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8401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docx

春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学设计AB案

1、《古诗二首》A案

第1课时:

村居

【教材解析】

《村居》是人教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课的两首古诗之一,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它描写的是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令人陶醉。

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着风筝,放飞着快乐,放飞着希望。

良辰美景配上快乐的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风华少年,意境多么悠远。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古筝曲《高山流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

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

(学生起来背)

2、真好!

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

你们喜欢春天吗?

(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

乡村。

居:

居住。

村居:

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

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烟”前鼻音,“醉”“散”是平舌音,“忙”“童”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

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

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

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2)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板书:

我们一会儿再解决这个问题。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4)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5)指导读:

河堤/杨柳/醉/春烟。

(6)老师配乐读一、二句,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

听了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充分地说)

(7)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8)指名反复读。

老师指导。

(9)配乐全班齐读一二句。

3、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三、四句,读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多媒体出示孩子放风筝的画面)

指名说诗意,理解“纸鸢”,指导写“忙”字。

(3)请你谈谈自己放风筝时的心情,把自己想象成图中那几个刚散学归来的小孩,请你欢快地读三、四句,读出心中的喜悦。

(4)指名朗读。

老师相机指导。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练习朗读全诗,然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准备比赛读。

2、比赛读,其余同学当评委。

3、配乐背诵,边背边想象在美丽的春天里快乐的生活。

五、解疑

1、这首诗我们先读到这里。

还有一个小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呢?

(老师指板书)

“草长莺飞二月天”为什么不说“二月天草长莺飞”?

2、请同学们按“草长莺飞二月天”读一遍,再按“二月天草长莺飞”读一遍,看看怎样读更好听。

3、让学生写出“天”“烟”“鸢”的拼音,然后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

(韵母都是ān)

4、小结:

《村居》公开课教学设计

你们说得真好!

他们的韵母都一样,这样写诗,听起来特别好听,特别有味道。

如果换成了“飞”字味道就差了。

六、扩展活动

1、(配乐)自由动手绘画。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

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

想画下来吗?

2、评析学生作品:

(实物投影打出)

【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鸟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第2课时:

《咏柳》

教学目标:

1学习《咏柳》,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情分析:

多数孩子能熟读,甚至背诵这首古诗了,教学本课时,主要应该帮助孩子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里的思想感情,并且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习古诗首先要理解题目,然后读诗,借助注释、插图或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诗意(从不理解的字,词开始理解,再理解句意,最后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在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最后背诵下来。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难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了解这首诗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就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

春的花的世界,是鸟的天堂,是诗的故乡。

春天如此美好,有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诗句赞美春天的美丽,可爱。

你能背诵几首和春天有关的诗吗?

(指名背)今天,我们要学的第一首古诗也是描写春天景物的诗。

板书题目,齐读。

活动

【讲授】合作探究,学习古诗

一、朗读引入课文,了解作者。

1、教师范读古诗《咏柳》。

2、解题。

咏,用诗词的形式描述。

这里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同学们观察过春天的柳树吗?

师出示图片,生观察。

3、介绍作者。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

他少年时期就以文辞尤佳而出名,晚年与李白交友,善酒后作诗文。

二、自读自学,师生交流。

1、出示自学要求:

a、借助拼音读这首诗,把诗读通顺,把字音读准,有能力的同学读出诗的节奏来。

b、认读生字,不理解的字词要多读读,想想是什么是意思。

c、边读边思考:

这首诗主要讲的是什么。

2、交流汇报。

a、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咏、碧、妆、裁、剪)

b、学生练习读诗,教师抽查并示范朗读节奏。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学习理解重点词语。

碧玉:

绿色的玉。

这里用来比喻嫩绿的柳树枝叶。

妆:

打扮。

一树:

满树。

“一”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

绦:

用丝编成的带子。

细叶:

柳树新萌发出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

裁剪。

似:

好像。

三、学习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

1、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意思是: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意思是: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

2、全诗中,哪些句子写的是作者看到的实景呢?

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

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读一读,再回答)。

前两行是作者看到的。

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样写表现了整棵柳树的颜色、形状及树上的柳条之多,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3、诗的后两行写的是什么?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抽人读完后回答)

写的是作者的想象。

这样写使我们感受到柳树的美和它生命力强的样子,同时诗人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了对春天的赞美,表达出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4、有感情的朗读全诗(注意把握节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

活动3【活动】迁移运用,培养能力

《咏柳》这首诗描写了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描写春天的一处景物(如校园、果园、油菜田等),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

活动4【作业】小结本文的学习,布置作业。

1、背诵《咏柳》

2、发挥想象,把诗中的景物画下来。

3、板书设计

咏柳

碧玉妆高谁裁出?

