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3677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docx

教师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9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2∶3∶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

A.30%

B.26%

C.36%

D.35%

【答案】A

【解析】该生物产生的配子Ab、aB、AB、ab分别占1/10、2/10、3/10、4/10,故该生物自交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1/10)2+(2/10)2+(3/10)2+(4/10)2=30%。

2.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若D代表高茎遗传因子,d代表矮茎遗传因子,那么从两个小桶内各取出一个小球,组合后能表示出高茎的概率是多少()

A.1/2

B.1/4

C.1/3

D.3/4

【答案】D

【解析】

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若D代表高茎遗传因子,d代表矮茎遗传因子,那么从两个小桶内各取出一个小球,组合后能表示出高茎的概率是多少3/4.

3.在家蚕中,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黑色与淡赤色是一对相对性状,黄茧和白茧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且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两个杂交组合,其子代(足够多)表现型及数量比如表所示,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黑色对淡赤色为显性,黄茧对白茧为显性

B.组合一子代中杂合白茧黑蚁所占的比例为

C.组合一和组合二的子代中白茧黑蚁的基因型相同

D.组合二中亲本的基因型和子代的基因型相同

【答案】C

【解析】由组合一中黑色∶淡赤色=3∶1、黄茧∶白茧=3∶1,可知黑色对淡赤色为显性,黄茧对白茧为显性;设相关基因用A、a(体色)和B、b(茧色)表示,则组合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中杂合白茧黑蚁所占的比例为

;根据组合二后代的分离比,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后代中白茧黑蚁的基因型为aaBb,而组合一的子代中白茧黑蚁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4.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且分离时互不干扰,用纯种的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两个品种做亲本,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在F2中所占的比例约为()

A.1/16

B.2/16

C.3/16

D.4/16

【答案】C

【解析】纯种的高秆抗病与矮秆不抗病品种杂交得F1,F1自交所得F2有4种表现类型,比例为9∶3∶3∶1,其中矮秆抗病类型占F2的3/16。

5.原产欧洲南部喷瓜的性别不是由性染色体决定,而是由3个遗传因子aD、a+、ad决定的,aD对a+为显性,a+对ad为显性,它们的性别表现与遗传因子组成如下表所示。

现有两株喷瓜杂交,产生的后代有雄性、雌雄同株、雌性这三种性别的性状表现,则其比例为()

A.4∶2∶1

B.3∶1∶1

C.2∶1∶1

D.1∶2∶1

【答案】C

【解析】根据分离定律及题意可知:

两株喷瓜杂交,产生的后代有雄性、雌雄同株、雌性这三种性别的性状表现,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组合为aDad×a+ad,子代遗传因子组成为:

aDa+∶aDad∶a+ad∶adad=1∶1∶1∶1,所以子代中雄性∶雌雄同株∶雌性=2∶1∶1,应选C。

6.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中RR、Rr、rr的比例分别是()

A.1∶2∶1

B.4∶4∶1

C.3∶2∶1

D.9∶3∶1

【答案】C

【解析】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1RR、2Rr、1rr,去掉1rr后,则RR∶Rr=1∶2,

RR自交后为

RR,

Rr自交后为

,然后相加可得RR∶Rr∶rr=3∶2∶1。

7.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性状相同,遗传因子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答案】C

【解析】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子一代的后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狗的长毛和短毛、直毛和卷毛为相对性状;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性状相同,遗传因子不一定相同,如AA、Aa均表现为显性性状。

8.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

277,上述实验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C.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答案】D

【解析】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这是出现3∶1的条件,不是根本原因,A错误;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这是现象,不是3∶1性状分离比出现的根本原因,B错误;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出现3∶1的条件,不是根本原因,C错误;3∶1性状分离比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正确。

故选:

D。

9.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

问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A.3∶1

B.5∶1

C.8∶1

D.9∶1

【答案】C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F2的遗传因子及比例为BB∶Bb∶bb=1∶2∶1,去除F2中所有黑身果蝇,则剩余果蝇中,BB占

、Bb占

让F2灰身果蝇自由交配,F3中BB所占的比例为

×

=

、Bb占2×

×

=

、bb占

,所以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8∶1。

故选C。

10.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长毛和短毛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棉纤维的长和粗

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答案】A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根据相对性状的概念可知,B项和C项不正确,因为它们虽都说的是同种生物,但却不是同一性状。

D项不正确,因为马和鼠根本不是同种生物。

11.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答案】C

【解析】分离定律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A、B项中不存在等位基因,D项中未体现分离。

