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

上传人:O**** 文档编号:18957794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10.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课程《机车检测与监测技术》教学PPT课件:项目5 机车综合检测棚.pdf

机车检测和监测技术项目5目录CONTENTS任务一机车综合检测棚构成认知任务二机车综合检测棚子系统认知铁路小故事复习思考题任务一机车综合检测棚构成认知一、研究背景2007年,铁道部制定了铁路信息化发展建设的总体目标(远景目标):

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铁路信息化基础通信平台,实现各部门、系统间的信息数据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建成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各部门调度控制、安全生产、运输指挥的现代化保障体系;为铁路运输各部门提供各种所需的管理信息资源和强有力的决策支持;通过现代客货营销手段和电子商务等运用,带动铁路运输经济发展,大幅度提高运输效益。

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必然会引起铁路各个子系统的变革。

信息化的发展和机务段规模的扩大对机务段的检修、整备及监控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研究背景铁路机务整备工作是机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机务信息化的建设,全路机务段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机务段管辖范围增大,以及机车微机控制的发展,整备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根据铁总运201390号关于印发加强机车整备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为整合整备资源、规范整备模式、统一整备标准、完善整备设施,机车无论进入任何一个整备车间,均按照一个标准进行整备和维护,围绕实现“跨局跨段一台车”的目标,学习借鉴国外动车组的整备经验,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实施机车整备体制改革,构建“大整备”格局,重组整备生产组织,改革整备作业模式,实行整备流程再造,建设标准化的整备车间。

二、机车大整备概述机车“大整备”的工作思路:

按照“乘检分离,乘养分离,整检合一,修养合一”的要求,整合整备资源,健全整备机构,规范整备模式,统一整备标准,完善整备设施,建立以整备车间为中心的机车整备新格局,使得无论机车进入任何一个整备车间都能按照一个标准进行整备和维护。

同时,机车乘务员除与整备车间必要的交接工作外,不承担任何机车整备工作,实行机车乘务员“准飞行员”出乘。

机车“大整备”网络示意图如图所示机车“大整备”网络示意图二、机车大整备概述整备作业流程管理主要是把机车运用、整备、检修作业资源进行整合,具备外勤、补给、保洁、检测、维修、数据整备六大职能,根据整备车间所承担的职能要求,构建整备资源集约化、作业流程标准化、设施设备现代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的标准化整备场,实现机车从入库闸楼到出库闸楼的自动化、流水化、信息化整备作业,大幅提高机车整备质量和整备效率。

机务段整备车间功能构架如图所示。

机务段整备车间功能构架二、机车大整备概述机车通过入库闸楼入库时,地面安装的数据下载单元自动下载车载数据,安装在入库线上的轨边综合检测系统自动识别车号并自动完成轮对、受电弓、制动系统故障的动态检测和车顶状态图像监控。

专家诊断系统诊断合格后,机车进入洗车线完成外皮清洗,进入整备线进行油、水、砂补给及保养作业。

当机车运行到关键部件专检周期时,开展车轮、车轴自动化探伤及关键部件专项检测。

当机车完成各项检测并经专家诊断系统诊断合格,由信息化管理系统确认已按各作业项点完成机车整备作业,机车方可从出库闸楼出库。

当机车运行到小、辅修周期时,机车进入检查库进行小、辅修作业,验收合格后方可出库。

机车标准化整备作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二、机车大整备概述机车标准化整备作业流程三、机车综合检测棚机车综合检测棚由现场检测单元、现场设备间、远程控制室三部分组成,其中现场检测单元依据检测功能分为车轮外形尺寸检测单元、踏面擦伤检测单元、轮辋探伤单元、走行部图像监测单元、受电弓检测单元等。

各检测单元的检测数据经专家诊断平台综合分析后传输到段、路局信息化系统,如图所示。

机车综合检测棚数据流向及数据管理网络任务二机车综合检测棚子系统认知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

(一)系统组成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按系统布局可划分为基本检测单元、设备间、控制室和监控系统几个部分。

其布局如图所示。

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布局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1.基本检测单元基本检测单元的主要作用是获取轮对外形的原始检测数据和踏面缺陷的原始检测数据,包括车号识别模块、轮对外形轮廓及内侧距检测模块、车轮直径检测模块、踏面缺陷探测模块、车轮不圆度(擦伤)检测模块等基本检测模块。

