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机械24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1794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星机械24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双星机械24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双星机械24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双星机械24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双星机械24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双星机械24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双星机械24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双星机械24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双星机械24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双星机械24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双星机械24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星机械244.docx

《双星机械24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星机械244.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双星机械244.docx

双星机械244

双星机械

第24期

双星机械总公司2006年7月12日

 

机械总公司

班组建设“软硬”两手抓

集团班组建设交流动员大会后,机械总公司积极落实总裁指示精神,通过创新班组文化理念,创新班组管理方法,在班组建设过程中“软硬”两手一起抓,进一步促进了班组管理,推动了内部市场化的深化细化。

软约束:

创新班组文化聚人心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管理是企业最基础的管理,班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总公司在建设具有双星机械特色的企业文化中,注重班组文化建设,不断创新班组文化理念,用文化来引导、教育员工。

在班组建设过程中,机械总公司提出了“班组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关爱班组就是关爱自己,建设班组就是建设我家”等60多条文化理念,营造了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班组建设的氛围,大家主动在思想上互帮、技术上互教、生活上互助,共同推进班组建设。

如,各车间成立了“结队帮扶小组”,对技术差的职工进行帮扶,对家庭困难的职工在生活上帮助,凝聚了人心,提高了职工素质,像安装一车间的徐明海以前技术很高但工作不积极,通过班长纪合明的帮扶,现在成为了班组的“顶梁柱”;加二车间的车床工刘玉波以前技术水平差,在班长孙元宝的帮扶下,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从过去的从来不创新到现在每月都有2-3项小改小革。

另外,机械总公司还利用树典型推广典型的方式,不断推动班组建设。

如,加工平台加工一车间根据总裁“运用典型的力量带动全员提高”的要求,在车间树立班组典型,在班组树立个人典型,用先进带动后进,增强了班组活力。

像该车间对“创新提质典型班组”牛同伦班的各项创新项目进行了全面的现场宣传和重点推广,车间职工纷纷争相学习、借鉴和推广。

像两名经常用车床钻孔的员工模仿制作了牛同伦创新的“车床尾座自动钻孔装置”,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了40%,劳动强度比原来降低了80%,同时内孔质量合格率也提高了0.5%,车间又有许多员工正在制作这种钻孔装置。

另外,该车间还树立了优秀班组长的典型,定期召开了班组长经验交流会,现场介绍班组管理先进经验,现场回答班组长们的提问,使班组管理经验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各班组长们采用典型班组的“技术帮扶”、“创新帮扶”等班组细化管理经验,推动了车间的各项上台阶,6月份车间创新合理化建议达到了21项,创新效益达到了17.79万元,是5月份的4倍多,同时车间的质量合格率也达到了99.985%,比5月份提高了0.015%,在车间承包生产计划中实现了工期零延误,质量零投诉。

再如,以前,安装一车间装配Q6925清理机最低需要15天,现在,董言军班在减员1人的情况下只用了8天就保质保量的完成;安装二车间刘永刚班在人员不变的情况下,由过去一个月装配4台双模硫化机到现在一个月装配10台,这两个班组分别被各自的车间树立为典型班组,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硬管理(制度):

创新班组管理增活力

为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机械总公司对车间二三线人员实行了班组化管理,将车间的二三线人员按职责划分为生产、创新、质量、成本小组,并通过竞聘选拔一名小组长,将其收入与管理绩效挂钩,增加了其责任心,提高了其自主管理意识。

如,钣金车间为降低资金占用,将资金占用情况成本小组的收入挂钩,每超出限额10万元就考核成本小组长50元,每低于限额10万元奖励30元,有效调动了成本组的积极性。

为降低资金占用,成本组组长曹兆友主动深入到车间一线,督促各生产班组按期完成竞标任务,对于工期紧的品种,积极联系上工序提前交货,既方便了上工序,又最大限度地减少钣金车间的资金占用。

像高长绪班夺标的大型非标设备QSC20清理机的焊接任务,通过成本小组的督促和协调,提前5天完成了生产任务并转到了下工序,为本车间降低了30万元的资金占用,成本组长曹兆友也到了90元的奖励。

