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8395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docx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报告

关于一节小学数学课课堂观察的报告

【背景】

一、活动背景与主题:

2015年11月,高新区教研室把课堂观察活动引进课堂。

2015年12月25日,由高新区教育局主办,四十九中学区承办,举行高新区小学数学利用课堂观察量表进行专业听评课主题研讨活动。

二、任教者和教学内容:

任课教师:

颜柳清,小教一级,担任二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

三、观察者与观察维度和视角:

观察教师:

四十九中学区全体数学老师;高新小学学区数学中心组全体成员及各校的数学教研组长。

观察维度:

教师教学的维度,学生学习的维度,学生、教师的维度,课堂文化的维度。

观察视角:

教学资源的视角,教学行为时间的视角,学生自主学习的视角,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视角,师生互动的视角,教师评价的视角,民主的视角。

整个课堂观察活动经历了前期准备、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等过程。

【前期准备】

一、理论知识的学习 

开展课堂观察之前,首先组织全体小学数学教研组成员对课堂观察的理论知识再次进行了集体学习,使每位老师对什么是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进行课堂观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日常观察。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的意义,首先,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的本质在于追求更合理的教学实践。

教师在教学中,对某一教学现象,如:

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努力追求其合理性,并实施在自己教学活动中,得以验证,以形成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和鉴赏。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教学实践上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教师之间教学研究氛围的形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其次,有利于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换。

当代教师职业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而研究型教师就体现在他的教学研究和反思上。

有了这些理论基础知识,接着,便开始着手为课堂观察活动做准备。

二、课时、课型的选择

考虑到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已接近尾声,按照正常的课程进度,选择最后一个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搭配》这节课。

【课前会议】

一、上课老师说课

颜柳青老师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内容设计等环节对这节课进行了说课,初步让观课老师们了解自己对这一节课的设计理念。

二、观课教师按观察维度和视角划分观察组,设置观察点

本次课堂观察从三个维度,7个视角进行观察,因此分了7个小组,每个小组配一个小组长和7或8个组员。

人员安排

第一小组:

小组长:

庞博组员:

梁秋平、蒙欣妮、钟姮、+其他数学老师

第二小组:

小组长:

陆禄组员:

伍海燕、黄娟青、赵君苑、韦春仙+其他数学老师

第三小组:

小组长:

谢群丹组员:

曾金相、杨华、许平丹、韦远权+其他数学老师

第四小组:

小组长:

莫玉萍组员:

阮毅晓、黄爱美、卢雪英+其他数学老师

第五小组:

小组长:

黄春萍组员:

黄玲、梁庆阳、蒙梓荻+其他数学老师

第六小组:

小组长:

黄兰庆组员:

黄艳苗、蒋伟荣、陆秉宁+其他数学老师

第七小组:

小组长:

黄家成组员:

陆雪松、谭晓群、梁有初+其他数学老师

第一小组:

学生、教师的维度,教学资源的视角,若干个观察点。

第二小组:

教师教学的维度,教学行为时间的视角,若干个观察点。

第三小组:

学生学习的维度,学生自主学习的视角,若干个观察点。

第四小组:

教师教学的维度,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视角,若干个观察点。

第五小组:

学生、教师的维度,师生互动的视角,若干个观察点。

第六小组:

学生、教师的维度,教师评价的视角,若干个观察点。

第七小组:

课堂文化的维度,民主的视角,若干个观察点。

【课中观察】

一、观察工具

按观察维度和视角制定了7个课堂观察量表,以及课后会议分析报告

二、观察位置的选择

各组的组长进行任务即观察点的分工,全体观察者选好便于自己观察的位置,穿插坐在教室内。

三、观察过程

课中,各位观课老师根据自己组别分工的观察点任务,在各自的观察量表上进行实时记录,有数据的记录,也有根据自己的需要记录的现象描述、教学细节、即时反思及建议等等。

【课后会议】

一、颜老师进行课后反思

颜老师说:

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遵照《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实际,设计本节课时力求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去感知简单的排列组合。

以解救美羊羊游戏导入新课,创设了解密码、抽奖、组数学、组词、拍照、搭衣服等生动有趣的闯关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动手→交流→发现→比较→应用等过程,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有序思考,能够在解决问题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达到全面性。

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结合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1.创设情境,活用教材。

我对教材进行了灵活的处理,课一开始,就创设了和小朋友们一起解救美羊羊的任务,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将学生和知识很好地融合到生活中去。