为了辅助基本检测单元的工作,在基本检测单元的前后方分别设置了机车车辆接近检测单元和机车车辆离去检测单元。

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2.设备间设备间的主要作用是实时采集和处理基本检测单元的测量信号,形成检测结果,并以一定的格式与远程控制室内的主机通信(通过网络),同时接收控制室主机的控制命令,向控制室主机发送状态信息和检测结果。

另外,设备间还负责控制现场监控设备的工作,处理监控信号。

设备间内包括现场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监控系统主控机。

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3.控制室控制室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的启停,监控现场设备运行状况,管理最终的检测结果,提供用户访问界面、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实现数据联网管理。

控制室内包括操作控制台、监控系统、数据库、数据综合分析及管理软件。

4.监控系统控制室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的启停,监控现场设备运行状况,管理最终的检测结果,提供用户访问界面、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实现数据联网管理。

控制室内包括操作控制台、监控系统、数据库、数据综合分析及管理软件。

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

(二)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1)轮对外形尺寸自动检测:

踏面磨耗、轮缘厚度、QR值、车轮直径、轮对内距。

(2)踏面缺陷自动探伤:

踏面剥离、裂纹。

(3)车轮擦伤及不圆度自动检测。

(4)车号及端位自动识别。

(5)绘制轮对外形检测曲线并与踏面标准外形进行比较显示。

(6)检测结果存储、查询、统计、对比、打印、超限报警显示以及数据联网管理。

1.系统功能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7)具有对检测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整理的能力: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综合分析,总结轮对的磨耗规律,绘制磨耗趋势图,预测轮对运用到限时间;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比较对轮对的技术状态做出综合评价,给出优化的综合维护保养方案,以指导轮对的检修。

(8)提供丰富的数据接口:

向轮对维修设备提供传输数据接口(如不落轮镟轮车床、数控车轮车床)、机车车辆基本信息输入接口、走行公里数输入接口、人工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段相关部门和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的网络访问接口等。

(9)系统故障自诊断。

(10)配置红外微波防盗报警系统及监控录像系统,确保设备安全。

1.系统功能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2.系统特点

(1)效率高:

采用在线动态检测方式,无须停车,无须解体轮对,检测速度快、效率高。

(2)安全性好:

非接触检测,不影响列车正常运行,安全可靠。

(3)自动化程度高:

检测过程自动完成。

(4)智能化程度高:

提供检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判断和整理,给出优化的综合维护保养方案。

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三)主要技术指标

(1)外形尺寸检测精度:

轮缘厚度:

0.2mm;轮缘高度/踏面磨耗:

0.2mm;QR值:

0.4mm;车轮直径:

0.6mm;轮对内距:

0.2mm。

(2)车轮擦伤(不圆度)检测精度:

擦伤深度:

0.2mm。

(3)踏面裂纹检测指标:

裂纹或剥离长度(沿轮对轴向):

10mm;裂纹或剥离深度(沿轮对轴向):

3mm;探测深度:

10mm。

(4)环境参数:

环境温度:

室外设备:

3575C;室内设备:

2050C。

相对湿度:

月平均90%,最高95%。

海拔高度:

1000m。

车速范围:

通过速度:

45km/h;检测时通过速度:

15km/h;最佳检测速度:

10km/h(20%)。

数据处理时间(100轮):

2min;两列车通过间隔时间:

5min。

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四)工作流程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的数据流向及数据管理网络如图所示。

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数据流向及管理网络当轮对通过基本检测单元时,各检测模块分别获取原始检测数据,包括车号信息、踏面缺陷探伤波形、外形轮廓曲线。

所有原始检测数据被设备间内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收集并处理,得到最终的检测结果,并通过光纤网络系统传输到距离检测现场一定距离的控制室内,并保存在服务器的数据库内。

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五)各子系统检测原理及流程1.轮对外形检测子系统轮对外形检测子系统主要用于检测轮对关键外形尺寸和踏面外形轮廓曲线。