再如,安装一车间工艺小组在把好工艺关的同时,还积极通过创新提高产品,工艺小组长薛湘波改进了S2512树脂砂混砂机不锈钢桶的工艺,提高了抗腐蚀性,杜绝了质量隐患。

安装二车间计划小组组员王伟在下达胶片冷却线的计划时,他提高工作质量,发现滚筒轴端的档盘与滚筒轴的尺寸不符,当即联系技术人员修改了图纸,挽回了近400元的损失。

另一计划员孙立刚主动与技术、销售人员,对积压多年的两个炼胶机的冷轧辊进行创新改造,盘活积压物资3万余元。

“干过班长的,干什么都好使”。

这是钣金车间承包人王义勤的真实感受。

“我就是从班长一步步成长起来,走上管理岗位的,我们车间大部分的管理人员都干过班长,都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

只要我们管好了一线班长和二三线的小组长,我的工作就轻松了!

车间的各项工作也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陈照芹

机械总公司

锻造一流市场班组打赢商战中人民战争

为提高广大经营人员、技术人员的思想素质,抓好市场一线班组建设,7月2日,机械总公司召开了由经营人员、技术人员等近200名骨干参加的两支队伍培训会议,打响了全面加强班组建设的“第一炮”。

培训班上,张成良总经理代表班组为大家上了第一堂课,张总首先分析了目前严峻的市场形势,通报了公司上半年所取得的良好经营业绩,让大家深受鼓舞。

其次,张总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结合具体人、具体事剖析了销售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不足,以及经营人员、技术人员思想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剖析问题,让大家清醒了头脑,认清了差距,认识到了加强市场班组建设的重要性。

同时,为抓好下一步的销售与技术管理,张总还针对下半年市场发生的新变化,制定了八项应对措施。

另外,公司还对每位销售人员五六月份的工作业绩进行了总结讲评,并且以加快进军高端市场的步伐,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业务员进行了新技术培训。

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思想业务素质,大家纷纷表示:

要以总裁市场理论做指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良心和道德干好工作,为双星机械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王立品

刀具“租赁”租出好效益

机械总公司实行利润考核后,加工平台一车间提高了创新管理降成本的积极性,为降低刀具消耗费用,该车间打破了大型刀具借用的管理方法,采取了“大刀具租赁”管理新举措,不仅提高了刀具的利用率,而且降低了大型刀具的消耗。

以前,该车间只考核中小型刀具进行费用,而大型刀具由于价格昂贵,个人购买负担太重,所以车间只是实行“借用”管理方法。

由于车间不考核费用,致使部分员工不爱护刀具,经常出现野蛮操作损坏刀具的现象;还有个别员工用完刀具后不及时归还,造成大型刀具利用率不高和刀具库存量增大,因为借用刀具的员工如果不及时归还刀具,其他员工又急用这一刀具,车间为保证生产就不得不重新购买刀具,这直接导致了车间刀具资金占用不断增大。

针对这些问题,该车间承包人孙元国创新管理方法,推出了“大刀具租赁”管理法,即车间各工序使用的所有大型刀具一律实行租赁管理,租赁刀具按0.3元/小时进行收费,对于损坏刀具的按损坏程度进行赔偿。

此管理法实施后,有效增强了员工节约意识,现在,租赁刀具的员工改变了过去野蛮使用刀具的坏习气,都把车间的公用刀具都当成了自己刀具那样精心磨制,细心使用,用后都及时归还,这不但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率,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刀具费用,6月份该车间的刀具费用降到了6752元,比5月份下降了6.1%。

同时,车间大刀具库存量比年初下降了10%,资金占用降低了15%,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杨顺安

安装平台二车间

质量不好=“踏雷”

前不久,机械总公司安装平台二车间质量督查小组在检查质量时,发现孙连峰班将两台防护罩变形的电机安装到了成型机上,对此,该车间督查小组当即下达整改通知书,并让该班组买单500元,在全间引起了强烈震撼。

安装二车间缘何对这么小的质量问题作出如此大的反应呢?