整堂课教师就是围绕这个大情景来教学的。

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中,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搭配思想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和组合规律的过程,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发现规律。

课的设计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2.关注合作,促进交流。

以同桌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同桌,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

3.练习题的设计力求游戏化,使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知识,如搭配衣服,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

(一)教学资源利用视角

根据观察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1.颜老师整节课是运用了课件、学生的学具及投影仪来突出这节课的重点和突出难点的。

2.自始至终,本节课都没有用到课本这一教学资源。

分析及建议:

1.在现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从课堂的教学资源的利用上来说,单单只是利用课件来主导整节课,显然对于学生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课堂可再放开些,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究,让学生自己来发现和总结方法。

2.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本节课多媒体运用的方式多了,但是有些忽视了教材,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能本末倒置,要善于运用教材,以教材为本。

(二)教学行为时间的视角

教学行为时间分配量表

时间

2015.12.23

学科

数学

地点

南宁市第49中学

课题

二年级《数学广角--搭配》

观察者

学科中心组成员

执教者

颜柳青

行为类别

时间

百分比

次数

量化记录分析

教师讲解

18分32秒

37%

48次

包办学生解答问题与课堂无关的话语偏多

学生讲解

2分5秒

4%

8人次

学生无法充分展示他们的想法或方案

师生互动

8分11秒

21%

32次

教师一问学生集答或老师过多自我抢答

小组讨论

5分8秒

10%

2次

讨论的时间基本合理(建议可以再给时间多些)

学生自学

11分30秒

23%

11次

自学时间充分

非教学时间

2分30秒

5%

2次

没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根据该观察表提供的信息很清楚地看出:

1.颜老师上课共用49分56秒,大部分时间花在教师讲解、师生互动和学生自学上。

由此可见,学生所学知识是依靠主动地自学和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来获取的。

2.教师在讲解上用去了18分32秒,时间似乎略多了一点,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太少,使学生容易出现倦怠、厌烦等不稳定情绪。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只用了5分8秒,占总时间的10%。

从数据上看,时间安排显然有些少,没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和评价中完成教学目标。

4.学生的讲解仅有2分5秒,占总时间的4%。

颜老师是一位刚走上教师岗位一年的新老师,具备有了教师的一些基本素质和能力,如很强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运动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等,但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不能灵活捕捉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只能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了解不够;在课堂上表现出一定的担心和紧张,恨不得快点把所学的知识全部讲给学生听,生怕让他们自己思考浪费课堂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

分析及建议:

1.作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师,应该把自己的作用始终定位在“点拨”上,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最大限度地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地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探讨、交流、实践,实现教学目的,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2.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保证。

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结构。

为了高效利用课堂时间,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行为不仅为目标服务也为教学效率服务。

(2)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才会有的放矢。

(3)分析教学对象,教学时间的分配才会更加艺术和人性化。

(4)分析学生个体差异,把握课堂的整体学生利益,教学时间的分配才能平衡。

 

(三)学生自主学习的视角

根据该观察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1.根据内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了5次,小组合作基本上全班参于,但少部分学生还是没有能做到独立完成。

2.自主学习参与的人数达到了100%,但练习中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少。

分析及建议:

1.练习数量可以少而精,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解决。

2.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不断减弱,可以引入多种形式的激励评价制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关注班上的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

(四)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视角

教师提问的有效性量化表

观察记录

观察内容

统计

 

47.16%

 

有效的问题

1.铺垫型

5

2.思考型

25

3.提醒型

12

4.其他

8

合计

50

低效的问题

5.过易的

38

 

48.11%

6.过难的

3

7.无意义重复的

9

8.表述含糊的

1

合计

51

无效的问题

9.无效的

5

4.7%

问题的总数

106

根据该观察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1.提问的数量是惊人的。

颜老师在一节课至少提出了七、八十个(除去重复算的问题后)问题,在一节课40分钟里面,基本上要一分钟提两个问题。

这么大的问题量,在这40分钟里,能解决这么多的问题吗?

