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3413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docx

《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docx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执教:

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小学张建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2、数学思考:

在小组学习和教师引导下逐步发现这一特征和规律;

3、解决问题:

能依据特征熟练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并能运用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及对策

重点:

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

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特征的过程,并且能够运用特征;

对策:

在小组学习、自主探究中发现规律性的知识,并学会运用规律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合作分组、学生学具每小组一份、小黑板、(多媒体课件一份)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1、指导举例

 

2、提出疑问

 

3、启发引导

 

5、引导猜测

 

6、揭示课题

一、定向引新(用时3分钟)

1、让学生用3、4、5三个数字组成一个能被2整除的三位数。

(例如:

534或354)

师:

为什么要把4放在个位上?

生:

因为个位是0、2、4、6、8的数才能被2整除。

2、让学生用3、4、5三个数字组成一个能被5整除的三位数。

(例如:

345或435)

师:

你是怎么想的?

生:

因为个位是0或5的数才能被5整除。

3、教师启发:

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2或者5整除,只要看这个数的哪些位?

生:

个位。

师:

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要看这个数的哪些位?

生:

看这个数的个位.

生:

看整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运用数字自主组合出能被2或5整除的数,灵活地复习了旧知,从而为学习新知埋下伏笔。

引导学生重新激活自己脑海中原有的旧知,积极思考运用旧知来学习新知,培养学生迁移学习的能力。

4、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的各不相同,那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怎样的数才能被3整除。

(课件出示课题)

二、探究规律(用时18分钟)

(1)、找数游戏——找到能被3整除的学号。

1、学生思考

2、举例说明

3、举手回答

 

4、相互补充

(集体订正)

 

5、大胆猜测

 

1、创设情境

 

2、引导探究

 

3、提出疑问

 

4、设问激疑

 

5、引导猜想

 

6、提问引导

逐层推进

 

各小组的学生相互检验一下各人的学号数能否被3整除。

请学号是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并报出自己的学号。

(课件出示能被3整除的学号)

(2)、探究规律。

师:

观察大屏幕上我们同学的学号,这些都是3的倍数,其中个位上分别出现了什么数?

生:

出现了0、1、2、3、4、5、6、7、8、9。

师:

那么是不是可以大胆地讲个位是1、2、3、4、5、6、7、8、9、0的数字都能被3整除。

生:

不行,例如13就不能被3整除。

师:

那么应该怎样说才比较严密?

生:

个位是1、2、3、4、5、6、7、8、9、0的数都有可能被3整除。

师:

运用这条规律能不能帮助我们迅速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学生讨论)

生:

不能.

师:

这说明只从个位上来观察在这里管用吗?

生:

不管用。

(课件出示)

师:

Ok!

现在就让我们来猜想和证明一下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到底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巧妙地利用学生的学号作为学习材料,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热情。

学生在从个位、十位上研究“碰壁”的过程中,思维被高度激活,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

(3)、猜想规律:

课件出示12→21;15→51;24→42;45→54。

师:

这些数能被3整除吗?

你们发现这些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

他们只是数字位置变了,而且他们都能被3整除。

师:

你们还能根据大屏幕其他的数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

18→81;36→63……(教师板书)

师:

观察这几组数你们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

能被3整除的数可能跟组成这个数的几个数字

的位置无关。

师:

小组讨论一下,那么它到底跟什么有关呢

生:

我想,每组数的数字位置变了,但是他们的数字之和没有变,并且我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各个数位的数字之和都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教师适时点拨、启发,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4)、验证规律。

1、互相检查

2、学生起立

表示数字

3、思考回答

 

4、小组讨论

 

5、学生观察

 

6、思考问题

 

7、学生举例

 

8、小组讨论

 

9、学生概括

 

7、验证规律

 

8、指导操作

 

9、板书结果

 

10、引导归纳

 

11、说明规律

 

1、指导练习

2、出示习题

 

1、请同学操作摆数并判断能否被3整除。

①请学生取出数位顺序表和3根小棒,按数位顺序表任意摆出一个数,看它能否被3整除。

(板书:

3根)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横排排列)

300,120,111,2100,……(都能被3整除)

②请分别用4,5,6,7,9,12,15根棒摆出一些

数看它能否被3整除。

(板书:

4,5……根)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121,310,202,1111,12001,……(都不能被3整除)

410,1211,230,1112,3011……(都不能被3整除)

……

573,134052,912111,8412,……(都能被3整除)

板书时把用同样多根小棒摆出的数排在根数后面,还可以把能被3整除与不能整除的数分别板书在两边。

2、引导学生观察、归纳论证规律。

(1)让学生观察用3根小棒摆成的数,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各位上的和是3)引导学生观察板书能被3整除的数。

分别找出6根,9根,12根,15根小棒摆出的数各自所共有的特点。

小组讨论要求能找出:

用6根小棒摆出的数各位上的和是6;用9根小棒摆出的数各位上数的和是9;用12根小棒摆出的数各位上数的和是12;用15根小棒摆出的数各位上数的和是15。

(2)老师提问:

3、6、9、12、15这些数与3有什么关系?

