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0669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4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必修一 第四单元检测题.docx

高考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题

阶段性测试题四(必修一 第四单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西藏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  )

A.宽阔的平原地区     B.深切的河谷地带

C.平坦的高原面D.凉爽的高山地区

2.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与水源B.植被与土壤

C.气温与降水D.日照与海拔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气候严寒。

根据图示可知,其城镇主要沿河流分布,分布在深切的河谷地带。

第2题,地势较低,气候温暖,同时河流提供了水源,适宜聚落发展。

(2014·北京海淀区期中)读“某岛屿简图”,回答3~4题。

3.该岛地势(  )

A.中部低,四周高B.中部高,四周低

C.西北高,东南低D.西南高,东北低

4.该岛的城市和公路分布具有(  )

A.沿河谷分布的特点B.网格状分布的特点

C.环岛屿分布的特点D.与纬线平行的特点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该岛屿河流为放射状水系,所以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第4题,该岛屿沿海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利于聚落和交通布局。

读“中纬度某区域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

m),虚线a、b为等温线(单位:

℃),回答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域为(  )

A.北半球山脊B.北半球山谷

C.南半球山谷D.南半球山脊

6.若该地位于大陆东岸且在图中M处发现有古人类居住的洞穴遗址,就洞穴选址的优势条件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冬季可以减弱寒冷偏北风的影响

B.光照条件好

C.海拔较高,避免洪水威胁

D.降水少,洞内干燥

答案:

5.A 6.D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地形上为山脊;a、b两条等温线在山北坡所在的高度低于南坡,这说明山南坡为阳坡,山北坡为阴坡,该区域在北半球。

第6题,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且有古人类居住的洞穴遗址,则可判定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洞穴选址既要避开冬季寒冷的偏北风,又要采光,同时避免洪水淹没,图中M处是一较为理想的洞穴选址。

(2014·江苏苏州调研)塔里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

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下图图1为“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示意图”,图2为“该区域某处地形剖面图”。

据此回答7~8题。

7.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水源

C.气候D.交通线

8.下图甲、乙、丙、丁四地中,绿洲应分布在(  )

A.甲处B.乙处

C.丙处D.丁处

答案:

7.B 8.C

解析:

第7题,塔里木盆地地处内陆,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降水少,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城镇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或山麓地带。

第8题,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以砾石为主,且海拔高,水资源较少,不利于形成绿洲;乙、丙两地位于沙土地带,但乙地地下水埋藏较深,地表水资源不足,不利于形成绿洲;丙地地势平缓,地下水埋藏较浅,适宜形成绿洲;丁地在沙漠地带,气候干燥,不适宜形成绿洲。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9~10题。

9.图中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山脊线分布B.沿等高线分布

C.分布在河流的凸岸D.分布在河流的南岸

10.影响图中公路走向的因素主要有(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河流 ④聚落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9.C 10.C

解析:

第9题,图中的聚落都分布在等值线向较大值弯曲处,且都沿河流分布;其中部分聚落位于河流南岸,部分聚落位于河流北岸,但它们都分布在河流的凸岸。

第10题,图中的公路位于山谷中,受地形影响显著;由该图可知,公路的走向与河流的流向大体一致,且公路从聚落中穿过或靠近聚落,故河流和聚落也是影响公路走向的因素。

下图为“2010年6月8日全国季节分布图”(气象意义上的6月8日全国季节分布图”(气象意义上的入夏标准:

某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22℃,第一天为夏季的开始日)。

据此回答11~12题。

11.图中显示此时南方地区大部分已经进入了夏季,但上海、南京并没有入夏,其原因最可能是受(  )

A.频繁降雨影响B.寒潮影响

C.地形影响D.沿岸寒流影响

12.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爆发特大泥石流灾害,损失惨重。

当今我国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土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多样

B.处于两大地震带上,且地质灾害具有关联性

C.处于季风气候区加之全球气候异常

D.人口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答案:

11.A 12.D

解析:

第11题,2010年6月8日南方地区大部分已经进入了夏季,但上海、南京并没有入夏;其原因最可能是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形成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入夏晚,故A选项正确。

上海、南京此时受寒潮影响可能性小,故B选项错误;地形以平原为主,不会导致入夏晚,故C选项错误;沿岸没有寒流降温,故D选项错误。

第12题,A、B、C选项都是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屉乒期的,“当今我国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高”其成因应该是人为原因,故A、B、C选项都错误,只有D选项正确。

