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2479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

杭西高2013年9月高三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Na:

23Mg:

24Al:

27Fe:

56Cu:

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纳米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技术”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

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的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A.能全部通过半透膜B.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一定能导电D.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molCl2与足量金属铝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中约含有NA个氦原子

C.将NA个NH3分子溶于1L水中得到1mol·L-1的氨水

D.常温下32g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气中,共含有2NA个氧原子(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16)

3.列叙述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因此NaCl是离子化合物

B.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比稀硫酸强

C.SO3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SO3是电解质

D.硫磺是单质,不导电,因此硫磺是非电解质

4.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不可能为

A.16B.26C.36D.46

5.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若用于配制以下溶液:

①NaOH②AgNO3

③Na2CO3④FeSO4⑤KI⑥Na2S⑦Na2SO3,会使配制的溶液变质的是

A.全部B.②④⑤⑥⑦C.①②⑤D.④⑥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

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

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7.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CO+H2O(g)

CO2+H2B.3NO2+H2O===2HNO3+NO

C.2Na2O2+2H2O===4NaOH+O2↑D.2F2+2H2O===4HF+O2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过量铁片加入稀硝酸中:

3Fe+2NO3-+8H+=3Fe2++2NO↑+4H2O

B.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

HCO3-+H+=CO2↑+H2O

C.向HI溶液中加入Fe(OH)3固体:

Fe(OH)3+3H+=Fe3++3H2O

D.向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Ba2++SO42-=BaSO4↓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

B.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

C.SO2能使碘的淀粉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少量SO2通过浓的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10.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固体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表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分析表中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

盐酸体积

50mL盐酸

50mL盐酸

50mL盐酸

m(混合物)

9.2g

16.56g

27.6g

V(CO2)(标况)

2.24L

3.36L

3.36L

A.由①、②可知:

①中的固体不足而完全反应

B.由②、③可知:

混合物质量增加,气体体积没有变化,说明盐酸已经反应完全

C.由①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D.由①可以计算出混合物的NaHCO3的质量分数

11.已知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2BrO3-+Cl2==Br2+2ClO3-,

5Cl2+I2+6H2O==2IO3-+10Cl-+12H+,

ClO3-+5Cl-+6H+==3Cl2↑+3H2O。

上述条件下,各微粒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ClO3->BrO3->IO3->Cl2B.BrO3->Cl2>ClO3->IO3-

C.BrO3->ClO3->Cl2>IO3-D.Cl2>BrO3->ClO3->IO3-

12.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

下列各组物质:

①Cu与HNO3溶液②Cu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③④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

K+、Na+、CO32-、NO3-

B.c(H+)=1×10-1mol·L-1的溶液中:

Cu2+、A13+、SO42-、NO3-

C.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中:

Na+、NH4+、S2-、Br-

D.水电离出的c(H+)为1×10-12mol·L-1的溶液中:

Na+、Mg2+、Cl-、SO42-

14.已知某强氧化剂[RO(OH)2]2+离子中的元素R可被亚硫酸钠还原到较低价态。

若把1.2×10-3mol[RO(OH)2]2+还原,需要消耗6mL0.2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则反应后R的化合价为A.0B.+2C.+3D.+4

15.某氧化剂中,起氧化作用的是X2O72-离子,在溶液中0.2mol该离子恰好能使0.6molSO32-离子完全氧化,则X2O72-离子还原后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16.在含有Fe3+、Fe2+、Al3+、NH

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并微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A.Fe3+   B.Fe2+   C.NH

   D.Al3+

17.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b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D.原子半径X

18.已知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

、SO

及其他某些未知离子,某同学取适量试液放入四支试管中,然后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①若加入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②若加入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③若先加入盐酸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

④若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有Na+,但不能确定是否有K+

A.①②③④  B.①④C.②③④D.②③

 

19.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20.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次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

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X>Y>ZB.Y>X>ZC.Z>X>YD.Z>Y>X

2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

一份滴加稀硫酸,使

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

反应中消耗xmolH2SO4、ymolAgNO3。

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mol·L-1为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填空题:

(本大题四个小题,共33分)

23.(8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

a

b

d

e

(1)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的一种氢化物为常见溶剂,其电子式为;

(2)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钠盐溶液中通入少量a的最高价氧化物会发生反应,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3)X、Y为同周期元素,它们简单离子的电子层与d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Y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简单离子半径中最小,X、Y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4)与Y同周期的W元素,其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的。

工业上制取Y和W的无水化合物方法如下:

Y的氧化物与a、W的单质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每消耗6kga的单质,过程中转移1×103mol电子,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8分)

(1)请将5种物质:

N2O、FeSO4、Fe(NO3)3、HNO3和Fe2(SO4)3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H2O

(2)反应物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被还原的元素是。

(3)反应中1mol氧化剂得到mol电子。

(4)请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及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填入下列相应的位置中:

□+□。

25.(8分)有A、B两种常见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其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其他物质均略去)。

根据以上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写出混合物中加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后,若只得到一种固体化合物,则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填数字)。

26.(9分)A、B、C、D、E、F、G七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A、B、D、G含有同种元素。

已知

(Ⅰ)A为金属单质;B为红褐色固体;E为密度最小的气体;G为浅绿色溶液。

(Ⅱ)D为黄色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Ⅲ)D能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2)G生成B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

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3)D的水溶液显酸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4)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本大题三小题,共23分):

27.(6分)某实验小组拟用50mL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溶液。

为了防止通入的CO2气体过量生成NaHCO3,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25mL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

②小火煮沸溶液1min~2min;

③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mL)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

此方案能制得较纯净的Na2CO3(第一步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①、③两步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作用是。

28.(5分)某同学在一只烧杯里装入ag纯铁粉,加入200mL6mol·L-1硝酸恰好完全溶解铁粉(假设还原产物只有NO)。

请完成对产物中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1)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产物中只有+2价铁;

假设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

分别取反应后溶液装入甲、乙两支试管,在甲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乙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

推测实验现象与结论:

①若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1正确;

②若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2正确;

③若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3正确。

29.(12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目的。

(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已知酸性:

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    、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②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A中的试剂是    。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打开b,关闭a。

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②若大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其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③BaCl2溶液中无沉淀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別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

氯 水

氨 水

沉淀的化学式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并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杭西高2013年9月高三化学答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2题,合计44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填空题:

(本大题四个小题,共33分)

23.(8分)

(1)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电子式为;

(2)离子方程式;

(3)离子方程式,

(4)化学方程式。

24.(8分)

(1)+

+++H2O

(2),。

(3)mol。

(4)□+□。

25.(8分)

(1)化学式:

A________,B,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

(3)最大值为____________(填数字)。

26.(9分)

(1)(填序号)。

(2)现象;

离子方程式。

(3)解释原因。

(4)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本大题两小题,共23分):

27.(6分)

(1)离子方程式①。

(2)试剂是,作用是。

28.(5分)

(1)

假设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若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1正确;

②若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2正确;

③若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3正确。

29.(12分)

(1)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A中的试剂是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滴加的溶液

氯 水

氨 水

沉淀的化学式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