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53764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第6章博客.pptx

,第2单元新媒体的类型和形态,Web2.0是以互联网作为跨设备的平台,其应用程序充分发挥了平台的内在优势,软件以不断更新的服务方式进行传递,个人用户通过组成群体贡献自己的数据和服务,同时允许他人聚合,以达到用户越多、服务越好的目的,通过这种“参与架构”,创造出超越传统网络页面技术的内涵,引发丰富的用户体验的网络效应。

Web2.0与Web1.0的区别在于,Web1.0是由网站主导生成内容,而Web2.0是由用户主导而生成内容的互联网产品模式。

第6章至第9章中,我们将研究Web2.0时代新媒体主要的新形态。

本章主要介绍的是博客。

第6章博客,第6章博客,第1节博客的特点第2节微博,博客的力量,在博客短暂的发展史中有两件事不得不提。

第一件是1998年的“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它让世界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博客的力量。

1998年1月17日深夜,麦特德拉吉(MattDrudge)在他的网站“德拉吉报道”上发布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

“在付印前的最后一分钟,星期六晚上6点,新闻周刊杂志抽掉了一条重要新闻。

这条重要新闻注定将动摇华盛顿的地基:

一位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

”这就是后来世人皆知的“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案”。

“德拉吉报道”率先捅出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案,被认为是最早的、成功的政治博客,在整整半年时间内引领了美国的政治议程。

这则报道在新闻史上创下了一个个人网站长时间设定社会焦点话题并使传统主流媒体蒙羞的先例。

拓展,博客的力量,另一件是2001年的“911”事件,这是博客发展的分水岭。

正是这场恐怖袭击,使人们重新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人与人沟通的重要,也对最实时、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可以说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纽约时报上,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位著名记者之手,而是在诸多博客当中。

正是在这两大事件之后,博客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博客队伍迅速壮大。

博客力量的日益壮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主流网络媒体纷纷开始吸引博客加盟,以免落伍。

企业界把博客形式引入企业内联网和公司网站。

拓展,第1节博客的特点一、博客的概念,博客:

是英文单词blogger的音译。

Blog是Weblog的简称,Blogger或Weblogger是指习惯于日常记录并使用Weblog工具的人,国内普遍翻译成“博客”。

事实上,博客不仅指使用Weblog的人,也可以指提供Weblog的服务或工具。

博客现象:

人们一般将在网络上利用博客工具创建博客网站、写网络日志的现象称为博客现象。

第1节博客的特点一、博客的概念,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频繁更新(frequency)、简短明了(brevity)以及个性化(personality)从技术层面上讲,博客就是个人主页或个人网站。

但是,博客不需要单独注册域名,利用泛域名解析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系统可以自动生成与服务商域名同根的二级域名。

因此,博客才在出现之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二、博客的特点,

(一)博客从形式到内容都是自由和开放的,个人的思想与言论在这里可以得到原初的呈现博客与现实生活不同,它提供了一个没有束缚的空间,也提供了主体充分表达自我的可能:

网络的虚拟性使主体可以隐匿其真实身份,无障碍地表达心中的真实思想与感受;网络的开放性使主体可以随时传播自己的文章、作品与观点,并且瞬间传遍全球;网络的互动性使主体可以方便地与人交流、沟通与互动。

二、博客的特点,

(二)博客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网络甚至社会舆论博客在国外出现之初,就表现出不同凡响的社会价值。

麦特德拉吉在披露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案时就被传统的新闻界认为“不准确、不道德但博客最终以其对事实的追求与对真相的披露赢得了不同寻常的公信力。

在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博客报道客观中立,找回了主流媒体在战争中失去的中立原则。

博客行为独立自主,在揭露事实真相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博客的特点,(三)博客具有共享性用博客方式产生的知识,以共享方式扩散。

每个博客都有固定的网址,所有网民都可以通过这个网址阅读文章,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资源共享。

(四)博客具有互动性博客以留言的方式进行交流,传者和受者可以实时互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者。

博客打破了传统媒体中单向的传播方式,信息的发出者也可以是接收者,具有双重性。

这种互动性可以调动人们积极参与的愿望,实现一些在现实中受限制而不能参与的交流。

二、博客的特点,(五)博客具有大众化特征在技术层面,博客满足了“四零”(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条件,将最简单实用的形式免费提供给使用者,几乎让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博客。

(六)博客具有娱乐性许多博客出于自娱自乐而创作,并非完全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写作源于内心冲动,强调感性,是一种自由体验式写作。