1)系统构成轮对外形检测子系统主要由外形尺寸现场检测设备和位于设备间的控制处理设备组成。

现场检测设备安装在整体道床上,如图5-7所示,主要由分布在轨道两侧的激光线光源(LaserDiode,LD)见图5-8(a)、CCD(ChargeCoupledDevice)摄像机见图5-8(b)、车轮检测触发传感器见图5-8(c)、机车接近/离开传感器、计轴计辆判向传感器、车号识别系统见图5-8(d)及LD、CCD开关罩保护机构组成。

设备间的设备包括尺寸检测主机见图5-9(a)、尺寸电气箱见图5-9(b)及电气主控箱等功能单元,负责尺寸检测系统的电气控制、轮对外形图像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以及与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远程主控程序的通信等。

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a)子系统全貌图(b)子系统开启状态图5-7轮对外形检测子系统现场设备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a)LD尺寸线光源(b)CCD摄像机系统(c)检测触发传感器(d)车号识别系统图5-8轮对外形检测子系统现场设备构成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a)尺寸检测主机(b)尺寸电气箱图5-9轮对外形检测子系统设备间设备构成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2)工作原理车轮外形如图所示,在对轮对检修时,主要通过检测轮缘高度LH、轮缘厚度LW、踏面磨耗TM等来判断轮缘磨耗LM的程度。

基点是距内侧面基准70mm处踏面上的一点,基点和轮缘顶点之间的高度为轮缘高度LH,距基点12mm高处轮缘的厚度为轮缘厚度LW,实际测量的轮缘高度和标准轮缘高度之差为踏面磨耗,标准轮缘厚度和实际测量的轮缘厚度之差为轮缘磨耗。

车轮轮缘尺寸轮廓示意图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2)工作原理轮对外形检测子系统采用光截图像测量技术来实现对车轮外形轮廓和轮对关键尺寸的非接触动态检测。

光截图像测量原理如图所示光截图像测量示意图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2)工作原理在机车行进过程中,沿踏面法线方向用线状激光源照射车轮表面,使其在表面形成一光截曲线,然后利用与入射光面成一定角度的高速面阵CCD摄像机来拍摄车轮上的光截曲线,再经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系统,便可得到车轮外形曲线,但由于CCD摄像机是沿斜方向拍摄的,得到的曲线图像是畸变的,利用图像校正得到没有畸变的车轮外形曲线图像(见图)CCD拍摄的光截图像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2.车轮擦伤(不圆度)检测子系统车轮擦伤(不圆度)检测子系统主要用于自动检测车轮踏面擦伤及不圆度,对踏面擦伤以数据报表形式显示每轮的最大擦伤深度。

1)系统组成车轮擦伤(不圆度)检测子系统主要由8套平动机构、机车接近检测传感器、车体辨向计数传感器、信号调理箱及擦伤电气箱等组成,其系统布局如图所示。

车轮擦伤(不圆度)检测子系统布局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平动机构主要包括擦伤杆、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测速装置、阻尼器、信号放大器等组成,如图所示。

(a)平杆机构全貌图(b)平杆机构部件分布(c)位移传感器(d)信号放大器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2)工作原理车轮擦伤(不圆度)检测子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车轮一周的轮缘高度变化,实现对踏面擦伤及车轮不圆度的测量。

如图所示,车轮踏面受损后,其圆周的半径将减小,也就使得轮缘顶点t相对于钢轨的位置将低于h。

一般车轮轮缘顶部圆周上的t点是不会被破坏的,因此t点位置的变化信息包含车轮踏面受损的信息。

所以通过测得t点的相对位移h,经修正后就可得到当前车轮踏面的磨损和擦伤值。

车轮擦伤(不圆度)检测子系统检测原理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3)检测流程车轮擦伤(不圆度)检测子系统的检测流程受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的统一控制。

当有机车、车辆到达时,车号识别系统识别出车号信息,车轮擦伤(不圆度)检测子系统在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主控程序控制下进入待检状态;当轮对通过擦伤检测系统各平动机构时,各通道实时采集传感器输出反映轮缘高度变化量的位移信号,通过分析、处理得到轮缘相对于踏面的高度变化数据,同时进行车体计数及判向;当机车、车辆通过检测区域后,主控程序下达检测结束命令,车轮擦伤(不圆度)检测子系统结束当前检测过程,分析、存储检测结果,以报表形式给出车轮踏面擦伤数据及不圆度数据,并将结果传递到控制室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中保存,然后车轮擦伤(不圆度)检测子系统进入待机状态。