(2014·枣庄市期中)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1平方千米。

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因素。

回答13~14题。

13.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水不易存储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降水时空分布不均D.气候炎热,蒸发强烈

14.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海水淡化②节约用水

③收集雨水④人工降水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13.A 14.A

解析:

第13题,永兴岛位于南海中,且面积较小,河流较少,所以降落到地表的水大部分流入海洋中。

第14题,永兴岛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不需要采取人工降水。

下图是“我国内陆某区域分布图”。

读图完成15~16题。

15.现发现该湖泊在逐年萎缩。

对其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

A.人口增长迅速,流域内取水量大增

B.气候异常,蒸发量增大

C.湖泊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增加

D.该区域过度开垦,以增加粮食产量

16.影响图中a、b、c、d四个聚落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气候B.地形

C.水源D.政策

答案:

15.C 16.C

解析:

第15题,人口快速增加、过度开垦会导致用水量增加;气候异常,蒸发量加大也会导致湖泊萎缩。

第16题,该地位于干旱的沙漠地区,聚落沿河分布,水源成为影响聚落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2014·河北唐山期末)下图为“201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单位面积煤炭消耗量图”。

读图完成17~18题。

17.据图中所显示的信息推断,N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新疆B.上海

C.辽宁D.四川

18.控制上述省级行政区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合理措施是(  )

①将耗煤高的企业迁至境外

②加强燃煤脱硫设施的监管

③改变较单一的能源结构

④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总量控制与达标排放

⑤扩大城区水域面积,形成环城水系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⑤

答案:

17.B 18.B

解析:

第17题,在四个行政区中,上海单位面积煤炭消耗量最高。

第18题,耗煤高的企业迁至境外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扩大城区水域面积与控制二氧化硫浓度关系不大。

(2014·天津市五区县高三质量检查)下图为“1993年~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km高度)空气中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

读图完成19~20题。

19.“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

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CO2少

C.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多

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多

20.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是(  )

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南扩展

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答案:

19.A 20.D

解析:

第19题,“观测数据曲线”显示CO2含量冬半年较多,夏半年较少,其原因主要在于冬半年人们燃煤取暖,CO2排放量大,而植物光合作用弱,固定CO2少。

第20题,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CO2含量增多,气候变暖,高纬度西伯利亚地区森林带北扩、高山林带上限位置向上移、海岸线向南退缩,但气温仍不能满足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的需求。

下图为“西藏怒江流域1971~2007年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图(细线为历年值,点线为多年平均值,粗线为变化趋势值)”,读图,回答21~22题。

21.由图可知西藏怒江流域(  )

A.1971~2007年年降水量逐年增加

B.1971~2007年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C.1971~2007年年降水量均小于多年平均值

D.1971~2007年年平均气温均大于多年平均值

22.西藏怒江流域近几十年的气候变化趋势会导致该流域内(  )

A.永久冻土层厚度变薄B.雪线高度下降

C.生物量减小D.蒸发量减小

答案:

21.B 22.A

解析:

第21题,由图可知,怒江流域1971~2007年年降水量的变化呈上升趋势,但并非逐年增加;在该时段内,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

第22题,西藏怒江流域近几十年总体上年降水量增大、气温升高,这会使得该流域内永久冻土层变薄,雪线高度上升,蒸发量增大;由于水热条件变化,生物量会增大。

根据有效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全年累计小时数,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分为风能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和贫乏区。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四类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完成23~24题。

23.关于四地风能资源分布及原因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①风能贫乏区;盛行中纬西风,地形闭塞

B.②风能较丰富区;盛行西南季风,地形平坦

C.③风能可利用区;盛行东南季风,地形闭塞

D.④风能丰富区;邻近冷气团源地,地形平坦

24.下列四地风能资源丰富程度与④地最接近的是(  )

A.雅鲁藏布江谷地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D.东南沿海地区

答案:

23.D 24.D

解析:

第2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高原地区地处内陆,靠近冬季风的源地,且高原地形,地势平坦,风能资源丰富,因此本题选择D项,同为西部地区,从地形角度可判断①为风能较丰富地区,②为可利用地区,③为风能较贫乏地区。

第24题,四个地区中东南沿海地区,海洋上摩擦力小,风力强劲。

雅鲁藏布江谷地、四川盆地及黄土高原地区受地形影响,风力较小。

自2011年7月开始,泰国发生了持续3个多月的洪涝灾害,多个全球知名IT企业在泰国设立的硬盘生产工厂在此灾害中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导致当年硬盘销售价格上涨。

完成第25题。

25.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

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

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

③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

④北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答案:

A

解析:

泰国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中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良,容易形成涝灾。

第Ⅱ卷(综合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2014·湖北模拟)某地理兴趣小组展开了题为“古聚落和古建筑”的研究性学习,以下为该小组收集的材料。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的一些原则,例如“攻位于汭”(汭:

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坐北朝南”等,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

材料二 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从聚落安全、农业生产两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河”布局的原因。

(4分)

(2)利用气候有关知识解释我国大部分地区房屋为什么坐北朝南?