12.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

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

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理论上为(  )

A.12种表现型

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

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

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15∶1

【答案】C

【解析】设亲代的基因型为AABBcc(红花高茎子粒皱缩)和aabbCC(白花矮茎子粒饱满),则F1为AaBbCc,F1自交所得F2中,表现型应为8种。

只考虑茎的高度和子粒两对相对性状时,F2中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3/4×3/4)∶(1/4×1/4)=9∶1。

只考虑花色和子粒两对相对性状时,F2中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3/4×3/4)∶(3/4×1/4)∶(1/4×3/4)∶(1/4×1/4)=9∶3∶3∶1。

三对相对性状同时考虑时,F2中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3/4×3/4×3/4)∶(1/4×1/4×1/4)=27∶1。

13.某种鹦鹉羽毛颜色有4种表现型:

红色、黄色、绿色和白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

将绿色鹦鹉和纯合黄色鹦鹉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黄色鹦鹉占50%,红色鹦鹉占50%;选取F1中的红色鹦鹉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

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答案】B

【解析】已知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F1中的红色鹦鹉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

6∶3∶2∶1,说明F1中的红色鹦鹉是双杂合子AaBb,子代红色是A_Bb,黄色A_bb、绿色是aaBb,白色是aabb。

将绿色鹦鹉aaBb和纯合黄色鹦鹉AAbb杂交,F1代有两种表现型,黄色鹦鹉Aabb占50%,红色鹦鹉AaBb占50%,故B正确。

14.用黄色公鼠a分别与黑色母鼠b和c交配,在几次产仔中,母鼠b产仔为9黑6黄,母鼠c产的仔全为黑色。

那么亲本a、b、c中为纯合子的是()

A.b和c

B.a和c

C.a和b

D.只有a

【答案】B

【解析】据黄色公鼠a×黑色母鼠c→后代全为黑色可知,黄色为隐性性状,黑色为显性性状,黄色公鼠为隐性纯合子,黑色母鼠c为显性纯合子。

又据黑色母鼠b与黄色公鼠a交配,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可知b为杂合子。

15.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去雄后自然授粉

④去雄后人工授粉⑤授粉后套袋隔离⑥授粉后自然发育

A.①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答案】D

【解析】①豌豆杂交实验中,需在自花授粉前对母本人工去雄,①正确;  

②对母本的去雄应该在开花前,②错误;  

③去雄后要套袋隔离,再进行人工授粉,③错误;

④去雄后进行人工授粉,④正确;

⑤授粉后需要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结果,⑤正确; 

⑥授粉后要套袋隔离,⑥错误;

16.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遗传因子组成,其比例为1∶2。

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

A.1∶1

B.1∶2

C.2∶1

D.3∶1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AA∶Aa=1∶2,所以该种群随机交配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1/3AA×1/3AA→1/9AA;

②2×(1/3AA×2/3Aa)→2/9AA+2/9Aa;

③2/3Aa×2/3Aa→1/9AA+2/9Aa+1/9aa(死亡)。

第一代中AA的比例是1/9AA+2/9AA+1/9AA=4/9,Aa的比例是2/9Aa+2/9Aa=4/9,aa的比例是1/9,因为aa在出生前就已经死亡,所以AA∶Aa=1∶1。

17.玉米幼苗绿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现用两个杂合子自交所产生的种子作实验种子,将400粒播种在黑暗处,另400粒播种后置于有光处。

萌发后统计幼苗的表现型,结果如下表。

以下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光是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

B.光照条件下能形成叶绿素是显性性状

C.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绿色幼苗的基因型都是AA

【答案】D

【解析】绿色幼苗的基因型是AA或Aa。

18.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

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

已知黑颖(基因B)对黄颖(基因Y)为显性,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

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A.bbYY×BByy    

B.BBYY×bbyy

C.bbYy×Bbyy    

D.BbYy×bbyy

【答案】A

【解析】看到12∶3∶1,想到与9∶3∶3∶1的联系,再根据“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BbYy,进一步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YY和BByy。

19.如果在一个种群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比例占25%,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比例占50%,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比例占25%。

已知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1/61

B.1/4

C.1/8

D.1/9

【答案】D

【解析】由于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所以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3,只有Aa与Aa的个体杂交,子代才会出现aa的个体,则交配一代后,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2/3Aa×2/3Aa→2/3×2/3×1/4aa=1/9aa,故D正确。