丝绦垂万二月春似剪刀!

1、《古诗二首》B案

第1课时:

《村居》

一、猜谜激趣,导入揭题。

1.猜谜语: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了一个谜语,请大家听清谜面:

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霄。

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拴住腰。

”(风筝)

2.“对,就是风筝。

古时候人们把风筝称为‘纸鸢’、‘纸鸦’,也有人把它称为‘纸鹞’或‘风鹞’。

放纸鸢一定是小朋友们都喜欢的吧!

3.揭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诗人高鼎把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

(2)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这首古诗《村居》。

请大家齐读诗题。

二、初读感知。

过度:

“这是诗人高鼎在农村居住时写下的一首赞美春天美景的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宇音。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3、指名读,齐读。

三、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学习“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①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

②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当时你是怎样做的?

你的心情怎样?

③大家看诗中是怎样写的?

④理解诗意:

齐读,你读懂了什么?

2.朗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①指名读。

②点评。

读出孩子们放风筝时高兴的心情。

(板书:

人乐)

③男女生赛读。

④全班齐读。

过渡:

孩子们有一个好心情跟他们周围的景物是分不开的。

3.学习“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①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天的景色以及自己的感受。

)(板书:

景美)

②诗中哪一句是描写景的?

(引出: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③理解诗意:

自由读,说说诗句中写了哪几种景物,并想象描绘出景色来。

4.朗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指名读——点评(读出美感)——分组赛读——齐读

5.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小伙伴在这么美的风景下放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情境的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四、读诗想画,指导背诵。

1.师配乐朗诵,小朋友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五、拓展。

“我们还学过几首赞美春天美丽景色的诗,谁来给大家吟诵一首。

”背诵《咏柳》、《春晓》。

板书: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景美)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人乐)

第2课时:

《咏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揭题解题,简介作者: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一首

写春天的诗--《咏柳》。

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诗人贺知章你们知道吗?

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3、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

4、过渡:

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

(课件出示诗歌)师:

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能力好吗?

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1、生自由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

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

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看来大家通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

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

(树高、绿;枝多;叶细)

6、小结:

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

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

(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

(学生齐读)

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

(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

3、交流朗读:

(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

(1)、出示第一句诗课件,体会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颜色很美;

(2)、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齐读全诗。

4、小结过渡: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

(生:

比喻)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

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

后先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

2、出示本诗配歌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

3、吟诵本诗:

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

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4、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

五、选读诗歌,拓展思维--丰富美。

1、大家吟诗的时候多投入啊,可见这一首诗写得多好啊!

想不想多读一些这样的好诗呢?

2、课件出示与本诗相关的几首古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读。

六、自主作业,迁移能力--延伸美。

学了这首诗后,你回去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

(可找一些描写春天的诗来朗诵;可画一幅春天的画,可以《咏柳》为题写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找春天》教案A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的情趣。

  2.会认本课生字,会写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材分析:

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

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看着画面背诵,不但背下语言,还“背”下画面,“背”下丰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从而体验发现的快乐。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布置学生课前在校园或其他地方寻找春天。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春天是什么样子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春天好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了解预习情况

师: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

在预习中你都解决了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2、检查生字读音。

(1)出示带本课词语的句子。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我们触到了它。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

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名读句子。

(一个学生读一句,读完把生词读两遍。

在读的过程中正音)

(2)出示生词。

(采取各种形式读)

(3)出示生字。

(采取各种形式读,并扩词【结合课后找找说说】,引导学生说记字的方法。

三、答疑、点拨。

(一)自读质疑

师:

来,看一看我们的学习要求。

(出示:

1、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能从课文中知道些什么?

2、认真思考,提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

1.生自读。

2.小组交流收获。

3.指名交流。

(师根据学生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或打在屏幕上。

问题预设:

1、为什么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为什么要仔细地找啊找?

3、(有关比喻句的可能学生会不明白)4、为什么小朋友们是冲出家门……

(二)答疑

1、学习1、2自然段

自读,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到孩子们的兴奋,从而理解“冲”“奔”)

2、交流一下课前寻找春天的情况。

(指名交流)【分析:

刚入春不久的春天是不太容易发现的,根据学生的交流入手理解为什么说是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为什么害羞?

为什么要仔细地找……】

3、他们找到春天了吗?

都找到了什么?

(1)自读课文找出有关段落。

(反复读4——7自然段,体会句子的优美从而理解句子。

(2)试背。

4、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1)自读,找出表动作的词语,指导朗读体会句子的写法。

(2)仿照最后一自然段写句子。

四、达成通过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指名交流)

师:

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

让我们课后继续寻找春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学写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找春天》这一课,谁愿意来背一背这篇课文?