该车间承包人崔元海说:

“为落实好集团党委质量年的各项工作部署,总公司领导要求各车间不断加强对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让员工用人品和道德干好产品质量,推动橡机产品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为此,我们车间推行了质量‘踏雷’管理法,对不诚信的员工加大考核力度,以此来调动员工提高质量的积极性。

原来,机械总公司推行市场化承包卖断后,尤其是承包利润后,该车间承包人意识到,如果产品质量不好,不仅影响车间利润,而且还损害企业的市场形象。

在这种市场条件下,为增强员工的诚信意识,杜绝部分员工单纯追求多竞标、多赚钱,而放松对产品质量要求的问题,安装平台二车间利用现场会、曝光台等形式加强对员工的质量教育的同时,制定完善了《质量索赔管理规定》、《质量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要求班组把好产品质量入口关和出口关。

为保证制度的有效性,车间加大了质量检查的密度和深度,对检查出不诚信和违反质量规定“踏雷”的员工加大考核力度,给质量意识不强的员工及时敲响了警钟。

孙连峰班就因为没有把好外购质量关,所以踏了“雷”。

实行此管理法以来,孙连峰班、毕德会班等4个班组踏了“雷”,很好的教育了员工,这真正让员工认识到了“质量不好,一切等于零”的道理,从而提高了员工用诚信干好产品质量的积极性。

如:

刘永刚班为进一步提高双模硫化机安装质量,他们申请了专用的检测工具,对工件按ABC分类标准进行选配安装,大大提高了装配精度。

同时,为解决双模硫化机开模时横梁抖动的质量问题,他们还提出了成对加工墙板的建议,解决了设备开模时横梁抖动的质量问题,使公司的双模硫化机产品又上了一个新档次;毕德会班负责装配内胎硫化机在试车完毕准备装车发货时,毕德会突然发现设备滑道和滑轨之间有细小间隙,虽然试车时验证这一问题对产品质量没有影响,但毕德会还是不放心,他跟客户讲明情况后,利用晚上加班讲质量问题进行了整改,客户被他们这种严谨的质量态度所感动,后来该客户又追加定购了4台设备。

崔元海主任感慨地说:

“只有将诚信承包与检查考核结合起来抓,质量管理才能见到效果,我们推行质量‘踏雷’管理方法,就有效提高了员工诚信意识。

□王立品

质检员“捆绑”班组提质量

“我这个创新项目的顺利完成,多亏了我们班质检员吕江平的帮助指导!

“要不是我们班质检员高科兴及时提醒,我加工的QH6930轴头就成次品了!

质检员何以得到员工如此高的评价呢?

原来,借集团在机械总公司召开班组建设动员交流现场会的东风,机械总公司积极发动各车间掀起了加强班组建设推动创新、质量、成本、现场等各项工作上台阶的热潮。

加工平台加工一车间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推行了“质检员捆绑班组”管理新举措,让质检员和班组长一起承包班组的质量,此举促使各质检员主动参与班组管理、严格过程控制、主动帮助员工创新,对车间各项工作的提高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只有全面了解生产过程,才能抓好质量过程控制。

以前,加工一车间的质检员基本不参与班组管理,质检员工作,只是按照工艺要求检验产品是否合格,对于其他工作从不过问。

针对此种状况,加工一车间将质检员与生产班组进行“捆绑”管理,制定了十几条制度明确质检员的责任,让其帮助班组抓好质量过程管理,减少质量损失,并将其收入与班组的产品质量挂钩,此举有效激发了质检员的工作积极性。

现在,质检员都不再像以前一样不过问生产,而是直接参与班组管理,每当班组接下新的竞标任务,质检员总是先帮助班组成员分析图纸、工件的加工精度,并合理选择加工设备和操作工,对加工难度大的工件提前改进工艺、制作工装,通过创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如,质检员高科兴“捆绑”班组后,他主动参与班组管理,协助班长加强班组质量管理,为解决Q034Z罩壳底板不能互换的问题,高科兴主动帮助员工创新制作了一套“钻孔定位工装”,不仅解决了互换性问题,还省却了划线工序,提高生产效率2倍。

再如,混砂机S1118的齿轮锥度要求非常严格,质检员吕江平发现此工件在精度不高的CA6410车床上加工难以保证质量,他立即向班长提出转到精度较高的另一台车床上加工,保证了齿轮的加工精度。

通过质检员捆绑班组管理,充分发挥了质检员的作用,有效促进了车间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工一车间承包人孙元国感慨地说:

“实行‘质检员捆绑班组’管理后,充分发挥了质检员的作用,是我们车间的产品质量又上了一个档次,我管理起来也省心多了!