(4分)

(3)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2分)

答案:

(1)安全:

凸岸天然水面围绕,有利于军事防御;农业:

凸岸河水流速较缓,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

(2)我国多数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利于采光(光照条件好);冬季盛行偏北风,利于避寒。

(3)凹岸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烈,水域较深,利于修建港口。

解析:

(1)题,据图可知“汭河”位于河流的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水的流速较缓,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农业生产。

同时其有天然水面围绕,有利于军事防御。

(2)题,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因此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坐北朝南利于采光。

我国冬季风为偏北方,这样可以避寒。

第(3)题,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水域较深,利于港口的修建。

27.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图。

材料二 位于青海省和甘肃省边界的祁连山,现代冰川众多,海拔34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冰雪融水对河西走廊绿洲的灌溉农业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曾进行人工融化增加融雪量,以利于农业灌溉。

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

预计2平方千米左右的小型冰川在2050年前会基本消失。

(1)简要分析祁连山雪线升高的原因。

(4分)

(2)分析说明祁连山冰雪融水减少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6分)

答案:

(1)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干旱加剧(降水减少)导致山体顶部积雪量减少;人工融冰导致冰雪量减少。

(2)河西走廊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风沙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祁连山冰雪融水是河西走廊的主要水源,祁连山冰雪融水减少使河西走廊的荒漠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水资源和耕地减少,农作物减产。

28.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材料一 下图为北冰洋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

它被陆地包围,其2/3以上的面积属于大陆的水下边缘,即在北冰洋的周围具有非常宽阔的大陆架,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

据保守估计,该地区潜在的可采石油储量有1000亿~2000亿桶,天然气在50万亿~80万亿立方米……

(1)X、Y的经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2)北冰洋沿岸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丹麦、挪威等国,通常被称为“北极五国”。

(3分)

(3)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沿岸地区的自然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

(4分)

(4)试分析“谁控制了北冰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的未来”这句话的地理含义。

(2分)

答案:

(1)90°E 90°W

(2)美国 俄罗斯 加拿大

(3)气候进一步变暖;海平面上升,岛屿被淹没;苔原和冰原减少;森林带北移,针叶林枯萎;河流结冰期(封冻期)缩短,流量增大;物种减少。

(4)北冰洋沟通三大洲、两大洋,地理位置独特,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联系三大洲、两大洋的世界海洋和航空运输的捷径;世界矿藏的宝库;石油、天然气丰富,是未来资源的宝库;扼制世界未来的资源、交通、经济及军事战略的咽喉。

(任意回答2点即可)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9分)

材料一 2011年9月16日,汉江流域迎来本年度第三次强降雨(锋面雨),汉江中下游水位持续上涨,形成新一轮大洪水。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此次强降雨降水量图”。

(1)该锋面系统最有可能是________(类型),锋面位于降雨区________侧。

(2分)

(2)请描述受此次强降水的影响,汉江的水文特征会出现的变化。

(4分)

(3)试分析汉江流域此次洪水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3分)

[答案] 

(1)冷锋 南(东南)

(2)流速变快,水位升高,径流量变大,含沙量增大。

(3)降水强度大且集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汇水速度快;下游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30.读“某岛屿等高线图(单位:

m)”,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据图分析判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哪个人口规模最小,并说明理由。

(2分)

(2)若要在甲、乙两城市之间修建一条道路,请在图中画出你认为最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

(4分)

(3)说明该岛屿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根据大气环流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

(4分)

答案:

(1)丙 地处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因而人口较少。

(2)画图略。

理由:

沿等高线修建,地形平坦,工程量小,且工程难度小;连接更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3)时间分布:

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空间分布:

东北(或东)部降水少,西南(或西)部降水多。

 形成原因:

①该岛屿地处地中海气候区;②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岛屿东、西两侧降水都比较少。

③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气候温和多雨。

④岛屿东部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少;岛屿西部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多。

(答出2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