20.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

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

A.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能彼此分离

B.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分离比为3∶1

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答案】B

【解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将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性状分离比为3∶1。

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最终得出基因分离定律,其实质是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不是发现问题的现象,A错误;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发现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都是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且性状分离比为3∶1,B正确;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1∶1,这是孟德尔验证实验的结果,不是发现问题的现象,C错误;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这是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实验现象作出的解释,D错误。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21.番茄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红果对黄果是显性。

现有高茎黄果的纯合子(TTrr)和矮茎红果的纯合子(ttRR)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回答下列问题:

⑴F2中出现的重组型个体占总数的___________。

⑵F2中高茎红果番茄占总数的___________,矮茎红果番茄占总数的___________,高茎黄果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

⑶若F2共收到800个番茄,黄果番茄约有___________个。

【答案】⑴5/8⑵9/163/161/3⑶200

【解析】⑴由TTrr×ttRR→F1,F1的遗传因子应为TtRr,所以F1自交得到的F2符合9T_R_∶3ttR_∶3T_rr∶1ttrr比例,亲本类型是高茎黄果(TTrr)和矮茎红果(ttRR),故F2中的重组类型为高茎红果T_R_和矮茎黄果ttrr占总数的5/8。

⑵F2中高茎红果番茄9/16T_R_,矮茎红果番茄3/16ttR_,高茎黄果3/16T_rr,高茎黄果纯合体1/16TTrr,故高茎黄果中纯合子占1/3。

⑶F2中T_rr和ttrr均为黄果,占总数的(3/16+1/16)=1/4,F2共收到800个番茄,黄果番茄约有200个。

22.观察南瓜果实的颜色遗传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吗?

______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实的颜色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1中出现黄果和白果,属于性状分离吗?

______________。

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F1中一株白果南瓜植株自交结了4个南瓜,颜色情况应是_______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是 黄色与白色属于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白色 F1中的白果自交出现了性状分离

(3)不属于 性状分离应是杂种自交出现的,而F1出现的黄果和白果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得到的

(4)各种情况均有 在果实数量比较少的情况下,不符合白∶黄=3∶1

【解析】果实的黄色和白色符合相对性状的“二同一异”的特点。

由图解看出:

两个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出现了两种性状,不能判断显隐性,也不符合性状分离。

F1中的白果自交,出现了性状分离,可判断白色为显性。

F1自交出现的性状分离比,在数量少的情况下可能偏离这一比例。

23.水稻的非糯性(W)和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

前者花粉含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后者花粉含支链淀粉,遇碘呈橙红色。

现有一批纯种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以及一些碘液,请设计方案来验证分离定律。

(1)实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1开花成熟时取其一个成熟花药,挤出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碘液并用显微镜观察。

(3)实验预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花粉鉴定法

(2)①让纯种非糯性水稻与糯性水稻杂交,获得F1杂合非糯性水稻

(3)花粉一半为蓝黑色,一半为橙红色

(4)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并最终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从而直接验证了分离定律

【解析】本题涉及对分离现象解释验证的另一种方法——花粉鉴定法。

水稻的糯性(w)与非糯性(W)在花粉中就已经表现出来:

含糯性遗传因子的花粉遇碘液呈橙红色,含非糯性遗传因子的花粉遇碘液呈蓝黑色,由此可鉴定花粉的遗传因子组成。

花粉属于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要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亲本杂交所得种子即F1(Ww),种植F1,待其长大开花后,其花粉中的遗传因子应是成单的,即一半花粉含W,另一半含w,故在碘液中颜色不同。

24.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

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1)根据组别________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理由是:

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__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_。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

________,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答案】

(1)乙 乔化 

(2)DdHh、ddhh (3)4 1∶1∶1∶1 (4)蟠桃(Hh)杂交(蟠桃与蟠桃杂交) ①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 ②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

【解析】

(1)乙组中亲本都是乔化,后代出现矮化,说明乔化是显性性状,矮化是隐性性状。

(2)甲组中乔化与矮化为测交类型,蟠桃与圆桃为测交类型,故亲本基因型为DdHh、ddhh。

(3)甲组中两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说明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测交后代4种表现型之比应为1∶1∶1∶1。

(4)现有杂合子蟠桃,使两杂合子杂交,若HH个体无法存活,则后代蟠桃(Hh)∶圆桃(hh)为2∶1;若HH个体正常存活,则后代蟠桃(HH、Hh)∶圆桃(hh)为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