这也充分证明,只要按照总裁要求,扎扎实实抓好班组建设,肯定没错!

□陈照芹

王建赅面对巨款不动心

7月3日下午,到机械总公司办理业务的孟广云揣着一封感谢信,来到机械总公司办公室,激动地说:

“你们一定要为我谢谢你们公司的好员工王建赅,感谢他为我找回了22万多元的巨款,也感谢双星培养了这样的好员工。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7月3日上午,孟广云到机械总公司竞标购买废旧物资,在经过钣金车间时,不慎将两张总额22万多元的存折丢在了钣金车间,但他却浑然不觉。

恰巧,被正在车间工作的王建赅捡到了,看到存折有如此多的存款,王建赅立刻急了,他一路小跑到了钣金车间办公室,将存折交给了车间承包人王义勤,当即打印出招领启示在全公司范围内寻找失主。

后来,看到无人来认领存折,钣金车间将存折交给了公司安保设备部,经过安保设备部多方打听,并通过银行与孟广云取得了联系。

当孟广云接到失而复得的存折时,他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

感动之余,孟广云立刻带了感谢信来到机械总公司要求转达对王建赅的谢意。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这件事在机械总公司很快传播开来,胶南电视台得知这一情况后,对他拾金不昧的精神进行了报道。

面对记者的采访,王建赅说:

“是双星理论培养教育了我,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换做双星机械总公司的任何一个职工,都会这么做的。

□王立品

“讲诚信就要讲良心”

记特铁车间诚信员工——邓丽

邓丽是机械总公司加工平台特铁车间唯一的一名女造型工,虽然铸造工种非常沉重劳累,但她毫无怨言。

工作中,她始终按照汪总裁“诚信做人,诚信做事”的要求,用人品干产品,今年上半年,她连续6个月被评为了车间的“诚信员工”。

前些日子发生的一幕更是让人敬佩与感动。

当时,她感冒已经持续了一个星期,在造型时不断眩晕与呕吐,车间领导劝她回去休息,但她只说一句话没什么!

之后就默默地工作了。

造型工作大部分时间是蹲着操作,由于蹲的时间太长,她在合箱时一阵眩晕,她赶紧合上箱,坐到地上休息了一会。

下班后,她躺在床上休息时,突然想起上午晕倒时,把修型的一个压勺落在砂型里。

如果不取出来,此箱件就会变为废品。

她爱人说:

“你还发着高烧,不就是那么一箱件吗,废就废了吧,没什么了不起!

”但邓丽就是放心不下,在她的强烈要求下,爱人把她送到车间,此时已是晚上9点多。

到了车间后邓丽又犯了难,她只记得压勺放在第三排,具体哪一箱记不清了。

爱人说算了吧,别人又不知道你废了件,干嘛那么较真。

可邓丽说;“咱不能不讲良心,要对得起每月的诚信员工荣誉啊!

随后,她把第三排砂箱全部扒开,终于找到了那把压勺。

接着又拿出造型工具重新造型补上第三排。

这一补可是一天造型量的三分之一啊。

等补齐后已到了晚上12点多了。

但她却高兴地对爱人说:

“咱们虽然累点,可我们为公司避免了质量损失,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心里不愧!

□吕文正

创新专业户——毕明义

在加工平台二车间,说起毕明义来,那可是人人都竖大拇指的。

毕明义是该车间锯床班班长,上半年,锯床班在他的带领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突破。

毕明义个人也完成创新25项,提出合理化建议14条,消化不利因素7万多元,成为了该车间的“创新专业户”。

机械总公司推行内部市场化承包新体制后,他承包了锯床。

承包后,为减少锯床资金占用,降低下料成本,他不断创新下料方法,尽量减小加工余量,为公司节省了大量原材料和加工费用。

如胶片冷却线辊筒改变下料尺寸后,每件可节约材料和加工费用400多元。

同时,针对锯床下料区料头占用资金的实际情况,毕明义喊出了“让料头都下岗”的口号。

他利用两块小锰板,制作了一个“抱板”工装,通过这个小工装,加长了锯床钳口长度,可以把原来无法裁断的料头再裁短。

现在,锯床处成堆的料头已经不见了,不仅盘活了资金,现场管理也提高了。

“大的敢想,小的敢改”,总裁的创新理论给毕明义增添了无穷的创新勇气。

以前,在切割直径比较大的圆钢时,通常使用行车配合喂料,需要2个人以上合伙作业,不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还容易把料放偏,轻则浪费原材料,重则使下料尺寸发生偏差,造成加工余量不足,出现废品。