(指名背诵)

二、指导写字

师:

这节课我们来学写本课的生字。

(出示生字)

师:

这些字你觉得那些字最难写呢?

还有哪些字需要提醒大家要注意一些问题?

(对于难写的字教师边讲解边范写。

三、学生组词并书写。

四、展示。

(共同分析优缺点

2、《找春天》教案B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告诉我一年有哪四个季节?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你们看见她了吗?

现在,就让我们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去找找春天好吗?

(板书、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识记生字

①请小朋友们小声地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②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教读。

(着重指导读好“遮”“嫩”“触”)

③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发现不对的地方及时纠正)

④课件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让学生教读,全班齐读。

三、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①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a.学生自由读课文。

b.分段抽读课文。

(对读得字音准确、语句流畅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读得不够好的学生要帮助和鼓励)

②再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

a.启发思考,自己解决。

b.“害羞”“躲躲藏藏”“遮遮掩掩”等词语可以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理解。

c.学生之间互助解决。

d.老师解答。

③精读感悟,合作学习。

a.课文的题目是《找春天》,你们跟随课文中的小朋友找到春天了吗?

都找到些什么?

b.分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页纸,由小组长组织大家在课文里寻找答案,并把大家找到的答案记录下来。

c.由各组选一名同学把小组学习的结果向全班汇报。

注意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并给予恰当的肯定和引导,并适时板书:

小草 野花 嫩芽 小溪 柳枝 风筝 喜鹊 杜鹃 桃花 杏花

四、读文想像,回答问题

“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听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闻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触到了春天的什么?

五、朗读全文,巩固识字

课件展示,拓展延伸

①现在,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看后说说,你在春天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播放春天美景的录像)

②学生汇报交流看录像后的新发现。

③除了这些,请大家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一定还会有新的发现。

下节课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①用卡片检查学生认记生字新词的情况。

②同桌互查互帮。

二、汇报交流

谁对春天又有新的发现?

请告诉大家。

学生自由发言。

三、朗读感悟

不错,我们都找到了春天。

现在,让我们再走进课文,去欣赏作者给我们描绘的春天吧!

①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地方美美地读。

②把喜欢的地方读给大家听,让大家分享。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四、背诵课文 

让我们把这美丽的春天记下来好吗?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课文。

检查背诵情况)

五、巩固识字,交流记字方法

我们找到了美丽的春天,并把她装进了我们的脑子里。

可是,我们不能忘了我们的生字朋友哟!

①用生字卡片或游戏形式检查学生认记的情况。

②发现难记的字,请学生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六、指导写字

①出示生字课件,提示学生认真观察。

②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溪:

右半边部件多,要写紧凑。

不要漏写“”。

冻:

偏旁是两点水,不要写成三点水。

野:

右边不要多写一撇。

躲:

“身”作偏旁,第六七两笔右边不出头。

③学生练写,老师辅导。

七、积累运用

①自主积累课内好词佳句。

②完成课后“找找说说”的练习。

八、实践活动

①把你看到的春天画下来。

②建议组织春游活动。

板书:

找春天

小草眉毛

野花眼睛仔细观察

树木音符

小溪琴声

3、《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A案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

利用加一加、减一减、联系生活实际等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注意读出大家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赞美之情。

  

3、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图画理解“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等词语的意思。

 

 4、能够通过“惊奇地”“奇怪地”等词语体会小动物们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识字  

1、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看到图上画了什么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路呢?

  板书:

开满鲜花的小路。

是呀,这真是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板书课题),一起读。

今天,我就要带大家走上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的来历还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初读识字。

  

(1)你们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吗?

  

(2)那就请同学们借助拼音大声读课文,别忘了和生字娃娃打打招呼。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学习。

  

4、看到小朋友们这么用心地学习,我给大家设立了关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大家有勇气闯过去吗?

第一关:

看生词娃娃们可高兴啦,忍不住先跳出来和大家见见面,(出示生字卡)让我们一起叫叫生字娃娃们的名儿吧。

全班齐读生词。

 

5、师:

大家真棒,第二关等着大家呢?

快来看生字娃娃们也跑出来了,让我们开火车读一读吧。

 

(1)开火车读生字。

 

(2)请个别同学试读。

  

6、第三关:

下面它们脱掉了拼音小帽,变了样儿,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1)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2)开火车读一个组一个词,进行检查过关。

  

7、师:

生字娃娃很高兴和大家交朋友,不过,你们要想办法记住他们的样子才行。

  

(1)生自由认读。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识记字形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