2.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提问过于随意,在现场记录中,发现上课教师对“是不是”、“好不好”类似的提问很多。

有效问题和低效问题基本持平。

分析及建议:

1.要着意减少低效问题的数量,去掉无效问题。

在记录表中,显示过易的问题有38个,建议过易的问题教师可以不提或者少提,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已经懂的知识可以不再去讲。

无效问题有5个,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课堂中要多训练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将一些口头语尽量去掉。

如果将这些问题去掉,问题总数会减少43个。

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长此以往,学生的思考能力必会得到稳步提高。

2.应培养会提问题的学生

整节课中,老师说得太多,问得太多,形成了一问一答的简单教学模式。

许多问题不用老师引导,学生马上都能回答出来,这类似乎活跃的课堂,学生真正收效的有多少呢?

“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过去,为什么不减少老师说的时间,把更多的机会和时间留给学生,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与新知识发生碰撞,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学习活动。

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教的格局。

培养爱提问题、会提问题的学生,也是新时代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适当地“偷懒”,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3.对问题深度的把握不够恰当。

在记录表中显示过难的问题有三个。

问题过难,超越了学生的理解程度,没有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反而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观察现场,还观察到了老师提了一个含糊不清的问题。

据我们观察,是因为老师没有学会“蹲下来和孩子交流”,高估了二年级学生的已有经验,提出来的问题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

同时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有指向不明的原因在里面。

(五)师生互动的视角

师生互动量化表

观察记录

观察内容

次数

教师提问类型

1.描述性问题

29

2.判断性问题

26

3.论证性问题

19

学生提问类型

5.理解性疑惑

0

6.判断性疑惑

0

7.实证性疑惑

0

互动类型

8.师生互动

12

9.生生互动

2

10.师班互动

54

教师对互动过程的推进

11.以问题推进互动

29

12.以评价推进互动

7

13.以非语言推进互动

9

言语互动过程记时

14.30秒以下

7

15.30秒以上

10

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态度

16.热情

0

17.冷漠

0

18.忽视

0

互动管理

19.有效调控

7

20.放任

0

根据该观察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1.用描述性问题来引导学生,效果较好,判断性问题重复率高。

2.教学环节太多,每个环节完成的时间较短,学生连思考质疑的机会都比较少。

3.整节课气氛活跃,学生乐于回答老师的问题,但生生互动比较少,学生间的沟通明显不足。

分析及建议:

1.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发学生的提问,把提问的权利更多地交给学生。

2.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合作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错误与不足。

3.让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六)教师评价的视角

根据该观察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1.颜老师通过语言表情、姿态对学生进行评价,但评价语言过于简单,语言的激励性不大。

2.一些评价还是能激起学生的情感,课堂气氛热烈活跃,但还有一些学生迷惑甚至无反应。

分析及建议:

在评价语方面,比较注重动作,语气的鼓励性评价,但是缺乏文本、方法性的评价,不能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及时到位的评价,应该在评价方面更为具体化,文本细节化。

(七)教师课堂文化视角

根据该观察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1.颜老师的语言运作,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2.教学环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及心理特点,设计得比较有新意。

3.练习较多,练习的讲评时间太赶,学生未来得及消化。

分析及建议:

1.可以适当提问不发言的学生,关注思维较慢的学生。

2.在活动的环节及练习的环节,如果给充足的时间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自主来总结,效果应该会更好。

三、本次课堂观察形成的结论

经过颜老师与全体参与课堂观察的老师进行交流,全体老师达成了如下共识:

1.从相信学生的潜力的角度上说,这节课还是有点放不开,虽然看起来学生学习的气氛不错,但是课堂追求的不应该仅仅是气氛,只是思维活动量,让学生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思维,这时表现出来的可能是压抑,但是那应该是黎明前的黑暗。

不久他们应该会爆发,应该进行大胆的个性尝试,只要学生能够进行认真的思考,那么课也是成功的。

2.本次研讨活动改变了以往单纯的听课记录,在观察上从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对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使课堂观察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详细、更加关注细节。

在评课中教师以观察数据为依据进行剖析问题更具有说服力,同时通过详细的记录,也可以让授课教师更加清晰地认识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授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的改进。

3.课堂评价量表要量化。

课堂评价量表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记录课堂评价情况。

在量化的基础上用于定性研究,帮助教师优化课堂。

4.课堂评价量表要细化。

对于课堂评价观察量表每一个具体观察点的设立要落实到细节,评价项目须进一步细化。

5.课堂评价量表要客观化。

量表的制定要遵循客观原则,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学情况,量表各个评价观察项目的设定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最好结合授课者的教学环节设定,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评价观察。

6.课堂评价量表要科学化。

量表的设定要结合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教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科学性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