为解决这一问题,毕明义利用废旧方管、废支架等材料,创新制作了一套半自动喂料装置。

使用该喂料装置后,不仅减轻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保证了下料尺寸,而且还使锯床上料效率提高了50%。

毕明义不仅自己参与创新,还帮助带动锯床班员工一起创新,像锯床班的候可新、王本全,以前从来不创新,现在在毕明义的帮组下,也创新了宽面成型机3种隔套的下料工艺,节约资金120元。

在锯床班员工在毕明义的带动下,锯床的创新渐渐多了起来,毕明义也评为了加工平台二车间的“创新明星”,成为全车间学习的榜样。

□丁月升

安装二车间有个“尖刀”班

在机械总公司安装平台二车间,有这样一个20多人的班组,他们技术精湛,工作勤奋。

今年以来,该班组在不增加人手的情况下,每月装配的双模硫化机由过去的3台提高到了10台,效率提高了三倍多,并且产品质量稳步上升,得到了市场的认识,这就是双模硫化机装配班——刘永刚班。

班长刘永刚刚入厂时,就被分到了双模硫化机装配班。

双模硫化机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技术不熟练,有时别人1小时能干完的活,他要却要忙活半天,对此刘永刚也有过“走人”的念头。

但他很快转过弯来,用他的话说:

“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在以后的工作中,他迎难而上,钻技术、练技能,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安装经验,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多面手”,被车间提拔为双模硫化机装配班班长。

当上班长后,他以名牌为标准,决心带领班组使双模硫化机的质量再上一个新档次。

有一次,他和组员在调试设备时,看到双模硫化机的二次热水进出管道不起作用,就建议取消这一管路,那名员工却说:

“刘师傅,照着图纸安装就没错,我们就不要做无用功了。

”刘永刚说:

“任何质量问题都影响着企业的信誉,其他人看不见,可我的良心看的见”。

于是他主动联系设计人员,对图纸进行重新审核,最终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把二次热水进出管路取消了,不仅节省了安装时间,而且每台可节约资金1000多元。

于勇是双模硫化机安装班的“青年突击小队”队长,虽然他年龄不大,但干起活来从不含糊。

有一次,公司接到4台双模硫化机订单,客户对工期要求非常紧,于勇知道后,主动承担了装配任务,并立下了按期完成任务的军令状。

回到班组,他向突击队员讲明情况后,马上组织人手到微机室打单领件、给每人划分了责任。

责任分清后大家迅速行动起来,领件、抛光、除锈、组装部套……为尽快完成生产任务,于勇把突击队分成两班工作,他自己则连轴转,上了白班接着上夜班,晚上干累了就躺在车间办公室的沙发上睡一觉,第二天照常上班。

最终,他们保质保量地按工期完成任务,并创造了单台双模硫化机安装时间的最短记录。

当客户看到一台台崭新的双模硫化机,屹立在他们面前时,他们笑了竖起大拇指对我们说“双星人好样的”。

李建国是双模硫化机安装班管道制作、焊接小分队的队长,管道制作、焊接是一项很苦、很累的工作,单调而枯燥的工作并每使他头脑麻木,反而更加激起了他的创新热情。

李建国发现双模硫化机动力水管道管路走向繁琐,连接也费劲,维修也不方便,他决心对管路进行一次创新改进。

为了掌握准确的数据,他经常下班后一个人拿着尺子,在子午胎二厂地沟里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每次测量完全身就象洗了桑拿浴一样,就这样,他硬是凭着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完成了对双模硫化机管路的创新改进,不仅提高管路质量,而且每台可降低成本5万多元。

双模硫化机安装班还有敢打硬仗的李培忠,专门整治疑难杂症的李玉军,吊拉大件平稳快速的王洪练,爱琢磨王海鹏……正是双模硫化机承包队中有这么多精英,所以双模硫化机安装班的各项工作才走在了车间的前列,他们班组也因此成为了安装二车间的“尖刀”班。

□杨波、季付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