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4323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docx

财政学复习纲要211

财政学复习纲要

考试题型:

选择题10*2、判断、概念辨析(成对或相似概念比较)5*4、案例分析(含计算)、论述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和财政职能

1.财政的基本特征

(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统一

(2)财政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

(3)财政运行是公共性与阶段性的矛盾统一

2.财政三大职能相关内容(重点)

(1)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在政府的介入和干预下,财政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给予财力保障,引导资源有效和合理利用,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就是财政通过收入再分配机制,重新调整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达到社会认可的“公平”和“正义”的分配状态的职能。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财政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就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适当的政策组合,以实现国民经济中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并求得稳定增长的职能。

(4)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职能

第二章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1.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具体表现

含义:

市场失灵是指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具体表现:

市场垄断、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

2.外部效应的含义及相关内容

外部效应是指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成本大于收益,受益者得不到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市场竞争都不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3.政府干预失灵或失效的原因及表现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

(1)政府决策失误、

(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越位”和“缺位”。

4.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互补关系)

5.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

干预手段:

政府的宏观调控、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

6.公共产品概念及特征和分类

概念:

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特征:

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分类:

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

第三章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1.国家预算的含义和分类的具体内容

含义: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分类:

单式预算、复式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

2.我国预算的组成

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3.国家预算的基本原则

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年度性

4.财政支出的分类

(1)功能分类:

(2)经济分类:

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净贷款

(3)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分类:

5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含义及区别、作用

含义:

购买性支出是指与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交换相关联的财政支出。

转移性支出则是政府为实现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控职能,转移给各受益主体并由他们最终实现的支出。

第四章公共产品生产与提供

1.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含义

公共生产:

由政府出资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的工商企业和单位生产。

公共提供:

强调产品通过预算程序供给,消费者通常可以免费使用。

2.公共产品包括准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

纯公共物品:

政府提供;

准公共物品:

公共提供方式、市场提供方式和混合提供方式。

3.公共定价含义及方法

含义: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方法:

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和负荷定价法。

第五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1.财政支出规模衡量指标

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2.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瓦格纳法则: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皮科克和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危机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财政支出的比重上升,但危机时期过去后,公共支出并不会推回到先前的水平,因此,每一次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动荡都会导致财政支出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种财政支出的上升的规律,即称为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3.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

宏观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性因素);

微观因素;

政治决策程序

4.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变化的学说

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他们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

在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

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支出规模膨胀。

到达大量消费时代,政府制定收入方案,收入再分配政策等。

内生增长理论:

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

第六章消费性支出(经常性支出)

1.购买性支出的基本构成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资本性投资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等

2.行政管理支出含义及内容

含义:

行政管理支出是指用于国家各级政权机关和行政管理机关行使职能所支付的经费

内容:

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外交

3.教育与医疗卫生的基本内容(产品性质、提供依据或理由、我国现状与问题)

政府干预卫生事业的理由:

(1)减少贫困是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干预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

(2)许多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服务是公共物品,其作用具有外部性;(3)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是政府行为的第三个理论基础。

第七章投资性支出

1.政府投资的特点及决策标准

特点:

微利或无利润,但它可以大大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可靠的消息来源的政府投资基金,多为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较大的“外部效应”的基础产业和设施。

决策标准:

资本―产出比率最大化标准;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就业创造标准

2.基础设施属性及提供方式

属性:

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生活的发展水平

提供方式: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PPT模式

3.三农投入的理由

(1)具有“外部效应”的牵扯面广、规模巨大的农业投入原则上由政府承但担;

(2)我国“三农”投入的特殊性:

(3)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4)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第八章转移性支出

1.转移性支出的基本构成

社会保险支出;政府补贴;税收支出

2.社会保险支出的性质及重要意义

性质:

福利性质、补助补贴性质、分配性质

意义:

(1)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3)私人保险和商业保险存在种种局限,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保障。

3.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简单了解)

4.养老保险的基本模式

投保资助型老年社会保险、强制储蓄型老年社会保险、统筹型老年社会保险

5.财政补贴的含义及性质

含义:

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通过财政分配向企业或居民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性质:

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6.财政补贴对经济的影响机理和财政补贴效应

机理:

改变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将外部效应内在化

效应:

(1)有效的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

(2)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4)消除挤出效应、5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益

7.我国财政补贴的调整和改革

(1)取消不符合WTO规则的补贴设施;

(2)合理利用可诉补贴;(3)用足用好不可诉补贴措施

8税收支出的含义及分类,税收支出各形式及基本含义

含义:

以特殊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殊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分类:

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形式:

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等

第九章财政收入概述

1.财政收入的分类

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

2.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发展水平;分配体制和分配政策;价格水平

3.政府性基金的含义

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的发展

4.税与费的区别

(1)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没有直接联系,没有特定用途,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收费与其有直接联系,专项收入专项使用

(2)税收是政府筹资手段,收费是部门和地方的筹资手段(3)税收是政府的主要收入,需纳入预算内统筹使用,而收费纳入公共预算或者预算外收入,自收自支(4)税收法制性和规范性更强

5.收费的特殊作用

(1)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2)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6.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

第十章税收原理

1.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

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参与社会而分配、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基本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税收主要术语(纳税人、征税对象、课税标准、税率、全额累进、超额累进、起征点免征额等)及税收分类

税收主要术语:

(1)纳税人:

税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征税对象:

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

(3)课税标准:

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

(4)税率:

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

(5)全额累进:

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按照与之相对应的税率征税、

(6)超额累进:

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不同等级,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

(7)起征点:

税法规定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期界限、

(8)免征额:

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缅于征税的数额等。

税收分类:

(1)按课税对象性质分:

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政课税

(2)按税负能否转嫁分:

直接税和间接税

(3)按课税标准分:

从量税和从价税

(4)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

价内税和价外税

(5)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分:

中央税和地方税

3.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

公平原则:

(1)受益原则,指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

(2)能力原则,指征收以各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为标准,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品的享用程度

效率原则:

(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指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在保证筹集财政的同时,应利于经济的发展

(2)税收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指尽量减少征税费用的原则和依法治税、有法可依的原则

4.税收超额负担及税收中性

税收超额负担:

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税收中性:

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5.税负转嫁的方式

(1)前转方式,指抬高售价转嫁税负

(2)后转方式,指压低售价转嫁税负

(3)其他转嫁方式,高价转移一部分后再低价转移一部分

6.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课税不易转嫁。

(3)课税范围广的商品税负容易转嫁,反之难以转嫁。

(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难以转嫁

(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易转嫁。

第十三章税收制度

1.我国的税制结构模式

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为双主体,其他税种配合发挥作用的税制体制

2.商品税的基本特征

(1)课征普遍

(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3)实行比例税率

(4)计征简便。

3.增值税的基本内容

是就商品价值中增值额可整的一个税种,能避免重复征税,分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

4.所得税的特征和功能

特征:

(1)税负相对公平

(2)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效益(4)课税有弹性

功能: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灵活调整税负水平,抑制经济波动。

5.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和税率(税率:

20%)

征税对象:

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6.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设置和扣除标准

工资薪金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个体户、企业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0元的

5

0

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30

975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35

14750

7.个人所得税的简单计算

8个人所得税改革方向

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制度,改行家庭支出申报制度,并同时完善税前扣除、优化税率结构和构建征管配套条件

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

1.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含义

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的财政收支关系的基本制度

2.分税制的要点

(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2)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

(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4)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有纵向调节(或纵向转移)和横向调节(或横向转移)两种形式。

(5)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

3.现行分税制的基本内容

按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第十五章国债

1.国债含义

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也包括地方举债的各种类型债务

2.国债负担与国债债务率

国债负担:

1、认购者负担。

2、纳税人负担。

3、代际负担。

国债负债率=财政赤字率/GDP增长率

3.国债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

经济效应;

(1)资产效应,稳定经济,增加消费

(2)需求效应,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3)供给效应,增加供给总量和供给结构

第十六章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1.理解财政平衡、预算赤字、决算赤字与赤字政策

财政平衡是指预算年度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

预算赤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赤字。

决算赤字是指预算执行结果支大于收。

赤字政策是指国家有意识地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增长。

2.财政赤字的分类

结构性赤字,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条件下的赤字,由政府财政政策变量决定的,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

周期性赤字:

是由于经济周期的波动决定的,体现经济运行对财政平衡的决定作用。

3.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经济效应

弥补方式:

债务化融资和货币化融资

经济效应:

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大财政赤字

第十七章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含义及目标

含义:

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政策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目标:

(1)物价相对稳定

(2)经济可持续均衡增长(3)收入分配合理(4)资源合理配置(5)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2.财政政策乘数

(1)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

Y=C+I+G

Y-国民收入;C-消费支出;I-私人投资支出;G-政府购买性支出

其中

-消费函数中的常数;b-边际消费倾向;-可支配收入(扣除税收T并加上转移性支出后的收入),则

 

(2)税收乘数

(3)购买性支出乘数

(4)转移性支出乘数

(5)平衡预算乘数

3.财政政策的类型(各种类型财政政策的含义)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或平衡。

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活动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及不同组合

必要性:

(1)两者作用的机制不同

(2)两者作用的方向不同(3)两者在扩张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不同组合: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5.我国财政政策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