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3.车轮踏面探伤子系统车轮踏面探伤子系统主要实现轮对踏面的缺陷检测,包括踏面剥离及剥离前期检测、踏面表面及近表面裂纹检测。

1)系统组成车轮踏面探伤子系统由现场检测设备、探伤主机系统和控制室服务单元3个部分组成。

轨道现场检测设备主要由EMAT探头和车轮检测传感器等检测设备及配套的接线盒组成,主要完成车轮到达检测和踏面缺陷检测。

现场检测设备安装在一段定制的测量轨上,4只探头分别交错安装在左右两条钢轨上(两两相隔一定距离),以确保同一轮对能进行两次测量,补偿单探头的探测盲区,提高检测精度,实物布局如图5-16所示。

现场检测设备安装示意图如图5-17所示。

LBE、LB1、LB2、LB3和LB4为光电对射开关,LBE用于检测车轮到达信号,通知系统做好检测准备;LB1LB4分别对应探头1探头4,负责四个探伤通道信号的触发发射采集。

探头14为EMAT探头,用于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如图5-18所示。

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图5-16车轮踏面探伤子系统现场检测设备布局图5-17车轮踏面探伤子系统布局示意图图5-18现场检测设备EMAT探头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2)工作原理车轮踏面探伤子系统利用超声表面波的脉冲反射原理进行缺陷检测。

当轮对沿钢轨运行到探头位置,轮对踏面接触探头的瞬间,EMAT在车轮踏面表面及近表面激发出电磁超声表面波脉冲,超声表面波将沿踏面表面及近表面圆周以很小的损耗传播,如图5-19所示。

超声表面波(见图5-20)在踏面双向传播(顺时针和逆时针),沿车轮表面及近表面传播一周后回到探头位置,EMAT探头检测到返回的超声表面波后形成第1次周期回波(图5-21中RT波);未衰减的超声波继续沿踏面传播,依次形成第2次、第3次周期回波直到能量衰减到设备无法检测为止。

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图5-19探头在踏面激发的超声表面波图5-20表面波传播原理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当车轮踏面表面及近表面有裂纹或剥离等缺陷存在时,超声波在缺陷端面处一部分能量被反射,沿原传播路径返回并被探头检测到,形成缺陷回波(图中的E波);另一部分能量绕过缺陷端面继续传播,形成周期性回波(图中RT波)。

通过正常的周期回波(RT)与缺陷回波(E)的对比分析,可以定性分析当前轮对的踏面缺陷状况。

(a)无缺陷检测结果(b)缺陷检测结果回波示意图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车轮踏面探伤子系统的检测过程受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的统一控制。

当有机车车辆到达时,现场控制单元发出机车车辆到达信息,车号识别系统和探伤检测系统启动,车号识别系统将识别到的车号端位信息传递给远程控制台,远程控制台根据车号信息将机车车辆信息(或者是编组信息)传递给轮对踏面探伤子系统。

当轮对通过轮对探伤系统检测区域时,轮对探伤系统完成车轮踏面的缺陷检测,并分析、存储检测结果;当机车(车辆)通过检测区域后,控制中心下达检测结束命令,车轮踏面探伤子系统结束当前检测过程,并将检测、分析结果传递给控制中心服务器,将数据保存到数据库,探伤主机再次进入待机状态。

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1)目的为了校验和校准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的技术参数,保障系统具有良好的技术状态和正常运行。

2)校验和标定周期

(1)系统正常运行时,每个月对系统进行校验一次。

(2)系统运用中出现下列情况时,须立即对设备进行校验。

出现大量异常数据,且通过与同一动车组历史检测数据比较不具有重复性时。

检测区段线路施工或维护后。

设备检修和设备参数调整后。

4.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设备检验和标定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3)校验方案

(1)尺寸检测模块校验:

利用人工复核一辆动车轮对外形尺寸的方式对该模块进行校验。

(2)探伤检测模块校验:

利用探伤样环对车轮踏面缺陷检测模块进行校验,以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踏面缺陷检测能力,其装置如图所示。

(3)擦伤检测模块校验:

