剥夺了农民的小块土地所有权,使之成为无产者,为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而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要扩大,刺激了技术改进的广泛采纳,以提高土地的产生率和土地的价值,所以一些富有的农场主在剥夺农民的小块土地,建立起大农场之后,

─────

①《AHistoryofTechnology》;editedbycharlessinger,etc,vol4,oxford,attheclarendonpress,1958.

②吉尔伯特·C·菲特:

《美国经济史》,第35页,辽宁人民出出版社,1981年。

③:

AgriculturalFlunctuationsinEurope,MethuenandColtd,;

也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方式,在农场上实行规模经济,进行商品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促使他们进行合理化管理,以提高土地和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如,用畜力工具取代人力,以马耕代替牛耕。

GRASS在《欧美农业史》一书中指出,圈地运动的结果“至少在农业方面,是更小心地使用比从前较多的土地,尤其包括着荒地。

”①也就是说,圈地运动并不是简单地将耕地变成牧地,而后又变成耕地,而是将农夫的小规模耕种,变成大规模的放牧和大规模的耕种,即由原来自给自足的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变成次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5,圈地运动的社会效益

尽管在中国的明末清初时期,英国的圈地运动还正在进行之中,有些农业的改良或许还刚刚起步,圈地的数量也有限,据英国学者的估计,从1455--1607年,在34个郡内总共只有圈地516573英亩,但圈地给当时英国的农业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到十六世纪末,英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不及。

首先促进了养羊业的稳步增长,到十六世纪五十年代初达到了养羊业的高峰,而与此同时,谷物并没有因圈地而减产,反而是有增无已。

虽然亨利八世纪曾禁止粮食出口,但有特许证者除外,大体说来“整个这一世纪,英国都倾向于出口粮食和肉类。

”②这与圈地是分不开的。

正如塔瑟在诗中所说的那样:

  任凭你寻找

  有那里能比美好的圈地

  生产更多的羊肉和牛肉

  最好的谷物、奶油和于酪?

圈地之所以能够产生出比先前更多更好的食物,主要在于它需要技术,并能充分技术的作用。

因此,圈地运动促进了农业发展。

  圈地运动所导致的农业发展最终也给人们带来了实惠。

这种实惠在十七世纪英国人的食物中得到了反映。

当时英国的农民及象劳工这样的人平时可以吃到肥腊肉、肥咸肉、干奶酪以及粗面包等等以致当时有人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其低层阶级的人能比英格兰有更好的食品”④这就是圈地养羊所带来的最直接的效益。

但是圈地运动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对当时英国的科技与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此处不表,且看下文。

─────

①万国鼎译:

《欧美农业史》,第145页,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七年。

②埃尔顿:

《都铎王朝时期的英国》,伦敦,1978年,第231页,转引自,蒋孟引:

《英国史》第27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③克拉潘:

《简明不列颠经济史》,277页

④同上,第307页。

  三,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对中国农业和科技的影响

1,多熟制的进一步发展

  明末清初,中国农业在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之后,耕作制度的改变是进一步向着多熟制方向发展的,由于桑棉占用了大量的粮田,所以多熟制的发展是以提高粮食产量为出发点,一个方面是在粮田中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粮食,如稻-麦、稻-春花、稻-豆、稻-荞麦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双季稻的发展;双季稻在唐宋以前就已出现,但主要是以再生双季稻为主,直到明代前期,闽广一带的双季稻还是间作双季稻,明代中后期以后,连作双季稻才得到发展。

《天工开物·乃粒》中说到:

“南方平原,田多两栽两获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

六月刈初生,耕治老稿田,插再生秧。

”在双季稻的基础上再加上各种小麦,发展为麦-稻-稻的三熟制。

粮田多熟制的发展,促进了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为缓解由于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所引起的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粮食减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个方面就是在棉田和桑田中尽可能地挤种粮食,以减少由于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所引起的粮食减产,如《农政全书>>所说:

“凡高仰田可棉可稻者,种棉二年,翻稻一年。

”实行棉稻轮作,《农政全书》中还提出了一种棉田间作,“预于秋冬耕熟地穴种麦,来春就于麦陇中穴种棉。

但能穴种麦,即漫种棉,亦可刈麦。

”这也就是褚华在《木棉谱>>中说的“麦杂花”,“种棉者,或共大麦下种。

夏获麦,秋则获棉,谓之麦杂花。

”除麦以外,棉田间作套种的作物还有大豆、芝麻、玉米、绿肥等,据康熙《嘉定县志》的记载,“今佃户杂种诸豆于棉花两沟之傍。

若棉花或败,犹得豆以抵租也。

”需要指出的是,棉麦等的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在北方也已采用,《群芳谱》中说:

“凡田,来年拟种稻者,可种麦;来年拟种棉者,勿种。

……若人稠地狭,万不得已,可种大麦、裸麦,仍以粪力补之,决不可种小麦。

”桑间种很早就已出现,明清时期桑间种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群芳谱》中提到“蚕豆……两浙桑树下,遍环种之。

”另外桑争稻田的发展还导致了桑基鱼塘的出现,即将稻田挖深成池塘,把泥土复于四周成基,池塘用来养鱼,基地用来栽桑。

在提高桑叶产量的同时,用养鱼的方法来弥补因桑争稻田所致的粮食不足。

────

  多熟制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只是部分地弥补了由于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所致的粮食减产,而并没有消除人口增长和粮食供应之间的矛盾,相反由于缺乏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多熟制的发展必将加大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多熟制的发展还影响到了畜牧业的发展,江南稻区在实行多熟制以前,曾经有所谓“抛牛”之俗,即在水稻收获之后,让耕牛自行在田中放牧,明清以后,由于多熟制的实施,早稻收割之后,种上了晚稻以及菽、麦、麻、蔬等各种作物,放牧已觉不便,明末宋应星就曾做过这样的计算,“假如有牛者供办十亩,无牛用锄而勤者半之,既已无牛,则秋获之后,田中无复刍牧之患。

而菽、麦、麻、蔬诸种,纷纷可种,以再获偿半荒之亩,似也相当也。

”沿至清代“抛牛”之俗索性被禁①,此种做法势必引起畜力紧张,从而加重劳动力的负担。

这又是促使农村人口增加的原因之一。

而人口的增加又对粮食供应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就需要寻找新的食物来源,玉米和甘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和推广的。

2,新作物的引进

  从明代早期开始,人们就开始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救荒本草等类着作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还有一部分的人在研究所谓的“避谷之法”,以期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苟延数日之性命,但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明代中后期以后,原产于美洲的番薯、玉米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被引种到了中国。

这些作物在引进中国之后迅速扩展,普及全国,成为许多地方,特别是山区人民的重要粮食。

但是甘薯和玉米等的引进并没有象西方引进的芜菁和三叶草一样,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农作制度,它只是在粮食生产和衣着原料生产之间建立起了一个暂时的平衡,这种平衡之所以是暂时的,是因为随着人口的增加,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

而甘薯、玉米等的引进就是在增加粮食供应的同时,也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考古学家夏鼐指出:

“我国的人口,在西汉末年便已接近六千万,……到明代极盛时仍只有六千万有零,……清初以战乱有所减少,但是到乾隆六年便达一万万四千余万,……道光十五年便增至四万万以上……,这样的人口激增,虽然与版图的扩大,土地的开辟,以及赋税的改变……都有关系,但是与明代晚年输入原产于美洲的番薯和玉蜀黍,恐关系更大。

”②因此甘薯玉米的引进并不能解决中国人口的增长和粮食供应之间的矛盾,温饱问题并没有因为它们的引进而得到解决。

─────

①参见《中国农史》1986年,第4期,第38页;

②夏鼐“略谈番薯和薯蓣”,《文物》,1961年,第8期。

3,中国农具的倒退

  明清中国农业在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之后,虽然也通过引进新作物,改进种制度,发展多熟制,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但是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却出现了倒退的趋势。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农具的倒退。

  中国早在汉代时期出现过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发明,如代田法、耧车等,这些发明都是适合大面积的土地生产需要而出现的。

它与近代欧洲农业改良时所采用的某些农具在原理上与相类似,但是这些农具在中国却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

原因在于农桑结构导致的人口增加,使得大土地所有者越来越少,,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就越来越少。

因此,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往往得不到普及和推广,如代田法、耦犁和耧车,仅是在西汉京师附近和一些边远地区试用过,而并没有在一个更大的范围里推广使用。

不仅如此,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技术倒退的现象。

  唐朝江东犁的出现和明清铁搭的盛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什么先进的江东犁在明清时期很大程度上反而被落后的铁搭所取代?

是江东犁不适合江东的自然条件吗?

不是,因为江东犁就是适应当地的土壤耕作条件而最早出现的。

那么,为什么发明江东犁的地方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