博客文章没有文体限制,没有字数、质量要求。

博客同时具备记者、编辑和出版者三种身份,实时写作、自我校验。

二、博客的特点,(七)博客具有草根性无论在技术、形式还是在商业模式上,博客都平淡无奇,然而这也正是它的草根或平民气质所在。

成为一名博客,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没有任何新技术,不需要注册域名,不需要租用服务器空间,不需要许多软件工具,不需要许多网页制作知识。

(八)博客具有感性化的特点博客文章无内容限制,没有字数要求,甚至也不苛求质量,只需手指与键盘配合便可用文字捕捉自我刹那间的所思、所想、所感。

这种强调感性的特质特别适合现代人的需要。

三、博客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博客这一新媒介的出现影响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并对既有的传播学理论产生影响,如由库尔特卢因(KurtLewin)提出的“把关人”理论。

博客作为新闻信息的补充来源,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在新闻生产环节中的独特价值,这就使草根博客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不受把关人的限制。

因此,有人提出了“市民新闻学”或“公民新闻学”的概念。

公民新闻,公民新闻(CitizenJournalism)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美国,伴随着今天Web2.0时代的到来而兴盛。

目前对公民新闻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

”或者把它称之为“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

还有的学者认为,公民新闻是指公民通过大众媒介和个人摄录、通讯工具(诸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计算机网络等)为广大受众选择、撰写、分析和传播新闻信息的行为和现象,后者的定义可谓更加具体与易于理解。

例如当你将突发事故现场的见闻发到微博上的时候,你正在扮演一个公民记者的角色,而你所发布的微博就是公民新闻。

拓展,四、博客存在的问题,博客冲击了传统道德,其虚拟性弱化了道德规范,信息多元化导致道德信念的迷失,匿名性导致了道德人格的异化。

而一些人开通博客,仅仅是为了赶时髦、哗众取宠,其做法严重违背博客的基本道德精神。

博客对传统道德的弱化、迷失、异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四、博客存在的问题,此外,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博客仍存在很大局限性,无法替代传统主流媒体。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博客仍然需要传统主流媒体因为许多博客的内容并非原创,而是把传统媒体的消息转发或链接在博客空间里。

大多数博客还是以传统媒体为批判对象。

(二)博客不具备新闻专业性,不是真正的新闻媒体和记者,有人认为博客的零技术门槛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随意地参与到新闻生产中。

你怎么看?

思考,第2节微博,微博:

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简短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国际上最早、影响力最大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国内微博市场份额最大的是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

Twitter的巧妙营销,Twitter的成功与其巧妙的营销手段分不开。

2007年的西北偏南音乐节”(SouthbySouthwestFestival,SXSW)是Twitter的成功触点。

西北偏南音乐节是在美国乡村音乐的中心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每年春天举办的音乐节,这是美国的大型音乐节之一。

Twitter将两块60英寸的等离子显示屏放置在音乐大厅的走廊里,上面展示的是Twitter的短信息。

来参加音乐节的人们用Twitter记录彼此的联系方式。

在这次庆祝活动上人们对Twitter大都叫好,仅节日期间,Twitter的日发帖量就从2万剧增至6万。

拓展,一、微博的发展,第一家提供移动社交网站和微博服务的公司是创建于2006年的美国公司Twitter。

首任Twitter董事长受到短信群发服务(TXTMob)的启发,提出将短信群发服务引入网络中的构想,增加传统博客的移动性,让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更新博客。

微博从诞生之初起,就秉持跨平台数据互动交流的理念。

一、微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Twitter的成功有赖于其开放API。

网站提供开放平台的API后,可以吸引一些第三方的开发人员在该平台上开发商业应用,平台提供商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与市场份额,第三方开发者不需要庞大的硬件与技术投资就可以轻松快捷地创业,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第三方应用扩大了Twitter原有的功能,极大地丰富了Twitter平台自身的功用。

现在,Twitter超过一半的流量都是来自第三方API。

但是,随着Twitter的开放API发布数量不断增加,其运营过程也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

开放API的巨大的访问量引起了Twitter种种性能问题,使得Twitter的稳定性大为降低,为了支持大量的外部API,Twitter宕机频繁,这种情况几乎所有Twitter用户都遇到过。

二、微博的优势,

(一)简单易用

(二)主动性强(三)及时性强(四)发布平台的开放与多样性可以通过手机、IM软件(Gtalk、MSN、QQ#Skype)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微博发布消息。