(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都能被3整除)

引导学生验证是不是具备这个特点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学生举例验证,肯定规律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使他们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归纳验证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验证发现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应用规律。

(用时10分)

1、尝试练习

(1)教科书P47【练一练】

(2)判断下列各数哪些能被3整除?

【练习八5】

42538197108111147455

2、规律的直接应用。

【练习八】

10、学生操作

 

11、汇报结果

 

12、学生观察

 

13、小组讨论

14、汇报结果

 

15、举例验证

 

1、学生口答

2、学生判断

2、创设问题

情境

3、提出疑问

 

4、四处巡视

 

5、指名口答

 

6、引导判断

 

7、指导创新

 

8、评价学生

 

(1)游戏:

猜工资。

师:

请同学们猜一猜,张老师每月的工资大概是多少。

(学生互相猜测然后课件出示:

641)【根据情况灵活机动处理】

师:

这个数字怎样变一下,就能被3整除了?

生:

前面加一个1,变成1641就可以了。

师:

谢谢你给张老师加工资。

想一想,这个1还可以放在什么位置?

生:

741、651、6141;6411。

师: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生:

639;636;645……

(2)第6题在下列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各有几种填法?

4□3□5□1276□198□

(3)第7题学生在作业本上列式,然后口答结果

(4)第9题分别口答能被2、5或3整除的数有哪些?

3、规律的灵活应用:

快速判断。

(1)36369。

(课件出示)

生:

这个数能被3整除。

师:

你是怎样想的?

生:

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为:

3+6+3+6+9=27,能被3整除。

师:

还有没有不同想法的?

生:

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3的倍数,所以不用计算就知道这个数肯定能被3整除。

师:

你的想法很有创意。

(2)182754(课件出示)

生:

这个数能被3整除,因为1+8=2+7=5+4=9,9×3=27。

生:

我想可以把182754拆成18、27、54,这三个数都能被3整除,所以182754也一定能被3整除。

(3)136937(课件出示)

生:

这个数不能被3整除,因为1+3+6+9+3+7=29,29不是3的倍数。

师:

还有没有不同想法的?

生:

我有不一样的想法。

因为3、6、9、3这几个数字都是3的倍数,可以不管他们,就看1和7,1+7=8,8不能被3整除,这个数是不能被3整除的。

【设计意图】在层层递进的练习环节中,我首先设计了“尝试练习”以及直接运用特征进行判

3、学生猜想

 

4、观察思考

 

5、口答结果

 

6、学生填数

口答结果

7、列式口答

 

8、学生判断

 

9、口答结果

10、说明理由

 

11、口答结果

 

12、说明理由

13、口答结果

 

14、说明理由

 

1、课堂小结

2、质疑问难

3、布置作业

 

断的练习,便于当堂检测教学效果;在第二环节中又精心设计了灵活运用特征进行判断的学习情境,既做到了让大部分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判断,又让一部分同学得到了能力的提高。

于是许多诸如“拆数法”、“弃3、6、9法”等真知灼见便顺利诞生了,真正体现了“不同学生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这一因材施教原则。

四、课堂总结(用时2分钟)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你还有没有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课堂作业(用时2分钟)

练习七第8题、第9题的问题。

 

1、学生回答

2、提出疑问

3、完成作业

总设计意图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的知识基础上展开的。

怎样让学生能够沿着这个台阶拾级而上就成了设计本课的着眼点。

基于此次教学科研活动,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计划本课力争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材料生活化。

整节课一开始利用学生自己的学号来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通过自己举例验证规律,最后结合老师的工资来练习,整个教学中学习材料基本上是学生自己乐于学习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减少了学习障碍;并且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2、实践活动游戏化。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放小棒,利用摆出的数字来观察分析,使他们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归纳验证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验证猜想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3、知识学习策略化。

教是为了不教。

在猜想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之前先让学生复习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接着让学生运用这一规律去类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在定势应用失败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慢慢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一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4、练习设计科学化。

先练习直接借助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去判断,再练习灵活运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进行判断(例如:

“弃3、6、9法”和“分段法”等等),最后练习创造性地把一个不能被3整除数改写成能被3整除的数,层层递进,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的教育思想。

2002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