利用擦伤校验装置对车轮擦伤检测模块进行校验。

4.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设备检验和标定(a)标定支架(b)点阵板(c)标准踏面块外形尺寸检测模块标定装置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5)激光线光源的标定激光线光源的标定装置如图5-24所示。

步骤1:

拆卸要标定的激光线光源保护箱体,调节线光源安装支架上的升降螺栓,确定好线光源的高度,其高度以装上保护箱体后不阻挡投射到标定板上的光线和不顶箱盖为宜。

步骤2:

调节线光源安装支架上所有角度调节螺栓见图5-24(b),以调节激光线光源的仰角、转角等安装参数,使光源光强中心在踏面测量点处(点阵板上的“”字标记位置)。

步骤3:

微调激光线光源安装参数,使激光线光源出射面(光刀面)与点阵板平面完全重合,即光线与点阵板底边和侧边的棱边完全重合见图5-24(c)。

步骤4:

锁紧所有固定螺栓,在锁紧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激光线光源的位置不变。

4.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设备检验和标定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a)激光线光源标定装置实物图(b)角度调节螺栓(c)激光线光源出射面调节图5-24激光线光源标定装置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6)主要部件日常维护触发传感器:

保持干净清洁,确保无异常遮挡。

LD、CCD:

检查是否存在水雾、污脏。

丝杠定期进行润滑,加注航空润滑油脂。

擦伤杆检测机构:

检查杆表面清洁,机构是否松动。

阻尼器调节:

夏天压缩不超过4挡,拉伸不超过3挡;冬天压缩为2挡,拉伸为1挡。

空压机:

排水、油位检查。

4.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设备检验和标定二、走行部故障动态检测系统走行部动态三维检测系统(又称LEDS-3D系统),由轨边图像采集、探测站分析处理、调度中心报警终端等设备组成,具有对走行部、制动配件、底架悬吊件、钩缓连接、转向架、车体两侧下部及车号图像的采集、传输、存储、显示及异常图像自动分析预警功能。

系统总体架构分为三大部分:

轨边探测站部分、列车检修基地检测中心部分和局级监控中心部分。

轨边探测站部分包含轨边机房设备、轨边采集设备、图像分析设备;列车检修基地检测中心部分包含异常图像报警确认终端和图像信息浏览终端;局级监控中心主要包含图像信息复示终端和统计分析软件平台。

整体布局结构如下页图所示。

(一)系统构成二、走行部故障动态检测系统图5-25走行部动态检测系统结构二、走行部故障动态检测系统

(1)系统工作于无人值守模式,自动测速、自动计轴、自动获取车号及车型等信息实现机车部件图像与车号的对应关系。

(2)系统具备双向接车功能,通过线面集合技术采集运行中的机车底部及转向架可视部件的图像,实现全息无缝拼接。

图左所示为机车底部整体图像,图右所示为机车侧部整体图像。

(二)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底部全息图侧部全息图二、走行部故障动态检测系统(3)利用2个高清工业相机组成1个扫描单元,构建1个双目视觉采集通道,采集机车底部和侧下部的高清图像,呈现的机车二维图像如图左所示,通过双目技术得到左视图和右视图的视差图,进行三维成像(见图右),利用深度立体信息有效降低因水渍、粉笔标识、灰尘引起的自动识别误报警数量,实现故障的高准确度自动判别与预警。

(二)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机车部件二维图片机车部件三维深度图二、走行部故障动态检测系统(4)模块化设计,实现线上快速替换恢复、线下精细维修的检修模式,减少维护人员上线时间,确保行车及作业人员安全。

(5)系统采用图像传输及处理加速器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低带宽下的异地图像实时浏览及监测,为异地检测和监控提供有效手段。

(二)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二、走行部故障动态检测系统

(1)设备开机、等待接车状态;

(2)列车经过时,收到远端磁钢信号,设备开始计轴计辆并判断车型,车型匹配成功后,开始接车;(3)打开鼓风机、保护门、除尘风机、补偿光源;(4)列车经过近端磁钢,车辆采集软件计算轴距及车速,根据车速确定线阵相机扫描频率,同时根据车型及拍摄部位确定变频时机,控制相机扫描拍摄;(5)图像采集:

计算机采集图片,进行压缩并传送至服务器;(三)系统工作流程二、走行部故障动态检测系统(6)车辆信息采集:

计算机同时上传车辆信息至服务器;(7)服务器根据图片来源将各部件图片进行转换拼接,并将车辆基本信息入库,自动识别车号信息;(8)浏览终端显示车辆信息以及图像信息;(9)最后一辆车通过近端磁钢后超过延时时间,系统认定过车完毕,停止拍摄,关闭补偿光源、除尘风机、保护门等设备;(10)重新进入等待接车状态。

整个系统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三)系统工作流程系统工作流程二、走行部故障动态检测系统过分相装置故障对比图案例1:

2017年6月2日,HXD3C0950号机车入库时,走行部动态检测系统对比自动过分相装置后报警“1端右侧自动过分相装置角度不正”,自动过分相装置对比如图所示。

现场检查确认为真实报警,检修人员调整自动过分相装置角度,检查试验各部件状态良好。

二、走行部故障动态检测系统撒砂装置故障对比图案例2:

2017年6月15日,HXD3C0973号机车入库,走行部动态检测系统对比报警“右4撒砂管风管脱落”(见图),现场核实为真实报警,检修人员更换风管后正常。

三、受电弓和车顶动态检测系统受电弓及车顶动态检测系统采用高速、高分辨率图像分析测量技术和现代传感器技术,实现受电弓关键特性参数的在线动态自动检测,其主要检测项点包含3部分:

(1)碳滑板参数检测。

采用动态非接触式图像测量技术分析处理并记录受电弓滑板磨耗值、中心线偏差值。

(2)升弓压力检测。

采用高精度传感器检测技术,动态自动检测受电弓工作位接触压力。

(3)车顶状态可视化观测。

采用视频录像监控技术,对机车车辆的车顶进行实时录像。

三、受电弓和车顶动态检测系统受电弓及车顶状态动态检测系统结构

(一)系统构成受电弓及车顶状态动态检测系统由基本检测单元、现场控制中心、远程传输通道和远程控制中心4个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三、受电弓和车顶动态检测系统受电弓及车顶状态动态检测系统基本组成(单位:

mm)受电弓及车顶动态检测系统安装在电力机车入库线路上,如图所示,采用高速、高分辨率、非接触式图像分析测量技术,主要包含滑板磨耗检测子系统、中心线检测子系统、压力检测子系统和车顶状态监控子系统,实现了对机车受电弓滑板磨耗、中心线偏移、工作压力等关键特性参数的动态自动检测和车顶异物及关键部件状态的室内可视化观测。

三、受电弓和车顶动态检测系统

(二)工作原理1.滑板磨耗检测子系统采用图像测量法实现受电弓滑板磨耗情况的非接触动态检测。

机车通过检测设备时,采用2组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相机,按照如图所示设计角度对受电弓碳滑板进行拍照,每个磨耗相机采集半个碳滑板图像,将4组相机拍摄的图像通过拼接技术合成整体碳滑板,最终利用图像分析处理技术,形成受电弓滑板厚度曲线,计算获得最大厚度、平均厚度、最大磨耗差等参数信息。

滑板磨耗图像测量法原理三、受电弓和车顶动态检测系统2.中心线检测子系统采用图像测量法实现受电弓滑板中心线偏差的非接触动态检测。

机车通过检测设备时,采用2组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相机,按照如图所示设计角度对受电弓两端羊角进行拍照,所获取的图像中包含受电弓羊角相对于轨道中心线的位置信息,后经实时图像处理,得到受电弓中心相对于轨道中心的偏移量。

中心线偏差图像测量法原理三、受电弓和车顶动态检测系统3.压力检测子系统系统使用杠杆原理检测受电弓动态接触压力,如图所示。

机车通过检测设备时,受电弓对接触网有一个向上作用的力F(动态接触压力),通过杠杆原理,将力通过压力装置的测量臂传递到尾部的拉力传感器,通过测量拉力传感器输出,即可得到原始压力数据。

(a)检测原理(b)压力检测实物图受电弓动态压力检测原理三、受电弓和车顶动态检测系统4.车顶状态监控子系统当机车进入检测棚的监控区时,车顶状态监控子系统开始录像,同时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