微博的社会意义在于推动社会的民主化,促进企业营销,有助于公民社会的形成。

但是,微博亦是一把双刃剑。

微博的不足正在制约其发展。

三、微博对新闻行业的影响,

(一)微博成为重要的消息来源微博支持多界面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尤其是它与手机的结合,使其具备了成为一种重要的消息来源的条件。

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由于客观技术条件等的限制,新闻记者有时候也不能及时获得消息,而利用微博来和当时人进行沟通,可方便地获得更多的一手信息。

微博在伊朗“绿色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微博在2009年伊朗的“绿色革命”的信息传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称为“Twitter革命”。

2009年伊朗的“绿色革命”是一场大型的反政府群众运动。

在2009年伊朗总统选举中,官方宣布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以绝对优势成功连任,但是反对派总统候选人、前总理米尔侯赛因穆萨维认为选举存在严重舞弊,要求重新选举。

从6月13日凌晨开始,大批民众走上街头抗议选举不公和艾哈迈迪-内贾德政府。

由于穆萨维用绿色作为竞选颜色,因而示威群众大多身穿绿衣或者佩戴绿色丝带、头巾等,并挥舞绿旗,因而该场运动被称为“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是伊朗革命以来伊朗国内最严重的冲突,同时,这场运动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对微博技术的广泛应用。

由于伊朗政府进行信息管制,封锁和驱逐媒体,导致有关伊朗国内局势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出去。

但是伊朗民众利用新兴的网络工具,如Twitter、Facebook、YouTube和代理服务器,将示威和政府镇压的实况报道出去。

所以很多人也称这次运动为Twitter革命伊朗绿色革命”是在重大政治事件中,正常采访途径受到阻碍的情况下,利用微博获取新闻信息的典型事例。

拓展,三、微博对新闻行业的影响,奥巴马在总统竞选中利用微博,2008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诞生了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一一奥巴马。

当选总统后,奥巴马被人们称为首位互联网总统在竞选中,奥巴马非常重视微博的沟通交流功能。

其实奥巴马的民主党竞争对手希拉里也在Twitter上建立了个人主页,但是,希拉里仅仅把Twitter当作单向信息发布平台,而不是交流工具。

奥巴马的Twitter有专人维护,并不会主动关注任何人,而一旦有人关注了奥巴马的Twitter,这些人就会被加为好友。

当这些好友发表一些关于奥巴马的言论时,奥巴马的Twitter会主动回复,这拉近了奥巴马与普通选民的距离。

而希拉里却很少主动追踪回复她的关注者。

到竞选后期,奥巴马获得了15万关注者,而希拉里仅有6000多。

(二)微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重大新闻事件发展拓,展,三、微博对新闻行业的影响,(三)微博是媒介组织传播产品的新方式微博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其也成为实时新闻更新的重要来源。

新闻机构使用微博发送重大新闻的链接、发布头条以及简短网址。

此外,新闻媒介组织还可以利用微博发现潜在受众。

话题的实时更新,为使用微博的人打开了一扇关注外部社会的便捷窗口。

这无疑是信息传播扩散方式的一大进步。

三、微博对新闻行业的影响,(四)微博与媒介组织的网络口碑营销在市场营销中,口碑是一个顾客与他人分享关于某一公司、产品、服务的细节,对其进行评价的互动过程。

微博被用来提供产品信息,或者把潜在顾客吸引到媒介组织的网站或者博客上。

一些媒介组织的雇用商业机构监控微博上关于自己产品和竞争对手产品的信息,可实行精确营销。

三、微博对新闻行业的影响,(五)微博在媒介组织内的应用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微博上发布近况,微博可能成为媒介组织内员工的非正式沟通渠道,满足组织成员的信息需求以及社交、情感需求。

在信息需求方面,媒介组织成员间可以分享有用的机会信息,交流职业心路历程,维护共同的利益基础等;在情感需求方面,微博可以通过展示工作以外的多彩生活,让媒介组织成员共享生活体验,从而成为媒介组织内部公众的情感纽带。

四、关于微博的冷思考,

(一)发布信息随意性强,真实性没有保障微博上发布的信息的传播缺少传播学中所说的把关人的把关,微博信息均未经核实,网民发布信息随意性强,真实性没有保障。

微博上的各种虚构事件进一步凸显了微博信息可信度低的问题。

这些没有经过认证、筛选的信息甚至有可能引发社会恐慌,扰乱社会秩序。

微博流言的盛行及广泛传播深深阻碍了它作为时代记录者的公正角色。

微博发布2018年辟谣报告,1月25日,新浪微博发布了微博辟谣2018年度报告。

报告中显示,平均每一条不实信息微博被45个网友举报;被举报用户中,16岁至30岁的用户最多,占70.56%。

其中被举报最多的三条谣言为:

1、网传“联合国公布的全球国民素质道德水平排名,中国连续排名世界第160位以后或者倒数第二”,联合国相关组织回复媒体查询称,“从未听说过这份名单”。

2、网传“新西兰女总理带娃出席联大,一边演讲一边喂奶”,实为澳大利亚参议员拉里萨沃特斯在议会大厦发表演讲时,为她的女儿喂奶。

3、网传视频称“传说深圳东门的ATM机被吹翻了,满地钱”,事实是:

网传视频中被风吹跑的不是银行资金。

东门街道办称,网传视频是去年台风“天鸽”到来时发生的,并非2018年的“山竹”。

拓展,微博上信息的可信度是高还是低?

你怎么看?

思考,僵尸粉1月25日,僵尸粉指极度不活跃的用户,多是被人注册来增加粉丝数或制造垃圾微博账户。

僵尸,粉的大量存在使得网民对微博网站或频道、知名微博客产生了信任危机。

据北京日报2011年5月27日报道,有网民选取了新浪微博中10位名人的微博作为统计对象,发现他们的粉丝中僵尸粉约占17%,其中直指李开复的粉丝中有近百万为僵尸粉。

僵尸粉的界定标准有三条:

已注销、粉丝数低于5个、微博数低于5条。

只要满足其中任何一条的微博账户就可被认定为僵尸粉。

2011年4月,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先后宣称其用户数量为1.4亿、1.6亿,然而,这其中有多少是僵尸粉?

不少微博网站、微博频道还自动生成僵尸粉,目的在于增加自己的用户总量,依靠自动生成僵尸粉来获得更漂亮”的数据。

拓展,四、关于微博的冷思考,

(二)微博具有草根性,实质是娱乐化平台一方面,单条微博信息十分有限,但是微博信息总体上却又具有海量性,两者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

这一矛盾,造就了微博的草根性和娱乐性。

不少微博过于关注甚至有意暴露个人隐私,尤其是明星的隐私。

目前,访问量最高的微博几乎都是娱乐明星的微博,微博实质上成为娱乐化平台。

如果一些未经核实的事件被网民盲目转发,极容易造成微博用户集体娱乐公共事件。

四、关于微博的冷思考,(三)微博已经成为商业炒作的工具微博营销存在着很多缺憾。

首先,微博需要有足够的粉丝量才能保证传播效果。

其次,由于微博里内容更新几乎是无时无刻的,所以如果发布的信息没有及时被粉丝关注,就很有可能被湮没在海量信息中。

最后,一条微博信息往往只有几十个字,信息含量非常有限。

所以其信息仅限于在微博平台上传播,很难像博客文章那样被大量转载。

因此微博营销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炒作。

只有通过商业化炒作,微博才能达到其营销的目的。

四、关于微博的冷思考,(四)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基于微博自身的快捷分享,其为信息的病毒式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也正是这些特征使得微博成为假信息的发源地与集散地。

传播过程中信源模糊,遇到敏感事件网民往往又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很可能会导致谣言进一步传播。

谣言的传播一旦失控,其引发的后果将难以预料。

四、关于微博的冷思考,(五)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全世界所有的微博网站如果独立核算都亏损。

Twitter用户的增长速度虽然令人吃惊,但是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其收入主要来源是即时信息开放,供Google、微软必应等搜索引擎做即时消息搜索。

目前国内微博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免费+广告营销”,即免费供网民使用,向企业收营销费用。

此外,一些微博网站通过加粉丝、转发博文、评论和炒作话题等方式获取一定的收益。

认证是提升微博关注度的方法,不少微博网站的认证渠道都不够透明。

这时候就有很多人提供付费认证服务,他们通常通过“内部”关系来完成认证,价格从几十到几百不等。

有人认为,只有通过商业化炒作,微博才能达到其营销目的。

你怎么看?

思考,本章小结,Web2.0,博客,微博,僵尸粉,本章小结,本章主要阐释了博客的特点、博客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博客存在的问题,重点讲授了微博的发展、优势及对新闻行业的影响,分析了微博存在的问题。

思考题,1、请你分析博客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2、请你分析微博的优势与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